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写作过程中,议论性文体往往由于开篇立意容易上手、结构模式比较固定、写作素材容易组织等优势更受考生的欢迎。而在阅卷评分时,同样是议论性文体,感论文在选材、语言、抒情、说理等诸多方面更能提升文章的内涵和审美,会比常规的证论文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亲睐。
证论文又叫立论文,以阐释、论证为主要方法,正面论说见解,往往是经过比较长时间的探讨和研究,用来创建理论和推广理论的。往简单处说,证论文观点先行,论证其后。感论文则是以感想、论证为主要方法,发表个人见解,往往缘事而发、有感而论,掺用散文笔法。通俗地讲,感论文就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议论性散文”。从笔者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大多数作者对感论文的概念、范畴、特征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把叙议结合、稍有议论的文章(如收尾议论式的记叙文、心灵鸡汤式的小品文)一概归入其中,这对于指导学生进行文体写作势必会增加其文体不明的风险。
在作文教学中,能指导学生认识证论文和感论文的区别,能在写好证论文的基础上找到升格为感论文的支点,也是深化议论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开篇要有“人间烟火”
证论文开篇,一般高屋建瓴,观点先行,先声夺人。略作修饰者,或设喻取譬,求其形象;或排比铺陈,壮其声势;或名言入题,显示底蕴;或设问存疑,启人深思……华章藻句,美则美矣,却掩饰不了说教的形式,斩断了和生活的联系,给人以凌空蹈虚之感。“感论文”缘事而发,所以开篇往往由生活题材切入,带着令人亲近的人间烟火气息,也暗合了艺术所求之“真”。鲁迅在《写作秘诀》中概括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认为后者都是写作的障碍。所以,如果把心灵的目光投向实实在在的生活,捕捉真意,抒发真情,这样的开篇,怎么能不打动阅卷老师?
这种生活题材可以是叙事: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邈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江苏考生《拒绝平庸》)
也可以是写景:
“夏雨初霁,于校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拾得一只蝉蜕,很好的中药。……一颗露水滚落。就着千千万万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这是一间寂寞的空屋,惹人怀想蝉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江苏考生《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
无论是从一家小餐馆的名号洞察餐馆主人“拒绝平庸”的性情,还是从一只带着秋露的蝉蜕领悟生命代谢的“智慧”,这些“感怀”都源自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体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经意的一瞥,也可以从生活中获得心灵的顿悟。哲学上说,认知的前提是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所以,首先呈现真实的生活图景,在生活中发现“道”之所在,这比较符合一般的思维过程,更能让读者接受。
二、行文凸显“自我意识”
感論文还带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它打破了证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宏观结构,不满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简单罗列,在微观结构上,也不拘泥于“论点—论据—分析”的常态分析。它形式灵活,“甚至不相信逻辑或反逻辑。它更多的是依靠作者的感受力,从感受出发,有所领悟,得出结论”。这是否就意味着感论文可以摆脱一切框架,信马由缰、任意发挥?
答案是否定的。在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很多感论文都呈现一条“自我意识”的明线,也就是“我”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这条线索呈现出时间上的流动性,比如,用“一直认为”“曾经困惑于”“现在终于明白”……几个词组就可以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也可以拓展了文章内容上的广度,把自我与外物联系起来,“我”到过某地、遇过某人、看过怎样的名著、铭心于某一场电影……文章里面就蕴含了“自我”成长的过程。试看2016年浙江满分作文《笔底乾坤知我心》某些语句:
在下笔之前,我用左手握住了右手手腕,仿佛有听见血汩汩流动的声音……
闲时读龙应台,喜欢得不得了,她年轻时活得像唐朝女子,热烈丰富,人到中年又像步入了宋代,云淡风轻。……
从小读周作人,读俞平伯,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位长衫文人的袖里清芬……
当了三年班长,习惯每周拿起笔写一则班级日志读给他们听……
我想我的人生必要如这样,文字一生,一生文字,去接近一个真我……
这篇文章几乎每一小节都穿插了“我”的认识过程,由眼前所见,转入对过往生命回顾,在回顾中与龙应台、周作人、俞平伯对话,又从文学大家转入对自己的生活观照——要是证论文这样组织材料,前后就会显现很大的断层。但现在,作者以“我”串联起了自己的阅读史、心灵史,不仅使文章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而且体现了作者真实的心路历程和个性化的心灵视角。评论家谢有顺说“心灵不在场的写作是不真实的写作”,我们在写感论文的时候,不妨多用“我看”“我读”“我听”“我想”……来组织材料,多用“惶惑于”“认识到”“喜爱”“深恶痛绝”……等意识性的词语来引导段落,不仅圆融了文章的结构,更是用文字展示心灵,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文字的亲近感。
三、选材要有“文化深度”
感论文既讲究思辨,亦重视文采。我们虽反对作文文艺腔,但希望作文能多一份书卷气。这种书卷气,就是作者的文化底蕴。很多学生写议论文,文章主体三等分,层层观点加事例,内容叠加,笔法重复,谈何行文广度与思维深度?
“任何一种艺术手法,都要有节制地使用”,哪怕是举例论证,细分之下也有多种门类,有正反事例,有具体事例和模糊事例,人物事例外有文化事例和现象事例,哪怕是人物事例也可以分为真实形象和艺术形象。只有将它们综合使用,才能体现文章的错落之致。这里侧重说一下“文化素材”。文化包容万象,稍微抓取几个项目即可:绘画、戏曲、宗教、哲学、建筑……行走在“大语文”领域,不妨在平时多培养几分文化艺术爱好,考场上运用得体就是大手笔: 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处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前人也会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枯藤怪石,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我言秋日胜春朝》)
此文作者对传统绘画的发展、阶段特点、代表画家可谓了然于心,在此不作过多评点。有学生饱读名著,“厚积”而不知“薄发”,甚至认为虚构文本没有说服力。殊不知议论重在说“理”,名著中的“艺术形象”虽然虚构,但并不妨碍说事明理。去年江苏省苏锡常镇第二次模考,材料作文的立意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绝大部分同学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一位同学想到的却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
他们都是忠贞侠义之士的后代,他们身上都流淌着忠贞侠义的鲜血。
他,却长在大漠孤烟,听的是忠肝义胆,见的是侠义柔肠,几十年来忠义二字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上,故而他成了一代万人敬仰的大侠——郭靖郭大侠!
他,却生于王府荣华,听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见的是见利忘义过河拆桥,利欲的黑烟熏透了他的内心,以至于他死后多年仍被骂作狗贼——杨康狗贼!(刘乙丁《白沙在涅》)
这样的素材让老师眼睛一亮!文化的东西本来就让人觉得意味隽永,而这位同学却把目光投向武侠,在武侠小说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这是金庸小说的别样魅力,也体现了这位同学思考的文化深度。
四、语言追求“两极化”
为了让语言凸显“张力”,不妨在遣词造句的时候刻意“两极化”。语言的“两极化”包含以下方面:长短整散句的两极化、陈述与抒情的两极化、文言与白话的两极化、形象与抽象的两极化。长短整散句错杂,用以调节行文节奏;大段陈述,小段抒情(句式上表现为反问、感叹、祈使、否定等),使文章一脉情深;错杂一些文言句式和文言词汇(包括成语),可以让文章的語言在简明流快中捕捉到一些沉实顿挫。
什么是形象与抽象的两极化?抽象的议论是建立在具体形象上的判断和推论,这些抽象概念就是文意的集中所在。但是感论文又可以适度情境化、意境化。如果把这两者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种才思两得的笔法,这种笔法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充分被使用,我们试看当年聋哑人舞蹈家邰丽华的颁奖词:
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不幸”“艺术”“生命”“人性”等都是抽象概念,“低谷”“巅峰”“舞蹈”“手臂”都是形象词汇,它们一一搭配,是思辨与才华的组合。这种组合有两种手段:一是将抽象概念作为本体,多使用修饰性比喻,比如“生活的道路”“理想的风帆”“成功的彼岸”就是这样的搭配;二是围绕人物,去发现相关的形象词,比如曼德拉的经历,“被关在罗本岛上27年,白天采矿,晚上关在4平方米的监狱”,我们可以积累的形象词有“罗本岛”“矿石”“4平方米的监狱”,和一系列的抽象词语相搭配,文采就出来了。下面是学生的日常练笔:
在27年的牢狱生涯中,他的棱角没有被坚硬的矿石磨平,他的志向没有被狭小的牢房束缚,他的热情没有被冰冷的海水浇灭。凶恶的狱卒教会了他隐忍,苦难的生活教会了他承受,漫长的牢狱之灾让他领略到时间的意义。(周卓君)
感论文在说理方面可能不及证论文简明干脆,但是它在素材的选择上会有更加灵活的空间,在情感的把控上会比较明朗化。它强化语言的锤炼与修饰,能够更为直接地表现自我,这些优势是证论文无法企及的,所以感论文被认为是高考作文的首选文体。学生如果能在写好规范证论文的基础上,在以上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在日常练笔中综合运用,必定能使文章脱胎换骨,才情飞扬。当然,文无定法,感论文的特征也不囿于本人的上述理解,文章只有实践多了,才能了然于心,自成章法。
[作者通联:江苏前黄高级中学]
证论文又叫立论文,以阐释、论证为主要方法,正面论说见解,往往是经过比较长时间的探讨和研究,用来创建理论和推广理论的。往简单处说,证论文观点先行,论证其后。感论文则是以感想、论证为主要方法,发表个人见解,往往缘事而发、有感而论,掺用散文笔法。通俗地讲,感论文就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议论性散文”。从笔者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大多数作者对感论文的概念、范畴、特征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把叙议结合、稍有议论的文章(如收尾议论式的记叙文、心灵鸡汤式的小品文)一概归入其中,这对于指导学生进行文体写作势必会增加其文体不明的风险。
在作文教学中,能指导学生认识证论文和感论文的区别,能在写好证论文的基础上找到升格为感论文的支点,也是深化议论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开篇要有“人间烟火”
证论文开篇,一般高屋建瓴,观点先行,先声夺人。略作修饰者,或设喻取譬,求其形象;或排比铺陈,壮其声势;或名言入题,显示底蕴;或设问存疑,启人深思……华章藻句,美则美矣,却掩饰不了说教的形式,斩断了和生活的联系,给人以凌空蹈虚之感。“感论文”缘事而发,所以开篇往往由生活题材切入,带着令人亲近的人间烟火气息,也暗合了艺术所求之“真”。鲁迅在《写作秘诀》中概括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认为后者都是写作的障碍。所以,如果把心灵的目光投向实实在在的生活,捕捉真意,抒发真情,这样的开篇,怎么能不打动阅卷老师?
这种生活题材可以是叙事: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邈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江苏考生《拒绝平庸》)
也可以是写景:
“夏雨初霁,于校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拾得一只蝉蜕,很好的中药。……一颗露水滚落。就着千千万万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这是一间寂寞的空屋,惹人怀想蝉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江苏考生《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
无论是从一家小餐馆的名号洞察餐馆主人“拒绝平庸”的性情,还是从一只带着秋露的蝉蜕领悟生命代谢的“智慧”,这些“感怀”都源自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体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经意的一瞥,也可以从生活中获得心灵的顿悟。哲学上说,认知的前提是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所以,首先呈现真实的生活图景,在生活中发现“道”之所在,这比较符合一般的思维过程,更能让读者接受。
二、行文凸显“自我意识”
感論文还带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它打破了证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宏观结构,不满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简单罗列,在微观结构上,也不拘泥于“论点—论据—分析”的常态分析。它形式灵活,“甚至不相信逻辑或反逻辑。它更多的是依靠作者的感受力,从感受出发,有所领悟,得出结论”。这是否就意味着感论文可以摆脱一切框架,信马由缰、任意发挥?
答案是否定的。在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很多感论文都呈现一条“自我意识”的明线,也就是“我”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这条线索呈现出时间上的流动性,比如,用“一直认为”“曾经困惑于”“现在终于明白”……几个词组就可以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也可以拓展了文章内容上的广度,把自我与外物联系起来,“我”到过某地、遇过某人、看过怎样的名著、铭心于某一场电影……文章里面就蕴含了“自我”成长的过程。试看2016年浙江满分作文《笔底乾坤知我心》某些语句:
在下笔之前,我用左手握住了右手手腕,仿佛有听见血汩汩流动的声音……
闲时读龙应台,喜欢得不得了,她年轻时活得像唐朝女子,热烈丰富,人到中年又像步入了宋代,云淡风轻。……
从小读周作人,读俞平伯,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位长衫文人的袖里清芬……
当了三年班长,习惯每周拿起笔写一则班级日志读给他们听……
我想我的人生必要如这样,文字一生,一生文字,去接近一个真我……
这篇文章几乎每一小节都穿插了“我”的认识过程,由眼前所见,转入对过往生命回顾,在回顾中与龙应台、周作人、俞平伯对话,又从文学大家转入对自己的生活观照——要是证论文这样组织材料,前后就会显现很大的断层。但现在,作者以“我”串联起了自己的阅读史、心灵史,不仅使文章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而且体现了作者真实的心路历程和个性化的心灵视角。评论家谢有顺说“心灵不在场的写作是不真实的写作”,我们在写感论文的时候,不妨多用“我看”“我读”“我听”“我想”……来组织材料,多用“惶惑于”“认识到”“喜爱”“深恶痛绝”……等意识性的词语来引导段落,不仅圆融了文章的结构,更是用文字展示心灵,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文字的亲近感。
三、选材要有“文化深度”
感论文既讲究思辨,亦重视文采。我们虽反对作文文艺腔,但希望作文能多一份书卷气。这种书卷气,就是作者的文化底蕴。很多学生写议论文,文章主体三等分,层层观点加事例,内容叠加,笔法重复,谈何行文广度与思维深度?
“任何一种艺术手法,都要有节制地使用”,哪怕是举例论证,细分之下也有多种门类,有正反事例,有具体事例和模糊事例,人物事例外有文化事例和现象事例,哪怕是人物事例也可以分为真实形象和艺术形象。只有将它们综合使用,才能体现文章的错落之致。这里侧重说一下“文化素材”。文化包容万象,稍微抓取几个项目即可:绘画、戏曲、宗教、哲学、建筑……行走在“大语文”领域,不妨在平时多培养几分文化艺术爱好,考场上运用得体就是大手笔: 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处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前人也会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枯藤怪石,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我言秋日胜春朝》)
此文作者对传统绘画的发展、阶段特点、代表画家可谓了然于心,在此不作过多评点。有学生饱读名著,“厚积”而不知“薄发”,甚至认为虚构文本没有说服力。殊不知议论重在说“理”,名著中的“艺术形象”虽然虚构,但并不妨碍说事明理。去年江苏省苏锡常镇第二次模考,材料作文的立意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绝大部分同学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一位同学想到的却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
他们都是忠贞侠义之士的后代,他们身上都流淌着忠贞侠义的鲜血。
他,却长在大漠孤烟,听的是忠肝义胆,见的是侠义柔肠,几十年来忠义二字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上,故而他成了一代万人敬仰的大侠——郭靖郭大侠!
他,却生于王府荣华,听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见的是见利忘义过河拆桥,利欲的黑烟熏透了他的内心,以至于他死后多年仍被骂作狗贼——杨康狗贼!(刘乙丁《白沙在涅》)
这样的素材让老师眼睛一亮!文化的东西本来就让人觉得意味隽永,而这位同学却把目光投向武侠,在武侠小说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这是金庸小说的别样魅力,也体现了这位同学思考的文化深度。
四、语言追求“两极化”
为了让语言凸显“张力”,不妨在遣词造句的时候刻意“两极化”。语言的“两极化”包含以下方面:长短整散句的两极化、陈述与抒情的两极化、文言与白话的两极化、形象与抽象的两极化。长短整散句错杂,用以调节行文节奏;大段陈述,小段抒情(句式上表现为反问、感叹、祈使、否定等),使文章一脉情深;错杂一些文言句式和文言词汇(包括成语),可以让文章的語言在简明流快中捕捉到一些沉实顿挫。
什么是形象与抽象的两极化?抽象的议论是建立在具体形象上的判断和推论,这些抽象概念就是文意的集中所在。但是感论文又可以适度情境化、意境化。如果把这两者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种才思两得的笔法,这种笔法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充分被使用,我们试看当年聋哑人舞蹈家邰丽华的颁奖词:
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不幸”“艺术”“生命”“人性”等都是抽象概念,“低谷”“巅峰”“舞蹈”“手臂”都是形象词汇,它们一一搭配,是思辨与才华的组合。这种组合有两种手段:一是将抽象概念作为本体,多使用修饰性比喻,比如“生活的道路”“理想的风帆”“成功的彼岸”就是这样的搭配;二是围绕人物,去发现相关的形象词,比如曼德拉的经历,“被关在罗本岛上27年,白天采矿,晚上关在4平方米的监狱”,我们可以积累的形象词有“罗本岛”“矿石”“4平方米的监狱”,和一系列的抽象词语相搭配,文采就出来了。下面是学生的日常练笔:
在27年的牢狱生涯中,他的棱角没有被坚硬的矿石磨平,他的志向没有被狭小的牢房束缚,他的热情没有被冰冷的海水浇灭。凶恶的狱卒教会了他隐忍,苦难的生活教会了他承受,漫长的牢狱之灾让他领略到时间的意义。(周卓君)
感论文在说理方面可能不及证论文简明干脆,但是它在素材的选择上会有更加灵活的空间,在情感的把控上会比较明朗化。它强化语言的锤炼与修饰,能够更为直接地表现自我,这些优势是证论文无法企及的,所以感论文被认为是高考作文的首选文体。学生如果能在写好规范证论文的基础上,在以上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在日常练笔中综合运用,必定能使文章脱胎换骨,才情飞扬。当然,文无定法,感论文的特征也不囿于本人的上述理解,文章只有实践多了,才能了然于心,自成章法。
[作者通联:江苏前黄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