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作文教学困境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Catch-22”——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局
  “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 《第二十二条军规》所描写的困局,用在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上,很是合适。
  何解?
  ——我们语文老师都在教学生写模式化的考场作文。
  ——因为中考阅卷时间太紧,老师来不及品味。你得用华丽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辞藻取悦他们。
  ——谁是阅卷老师?
  ——你我都可能会是。
  ——你喜欢这种作文吗?
  ——不喜欢。
  ——那为什么还要这样教?
  ——要取悦阅卷老师啊。
  一句话:我们努力教学生写连我们自己都不喜欢的作文!
  这不是荒诞是什么?
  这不是悖论是什么?
  而且,这出冗长的荒诞剧,你我都担任着主角以及编剧的角色。
  我们努力教学生写连我们自己都不喜欢的作文!
  我曾经教学生21种拟题技巧、18种开头方式、16种结尾模式。并且告诉他们,中考作文是“眼球经济”,要想得高分,就得这么干;
  我看见我的同行教学生拼命写题记,什么作文都要先来个题记;
  我想起阅卷时有袋试卷的作文都是每两段点一下题;开头和结尾几乎全是排比;
  我听见“高人”在讲座上传授押题秘诀,并且下水示范怎么把材料当万金油使;
  也还记得“专家”怎么命令学生把古诗文一股脑塞进作文,“塞不进也要塞”,印象深刻啊……
  但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有意思吗?
  二、我理想的初中作文教学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无论是《自评文》,还是《答谢民师书》,苏轼都强调文章应该“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也就是文章应该自然,顺应内心的表达需求,非强致可为。行云流水,自然生发,且各有姿态,的确是好文章带给我们的感受,而且,我们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常常感觉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苏轼的说法,确是不刊之论。
  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自然真实,风格各异的作文?我个人比较偏激的认为:
  一、允许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或者不会写作文
  这个观点,我曾经与一些同行探讨过,大概过于偏激,并未获得赞同。不过,我认为,作文是一种表达,虽然这种表达能力对每个人来说很重要,但并非必须。试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是必须会写文章才能活下去的?就像我自己数学不好,计算能力差,英语也一塌糊涂,还是照样过得不算太差一样,除了文字工作者和一些需要“码字”的职业之外,不会写文章并不会对人生有太大影响。换句话说,许多人写作文仅仅是考试需要而已,当一个人脱离读书生涯后,需要写作文的可能就大大降低了,作文能力大多就可忽略了。而且,从个人的爱好和天赋而言,有喜欢写作文的人,就有因写作文而痛苦的人,具有各种能力固然是好,但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也不算明智。譬如霍金头脑那么发达,你偏要他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当奥运冠军,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李白纵有天纵之才,要他做一名严谨的科学家,他恐怕也只好长叹“难于上青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觉得很多人在实际教学中偏重了工具性,淡化了人文性。何为“人文”?以人为本就是人文。当一个学生的天赋和爱好都不在作文上时,勉强他写作文就违背了他的天性,增加他的痛苦,让我想起“削脚适履”的可怜的脚,《病梅馆记》中的病梅。
  二、帮助不讨厌写作文的学生找到写作文的乐趣和方法
  我们教师要努力培养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觉得作文不外乎是换一种工具来表达:平时说话用的是嘴,作文不过是换成用笔,如此而已,并无不同,况且,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万事万物皆可为文。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领略到好文章的特殊美感,品尝到写出好文章的喜悦和成就感、愉悦感。当然,培养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需要老师多加思考,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点,许多老师都有精彩的论述,例如加强阅读:引导学生读报刊,读名著,增加积累,开阔视野,提高品评水平,培养语感;例如启发思维:学生思维活跃了,思想才会时有火花,材料才会信手拈来,取之不竭,写作文才是有意思的事情;例如具体方法:从基础开始扎扎实实的训练,指导学生连词成句,由句而段,由段而篇,达到课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要求,到如何观察,如何立意,如何谋篇;例如师生互动:同题竞写,提高学生兴趣,增进参与意识;例如多种形式评改,刺激学生荣誉感,使训练落到实处等等等等。
  总之,学生想写乐写,自由表达,自然成文,本真而活跃,是我理想的初中作文教学状态。
其他文献
何谓教学中的亲和力呢?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中的双边活动,教师给予学生的一种潜在的向心力、感染力。这种力量,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这种力量,能极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亲近祥和的课堂氛围。语文学科是人的心灵直接对话的学科,是最贴近学生情感和生活的,怎样才能让语文课更具亲和力?就这个问题,我准备从教师角色、课堂教学组织、课文内容分析三方面来跟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师角色
期刊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尝试着在语文学科,在同班之内的分层教学,具体措施如下:  一、组织分层。学生的基础和阅读理解以及情感体验都有着不同的层次,通过课堂、课外以及作业、测验的表现和成绩,我将班级分为四个等级: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
期刊
长期以来,“作文难教”、“作文教学效率低”几乎成了大多数语文老师的苦恼。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怎样处理作文批改这一环节至关重要。老师们往往比较重视作文指导和作文写作这两个环节,而恰恰忽略了作文批改这一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
期刊
文言文是良金美玉,是现代汉语的根,其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尽管古诗文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背诵难度很大,但事实上还是有章可循,关键在于方法的掌握。  一、通过诵读,形成语感,加强背诵  诵读是文言文入门的途径。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时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外都可以看着书。”可见,
期刊
《蒲柳人家》是“神童作家”刘绍棠1980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共有十二节。其风格独特,为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坛吹进一缕悠远、质朴的清风,深受读者的喜爱。课文节选了小说的第一、二节,是整篇小说的开端部分,主要刻画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以及淘气顽皮、充满野性的儿童何满子三个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和小说的语言、环境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了小说的独特风格和魅力。在此就小说的环境描写和语言风格进行鉴赏
期刊
于漪老师曾说过:“在学校里顶难顶难的事就是上课”。上课难,要上出一堂好课,上出一堂高水平的有效的课更难。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广大教师立足课堂的核心所在,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成了广大教师立足课堂的重要抓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有许多教师把目光聚焦到了“教后反思”和“评课”上。“教后反思”作用自不必说,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评课”环节可以将听课者课堂观察到的问题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出来。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区别的一个标志就是书声琅琅。朗读,既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上难闻读书声的现象有所改变,教师逐渐关注朗读,朗读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这是一个可喜现象。但是,我们发现,许多语文课上,朗读仅仅是一种形式,许多时候往往是为朗读而朗读,没有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一块很大的空间,对学生总体语文能力的培养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教师的课堂引导、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来看,这是一项繁重的工程。巧设主问题为最大可能的利用这一空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而那些辐射性开放性主问题的设计更是让阅读教学大异彩。  所谓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繁杂提问而言的,也可以称为“上位问题”。它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
期刊
翻开学生的作文,我们感受到的往往是假、大、空,“情感伪化”:要么是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要么是“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全然不见少年的纯真和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还学生以真诚,还作文以真实,是作文教学的迫切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真挚感情呢?  一、捕捉
期刊
这学期,我有幸读了冯恩洪教授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感慨良多。书中提到升学率不是靠时间去堆出来的,而是缩短上课时间,阻止老师印试卷,禁止题海战术,这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建平中学采用的是“合格+特长”的模式,上午上必修课,下午搞第二、三课堂,可见正课时间只有上午,然而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升学率,高考成绩依然显赫。看来提高成绩并不是因为教师和学生打长时间的疲劳战术。那么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建平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