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课上讲解相关知识点并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和练习。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并且受到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相关练习,在课后练习时也不能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微课+对分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网络时代众多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旨在适应后工业时代网络化、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探索一种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全面、健康的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对分课堂;高校;计算机教学
一、引言
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经过十余年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但是,随之而来的教育质量降低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上课不认真听课、玩手机的情况相当普遍。现在,我国大学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对于复杂的操作,难以理解和掌握,在课后练习时也不能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
对于教学而言,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场所,课堂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发挥网络时代的媒体优势,尽可能解决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时不足、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大、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应是高校计算机教师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二、对微课及对分课堂的认识
国内外学者对微课有着大同小异的理解和定义,其中焦建利先生是这样界定微课的: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2014年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要素上重新进行整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新型教学模式。形式上,它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内化环节,使学生通过对讲授内容完成独立学习、独立作业的内化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对讨论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
三、“微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高校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是一门知识点零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特别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呈现知识点。笔者所在的大学于2016年秋季在部分班级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MOOC/SPOC”教学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MOOC课程资源为基础,自建SPOC课程补充资源若干,其中课程视频48个,PDF文本课件46个,思考题52个,测试题37套,综合互评作业3套,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MOOC/SPOC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了学时少、学生学习程度不一的问题,但是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和课堂讨论。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动力的差异,实际上加大了学生对知识内化吸收的差距,课堂讨论效果并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水平。
2017年5月,笔者有幸接触到对分课堂,并深深被对分课堂注重教学流程的改革、无须大量投入的经济、实用而打动。笔者于2017年秋季在部分班级开展了大学计算机文化课程的“微课+对分课堂”教学实践。
我校的大学计算机文化课程每周2次大课,一次大课2课时,每课时45分钟。由于我校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较差,因此笔者采取了“当堂对分”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堂对分”将对分课堂的4个环节平均分配到2个课时中,其中第1个课时完成前两个环节,即讲授和独学。在讲授环节,一般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知识内容、操作技能进行讲解和操作演示,集中在操作的难点和重点上,不求面面俱到,力求精讲和留白。在独学环节,学生一般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记录“亮(亮闪闪:写出本次课自己收获最大的内容)、考(考考你:把自己弄懂了但觉得别人可能存在疑惑的地方用问题表述出来,用于挑战别人)、帮(帮帮我:找出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或想要了解的内容,用问题表述出来,在讨论时求助于同学)”笔记。第2个课时完成后两个环节,即讨论和对话。在讨论环节,全班学生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3~4人分成1个小组,一般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展示和讨论每位同学的“亮考帮”笔记。并形成小组的“亮考帮”笔记。教师则在各个小组之间巡视、旁听,留心各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对话环节,一般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在各小组中随机选择一位学生展示该组的“亮考帮”笔记,点评“亮考帮”笔记,给各组打分,记录该次作业成绩(小组成绩即为每位学生的成绩),并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四、结语
通过“微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笔者认为该模式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1)微课基于移动设备的便捷性和可视化特点,有助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未掌握知识及时弥补。(2)在对分课堂的讲授环节,教师对难点、重点做引导式讲解,不求面面俱到,力求精讲和留白,留给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的空间,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学习。(3)在传统课堂下,教师课堂满堂讲授,学生课后各自学习,完成作业,碰到问题不易解决,缺乏交流机会,容易造成挫败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分课堂把互动交流放到课堂上,同伴交流,相互协作共同解答,压力小,学习氛围好。同时,学生在讨论中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对分课堂强调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整个学期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通过多次作业,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对学生的水平也有客观、稳定的评估。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不再局限于最后的期末考试,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学期末突击学习、临时抱佛脚的情况。(5)在对分课堂上,教师只需把握精要,其他内容留给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内化吸收,备课量明显减少,减少了“表演性”教学。
在后工业时代,随着教学媒体、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学习越来越跨时空、越来越便捷。但是,学生能否在脱离教师的环境下有效地自主学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分课堂通过对内化和吸收过程的强调,实现了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有机整合,保证了知识体系传递的效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其核心就是“权责对分”,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分享权利、共担责任。“微课+对分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网络时代众多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旨在适应后工业时代网络化、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探索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全面、健康、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耀玉娜.“对分课堂”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7年(83).
[2]车元媛.微课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4).
基金项目:2016年度西藏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6315)。
作者简介:王东(1969— ),女,四川成都人,理学学士,副教授,长期从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微课;对分课堂;高校;计算机教学
一、引言
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经过十余年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但是,随之而来的教育质量降低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上课不认真听课、玩手机的情况相当普遍。现在,我国大学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对于复杂的操作,难以理解和掌握,在课后练习时也不能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
对于教学而言,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场所,课堂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发挥网络时代的媒体优势,尽可能解决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时不足、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大、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应是高校计算机教师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二、对微课及对分课堂的认识
国内外学者对微课有着大同小异的理解和定义,其中焦建利先生是这样界定微课的: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2014年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要素上重新进行整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新型教学模式。形式上,它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内化环节,使学生通过对讲授内容完成独立学习、独立作业的内化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对讨论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
三、“微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高校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是一门知识点零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特别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呈现知识点。笔者所在的大学于2016年秋季在部分班级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MOOC/SPOC”教学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MOOC课程资源为基础,自建SPOC课程补充资源若干,其中课程视频48个,PDF文本课件46个,思考题52个,测试题37套,综合互评作业3套,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MOOC/SPOC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了学时少、学生学习程度不一的问题,但是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和课堂讨论。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动力的差异,实际上加大了学生对知识内化吸收的差距,课堂讨论效果并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水平。
2017年5月,笔者有幸接触到对分课堂,并深深被对分课堂注重教学流程的改革、无须大量投入的经济、实用而打动。笔者于2017年秋季在部分班级开展了大学计算机文化课程的“微课+对分课堂”教学实践。
我校的大学计算机文化课程每周2次大课,一次大课2课时,每课时45分钟。由于我校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较差,因此笔者采取了“当堂对分”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堂对分”将对分课堂的4个环节平均分配到2个课时中,其中第1个课时完成前两个环节,即讲授和独学。在讲授环节,一般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知识内容、操作技能进行讲解和操作演示,集中在操作的难点和重点上,不求面面俱到,力求精讲和留白。在独学环节,学生一般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记录“亮(亮闪闪:写出本次课自己收获最大的内容)、考(考考你:把自己弄懂了但觉得别人可能存在疑惑的地方用问题表述出来,用于挑战别人)、帮(帮帮我:找出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或想要了解的内容,用问题表述出来,在讨论时求助于同学)”笔记。第2个课时完成后两个环节,即讨论和对话。在讨论环节,全班学生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3~4人分成1个小组,一般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展示和讨论每位同学的“亮考帮”笔记。并形成小组的“亮考帮”笔记。教师则在各个小组之间巡视、旁听,留心各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对话环节,一般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在各小组中随机选择一位学生展示该组的“亮考帮”笔记,点评“亮考帮”笔记,给各组打分,记录该次作业成绩(小组成绩即为每位学生的成绩),并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四、结语
通过“微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笔者认为该模式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1)微课基于移动设备的便捷性和可视化特点,有助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未掌握知识及时弥补。(2)在对分课堂的讲授环节,教师对难点、重点做引导式讲解,不求面面俱到,力求精讲和留白,留给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的空间,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学习。(3)在传统课堂下,教师课堂满堂讲授,学生课后各自学习,完成作业,碰到问题不易解决,缺乏交流机会,容易造成挫败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分课堂把互动交流放到课堂上,同伴交流,相互协作共同解答,压力小,学习氛围好。同时,学生在讨论中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对分课堂强调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整个学期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通过多次作业,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对学生的水平也有客观、稳定的评估。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不再局限于最后的期末考试,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学期末突击学习、临时抱佛脚的情况。(5)在对分课堂上,教师只需把握精要,其他内容留给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内化吸收,备课量明显减少,减少了“表演性”教学。
在后工业时代,随着教学媒体、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学习越来越跨时空、越来越便捷。但是,学生能否在脱离教师的环境下有效地自主学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分课堂通过对内化和吸收过程的强调,实现了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有机整合,保证了知识体系传递的效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其核心就是“权责对分”,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分享权利、共担责任。“微课+对分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网络时代众多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旨在适应后工业时代网络化、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探索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全面、健康、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耀玉娜.“对分课堂”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7年(83).
[2]车元媛.微课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4).
基金项目:2016年度西藏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6315)。
作者简介:王东(1969— ),女,四川成都人,理学学士,副教授,长期从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