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学习的转折点。中学的教学内容,能力要求和小学相比都有明显的变化。每一个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同一个难题,即如何做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特别是历史学科,新的时期对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初中历史教师新的使命,所以初中特别是初一年级的历史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经过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的探索、思考、实践、积累、分析和反思总结,本人将所研究的问题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关键词:小学历史 初中历史 教学衔接
一、.调查背景
2016年4月,北京市教委正式对社会发布了《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这是北京中考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因为根据最新改革方案,2018年起,北京将实行“3必考+3选考+体育”的新中考模式,即把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9门课程。这就意味着历史有可能成为学生们中考7科中的一门。这次中考改革将文综三科列为考试科目,是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也证明其学科地位正在不断提升。
笔者认为这次中考改革是一把“双刃剑”,给被“轻视”已久的历史学科一定地位的提升。但是,随着初中历史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同时伴随着初一历史教材改革(2016年“新京版”历史教材推行),这就给教师们出了一个难题。北京中考历史究竟会如何命题?命题的形式,分数分布,题目的深浅都无从参照。这就需要教师们依据经验和研读课程标准来把握自己的课堂教学。
总体来说,随着中考改革措施的出台,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逐渐突显,那么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都需要历史教师不断地探究与思考。小学是学生们打基础的阶段,想要更好地把握初中历史教学,小学的学习内容不容忽视,所以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做好中小学历史学习的衔接很重要。
二、.调查工作概述
本次调查主要了解中考改革背景下运河中学的初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的相关内容。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问卷调查及走访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历史学习的相关情况。本次问卷调查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在小学期间是否有与历史相关的课程开展,课程的覆盖面如何,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如何。
根据问卷调查,可以得知该届初一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均开展了一门课程——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中安排了几个单元的历史内容。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可以了解其课程安排的目的: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等。
通过解读课标,可以了解其课程设置的目的,也可以看出小学历史课程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确实起到了普及历史常识的作用,为初中历史教学打下了基础,其中所涉及的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九一八事件等历史内容均是初中二年级的重点内容。这就证明,品社课中有部分内容與初中历史是重合的。但是分数表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那么,通过对于这一阶段工作的实施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发现,虽然在小学开展了用于普及历史常识的相关课程,但是效果不容乐观。
(二)摸底考试
为了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情况,我针对初一学生进行了摸底考试,在测试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表示试题太难,那么测试结果可想而知。以一个班为例,在设置的25道选择题中,只有三分之一学生的正确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而且这些试题答案的得出并非全部来自其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因为在监考过程中发现学生有猜测答案的现象。所以可见,学生对于历史甚至一些常识问题并不清晰。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课上观察以及月考试题的反馈,我发现学生中也不缺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人。
三、.结论与对策
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我对于小学历史学习的学情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中所涉及历史的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且成效甚微。那么,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历史第一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陌生而熟悉。要求刚从小学毕业的十二岁孩子,将初一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工作时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将历史知识深入化、系统化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钻研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面对一个历史事件,小学生只停留在感觉、知觉这些表象的阶段,最多只能形成一些初步的历史概念。而中学历史课的要求有所提高。如“大禹治水”这个知识点,中学就要求将其从一个简单的历史故事上升到“禅让制”的高度。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从简单地认为历史只有故事性的一面逐渐认识到其科学性与思维性。说到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需要教师经验的传授,让学生懂得如何将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串连成一条清晰的线索。
(二)培养学生习惯的养成
历史对于学生来说不像一门课程,更像一个故事大会,当然这与学生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那么这就促成了学生们在课上学习的的一种习惯,一个态度。初入初中的学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在历史课堂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如何在听讲中抓住重点,如何在记笔记时不偏离,都是需要教师一点一滴的培养。接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历史是文科,需要大量的记忆,临时的考前突击不是长久之计,这也是小学与初中学习的不同。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讲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加强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分析史料的能力,也可以称之为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这便是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相通之处。虽然看起来是在考验一个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在平时的学习中以及考试的非选择题中,这个能力都非常重要。这个看起来容易的事情却是初一学生首先要培养的。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引入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古文居多),主要是是想通过课堂,有效的提升其分析能力。其次,就是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由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到可以分析这个事件的背景与影响,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扮演的是一位“引导者”,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关键词:小学历史 初中历史 教学衔接
一、.调查背景
2016年4月,北京市教委正式对社会发布了《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这是北京中考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因为根据最新改革方案,2018年起,北京将实行“3必考+3选考+体育”的新中考模式,即把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9门课程。这就意味着历史有可能成为学生们中考7科中的一门。这次中考改革将文综三科列为考试科目,是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也证明其学科地位正在不断提升。
笔者认为这次中考改革是一把“双刃剑”,给被“轻视”已久的历史学科一定地位的提升。但是,随着初中历史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同时伴随着初一历史教材改革(2016年“新京版”历史教材推行),这就给教师们出了一个难题。北京中考历史究竟会如何命题?命题的形式,分数分布,题目的深浅都无从参照。这就需要教师们依据经验和研读课程标准来把握自己的课堂教学。
总体来说,随着中考改革措施的出台,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逐渐突显,那么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都需要历史教师不断地探究与思考。小学是学生们打基础的阶段,想要更好地把握初中历史教学,小学的学习内容不容忽视,所以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做好中小学历史学习的衔接很重要。
二、.调查工作概述
本次调查主要了解中考改革背景下运河中学的初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的相关内容。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问卷调查及走访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历史学习的相关情况。本次问卷调查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在小学期间是否有与历史相关的课程开展,课程的覆盖面如何,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如何。
根据问卷调查,可以得知该届初一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均开展了一门课程——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中安排了几个单元的历史内容。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可以了解其课程安排的目的: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等。
通过解读课标,可以了解其课程设置的目的,也可以看出小学历史课程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确实起到了普及历史常识的作用,为初中历史教学打下了基础,其中所涉及的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九一八事件等历史内容均是初中二年级的重点内容。这就证明,品社课中有部分内容與初中历史是重合的。但是分数表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那么,通过对于这一阶段工作的实施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发现,虽然在小学开展了用于普及历史常识的相关课程,但是效果不容乐观。
(二)摸底考试
为了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情况,我针对初一学生进行了摸底考试,在测试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表示试题太难,那么测试结果可想而知。以一个班为例,在设置的25道选择题中,只有三分之一学生的正确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而且这些试题答案的得出并非全部来自其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因为在监考过程中发现学生有猜测答案的现象。所以可见,学生对于历史甚至一些常识问题并不清晰。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课上观察以及月考试题的反馈,我发现学生中也不缺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人。
三、.结论与对策
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我对于小学历史学习的学情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中所涉及历史的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且成效甚微。那么,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历史第一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陌生而熟悉。要求刚从小学毕业的十二岁孩子,将初一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工作时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将历史知识深入化、系统化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钻研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面对一个历史事件,小学生只停留在感觉、知觉这些表象的阶段,最多只能形成一些初步的历史概念。而中学历史课的要求有所提高。如“大禹治水”这个知识点,中学就要求将其从一个简单的历史故事上升到“禅让制”的高度。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从简单地认为历史只有故事性的一面逐渐认识到其科学性与思维性。说到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需要教师经验的传授,让学生懂得如何将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串连成一条清晰的线索。
(二)培养学生习惯的养成
历史对于学生来说不像一门课程,更像一个故事大会,当然这与学生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那么这就促成了学生们在课上学习的的一种习惯,一个态度。初入初中的学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在历史课堂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如何在听讲中抓住重点,如何在记笔记时不偏离,都是需要教师一点一滴的培养。接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历史是文科,需要大量的记忆,临时的考前突击不是长久之计,这也是小学与初中学习的不同。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讲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加强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分析史料的能力,也可以称之为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这便是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相通之处。虽然看起来是在考验一个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在平时的学习中以及考试的非选择题中,这个能力都非常重要。这个看起来容易的事情却是初一学生首先要培养的。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引入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古文居多),主要是是想通过课堂,有效的提升其分析能力。其次,就是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由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到可以分析这个事件的背景与影响,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扮演的是一位“引导者”,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