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农村教育中,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因此,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是重中之重。班级管理涉及诸多方面,如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劳动、课外活动等工作的管理教育活动。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大背景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应对策略,以其培养符合新时代核心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对策
一、班级管理概念简述
所谓班级,即指有明确的组织目标,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的组织规范的社会组织,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1]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有统一的教育目标,有固定的培养方式,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在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鲁洁对班级管理做了以下概述,他认为班级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领导层对班级的管理(也就是班级外部管理),二是班主任对所教班级的管理(也就是班级内部管理)。[2]学校领导层对于班级的管理多是从宏观整体方面的管理,比如班级的编制,大型活动的开展及学校大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而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则是从具体处落实学校的计划和要求。
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即班主任应如何遵循学校的教育教学政策和计划,在班级管理中,实现对班级的统一规划,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二、班级管理现状
本文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展开了对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在农村教学中,班级管理主要以强制型管理为主要措施,然而在现在的农村,班级管理展现出诸多问题。
1、班级管理随意,没有合适且统一的班级制度
在农村小学中,教师对于班级的管理较为随意,没有统一的班级制度,且现有部分教师年纪较大,对于最新的国家教育政策及教育理念的学习较慢,导致他们没有办法制定适合现在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大部分教师只注重成绩,没有深挖成绩背后的习惯及学生的兴趣培养。在成绩不好时,一味的批评,会导致学生的兴趣下降,厌学等恶性循环。
因教师没有统一而合适的班级管理制度,导致对于学生的习惯和学习的培养不能连贯顺畅。很多学生觉得老师的指令时朝令夕改,不知如何去完成,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认真去遵守老师的安排。
2、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单一
在农村教育中,学生的质量良莠不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一群学生即留守学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力。在部分留守学生中,他们的习惯及成绩都令人担忧。教师在处理这些学生时,教育方式往往过于单一,如批评,惩罚等。教师本身的教育水平限制了其向更多教育可能性的思考,也使得教师教育学生的效果不明显。教师本身的心理学知识不够,也不能更好的应用心理学来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因此,单一的教育方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3、缺乏家校合作
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关系显得较为薄弱。受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关心,送学生上学,只是图“耳根清净”,因此,他们对于学校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不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没有人监督,也会心生偷懒的心思,从而蒙混过关。另外一部分家长因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这部分家庭的学生,则由老人看管。其中,大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规则意识浅薄,加之,老人对学生的溺爱,导致学生养成诸多坏习惯,如学习马虎,目无尊长,打架斗殴,喝酒抽烟等。
4、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缺乏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是权威的代表。学生缺乏参与感,因此,班级的民主性和平等性有待提升。受长期以来的教育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于“听从”于教师的指令。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没有为自己未来负责任的能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很容易受现代化产品的影响,沉溺于手机、游戏、电视等,不可自拔。家庭的教育并不能使其改过,家长往往寻求学校的帮助。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批评教育及没收物品的教育,会让学生厌学并产生逆反心理,有效的民主政策及激励机制会让学生有更加积极的反馈。
三、班级管理应对措施
1、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
在教育教学中,班級管理的制定尤为重要。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让整个班集体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班级制度的制定应具体而有效,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1.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包括,对学生学习、纪律、卫生、参与学校集体活动等各方面的要求。2.班级奖惩制度。良好的奖惩制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有效的管理班级,是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的重要举措。此项制度不能是一时之举,奖惩制度应是长期且连贯的班级管理手段。如,班级小红花的设立。在班级内的小红花数量直接和学生的评优对等,可以强化学生的长期积极表现欲。3.班级班干部的设立,班干部的设立应该公平公正。在民主选举后,应明确每个班干部的职责,对班干部要赋予一定的权力,并要求民主监督。班级班干部应采取换届选举制。
2、加强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事业关乎家与国之大事,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素养,去完成此项任务。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应具备四大核心素养。一是教师应有执着的教育情怀。爱是教育的初心,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才会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才能在自己岗位上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忘初心。二是教师应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学生钦佩的条件之一。学生对教师的崇拜也是教师收获良好教育效果的一种手段。在农村,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渠道较少,对外面世界的体验较少,更需要教师带领他们去认识这个世界。因此,新型的教师,因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并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养成爱读书、肯钻研、勤反思、善合作、乐奉献的习惯。三是教师应具有娴熟的教育艺术。教育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则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的教师一定会懂得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师生关系也处理得十分融洽。四是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师生不再是单纯的课程传授者与接受者,而应成为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在此要求下,教师不能再依靠过去简单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寻求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2020年初,受疫情的影响,部分教师已经有所行动。在整个受疫情影响而停课的期间,部分教师已经启用腾讯会议、钉钉课堂等网上上课模式,助力解决了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 3、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在教育教学中,家长有权利且有自己的优势来参与学校教育。家长对于学生的在校期间的表现有积极想要了解的欲望,并有渴望参与学校管理的冲动。加强有效的家校合作,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在部分城市,家长委会制度已经流行起来,组织家长一起协助学校管理。然而在农村现有条件下,家长委员会制度的设立还不太多见。在班主任管理班级时,可以依靠家长委员会
多了解家长及协商沟通学校和学生的问题。
此外,班主任在管理时,不能一言堂,要多和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部分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究其根本,是和学生的家庭背景有关。此时,班级管理涉及到要去和班级以外的家庭去沟通。家庭的监督和帮助,能帮助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取得卓越的成效。做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做出符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对于无人监管的学生,教师应从其他方面来帮助疏导学生,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沟通及交流。家长会也是促进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教师应积极准备家长会,并把平时记录的对于每个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必要时,也可以开展家长课堂,让家长进学校为班级学生上课,促进家校交流,也可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4、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3]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更应该关爱学生,包括心理、学习及习惯方面。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培养,珍视学生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教师应抓住这些闪光点来进行培养。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之后,则会对班级管理体现出积极的反馈。
教师还应该创新型的管理班级,对于班级管理要有时时改进的举动。在班级内,可以设立班级文化,不同的班级文化对与学生的教育是有益处的教师对于班级管理的理念要及时更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而平等的。开展班级集体活动,让学生间多了解,增进学生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主性的形成,能很大层面上分担教师的班级管理的重担。
四、小结
在小学阶段,良好的班級管理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是复杂而繁重的,因其具有特殊性,因此,更应该引起关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班级内存在的问题及起因,不要让很多不利因素成为了学生健康发展的羁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来思考解决方式。一方面,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学习新的班级管理理论来指导班级管理实践。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等,认真研究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指导班级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郭毅.班级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张仁贤.教师十大素养[M].北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朱亚妮(1980.05-),女,甘肃庆阳,宁县新庄学区,一级教师,大学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小学管理。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对策
一、班级管理概念简述
所谓班级,即指有明确的组织目标,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的组织规范的社会组织,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1]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有统一的教育目标,有固定的培养方式,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在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鲁洁对班级管理做了以下概述,他认为班级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领导层对班级的管理(也就是班级外部管理),二是班主任对所教班级的管理(也就是班级内部管理)。[2]学校领导层对于班级的管理多是从宏观整体方面的管理,比如班级的编制,大型活动的开展及学校大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而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则是从具体处落实学校的计划和要求。
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即班主任应如何遵循学校的教育教学政策和计划,在班级管理中,实现对班级的统一规划,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二、班级管理现状
本文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展开了对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在农村教学中,班级管理主要以强制型管理为主要措施,然而在现在的农村,班级管理展现出诸多问题。
1、班级管理随意,没有合适且统一的班级制度
在农村小学中,教师对于班级的管理较为随意,没有统一的班级制度,且现有部分教师年纪较大,对于最新的国家教育政策及教育理念的学习较慢,导致他们没有办法制定适合现在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大部分教师只注重成绩,没有深挖成绩背后的习惯及学生的兴趣培养。在成绩不好时,一味的批评,会导致学生的兴趣下降,厌学等恶性循环。
因教师没有统一而合适的班级管理制度,导致对于学生的习惯和学习的培养不能连贯顺畅。很多学生觉得老师的指令时朝令夕改,不知如何去完成,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认真去遵守老师的安排。
2、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单一
在农村教育中,学生的质量良莠不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一群学生即留守学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力。在部分留守学生中,他们的习惯及成绩都令人担忧。教师在处理这些学生时,教育方式往往过于单一,如批评,惩罚等。教师本身的教育水平限制了其向更多教育可能性的思考,也使得教师教育学生的效果不明显。教师本身的心理学知识不够,也不能更好的应用心理学来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因此,单一的教育方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3、缺乏家校合作
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关系显得较为薄弱。受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关心,送学生上学,只是图“耳根清净”,因此,他们对于学校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不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没有人监督,也会心生偷懒的心思,从而蒙混过关。另外一部分家长因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这部分家庭的学生,则由老人看管。其中,大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规则意识浅薄,加之,老人对学生的溺爱,导致学生养成诸多坏习惯,如学习马虎,目无尊长,打架斗殴,喝酒抽烟等。
4、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缺乏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是权威的代表。学生缺乏参与感,因此,班级的民主性和平等性有待提升。受长期以来的教育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于“听从”于教师的指令。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没有为自己未来负责任的能力。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很容易受现代化产品的影响,沉溺于手机、游戏、电视等,不可自拔。家庭的教育并不能使其改过,家长往往寻求学校的帮助。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批评教育及没收物品的教育,会让学生厌学并产生逆反心理,有效的民主政策及激励机制会让学生有更加积极的反馈。
三、班级管理应对措施
1、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
在教育教学中,班級管理的制定尤为重要。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让整个班集体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班级制度的制定应具体而有效,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1.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包括,对学生学习、纪律、卫生、参与学校集体活动等各方面的要求。2.班级奖惩制度。良好的奖惩制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有效的管理班级,是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的重要举措。此项制度不能是一时之举,奖惩制度应是长期且连贯的班级管理手段。如,班级小红花的设立。在班级内的小红花数量直接和学生的评优对等,可以强化学生的长期积极表现欲。3.班级班干部的设立,班干部的设立应该公平公正。在民主选举后,应明确每个班干部的职责,对班干部要赋予一定的权力,并要求民主监督。班级班干部应采取换届选举制。
2、加强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事业关乎家与国之大事,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素养,去完成此项任务。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应具备四大核心素养。一是教师应有执着的教育情怀。爱是教育的初心,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才会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才能在自己岗位上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忘初心。二是教师应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学生钦佩的条件之一。学生对教师的崇拜也是教师收获良好教育效果的一种手段。在农村,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渠道较少,对外面世界的体验较少,更需要教师带领他们去认识这个世界。因此,新型的教师,因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并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养成爱读书、肯钻研、勤反思、善合作、乐奉献的习惯。三是教师应具有娴熟的教育艺术。教育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则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的教师一定会懂得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师生关系也处理得十分融洽。四是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师生不再是单纯的课程传授者与接受者,而应成为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在此要求下,教师不能再依靠过去简单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寻求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2020年初,受疫情的影响,部分教师已经有所行动。在整个受疫情影响而停课的期间,部分教师已经启用腾讯会议、钉钉课堂等网上上课模式,助力解决了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 3、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在教育教学中,家长有权利且有自己的优势来参与学校教育。家长对于学生的在校期间的表现有积极想要了解的欲望,并有渴望参与学校管理的冲动。加强有效的家校合作,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在部分城市,家长委会制度已经流行起来,组织家长一起协助学校管理。然而在农村现有条件下,家长委员会制度的设立还不太多见。在班主任管理班级时,可以依靠家长委员会
多了解家长及协商沟通学校和学生的问题。
此外,班主任在管理时,不能一言堂,要多和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部分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究其根本,是和学生的家庭背景有关。此时,班级管理涉及到要去和班级以外的家庭去沟通。家庭的监督和帮助,能帮助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取得卓越的成效。做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做出符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对于无人监管的学生,教师应从其他方面来帮助疏导学生,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沟通及交流。家长会也是促进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教师应积极准备家长会,并把平时记录的对于每个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必要时,也可以开展家长课堂,让家长进学校为班级学生上课,促进家校交流,也可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4、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3]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更应该关爱学生,包括心理、学习及习惯方面。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培养,珍视学生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教师应抓住这些闪光点来进行培养。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之后,则会对班级管理体现出积极的反馈。
教师还应该创新型的管理班级,对于班级管理要有时时改进的举动。在班级内,可以设立班级文化,不同的班级文化对与学生的教育是有益处的教师对于班级管理的理念要及时更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而平等的。开展班级集体活动,让学生间多了解,增进学生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主性的形成,能很大层面上分担教师的班级管理的重担。
四、小结
在小学阶段,良好的班級管理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是复杂而繁重的,因其具有特殊性,因此,更应该引起关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班级内存在的问题及起因,不要让很多不利因素成为了学生健康发展的羁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来思考解决方式。一方面,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学习新的班级管理理论来指导班级管理实践。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等,认真研究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指导班级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郭毅.班级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张仁贤.教师十大素养[M].北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朱亚妮(1980.05-),女,甘肃庆阳,宁县新庄学区,一级教师,大学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小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