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喜欢吃柠檬的怪咖,喜欢吃整片的柠檬。每当我跟周围的人说起吃柠檬时,对方总是很自觉地配合着皱眉的表情,纷纷表示与外星人无法沟通。我的食物美学实在太另类。我喜欢柠檬水,喜欢看柠檬横切面的肌理,喜欢明亮的柠檬黄,更喜欢轻盈的柠檬雪葩甜品。
  上海外滩有一家法餐馆Mr&Mrs bund,它家有一款柠檬味的甜品做得特别出彩,先将整个柠檬挖空,然后将柠檬皮用蜜糖腌制,然后在柠檬里面填充满冰淇淋。从外观上看就是一只完整的柠檬。当你吃下第一口时几乎就会认为自己就是《罗马假日》里的那个公主,清新又调皮。
  法国人对于甜品的痴迷与追求应该是世界之最。很多的法餐厅主菜无法让你记住,但是甜品通常都会让你惊艳。它们的甜品都是小巧而精致,摆盘上极简而抽象。而Mr&Mrs Bund的柠檬塔每次吃它时总是让我想起一位颇受争议的艺术家。他就是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
  卢齐欧·封塔纳生于阿根廷圣塔非省的罗萨里奥,其父为意大利人,其母为阿根廷人。封塔纳最为人知的艺术贡献在于其一系列“割破的”画布。他因此成为极少主义的始祖。1949-1950年间,封塔纳开始刺穿其画布。
  “弄出一个洞来”,他评价道,“打破了画布的空间,好像在说:自此我们可以自由地做我们喜欢的了。”他视其空间观念为一种乌托邦形式,游弋于绘画或雕塑的物质限制之外。发展这一观念,他将孔洞与厚涂结块的颜料结合,认为这是一个途径,鼓励物质与空间、寻常材料与空洞之间对话。至1950年代末,封塔纳回复其早期作品的简单处理,径直割破空白画布。“割破的”画布有些是当众创作的。刺穿画布,使封塔纳事实上打破了观者视线占据的画面,通过画布本身,通往其后的空间。封塔纳将其视为一种唤出的无限,声称“我创造了无限的一维”。
  今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他的画又一次被人热议,很多人都看不懂这种“刀痕”艺术。一块画布上随意地划两刀就可以卖几干万人民币。买的人肯定是疯了!但是在一些艺评家眼里认为他是在还原每幅作品具体的人类精神史、美术史的语境,有的作品看似荒谬,却具有绘画观念变革的标志性意义。他们认为封塔纳的刀痕画就属于这一类。早在1950年前后,封塔纳就开始尝试刀痕画了,其意义在于,一刀毁掉观者原本想要看到一个正常画面的期望。
  我们欣赏一幅作品显然不是站在美术史的肩膀上,而是用一种装饰性与技巧性的美学眼光。因而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就像那个柠檬塔,你一定以为柠檬皮是不能吃的,很酸很苦。但是浸过蜂蜜的柠檬皮却是酸甜可口。清新似人间四月天。而这种打破自我的勇气就是可以创造出无限的自由。那些在画布上的刀痕仿佛在说“自此我们就可以自由地做我们喜欢的了”,难道以前我们不能自由地做我们喜欢做的事吗?自由吗?自由为啥以前没有人捅?关键是那几刀不是谁想弄就可以弄出来的,想要第一次在画布上划几刀,脑洞先要大开。就像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说,阳光底下无新鲜事,与其被人扒,不如自己脱。有时伤口下长出的可能是翅膀。估计买封纳塔画的人早就了然了“人在江湖漂,那有不挨刀”的人生哲理。挂在家里日日对着看就是一种断舍离。而买不起的那些才会为了那几刀而拼命地跺脚叫屈。
  柠檬,真的酸吗?当这个世界加倍调戏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加倍地调戏这个世界。
其他文献
2015年的3月注定是一个艺术月,中国年还没有过完,周边的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地计划起3月究竟是去纽约还是香港?纽约有安思远藏品拍卖会,香港有一年一度的巴塞尔当代艺术盛会,无论你是真藏家还是打酱油的,谁也不想错过这场“艺术庙会”。于是喜欢古玩的都去了纽约,喜欢当代的都去了香港。但是朝圣的心情是一样的。  2013年巴塞尔艺术展正式收购了原来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HONGKONG),后正式命名为香港
期刊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相传这名著名的谚语最早出自罗马皇帝尤里安之口,它让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也会时进提及“罗马”。占罗马原本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为加强其统治,共筑造8万公里的硬面道路,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当时从意大利S半岛甚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
期刊
“呼吁男女平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长久以来各个领域的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战斗。而在艺术圈,每个时期不断涌现的女权艺术家们也都通过独创的作品宣扬着自己的立场,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个貌似永恒的问题,在她们的眼中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四月正值春花烂漫时,不妨让我们放松地聊聊这个话题。  近日,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的一对夫妇档摄影师Thad和Sarah在网络上曝出了一组创意照
期刊
郎世宁,可算是一座桥梁。如果没有郎世宁,也许中国人了解西洋油画的时间,将推迟一个世纪甚至更漫长的岁月。可中西交流不会因个人因素而断绝。  然而,正因为年代颇久远,造成了如今收藏市场之郎世宁绘《雍正十二月圆行乐图》瓷板画流行于市。真的还是假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藏此瓷板画者。  难道,他真的是大隐隐于市的超级藏家,他真的是一位不为人知的大佬?  “我有一个朋友,拥有郎世宁绘制的《雍正十二月圆
期刊
“巴洛克”这个词,似乎有些不明觉厉,给大家的感觉就是遥远而神秘,事实上我们生活当中许多熟悉而美妙的旋律都出自巴洛克时期的经典室内乐作品。  我们还是先来“百科”一下。“巴洛克时期”一般指1600-1750年之间,巴洛克(Baroque)一词意为不规则的珍珠,是文艺复兴后的一种艺术风格,在绘画、建筑、雕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体现。作为音乐史上一个时期,巴洛克音乐有其总的音乐风格,但由于欧洲各国政治和
期刊
苏州怡园为清代晚期光绪年间所建,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吸收了诸园所长,如复廊、鸳鸯厅、假山、石室等。全园面积约9亩,以复廊划为东、西两部。入园即为东部,以庭院、建筑为主。循曲廊南行折向西北,至四时潇洒亭,廊由此分为二路:西行经玉虹亭、石舫、锁绿轩,出复廊北端小院洞门,达西部北端石山。南下至坡仙琴馆、拜石轩。后者为东部主要建筑,以北院立有湖石奇峰而命名;又因南院植竹、柏、山茶,严冬
期刊
江宏是我所见识的画家中,最有酒仙范的艺术家,没有之一。  我喜欢他酒酣之时,对中国山水艺术的议论,那一刻,他红光满面,激情洋溢,才思充沛,嘴里一边喷着酒气一边喷着才智,对画坛的评点妙语连珠。  他是画坛异人。他的奇异,首先表现在他的秉赋上。  他的成长年代,真正的艺术被扫进了“四旧”垃圾箱。没有名师指点,全靠自己在昏天黑地的道路上闯荡,一路口哨,走得潇洒。12岁那年,一本费新我写的《怎样画毛笔画》
期刊
3月中旬,农历尚未进入二月,香港艺术周与纽约亚洲艺术周接踵而至,前者围绕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展开,后者则被佳士得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夺走了人们的眼球。  东西两个半球的这两个艺术盛会有一个共同的焦点—一亚洲:纽约以国际化的拍卖平台推出一代大藏家的“亚洲艺术”珍藏;而香港的艺博会则作为亚洲市场的枢纽呈现全球化的艺术。  这就吸引了许多中国与亚洲的藏家先到香港,再到纽约,展开一次跨越东西半球的
期刊
“文化建寺,教育兴寺”,这是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最近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看似简单的话语,实则蕴含了深意。在玉佛寺设立的陈家泠佛教艺术馆,其未来,绝非单纯佛教界事,也绝非单纯艺术界事。  “不要把寺庙看做坐享香火之地,与艺术家结缘,这是宗教界主动的智慧行为!”著名学者、艺术史论家刘传铭如此说道。在陈家泠佛教艺术馆(筹)揭牌仪式现场,刘传铭侃侃而谈,列举了宗教与艺术之间的诸多关系。而坐在其侧的画家陈
期刊
初春,樱花盛开。王传峰在日本的家中,通过微信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每天的日程被安排得很满,好不容易约定的采访时间,也总是会被突如其来的事务而打断,原本计划2小时的采访,花了3天时间才最终完成。但即便如此,我也丝毫没有感觉到他有任何的不耐烦,对于我的每一个问题仍非常认真地对待,让我不禁感觉这更像是一次朋友之间的交谈。平和友善,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年少办展,选定一生要走的路  王传峰的名字,在中国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