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秋冬去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 我
  借我一个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与顾后,
  借我执拗如少年。
  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
  借我变如不曾改变。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预知的险。
  借我悲怆的磊落,
  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
  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借我》作为诗歌的题目,让人不禁想去猜测:借我,我要借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借?向谁借?借到了吗?放眼看去,整首诗歌都是以“借我”二字开头,以“借”构成整首诗的主体。
  新批评认为诗歌中的所有成分都是相互联系的,主题思想在每一部分都得以表现,相互关联的各部分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生命体。作品中思想、情感呈现出的矛盾冲突,最终可以在整体的结构下实现统一。诗歌以“暮年”开始,为整首诗歌增添了一份时间意义上的历史感与厚重感,同时也奠定了诗歌略感苍凉的感情基调。第二句中,“碎片”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结合“暮年”来看,暮年不再有年少时那样多的奢侈的时光,而是在所剩不多的时光的碎片中体味生活。再看下一句“借我瞻前与顾后”,隐喻着在暮年时回首过去,细数往日的时光,同时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在这里,“瞻前与顾后”由于词语的指称义和暗含义的多样性造成了语义的含混,使得诗歌在含混中产生一种张力。诗歌的第四句“借我执拗如少年”。既然是“借”的如少年一样的执拗,就说明“借”的主体本身不再年少,正是呼应了开头的“暮年”。“少年”与“暮年”在时间层面是矛盾的,但是在个体的心境品质上却达到了统一。第五句“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在这一句中“先天”竟是由“后天”长成的,人在暮年时,历经沧桑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心智逐渐成熟,可是却不忘初心,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品格经过后天的磨炼更加坚定,才有了下面的“变如不曾改变”。从少年到暮年,改变的是逐渐衰老的容颜,是不再年轻的身体,可是即使韶华已逝,一颗坚贞的赤子之心仍未改变。所以在“变”与“不变”的矛盾对立中,更显坚定的品格,这才是诗人想要“借”的东西。第七句“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素淡”指素净淡雅,用来形容“世故”显然是悖论式的,“世故”总是给人以圆滑、老练之感。在这里,一个“素淡”冲淡了“世故”的色彩,道出了人在暮年时,对于世俗人情、为人处世之道的一种平和淡漠的心态。“明白”和“愚”本是一对反义词,在这里,“愚”超越了本义,是一种“大智若愚”,对于俗世社会明白清楚,可是却显得愚笨不知。这样,反过来看这一句,“世故”和“愚”构成了主层次上的悖论,然后在这一层面下,用“素淡”“明白”这两个和“世故”和“愚”有明显对立的形容词修饰主语,缓和主语之间原有的对立含义,产生一致的表达内涵。第八句“借我可预知的险”。“险”往往是不可预知的。那么诗人想要预知“险”的原因是什么呢?想要预知危险有两种可能,一是预知了危险,避免危险的发生,二是预知了险将要发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珍惜眼前的生活。在这里作者意图的模糊性,产生了解读的多义性,形成了诗歌的一种含混。接下来诗人要借的是“悲怆的磊落”。“悲怆”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悲伤,它比悲伤更为深刻,是历经沧桑后无力挽回的无奈与失落。“磊落”则是宽广的胸襟和洒脱的气度。但是在这一句中,这种洒脱胸襟却显现出悲怆。让人感到一种英雄站在高出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寂寞。此处用“悲怆”和“磊落”两个语义毫不相干的词语相连接,深化了诗歌从一开始就有的苍凉氛围,使人读之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接着诗人要借的是“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这一句与第七句形式相似。以“温软”和“鲁莽”、“玩笑”与“庄严”构成两组对立。首先来看,“温软”是一种轻柔的、温暖的触感,而“鲁莽”却是一种粗糙的、急躁的感觉,是轻率的、欠考虑的。这一句,诗人剥开了“鲁莽”粗犷的外衣,看到了莽撞背后温暖的内心。或许有些行为是鲁莽的,可是鲁莽的原因是来自内心温柔的品质,使得鲁莽在粗野中也不失可爱。接着用“玩笑”的方式表达庄严,是一种近乎黑色幽默的高深。看似“玩笑”的不在乎与调侃,真正的目的在于深刻地揭露庄严的事情。然后是“最初与最终的不敢”,结合前面的“暮年”与“少年”来分析,这两种不敢并不是相同的。“最初”的不敢,是少年时期青涩的、对于外面的世界未知的不敢,而“最终”的不敢,是暮年时期,已经看透一切,放下一切的无谓的态度。最后,“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不见”是相对于两人而言的,而这种“不见”的共识,是一种相忘于江湖的默契。诗人这里不相见的对象是模糊的,是一直想要向他借东西的人吗?
  回溯整首诗就会发现诗人要“借”的都是品质性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恰都是无法借到的,因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悖论。这首诗是诗人樊小纯在2011年探望病中的木心后所作,未来得及给木心看,木心便溘然长逝。了解了创作背景,再看这首诗,对于诗的理解会更加清晰。从借我“暮年”开始,这些要借的种种都是木心身上所有的品质。并且诗人与木心两人互相赏识,达成了心灵相通的默契,即便是不见,也能相忘于江湖。
  结尾“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达到了诗歌的高潮,使整首诗变得完整而意义深远。诗人要借的所有的东西都随着冬天到来的肃杀消逝了,使人的情感从高潮一下跌入谷底,在心间留下一圈圈涟漪。从“秋”的丰盛到“冬”的萧瑟,是一种时光荏苒、光阴不再的叹息。荏苒秋冬去,年迈的木心已走向生命的尽头,他身上的这些品质无法借给诗人,独留下一声叹息、几分怀念。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19)班 指导老师:万红娟]
其他文献
初读苏联作家康·麦里汉的小说《隧道》,感叹这是一个讲述可悲、可叹、可怜的父子关系的故事。但在阅读中发现,作者设计了许多不合常理的情节,这些情节成了理解小说内容的障碍。笔者尝试以解构阅读的方式,来扫清小说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一、梳理情节,解构谎言  小说讲述了一个坐火车的儿子,因隧道铁轨故障临时停车,想看望住在隧道附近的父亲,作为修道工的父亲却因为要修理故障的隧道铁轨而无法和儿子见面,最终父子错失
期刊
诗歌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它与其他美好的事物一道,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活,就是热爱生命,无数的诗人以诗歌为生活的最高境界,将诗歌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像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像心跳在脉搏里律动。诗歌就是诗人神思畅游的江河湖海,诗歌就是诗人情感慰藉的鸟兽虫鱼,诗歌就是诗人灵魂沉迷的日月星辰。譬如月亮,月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广大诗人的精神情人,曾让多少诗人沉醉其间,吟哦出多
期刊
很多同学在写记叙文时觉得身边小事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又乏善可陈,常常为自己的文章单调、枯燥而头疼不已。很欣赏每年高考之后刊出的优秀记叙文,但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呢?同学们脸上全是问号?其实,高分记叙文具备的条件不外乎精准的审题、独特的选材、诗化的语言还有巧妙的构思。今天笔者将着重谈谈记叙文的构思,以下是几点浅见。  一、悬疑勾心弦  一篇文章要是被人一眼望穿,看第一段就知道最后一段是什么,那谁还有看的
期刊
诗人是大地的行者,是生命的歌者。无论是恢宏的历史、诡谲的政治,还是神话传说,以至个体及人类的命运,都是诗人吟咏的对象。诗人打捞记忆,钩沉历史,抨击苦难和悲怆,歌颂光荣和梦想,让时光回流,强权俯首,把美和爱铸成人类精神史上不朽的丰碑。帕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诗人。  在大海的黑夜里,  穿梭的游鱼便是闪电。  在森林的黑夜里,  翻飞的鸟儿便是闪电。  在人体的黑夜里,  粼粼的白骨便是闪电。  世界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月7日,北京海淀法院官方微博对快播公司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的审理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本次庭审视频直播引发了舆论狂潮。很多网友为被告方快播团队成员和辩护律师们的精彩发挥鼓掌;《人民日报》认为被告人和辩护律师是在“混淆是非黑白”“掩耳盗铃”,得出结论“辩论再精彩,也不配赢得掌声”;新华社则认为,暂且不论快播是否有罪,
期刊
回忆和寻找,是人文科学领域颇有魅力的两个词汇。顾长卫的电影《孔雀》,便充分展现了这“回忆和寻找”的精神吸引力。  在中国大陆电影导演中,顾长卫是很特殊的一位——1957年出生的顾长卫本是78级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生,1982年毕业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从《结婚》(1982年)到《鬼子来了》(1999年)的顾长卫都是作为摄影师活跃在影坛上。于2005年公映的《孔雀》是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获得了
期刊
刚刚过去的夏天,以葛优躺为先锋的丧文化收获了不少关注。从“我差不多是個废人了”到“颓废到忧伤”,这种充斥着消极自嘲萎靡不振的“气质”俘获了一些年轻人。  丧文化的追随者以青年为主。青春期,经历着从孩童到成年的生物性转变、社会化转变、习得性向创造性的转变,集众多的矛盾于一体。不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还是对物质世界的了解和精神领域的扩充提升,都需要经历在不断地否定与肯定中逐步完善的过程。成
期刊
一、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
期刊
一、引题  《唐诗纪事》里有个故事,说唐中宗游昆明池,命群臣作诗助兴,请上官昭容评定优劣。著名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胜出,唐中宗要上官昭容要在两人之间确定一个“魁首”。上官评判道:“二诗功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匠雕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则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陡健骞举。”这就是着眼于结尾来评定高下的。沈诗结尾虽是自谦,但透露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故曰“词气已竭”;而宋
期刊
一、问题点击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人们大都强调记叙文要反映“真实的生活”,排斥虚构。这种理念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试想,中学生埋头苦读,三点一线,既没有足够的时间读万卷书,也没有机会行万里路,对许多事情都缺乏切身体验,要求他们在写作中复制“真人真事”,再现“真实生活”,岂不是强人所难?再说了,作文是表现生活,而不是再现生活。学生可以根据表现个性化生活和感受的实际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