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考核机制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nsh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現代企业管理是崇尚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因此,为了赋予个人更大的自由空间,相应的权利和利益都应当下放至个人。但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考核监督手段,从而激励与约束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有鉴于此,本文依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提供一个全面可行的实施范例。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考核机制;考核体系
  一、考核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工作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链条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考核结果自然是人力资源体系其他环节主要的基本资料的来源和依据。最后,工作的考核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安排与调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我们都知道:第一、工作考核在组织诊断中考核机制的发挥能够发挥着巨大作用,并能够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组织诊断能够为人事决策提供更加优化的决策动力,并为员工在薪资、晋升和奖励等方面提供坚实的依据。施行考核机制有利于根据特定员工的不足而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从而确立培训计划和所达到的目标,最终能够提高员工有效性,从而保证企业工作人员的努力前景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总之,工作考核将大大地促进员工职业发展,从而使得员工认识到自身的缺陷,进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反之,工作考核的缺失将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失去真实性和合作精神的有效性。现阶段,我国企业核心矛盾之一便是:激励与约束不匹配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原因正是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
  二、问题呈现
  根据研究我们发现,激励与约束不匹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问题之一:考核方式不科学。换言之,该种考核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考核,即每年只考核一次的年底考评,改考核方式既不能实现考核的目的,又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该种考核方式过程极为简单,且考核内容流于形式。熟悉该种考核方式的人都知道,该考核方式即在年底时分,每人写一份自身工作的总结,交给相应的主管领导评价。之后,相应的主管领导交给经理办公会。在经理办公会议上,公司相关领导集体作出决定从而确定考核结果。如此,年底考核便成了“走秀场”、“形式主义”,不仅无法有效地把员工的绩效的优劣区分开,还进而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考核周期过于漫长。该种考核方式在每年年终只考评一次,因此无法经常性、及时性地跟踪员工的绩效表现。因此,该考核方式无法对绩效优异者提供更多的机会,也无法淘汰和鞭策不合格的员工,长此以往,企业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将遭到弱化,进而形成不良的组织氛围。
  (3)考核指标主观性大,随意性太强。因此,该种考核方式不仅不全面,而且还无法真实地衡量考评者的工作绩效、能力和工作态度。因此,该种过于随意化的考核方式不能从考核结果上决定员工的薪酬,还不能激励和鞭策工作努力的员工。
  (4)考核结果相对孤立。所以,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无法与相关的考核内容和形式紧密的结合起来。
  问题之二: 考核结果不能起到公平评价、提高员工绩效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企业中考核的整个程序往往是上级公司布置考核任务,人事部接到任务后再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考核,最后把考核结果锁进保险柜。这体现出实务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1)考核结果缺乏有效的沟通——“我表现到底怎么样?”
  (2)考核结果差别不大——“干好干坏一个样”
  (3)考核结果没有与奖惩挂钩——“考核不影响收入,谁会在乎考核结果”员工需要了解自身绩效被认可程度,领导需要考核员工优劣,因此,考核制度引入。然而目前考核结果基本上没有与任何其他指标挂钩,无法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问题之三: 考核制度执行不严肃,好的制度无法导致较佳的结果。
  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之中的企业,其管理水平已日趋得到完善,但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优良制度却未取得良好的结果呢?究其原因则在于没有严肃的态度。在一份机构调查中,在一份被采访的员工中,其中近六成的工作人员认为自身所在的部门对自身的评价极为不公平。由上可知,在日常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制度、没执行”现象时常发生。
  三、解决方案
  (一)考核体系设计原则
  考核体系的设计应当遵行下列原则:
  (1)客观性原则:能够定量的指标尽量量化,不能定量的指标通过详细、全面的描述定性的分析,使主观性尽可能降低。
  (2)针对性原则:根据不同职位、不同部门的考核对象,各考核主体(上级、同级、下级、自身)进行不同权重的评价结果。因此,各考核维度(态度、能力、业绩)所占比例会依据不同的职位设置与部门差异而有区别。
  (3)效率性原则:在较少的时间、人力资源投入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佳的考核效果。
  (4)全面性原则:通过不同的考核人员(上级、同级、下级、自身),不同的考核维度(态度、能力、业绩),全面反映考核对象的情况。
  (5)相关性原则:每类考核人员只针对熟悉并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对考核对象进行考核,例如同级部门管理者考核周边绩效,同事考核合作精神,下级考核管理能力等。
  (二)根据不同的考核对象从而确定考核主体与考核频率
  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施行不同权重的考核内同。在此,考核主体具体分为三类,即上级、统计和下级。
  除此之外,相差各异的考核对象的考核频率也有所不同。由于不同考核对象的工作性质,因此考核的频率也有所不同。有鉴于此,主要采用的是将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的考核方式。通过季度考核(一年四次)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月度考核导致的考核成本大增,另一方面成功避免了因为考核期限过长造成的员工绩效不能及时纠正在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根據岗位的特点设置考核指标的权重
  此类考核方式应当分别从态度考核、能力考核和业绩考核三个层面加以展开。换言之,从工作过程的层面体现的态度、在工作过程中展现员工的工作能力能力以及从工作结果方面体现的业绩一同描绘考核结果的方方面面。因此,应当根据考核对象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指标权重。具体内容参见表2。
  说明:以上指标除沟通、协调、服务由相关部门或同事考核,沟通、监督、指导由下级考核外,其他指标均由直接上级考核。
  (四)不同考核对象的考核方法
  1.对工人施行直接上级考评方法
  工人考核由直接上级全权负责,针对绩效中的工时考核,态度中的考勤、纪律性、服务态度、合作精神以及能力中的专业知识技能这些维度进行考核。考核由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结合进行,季度考核结果与每月绩效工资挂钩,年底整体考核结果与晋级和年终奖金挂钩。
  2.对科员施行直接上级和同事考核方法
  科员考核由直接上级和同事负责。直接上级从绩效中的任务和态度中的考勤、纪律性、服务态度、合作精神以及能力中的专业知识技能这些方面把关,权重占70%。同事则需要对态度中的服务态度和合作精神进行考核,占比30%。科员考核也是在每季和年底进行,季度绩效考核结果与每月绩效工资挂钩,年底整体考核结果与年底奖金、职称评定以及晋升/晋级挂钩。
  3.对中高层管理者(总经理除外)施行360度的考评方法
  对中高层管理者(即副总和部门经理)的考评主要采用360度考评方法。该考核方法的考核主体包括直接上级、下属,以及相关部门。在这些考核主体之中,直接上级考核的主要维度是绩效考核中的任务、周边和管理绩效与能力考核中的管理和专业知识,所占权重为50%。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下属考核的主要维度是能力考核中的管理能力,占比20%。相关部门的考核维度是绩效中的周边绩效,所占权重是30%。中高层管理者的考核在每季和年底进行,季度业绩考核结果与每月绩效工资挂钩,年底整体考核结果与晋升/晋级和培训发展挂钩。
  4.总经理由董事会考核
  负责对总经理的考核乃是由董事会进行,即考核总经理的业务素质。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绩效(业务绩效、管理绩效)和能力两方面。在考核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绩效中的财务指标可以成为决定性地指标。针对总经理的考核频率核定为一年一次。对总经理考核的最终结果与年底奖金结合在一起。
  四、考核结果的确定
  通过以下公式得出考核的最终结果:
  考核结果=上级考核分数×权重+同级考核分数×权重+下级考核分数×权重
  其中,各级考核分数=能力指标×权重+态度指标×权重+业绩指标×权重
  最终的考核结果应当强制公布,从而避免有考核无改进的现象。否则,考核结果未公布就等于没有施行考核。在对考核结果的公布这一问题时应当具体地,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员工绩效工资的依据
  职工的最终薪资完全依照“薪资=月收入+年底奖金”这一公式,其中月收入主要包括: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所谓固定工资涵盖有:岗位机制和技能决定,而绩效工资则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加以核定;最后,年底奖金应当直接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如此,方能实现考核结果与最终薪资的合理化,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好先期预测。
  (二)考核的结果作为人员变动的根本依据
  正如前面所言,考核并不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通过考核的方式对企业未来包括人事问题等在内的诸多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实现企业的合理、有序的发展。因此,考核的结果往往成为企业内部人事问题的重要参考。在这里,建议采用图1的矩阵从能力潜力和业绩两方面确定人员(7大类)是否变动。换言之,明确地包括诸如领导能力、智力等特有品质是指能力潜力,而基于业绩考核得分则是指员工的业绩。
  图 1人员变动矩阵
  综上可述,考核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运行的动力之一,因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推进具有重大意义。通过业绩考核,企业可以实现人力和现有的职责/任务的评估,并相应的找出潜力员工并着重培养,从而为企业未来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人员方面的配置。毋庸置疑,考核并非为考核而考核,乃是为了使得员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业绩而施行的。因此,考核的结果还需要注重企业员工的满意程度。总之,正确的履行考核职能一方面依靠一套完整的体制,另一方面还需要整个企业员工关于考核观念的整体性认同。最终,完整的考核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曙明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刚,李志祥.现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法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9).
  [3]黄立.浅谈如何建立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J].北京物资物流,2007(9).
其他文献
一、解决信用证欺诈的对策--非法律层面  1、做好资信调查,慎重选择交易对象  交易前,对对方资信做全面地调查能有效地防范欺诈。在实践中,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外国的商务咨询公司、资信评估机构或者本国的驻外使领馆、商务处等机构对对方资信进行调查,建立完备的客户档案,以供今后查询。①  2、慎重订立货物买卖合同的信用证条款  2.1合理选择信用证种类  一般来说,在金额巨大的成套设备买卖中,对于分批交货的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对东方禅意文化以及禅意空间设计理念进行了简要阐述,东方禅意文化空间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追求简素淡雅之美、物我均衡之美、淡泊宁静之美。从禅意空间设计应用的自然元素与禅意空间设计的超脱意境营造两个层面,对禅意文化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东方;禅意;文化;空间;设计;意境  引言:禅意空间具有东方独特的意境美,具有东方传统思想文化中特有的禅宗意境,对人们的精神具有
期刊
一、资本外逃问题概述  资本外逃是指资本持有者对一国的政治或经济形势产生恐惧、怀疑,为了规避风险和管制,确保资本安全,而将资本转移到其他国家的一种非正常的资本外流。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从短期看,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会带来经济的混乱和动荡。从长期看,资本外逃降低了中国可利用的资本数量,减少了政府从国内资产中可获取的税收收入,增加了外债负担,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后果。①  为了管理我国
期刊
传统商法到现代商法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商主体观念的变革,即从商人到企业的转变。这个转变,为社会发展之必然,也是从小商品经济到大规模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它看到了大中型企业在商事活动中的作用,看到了这些企业的社会属性。德国商法学家施密特提出,企业应具备三个特征,即独立性、营利性以及经营的计划性和目的性。⑴企业的特性更好的体现了商法对商主体的要求。  一、企业对商主体界定的影响  企业原是经济学和经营管理
期刊
1997年因卷入一场与政府的税务纠纷而急需现金,英国超级摇滚歌星大卫鲍伊以1990年演唱的287首歌曲的未来收益权为担保在美国发行了10年期,利率为7.9%,总额度为5500万美元的债券,被金融界称之为"鲍伊债券"①。这是世界上第一期典型的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案例,更确切的说是版权证券化的案例。该案例在当时被誉为"证券化的革命",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它不仅开辟了除债权、物权等为基础资产的新资产证券
期刊
一、金融创新的定义   根据中国银监会2006年1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第3条的规定,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新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造与更新。推广到整个金融领域,金融创新是指金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施行于1996年1月1日,距今已有15年的历史。尽管它的施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具有一些有别于通行的票据法理论的内容,从公布之初到现在学术界的争议从未停息。尤其是由融资性票据的效力始终占据着争议的核心位置。  一、票据法第10条的理解  《票据法》第10条规定" 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
期刊
一.上市公司退市概念  上市公司退市,是指一家股份公司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市场上市交易后,由于经营所处的内外部经营条件的变化使其不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上市条件,从而使其股票退出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的一种法律行为。一个完善而且成熟的证券市场,必定是一个遵循市场规律、能使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有进有出的市场,它可以引导市场投资者培养理性的投资理念,规范上市公司合理经营,更好的服务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
期刊
在现代贸易中,提单自身的流通代替了货物的转让使跨国贸易活动更加便利,极大地简化了货物的交付。提单项下的货物虽然处于承运人的占有中,却可以自由转卖,满足货物流转和加速资金运转的需要。提单可以根据信用证的要求交给银行,在买方或开证申请人向银行信贷融资时,对提单设立抵押权,加强买方或开证申请人的商业信用。提单发展到今天,流通性成为提单法律制度核心。如何在平衡承运人与提单持有人权利义务的同时,使提单在更大
期刊
一、典权的概念和中国典权的立法状况  典权制度是一项中国特有的传统法律制度。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典权制度早在我国汉、唐时代就已在民间广泛流传,一般认为,典权是典权人占有、使用、收益他人财产的一种限制物权,典权人支付典价使用收益财产,出典人收取典价并决定是否回赎财产。通说认为,典权标的物应限于不动产。  在2007年中国新《物权法》通过实施之前,学者对典权这项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其存废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