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龙经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北派具有代表性的拳种之一,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影响地龙经拳传播的诸多因素,深入挖掘其内涵,使其能突破地域限制,融入中华武术的大家庭。
关键词:武术文化;地龙经;传承;发展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高密地龙经拳是潍坊武林中的一朵奇葩。多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热切关注地龙经拳的组织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地龙经拳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地龙经拳已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5年正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届时,其必将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地龙经拳的历史渊源
地龙经拳发源于武当派,又称地躺拳,现民间习练者极少,也缺乏具体的文献资料记载。据考察,此拳种只在山东境内尚有少数传承者,以高密境内居多,并形成连贯的传承体系,经五代传人,距今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1847年,高密县城第一望族世家——松园张家第十三世孙张乔(字云鹤)到平度县访亲会友,时逢友人演练地龙经拳。该拳特色鲜明,与别派武功毫不相同,张乔立即恳求友人传授地龙经拳,学成后即在高密城内设坛授徒。地龙经拳从此开始了在高密县传承发扬的历史,后经第二代传人张少云、第三代传人官维鑑、第四代传人官星南和第五代传人杜文明传承至今。
二、地龙经拳的重要内容和特点
地龙经拳共有二十四路,套路有长有短,动作由简就繁,循序渐进。各套路间既各自独立又前后衔接,动作紧凑,连贯一致,且套路系统结构严谨,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据地龙经第四代传人官星南所传拳谱,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基本功;二是站步換气法;三是二十四路拳法。二十四路拳法包括:(1)鸳鸯脚拳架;(2)骨寸腿拳架;(3)中风剪拳架;(4)六合掌;(5)次六合掌;(6)花车;(7) 河东;(8)指东; (9)行者出世;(10)歪十披路;(11)扑刀路 ;(12)小圆堂;(13)大圆堂;(14)翻天印;(15)韩通;(16)如花剪;(17)美女照镜;(18)辕门;(19)蚩翘;(20)捻腿上手;(21)捻腿下手;(22)行腿;(23)十字披;(24)酒醉八仙。
地龙经拳的主要特征是展示倒地后的腿脚功夫,专攻人的下盘,以跌、扑、翻、滚、剪、挑、摔、蹬、扣的套路见长。实战中招招具有败中取胜、反败为胜的鲜明特征,且招招可置人于死地。该拳种套路厚实、凝重,习练者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并需经过长期不间断的练习才能学成。
三、地龙经拳的武术文化价值
1.历史价值。该拳种缺乏具体的文字史料可以查询。据考证,目前只在高密市境内尚有一脉秉承祖训传承至今。
2.传承价值。 高密地龙经拳第一代传人张乔对习练者曾留下训示,即地龙经拳的传承宗旨。内容如下:“凡正式学练地龙经拳者,以防身与健体为目的,不得以艺炫耀,仗艺欺人,但当国难当头或遇邪恶势力欺压鱼肉百姓之时可仗艺出手,以维护正义。”
四、地龙经拳的传承与弘扬
1.地龙经拳以武育人。地龙经拳第五代传人高密杜文明师傅,14岁时就跟随其师傅官星南学习地龙经拳,至今已有四十多年。自1984年杜文明接任第五代掌门人的重任后,他不辱师命,以传承和光大地龙经拳为己任,在高密地区教徒授艺,先后培养弟子二百多人。他严尊师祖制订的传承宗旨,对弟子从严要求,要学武必须先学会做人,培养了大批德艺双馨的徒弟。他带领弟子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认可。地龙经拳的传承,不仅锻炼了习练者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习练者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做人的品格,可谓是一举多得。同时,地龙经拳种的传承也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2.积极参与武术文化的交流。地龙经拳在高密乡土中成长壮大,是高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近年来,杜文明带领众弟子走南闯北,将高密地龙经拳推广到全国,并走向了世界。他们先后参加了香港国际武术节、世界传统武术节、台湾华夏国术大典等多次武术大赛,获得大奖无数,在全国、省级比赛中也频频摘金夺银,独领风骚。如今,随着地龙经拳影响的逐渐扩大,有更多的外籍朋友来高密探访。地龙经拳使高密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高密,推动了武术文化的交流传播。
3.地龙经拳进校园。潍城实验中学积极开展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学校深入挖掘传统武术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太极拳、地龙经拳等传统武术深入校园,在全校形成了热爱太极拳、练习地龙经拳的良好氛围。师生共练太极拳、地龙经拳,成为潍城实验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2014年,潍城区中小学武术进校园展演,潍城实验中学获得了城区中学组一等奖,展示了实验中学武术文化的雄厚底蕴,彰显了“文武并举”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武术文化;地龙经;传承;发展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高密地龙经拳是潍坊武林中的一朵奇葩。多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热切关注地龙经拳的组织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地龙经拳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地龙经拳已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5年正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届时,其必将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地龙经拳的历史渊源
地龙经拳发源于武当派,又称地躺拳,现民间习练者极少,也缺乏具体的文献资料记载。据考察,此拳种只在山东境内尚有少数传承者,以高密境内居多,并形成连贯的传承体系,经五代传人,距今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1847年,高密县城第一望族世家——松园张家第十三世孙张乔(字云鹤)到平度县访亲会友,时逢友人演练地龙经拳。该拳特色鲜明,与别派武功毫不相同,张乔立即恳求友人传授地龙经拳,学成后即在高密城内设坛授徒。地龙经拳从此开始了在高密县传承发扬的历史,后经第二代传人张少云、第三代传人官维鑑、第四代传人官星南和第五代传人杜文明传承至今。
二、地龙经拳的重要内容和特点
地龙经拳共有二十四路,套路有长有短,动作由简就繁,循序渐进。各套路间既各自独立又前后衔接,动作紧凑,连贯一致,且套路系统结构严谨,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据地龙经第四代传人官星南所传拳谱,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基本功;二是站步換气法;三是二十四路拳法。二十四路拳法包括:(1)鸳鸯脚拳架;(2)骨寸腿拳架;(3)中风剪拳架;(4)六合掌;(5)次六合掌;(6)花车;(7) 河东;(8)指东; (9)行者出世;(10)歪十披路;(11)扑刀路 ;(12)小圆堂;(13)大圆堂;(14)翻天印;(15)韩通;(16)如花剪;(17)美女照镜;(18)辕门;(19)蚩翘;(20)捻腿上手;(21)捻腿下手;(22)行腿;(23)十字披;(24)酒醉八仙。
地龙经拳的主要特征是展示倒地后的腿脚功夫,专攻人的下盘,以跌、扑、翻、滚、剪、挑、摔、蹬、扣的套路见长。实战中招招具有败中取胜、反败为胜的鲜明特征,且招招可置人于死地。该拳种套路厚实、凝重,习练者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并需经过长期不间断的练习才能学成。
三、地龙经拳的武术文化价值
1.历史价值。该拳种缺乏具体的文字史料可以查询。据考证,目前只在高密市境内尚有一脉秉承祖训传承至今。
2.传承价值。 高密地龙经拳第一代传人张乔对习练者曾留下训示,即地龙经拳的传承宗旨。内容如下:“凡正式学练地龙经拳者,以防身与健体为目的,不得以艺炫耀,仗艺欺人,但当国难当头或遇邪恶势力欺压鱼肉百姓之时可仗艺出手,以维护正义。”
四、地龙经拳的传承与弘扬
1.地龙经拳以武育人。地龙经拳第五代传人高密杜文明师傅,14岁时就跟随其师傅官星南学习地龙经拳,至今已有四十多年。自1984年杜文明接任第五代掌门人的重任后,他不辱师命,以传承和光大地龙经拳为己任,在高密地区教徒授艺,先后培养弟子二百多人。他严尊师祖制订的传承宗旨,对弟子从严要求,要学武必须先学会做人,培养了大批德艺双馨的徒弟。他带领弟子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认可。地龙经拳的传承,不仅锻炼了习练者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习练者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做人的品格,可谓是一举多得。同时,地龙经拳种的传承也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2.积极参与武术文化的交流。地龙经拳在高密乡土中成长壮大,是高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近年来,杜文明带领众弟子走南闯北,将高密地龙经拳推广到全国,并走向了世界。他们先后参加了香港国际武术节、世界传统武术节、台湾华夏国术大典等多次武术大赛,获得大奖无数,在全国、省级比赛中也频频摘金夺银,独领风骚。如今,随着地龙经拳影响的逐渐扩大,有更多的外籍朋友来高密探访。地龙经拳使高密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高密,推动了武术文化的交流传播。
3.地龙经拳进校园。潍城实验中学积极开展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学校深入挖掘传统武术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太极拳、地龙经拳等传统武术深入校园,在全校形成了热爱太极拳、练习地龙经拳的良好氛围。师生共练太极拳、地龙经拳,成为潍城实验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2014年,潍城区中小学武术进校园展演,潍城实验中学获得了城区中学组一等奖,展示了实验中学武术文化的雄厚底蕴,彰显了“文武并举”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