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经典启迪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音bì,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这则《淮南子·人间训》里的寓言,可能是关于祸福相依的最典型的例子。它告诉我们,事物的福祸、利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从哲学的视野看,这种变化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动物世界的繁衍,无论是日月星辰的运行还是细胞分子的裂变,均是如此。
二、证据列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断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孔子也感叹:“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里则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变化,是事物的常态,也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事物变化了,人的价值判断也会随之变化。一个节疤遍布、湮没弃置的树桩是“无用之物”,但经过园艺师的精心雕琢能变成一盆独具情态、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盆景”;老鼠是人人喊打的污秽之物,但经过特殊训练的“警鼠”却可以用来侦察毒品及危险的爆炸装置。爱迪生、爱因斯坦小时候都曾被老师视为愚不可教的学生,但后来却成了改善人类生活、改变人类认知的伟人。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思想观念,需要我们对它们作出判断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怎样的眼光?发展变化是绝对的,而静止不变是相对的。
三、思维批判
如果发展变化是真理,那么,很多祖传的教训则可能是谬误了。“三岁看老”“少时偷针,大时偷金”。一种习惯能保持一辈子,很不容易。少时偷针,也可能是好奇和天生的占有欲,大时则可能被社会道德所规范。“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说的是付出和收获成正比,但是“播种龙种,收获跳蚤”却是常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基因也会突变,草根也能逆袭,变化的必然的,不变是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来励志,则无不可,但你如果相信耕耘和收获之间没有中间损耗,结果多半要失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不能视作规律,大器晚成的人比比皆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吗?情人和“眷属”之间各种制约力量大了去了,所以“棒打鸳鸯两分离”的悲剧不断上演。“坚持到底就能胜利”,也要看目标对不多,条件怎么样,实力够不够,否则,南辕北辙、就不一定是“胜利”的。“严师出高徒”,也要看徒弟的天资和学习的主动性。被师傅“严”怕了,对所学的毫无兴趣,或者天资平庸,那么,师傅越严,徒弟越死。“强将手下无弱兵”,就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将之下也有弱兵,弱将之下也有强兵,否则贫寒之家怎么能出虎子呢?上述名言警句,大抵只强调了个别性、特殊性、静止性,事物千变万化的可能性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四、升格之道
如果用静止孤立的观点去审视事物,我们就会犯想当然的毛病,很多论述貌似符合常理,但若仔细斟酌,则往往有另外的可能,你的论证是有“漏洞”的。如:
俗话说“形势比人强”,形势就是发展趋势,处在其中的人,都会被挟裹,身不由己,无一例外。在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家深受其害出口紧缩,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出现了越生产越亏本的结果,于是就干脆停产或者转产了。所以说,危机,就是危险之机,古人说,“覆巢之下无完卵”讲得就是危机对于人的损害。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得以发展的智慧,人的能动性就体现在如何避免危机,如何保证不“覆巢”。企业如此,人生也应该是这样。
危机,是否就是危险之机?“覆巢之卵”能否保全?作为一般的论证,这样的段落,也就可以了,但是作为辨证的论述,充分的说理,下面的段落可能更好:
虽然说“形势比人强”,处在其中的人,都会被挟裹,身不由己。譬如在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家深受其害。出口紧缩,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出现了越生产越亏本的结果,于是就干脆停产或者转产了。但是也有人既会规避危机中的风险,又会抓住危机中的机遇。譬如有些睿智的企业家抓住了金融危机中各行各业进行洗牌重组的机会,避开了民众购买力低下以及资金流通不畅等风险,对那些破产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等到金融危机结束时,他们的企业正好“整装待发”,有些甚至因此挤进了世界500强!绝境中有出路,劣势中有优势,风险中有机遇,这些都是变化之机,发展之势,睿智的人们看到了,抓住了,利用了。这样的例子在经济领域不胜枚举,在其他领域也一样。所以,危机是一柄双刃剑,弱者遇到的是风险,强者抓住的是机遇。
五、写作实践
1.近年来,“二代”一词在网络和社会中广泛流传使用,现在已成了耳熟能详的词语。如“富二代”“贫二代”“官二代”“学二代”……而且人们对“二代”总是抱着负面的看法。请根据发展变化的观点,写一段话:我看“二代”。(例文略)
2.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同意此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例文略)
六、名言链接
在说理文中,引用名言警句有助于增强论证的力量。下列名言警句,可以在上面两个题目中运用:
1.Time works great changes(时间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西方民谚
2.无数人事的变化孕育在时间的胚胎里。
——莎士比亚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4.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6.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中国民谚
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8.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学》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
1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教研室]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音bì,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这则《淮南子·人间训》里的寓言,可能是关于祸福相依的最典型的例子。它告诉我们,事物的福祸、利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从哲学的视野看,这种变化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动物世界的繁衍,无论是日月星辰的运行还是细胞分子的裂变,均是如此。
二、证据列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断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孔子也感叹:“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里则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变化,是事物的常态,也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事物变化了,人的价值判断也会随之变化。一个节疤遍布、湮没弃置的树桩是“无用之物”,但经过园艺师的精心雕琢能变成一盆独具情态、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盆景”;老鼠是人人喊打的污秽之物,但经过特殊训练的“警鼠”却可以用来侦察毒品及危险的爆炸装置。爱迪生、爱因斯坦小时候都曾被老师视为愚不可教的学生,但后来却成了改善人类生活、改变人类认知的伟人。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思想观念,需要我们对它们作出判断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怎样的眼光?发展变化是绝对的,而静止不变是相对的。
三、思维批判
如果发展变化是真理,那么,很多祖传的教训则可能是谬误了。“三岁看老”“少时偷针,大时偷金”。一种习惯能保持一辈子,很不容易。少时偷针,也可能是好奇和天生的占有欲,大时则可能被社会道德所规范。“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说的是付出和收获成正比,但是“播种龙种,收获跳蚤”却是常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基因也会突变,草根也能逆袭,变化的必然的,不变是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来励志,则无不可,但你如果相信耕耘和收获之间没有中间损耗,结果多半要失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不能视作规律,大器晚成的人比比皆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吗?情人和“眷属”之间各种制约力量大了去了,所以“棒打鸳鸯两分离”的悲剧不断上演。“坚持到底就能胜利”,也要看目标对不多,条件怎么样,实力够不够,否则,南辕北辙、就不一定是“胜利”的。“严师出高徒”,也要看徒弟的天资和学习的主动性。被师傅“严”怕了,对所学的毫无兴趣,或者天资平庸,那么,师傅越严,徒弟越死。“强将手下无弱兵”,就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将之下也有弱兵,弱将之下也有强兵,否则贫寒之家怎么能出虎子呢?上述名言警句,大抵只强调了个别性、特殊性、静止性,事物千变万化的可能性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四、升格之道
如果用静止孤立的观点去审视事物,我们就会犯想当然的毛病,很多论述貌似符合常理,但若仔细斟酌,则往往有另外的可能,你的论证是有“漏洞”的。如:
俗话说“形势比人强”,形势就是发展趋势,处在其中的人,都会被挟裹,身不由己,无一例外。在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家深受其害出口紧缩,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出现了越生产越亏本的结果,于是就干脆停产或者转产了。所以说,危机,就是危险之机,古人说,“覆巢之下无完卵”讲得就是危机对于人的损害。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得以发展的智慧,人的能动性就体现在如何避免危机,如何保证不“覆巢”。企业如此,人生也应该是这样。
危机,是否就是危险之机?“覆巢之卵”能否保全?作为一般的论证,这样的段落,也就可以了,但是作为辨证的论述,充分的说理,下面的段落可能更好:
虽然说“形势比人强”,处在其中的人,都会被挟裹,身不由己。譬如在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家深受其害。出口紧缩,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出现了越生产越亏本的结果,于是就干脆停产或者转产了。但是也有人既会规避危机中的风险,又会抓住危机中的机遇。譬如有些睿智的企业家抓住了金融危机中各行各业进行洗牌重组的机会,避开了民众购买力低下以及资金流通不畅等风险,对那些破产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等到金融危机结束时,他们的企业正好“整装待发”,有些甚至因此挤进了世界500强!绝境中有出路,劣势中有优势,风险中有机遇,这些都是变化之机,发展之势,睿智的人们看到了,抓住了,利用了。这样的例子在经济领域不胜枚举,在其他领域也一样。所以,危机是一柄双刃剑,弱者遇到的是风险,强者抓住的是机遇。
五、写作实践
1.近年来,“二代”一词在网络和社会中广泛流传使用,现在已成了耳熟能详的词语。如“富二代”“贫二代”“官二代”“学二代”……而且人们对“二代”总是抱着负面的看法。请根据发展变化的观点,写一段话:我看“二代”。(例文略)
2.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同意此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例文略)
六、名言链接
在说理文中,引用名言警句有助于增强论证的力量。下列名言警句,可以在上面两个题目中运用:
1.Time works great changes(时间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西方民谚
2.无数人事的变化孕育在时间的胚胎里。
——莎士比亚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4.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6.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中国民谚
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8.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学》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
1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