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才情飞扬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wat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写作过程中,议论性文体往往由于开篇立意容易上手、结构模式比较固定、写作素材容易组织等优势更受考生的欢迎。而在阅卷评分时,同样是议论性文体,感论文在选材、语言、抒情、说理等诸多方面更能提升文章的内涵和审美,会比常规的证论文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亲睐。
  证论文又叫立论文,以阐释、论证为主要方法,正面论说见解,往往是经过比较长时间的探讨和研究,用来创建理论和推广理论的。往简单处说,证论文观点先行,论证其后。感论文则是以感想、论证为主要方法,发表个人见解,往往缘事而发、有感而论,掺用散文笔法。通俗地讲,感论文就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议论性散文”。从笔者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大多数作者对感论文的概念、范畴、特征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把叙议结合、稍有议论的文章(如收尾议论式的记叙文、心灵鸡汤式的小品文)一概归入其中,这对于指导学生进行文体写作势必会增加其文体不明的风险。
  在作文教学中,能指导学生认识证论文和感论文的区别,能在写好证论文的基础上找到升格为感论文的支点,也是深化议论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开篇要有“人间烟火”
  证论文开篇,一般高屋建瓴,观点先行,先声夺人。略作修饰者,或设喻取譬,求其形象;或排比铺陈,壮其声势;或名言入题,显示底蕴;或设问存疑,启人深思……华章藻句,美则美矣,却掩饰不了说教的形式,斩断了和生活的联系,给人以凌空蹈虚之感。“感论文”缘事而发,所以开篇往往由生活题材切入,带着令人亲近的人间烟火气息,也暗合了艺术所求之“真”。鲁迅在《写作秘诀》中概括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认为后者都是写作的障碍。所以,如果把心灵的目光投向实实在在的生活,捕捉真意,抒发真情,这样的开篇,怎么能不打动阅卷老师?
  这种生活题材可以是叙事: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邈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江苏考生《拒绝平庸》)
  也可以是写景:
  “夏雨初霁,于校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拾得一只蝉蜕,很好的中药。……一颗露水滚落。就着千千万万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这是一间寂寞的空屋,惹人怀想蝉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江苏考生《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
  无论是从一家小餐馆的名号洞察餐馆主人“拒绝平庸”的性情,还是从一只带着秋露的蝉蜕领悟生命代谢的“智慧”,这些“感怀”都源自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体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经意的一瞥,也可以从生活中获得心灵的顿悟。哲学上说,认知的前提是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所以,首先呈现真实的生活图景,在生活中发现“道”之所在,这比较符合一般的思维过程,更能让读者接受。
  二、行文凸显“自我意识”
  感論文还带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它打破了证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宏观结构,不满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简单罗列,在微观结构上,也不拘泥于“论点—论据—分析”的常态分析。它形式灵活,“甚至不相信逻辑或反逻辑。它更多的是依靠作者的感受力,从感受出发,有所领悟,得出结论”。这是否就意味着感论文可以摆脱一切框架,信马由缰、任意发挥?
  答案是否定的。在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很多感论文都呈现一条“自我意识”的明线,也就是“我”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这条线索呈现出时间上的流动性,比如,用“一直认为”“曾经困惑于”“现在终于明白”……几个词组就可以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也可以拓展了文章内容上的广度,把自我与外物联系起来,“我”到过某地、遇过某人、看过怎样的名著、铭心于某一场电影……文章里面就蕴含了“自我”成长的过程。试看2016年浙江满分作文《笔底乾坤知我心》某些语句:
  在下笔之前,我用左手握住了右手手腕,仿佛有听见血汩汩流动的声音……
  闲时读龙应台,喜欢得不得了,她年轻时活得像唐朝女子,热烈丰富,人到中年又像步入了宋代,云淡风轻。……
  从小读周作人,读俞平伯,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位长衫文人的袖里清芬……
  当了三年班长,习惯每周拿起笔写一则班级日志读给他们听……
  我想我的人生必要如这样,文字一生,一生文字,去接近一个真我……
  这篇文章几乎每一小节都穿插了“我”的认识过程,由眼前所见,转入对过往生命回顾,在回顾中与龙应台、周作人、俞平伯对话,又从文学大家转入对自己的生活观照——要是证论文这样组织材料,前后就会显现很大的断层。但现在,作者以“我”串联起了自己的阅读史、心灵史,不仅使文章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而且体现了作者真实的心路历程和个性化的心灵视角。评论家谢有顺说“心灵不在场的写作是不真实的写作”,我们在写感论文的时候,不妨多用“我看”“我读”“我听”“我想”……来组织材料,多用“惶惑于”“认识到”“喜爱”“深恶痛绝”……等意识性的词语来引导段落,不仅圆融了文章的结构,更是用文字展示心灵,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文字的亲近感。
  三、选材要有“文化深度”
  感论文既讲究思辨,亦重视文采。我们虽反对作文文艺腔,但希望作文能多一份书卷气。这种书卷气,就是作者的文化底蕴。很多学生写议论文,文章主体三等分,层层观点加事例,内容叠加,笔法重复,谈何行文广度与思维深度?
  “任何一种艺术手法,都要有节制地使用”,哪怕是举例论证,细分之下也有多种门类,有正反事例,有具体事例和模糊事例,人物事例外有文化事例和现象事例,哪怕是人物事例也可以分为真实形象和艺术形象。只有将它们综合使用,才能体现文章的错落之致。这里侧重说一下“文化素材”。文化包容万象,稍微抓取几个项目即可:绘画、戏曲、宗教、哲学、建筑……行走在“大语文”领域,不妨在平时多培养几分文化艺术爱好,考场上运用得体就是大手笔:   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处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前人也会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枯藤怪石,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我言秋日胜春朝》)
  此文作者对传统绘画的发展、阶段特点、代表画家可谓了然于心,在此不作过多评点。有学生饱读名著,“厚积”而不知“薄发”,甚至认为虚构文本没有说服力。殊不知议论重在说“理”,名著中的“艺术形象”虽然虚构,但并不妨碍说事明理。去年江苏省苏锡常镇第二次模考,材料作文的立意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绝大部分同学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一位同学想到的却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
  他们都是忠贞侠义之士的后代,他们身上都流淌着忠贞侠义的鲜血。
  他,却长在大漠孤烟,听的是忠肝义胆,见的是侠义柔肠,几十年来忠义二字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上,故而他成了一代万人敬仰的大侠——郭靖郭大侠!
  他,却生于王府荣华,听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见的是见利忘义过河拆桥,利欲的黑烟熏透了他的内心,以至于他死后多年仍被骂作狗贼——杨康狗贼!(刘乙丁《白沙在涅》)
  这样的素材让老师眼睛一亮!文化的东西本来就让人觉得意味隽永,而这位同学却把目光投向武侠,在武侠小说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这是金庸小说的别样魅力,也体现了这位同学思考的文化深度。
  四、语言追求“两极化”
  为了让语言凸显“张力”,不妨在遣词造句的时候刻意“两极化”。语言的“两极化”包含以下方面:长短整散句的两极化、陈述与抒情的两极化、文言与白话的两极化、形象与抽象的两极化。长短整散句错杂,用以调节行文节奏;大段陈述,小段抒情(句式上表现为反问、感叹、祈使、否定等),使文章一脉情深;错杂一些文言句式和文言词汇(包括成语),可以让文章的語言在简明流快中捕捉到一些沉实顿挫。
  什么是形象与抽象的两极化?抽象的议论是建立在具体形象上的判断和推论,这些抽象概念就是文意的集中所在。但是感论文又可以适度情境化、意境化。如果把这两者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种才思两得的笔法,这种笔法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充分被使用,我们试看当年聋哑人舞蹈家邰丽华的颁奖词:
  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不幸”“艺术”“生命”“人性”等都是抽象概念,“低谷”“巅峰”“舞蹈”“手臂”都是形象词汇,它们一一搭配,是思辨与才华的组合。这种组合有两种手段:一是将抽象概念作为本体,多使用修饰性比喻,比如“生活的道路”“理想的风帆”“成功的彼岸”就是这样的搭配;二是围绕人物,去发现相关的形象词,比如曼德拉的经历,“被关在罗本岛上27年,白天采矿,晚上关在4平方米的监狱”,我们可以积累的形象词有“罗本岛”“矿石”“4平方米的监狱”,和一系列的抽象词语相搭配,文采就出来了。下面是学生的日常练笔:
  在27年的牢狱生涯中,他的棱角没有被坚硬的矿石磨平,他的志向没有被狭小的牢房束缚,他的热情没有被冰冷的海水浇灭。凶恶的狱卒教会了他隐忍,苦难的生活教会了他承受,漫长的牢狱之灾让他领略到时间的意义。(周卓君)
  感论文在说理方面可能不及证论文简明干脆,但是它在素材的选择上会有更加灵活的空间,在情感的把控上会比较明朗化。它强化语言的锤炼与修饰,能够更为直接地表现自我,这些优势是证论文无法企及的,所以感论文被认为是高考作文的首选文体。学生如果能在写好规范证论文的基础上,在以上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在日常练笔中综合运用,必定能使文章脱胎换骨,才情飞扬。当然,文无定法,感论文的特征也不囿于本人的上述理解,文章只有实践多了,才能了然于心,自成章法。
  [作者通联:江苏前黄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诗歌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它与其他美好的事物一道,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活,就是热爱生命,无数的诗人以诗歌为生活的最高境界,将诗歌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像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像心跳在脉搏里律动。诗歌就是诗人神思畅游的江河湖海,诗歌就是诗人情感慰藉的鸟兽虫鱼,诗歌就是诗人灵魂沉迷的日月星辰。譬如月亮,月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广大诗人的精神情人,曾让多少诗人沉醉其间,吟哦出多
期刊
很多同学在写记叙文时觉得身边小事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又乏善可陈,常常为自己的文章单调、枯燥而头疼不已。很欣赏每年高考之后刊出的优秀记叙文,但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呢?同学们脸上全是问号?其实,高分记叙文具备的条件不外乎精准的审题、独特的选材、诗化的语言还有巧妙的构思。今天笔者将着重谈谈记叙文的构思,以下是几点浅见。  一、悬疑勾心弦  一篇文章要是被人一眼望穿,看第一段就知道最后一段是什么,那谁还有看的
期刊
诗人是大地的行者,是生命的歌者。无论是恢宏的历史、诡谲的政治,还是神话传说,以至个体及人类的命运,都是诗人吟咏的对象。诗人打捞记忆,钩沉历史,抨击苦难和悲怆,歌颂光荣和梦想,让时光回流,强权俯首,把美和爱铸成人类精神史上不朽的丰碑。帕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诗人。  在大海的黑夜里,  穿梭的游鱼便是闪电。  在森林的黑夜里,  翻飞的鸟儿便是闪电。  在人体的黑夜里,  粼粼的白骨便是闪电。  世界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月7日,北京海淀法院官方微博对快播公司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的审理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本次庭审视频直播引发了舆论狂潮。很多网友为被告方快播团队成员和辩护律师们的精彩发挥鼓掌;《人民日报》认为被告人和辩护律师是在“混淆是非黑白”“掩耳盗铃”,得出结论“辩论再精彩,也不配赢得掌声”;新华社则认为,暂且不论快播是否有罪,
期刊
回忆和寻找,是人文科学领域颇有魅力的两个词汇。顾长卫的电影《孔雀》,便充分展现了这“回忆和寻找”的精神吸引力。  在中国大陆电影导演中,顾长卫是很特殊的一位——1957年出生的顾长卫本是78级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生,1982年毕业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从《结婚》(1982年)到《鬼子来了》(1999年)的顾长卫都是作为摄影师活跃在影坛上。于2005年公映的《孔雀》是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获得了
期刊
刚刚过去的夏天,以葛优躺为先锋的丧文化收获了不少关注。从“我差不多是個废人了”到“颓废到忧伤”,这种充斥着消极自嘲萎靡不振的“气质”俘获了一些年轻人。  丧文化的追随者以青年为主。青春期,经历着从孩童到成年的生物性转变、社会化转变、习得性向创造性的转变,集众多的矛盾于一体。不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还是对物质世界的了解和精神领域的扩充提升,都需要经历在不断地否定与肯定中逐步完善的过程。成
期刊
一、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
期刊
一、引题  《唐诗纪事》里有个故事,说唐中宗游昆明池,命群臣作诗助兴,请上官昭容评定优劣。著名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胜出,唐中宗要上官昭容要在两人之间确定一个“魁首”。上官评判道:“二诗功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匠雕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则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陡健骞举。”这就是着眼于结尾来评定高下的。沈诗结尾虽是自谦,但透露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故曰“词气已竭”;而宋
期刊
一、问题点击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人们大都强调记叙文要反映“真实的生活”,排斥虚构。这种理念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试想,中学生埋头苦读,三点一线,既没有足够的时间读万卷书,也没有机会行万里路,对许多事情都缺乏切身体验,要求他们在写作中复制“真人真事”,再现“真实生活”,岂不是强人所难?再说了,作文是表现生活,而不是再现生活。学生可以根据表现个性化生活和感受的实际需要,
期刊
借 我  借我一个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与顾后,  借我执拗如少年。  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  借我变如不曾改变。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预知的险。  借我悲怆的磊落,  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  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借我》作为诗歌的题目,让人不禁想去猜测:借我,我要借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借?向谁借?借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