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要准备材料,其次要决定取舍,合理安排,确定主题。这一过程中,主要依靠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作文就是选择适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所以整个作文的活动过程,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过程,所以掌握丰富的材料,才能使思维活跃,有了好的思维,就会有好的作文。
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作文教学并没有遵循这个思维规律,有点“工厂化批量生产”的意味,综观现在的作文教学,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重形式和技能指导,偏离了学生的思维规律
目前作文教学,教师在构段谋篇上下功夫,什么“三段式”“首尾呼应”等方法大谈特谈,而学生总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惧怕心理。无奈之下,拿出一大叠作文选,按要求改头换面,或者炒炒冷饭。
二、重思想性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往的作文教学,我们教师过高地看重作文的思想性。当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自然可以引导学生去写,但这不是学生的生活体验。于是“让位子、推车子、抱孩子、捡票子、收谷子”等“五子”现象屡见不鲜,成了“千篇一律”的作文。因而出现了“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普遍现象
那么,我们如何遵循思维的规律,进行作文指导呢?总结我几年来的作文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第一,回归生活,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要求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因此,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先有感性认识,才能理性升华。
(一)广泛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课标》也强调:“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古今优秀诗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语文课本也将原来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可见丰富的语言积累多么重要。
1.加强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对学生来说,积累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每天早读时间,我安排学生背诵儿歌,童谣、古诗词;对课文中词句优美的段落都提倡学生背诵。
2.阅读摘抄,有利于语言积累
学生的作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因为它是创作的源泉。因此我提倡学生有选择地“博览群书”。为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效能,鼓励学生把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警句等摘抄下来,还可分类整理,以便熟记。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一定素材数量的积累,作文再不是令人生厌的东西,而成为学生们倾吐心声,表达真情实感的形式。
(二)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积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思考。一个教育专家说过:“能够教育一个人的最好老师就是伟大的生活。”因此,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花草树木,鸟虫鱼兽都是学生写作的很好素材。有了活生生的感性经验,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感情的八生活表达出来。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学生捕捉生活素材能力,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如高楼大厦、游乐场、商品、田野、山川,风土人情等。都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体验,并学习用语言表达出来,只有在生活中寻找语言,语言才有根基和生命力。
2.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丰富自己的见闻
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活动,参观、访问、做客、故事会、文娱体育活动、小制作等,都可以积极投身于活动全过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春天,享受春光的可爱;夏天,享受夏天的热烈;秋天,享受丰收的喜悦;冬天,享受寒风呼啸的刺激。这一系列活动,不但丰富了素材,陶冶了情操,更培养了学生爱生活、爱自然的良好品质,使作文与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3.勤于记录,丰富自己的感性材料
豐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并不会自然而然的留在学生心里,成为写作素材。因此,我引导学生把平日自己做的有意义的事,以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那些感兴趣的内容用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第二,学好语文,教会学生思维方法。
首先用好语文教材。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翠鸟》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既从静态--动态。如教《雨》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去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雨景特点,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表现人物等。总之,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
其次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扩大知识面。那些动人的画面,精采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会使文章增色生辉。
第三,动笔勤写,让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教育坚持写读书笔记,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又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写完文章后,在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写读书笔记等多种教学环节中,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中找到作文的乐趣。
总之,我们必须遵循思维的规律,才能解决“巧媳妇的无米之炊”。从而实现思维能力与作文能力的同步提高。真真正正让作文回归到学生表达真情实意的本色。
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作文教学并没有遵循这个思维规律,有点“工厂化批量生产”的意味,综观现在的作文教学,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重形式和技能指导,偏离了学生的思维规律
目前作文教学,教师在构段谋篇上下功夫,什么“三段式”“首尾呼应”等方法大谈特谈,而学生总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惧怕心理。无奈之下,拿出一大叠作文选,按要求改头换面,或者炒炒冷饭。
二、重思想性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往的作文教学,我们教师过高地看重作文的思想性。当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自然可以引导学生去写,但这不是学生的生活体验。于是“让位子、推车子、抱孩子、捡票子、收谷子”等“五子”现象屡见不鲜,成了“千篇一律”的作文。因而出现了“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普遍现象
那么,我们如何遵循思维的规律,进行作文指导呢?总结我几年来的作文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第一,回归生活,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要求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因此,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先有感性认识,才能理性升华。
(一)广泛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课标》也强调:“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古今优秀诗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语文课本也将原来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可见丰富的语言积累多么重要。
1.加强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对学生来说,积累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每天早读时间,我安排学生背诵儿歌,童谣、古诗词;对课文中词句优美的段落都提倡学生背诵。
2.阅读摘抄,有利于语言积累
学生的作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因为它是创作的源泉。因此我提倡学生有选择地“博览群书”。为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效能,鼓励学生把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警句等摘抄下来,还可分类整理,以便熟记。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一定素材数量的积累,作文再不是令人生厌的东西,而成为学生们倾吐心声,表达真情实感的形式。
(二)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积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思考。一个教育专家说过:“能够教育一个人的最好老师就是伟大的生活。”因此,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花草树木,鸟虫鱼兽都是学生写作的很好素材。有了活生生的感性经验,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感情的八生活表达出来。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学生捕捉生活素材能力,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如高楼大厦、游乐场、商品、田野、山川,风土人情等。都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体验,并学习用语言表达出来,只有在生活中寻找语言,语言才有根基和生命力。
2.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丰富自己的见闻
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活动,参观、访问、做客、故事会、文娱体育活动、小制作等,都可以积极投身于活动全过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春天,享受春光的可爱;夏天,享受夏天的热烈;秋天,享受丰收的喜悦;冬天,享受寒风呼啸的刺激。这一系列活动,不但丰富了素材,陶冶了情操,更培养了学生爱生活、爱自然的良好品质,使作文与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3.勤于记录,丰富自己的感性材料
豐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并不会自然而然的留在学生心里,成为写作素材。因此,我引导学生把平日自己做的有意义的事,以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那些感兴趣的内容用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第二,学好语文,教会学生思维方法。
首先用好语文教材。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翠鸟》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既从静态--动态。如教《雨》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去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雨景特点,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表现人物等。总之,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
其次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扩大知识面。那些动人的画面,精采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会使文章增色生辉。
第三,动笔勤写,让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教育坚持写读书笔记,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又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写完文章后,在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写读书笔记等多种教学环节中,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中找到作文的乐趣。
总之,我们必须遵循思维的规律,才能解决“巧媳妇的无米之炊”。从而实现思维能力与作文能力的同步提高。真真正正让作文回归到学生表达真情实意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