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明确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审视当下独立学院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改革建议,以期为探索独立学院课程考核方式提供些许借鉴,推动改革进程,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
一、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选修课的特点
独立学院基于生源质量特点、大众文化人才培养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初衷亦主要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造就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因此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迎合社会需求,经管类专业成为各高校独立学院的热门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该类专业选修课具有以下特点:
1.就教学对象而言: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知识不太扎实、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学习目的不太明确、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上欠缺持之以恒的精神,此外对专业选修课普遍不够重视、上课积极性不高;但是他们思维较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因此需要教师对他们加强激励和引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就课程性质而言:作为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的专业选修课,其既包括一些理论原理及其应用,又与相应的岗位或职业对接,要求掌握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和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但与理工科类专业课相比,其理论性较强,大部分专业知识很抽象,教材大都有繁杂的文字叙述和规定。即便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仍存在“软化”特征,往往实践环境是非真实的、实践项目是虚拟性的、实践过程是弱可控的、考核评价标准是非企业性[1]。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考核功能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纵观各高校独立学院,不少任课教师、教务工作者和学生对课程考核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够,更鉴于选修课程的次要性,学院对选修课的管理较宽松,激励不够。很多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较随意,完全没有有效地发挥课程考核的检查评价、教育激励、诊断反馈以及价值导向等功能。
2.考核方式单一。目前,绝大部分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采取单一的试卷式或论文式;少部分课程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原理,根据实际管理案例整理编写的典型场景或提供的数据设计方案或报告,并按一定的标准对设计成果给予评价考核;像口试、小组作业、答辩、策划书等方式更是少用;而结合以上几种方式综合考核的课程更是寥寥无几。由于各种考核方式各有优缺点,单独采用一种并不能准确、全面地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重视结果性考核,忽视过程性考核。现有考核大都在课程结束后一次性进行,平时成绩占的比重较小,约占30%~40%,有的甚至根本不考虑平时表现,这就不能很好测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技能水平;而且将考核过程与学习过程隔离,削弱了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作用和引导作用。
4.注重知识性考核,忽视对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核。现有考核绝大部分都局限在对知识性内容的考核上,而且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将来从事职业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完全分离。像按试卷得分或论文质量高低评判学生成绩,这种方式虽简单易行、省时经济,但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
5.强调单一的教师主体考核,忽视多元主体考核。目前绝大部分专业课的考核主体是老师,学生都是作为被考核者。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老师并不一定能观察得到,特别是需要学生以小组集体形式完成的教学任务,老师很难做到全面考核。
三、改革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的思考
1.树立符合独立学院定位的专业选修课程考核观念。课程考核不仅具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诊断教育教学问题的低层次功能,而且还具有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的高层次功能。因此,为适应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在教师和学生间树立起符合独立学院定位的专业选修课程考核观念,推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积极引导教师与学生在对知识积累和识记基础上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2]。
2.采用多样化的考核组合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和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3]。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取以闭卷考试为主,其他方式为辅;对实际操作要求较高的课程采取开卷考试和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策划类的专业课程以考试和策划书相结合的方式,语言类的专业课程以考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性的专业课程以考试和分组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写作性的专业课程以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
3.加强过程性考核的比重,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旨在考察学生平时的行为纪律、活动参与情况、个性能力发挥、学习态度等状况。可以采取建立学生课程考核档案的形式,将包括出勤、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堂测试、读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外作业等方面的信息加以记录与评价。适当提高过程性考核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重,可以占到总成绩的50%~60%。
4.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核,与知识性考核相结合。不管是过程性考核还是结果性考核都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量给学生较大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探索。过程性考核要以更多课堂外的拓展性阅读、发散性思维训练来积极引导学生从以单一性、被动性为特征的传统学习方式向以多样性、主动性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转变,结果性考核考核内容应改变以往重知识点识记而轻思维锻炼的刻板模式,加大联系实际进行阐述、案例分析等让学生有思维发挥空间的题型,以提高学生对知识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增加学生自我考核环节,与教师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到对自己表现的考核中来,学生通过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如提出问题的次数、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操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等,能感受考核评价过程的曲折和乐趣,能提高对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力度。
6.加强对专业选修课程考核的管理工作。改革后的独立学院经管类课程考核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耗费比传统考核方式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平时的过程性考核环节加大,在读书笔记书目布置和笔记评阅方面,在课堂讨论题目设计和讨论组织方面,在课程小论文撰写方向辅导和评阅方面,在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质疑和解答方面,以及在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建议的回应方面等,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考试中自由发挥类题型的增加,评卷自主性愈发提高,这既加大教师评卷的难度,也对教师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学院和教师两个层面加强对专业选修课程考核的管理工作,教师在课程开始应与学生就该门课程考核成绩的构成以及具体评价指标达成共识,学院在课程考核补贴、师德建设方面加大物质和精神的投入力度[2]。
参考文献:
[1]陈莹.金融专业实验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26(3):94-96.
[2]曾芳芳,郭文峰,温暖,等.独立学院经管类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初探——基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实证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5):8-10.
[3]韦海鸣.经济管理类专业多样化考核体系构建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00-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改项目DB2011035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红梅(1980-),女,湖南省炎陵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
一、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选修课的特点
独立学院基于生源质量特点、大众文化人才培养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初衷亦主要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造就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因此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迎合社会需求,经管类专业成为各高校独立学院的热门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该类专业选修课具有以下特点:
1.就教学对象而言: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知识不太扎实、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学习目的不太明确、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上欠缺持之以恒的精神,此外对专业选修课普遍不够重视、上课积极性不高;但是他们思维较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因此需要教师对他们加强激励和引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就课程性质而言:作为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的专业选修课,其既包括一些理论原理及其应用,又与相应的岗位或职业对接,要求掌握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和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但与理工科类专业课相比,其理论性较强,大部分专业知识很抽象,教材大都有繁杂的文字叙述和规定。即便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仍存在“软化”特征,往往实践环境是非真实的、实践项目是虚拟性的、实践过程是弱可控的、考核评价标准是非企业性[1]。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考核功能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纵观各高校独立学院,不少任课教师、教务工作者和学生对课程考核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够,更鉴于选修课程的次要性,学院对选修课的管理较宽松,激励不够。很多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较随意,完全没有有效地发挥课程考核的检查评价、教育激励、诊断反馈以及价值导向等功能。
2.考核方式单一。目前,绝大部分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采取单一的试卷式或论文式;少部分课程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原理,根据实际管理案例整理编写的典型场景或提供的数据设计方案或报告,并按一定的标准对设计成果给予评价考核;像口试、小组作业、答辩、策划书等方式更是少用;而结合以上几种方式综合考核的课程更是寥寥无几。由于各种考核方式各有优缺点,单独采用一种并不能准确、全面地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重视结果性考核,忽视过程性考核。现有考核大都在课程结束后一次性进行,平时成绩占的比重较小,约占30%~40%,有的甚至根本不考虑平时表现,这就不能很好测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技能水平;而且将考核过程与学习过程隔离,削弱了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作用和引导作用。
4.注重知识性考核,忽视对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核。现有考核绝大部分都局限在对知识性内容的考核上,而且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将来从事职业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完全分离。像按试卷得分或论文质量高低评判学生成绩,这种方式虽简单易行、省时经济,但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
5.强调单一的教师主体考核,忽视多元主体考核。目前绝大部分专业课的考核主体是老师,学生都是作为被考核者。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老师并不一定能观察得到,特别是需要学生以小组集体形式完成的教学任务,老师很难做到全面考核。
三、改革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的思考
1.树立符合独立学院定位的专业选修课程考核观念。课程考核不仅具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诊断教育教学问题的低层次功能,而且还具有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的高层次功能。因此,为适应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在教师和学生间树立起符合独立学院定位的专业选修课程考核观念,推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积极引导教师与学生在对知识积累和识记基础上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2]。
2.采用多样化的考核组合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和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3]。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取以闭卷考试为主,其他方式为辅;对实际操作要求较高的课程采取开卷考试和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策划类的专业课程以考试和策划书相结合的方式,语言类的专业课程以考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性的专业课程以考试和分组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写作性的专业课程以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
3.加强过程性考核的比重,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旨在考察学生平时的行为纪律、活动参与情况、个性能力发挥、学习态度等状况。可以采取建立学生课程考核档案的形式,将包括出勤、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堂测试、读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外作业等方面的信息加以记录与评价。适当提高过程性考核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重,可以占到总成绩的50%~60%。
4.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核,与知识性考核相结合。不管是过程性考核还是结果性考核都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量给学生较大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探索。过程性考核要以更多课堂外的拓展性阅读、发散性思维训练来积极引导学生从以单一性、被动性为特征的传统学习方式向以多样性、主动性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转变,结果性考核考核内容应改变以往重知识点识记而轻思维锻炼的刻板模式,加大联系实际进行阐述、案例分析等让学生有思维发挥空间的题型,以提高学生对知识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增加学生自我考核环节,与教师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到对自己表现的考核中来,学生通过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如提出问题的次数、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操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等,能感受考核评价过程的曲折和乐趣,能提高对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力度。
6.加强对专业选修课程考核的管理工作。改革后的独立学院经管类课程考核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耗费比传统考核方式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平时的过程性考核环节加大,在读书笔记书目布置和笔记评阅方面,在课堂讨论题目设计和讨论组织方面,在课程小论文撰写方向辅导和评阅方面,在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质疑和解答方面,以及在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建议的回应方面等,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考试中自由发挥类题型的增加,评卷自主性愈发提高,这既加大教师评卷的难度,也对教师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学院和教师两个层面加强对专业选修课程考核的管理工作,教师在课程开始应与学生就该门课程考核成绩的构成以及具体评价指标达成共识,学院在课程考核补贴、师德建设方面加大物质和精神的投入力度[2]。
参考文献:
[1]陈莹.金融专业实验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26(3):94-96.
[2]曾芳芳,郭文峰,温暖,等.独立学院经管类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初探——基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实证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5):8-10.
[3]韦海鸣.经济管理类专业多样化考核体系构建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00-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改项目DB2011035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红梅(1980-),女,湖南省炎陵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