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剖宫产术中宫腔纱条填塞术的应用。方法抽取85例2010.1.1.~2013.1.1之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并在术中出现出血事件,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处理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上85例产妇在术中发生出血时间之后,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处理的有效率为100%(85/85)。影响处理成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了产妇的出血量、填塞的方法是否得当以及宫腔纱布填塞术处理的时间,所有产妇均保留了生殖器官。结论临床上针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现象的处理应该选择宫腔纱条填塞术,其主要是因为该方法具有安全、止血快、操作简便以及效果好等多方面的优势,故而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纱条填塞术剖宫产出血
前言
剖宫产的几率在我国的临床生产方式中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这样就导致了在术中子宫发生出血现象的几率也在显著的提升,对产妇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上针对出血反应的处理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是最多选用的是宫腔纱条填塞术,下面本文将以85例采用该技术的临床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抽取85例2010.1.1.~2013.1.1之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并在术中出现出血事件,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处理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初产妇55例,经产妇30例,产妇的年龄在20~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9±6.3岁,产妇在术中的出血量均在1000ml以上,产妇的孕周在36~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7.4±1.3周之间,产妇在术中均进行了出血部位缝合、按摩子宫、使用缩宫剂以及宫腔纱条填塞术。
2.宫腔纱条填塞术的使用指征及其正确的填塞方法
(1)指征临床上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在使用缩宫剂配合按摩子宫来改善宫缩乏力但是效果却不明显的情况下,或者是子宫胎盘前置,并将出血部位附着,采用8字缝扎术处理开放血窦,亦或者是产妇在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达到1000ml以上的情况下,均可进行宫腔纱条填塞术[1]。
(2)具体的填塞方法将纱布制作成为500cm长,4-6cm宽,并且一共为4层的纱布条,并将其置于浓度为5%的甲硝唑溶液之中并拧干。子宫切口上段出血:从宫底部往下填,呈“s”形来回填塞,边填塞边把纱布压紧,自上而下均匀紧致填满整个子宫腔,不留空隙,直至填塞到切口附近。填塞子宫下段时另取一卷纱条,先用卵圆钳把纱条送至宫颈外口,由台下助手经阴道捏住宫颈口,从子宫下段往上填塞纱布,直至下段填完,在切口部位汇合打结。在缝合子宫切口时要特别小心,两侧连续、中间间断缝合,避免缝到纱布,导致取出困难。针对于胎盘前置的产妇,填塞的部位是子宫下段,也就是将纱条借助卵圆钳向阴道方向传送3~4cm,应先从下往上填至切口,改为填塞宫底部。方法同上。在进行填塞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证填塞方法的有序性以及填塞的密实性。二是当产妇的出血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或者是出血停止的情况下,必须对子宫切口进行连续双层缝合,在进行第2层浆肌层缝合的时候,要避免穿透黏膜缝合,对纱条的取出造成严重的障碍。纱条取出的时间是术后24h,并且在配合静脉滴注20U缩宫素与500ml液体的情况下,从产妇的阴道内取出[3]。三是当宫腔纱布填塞术结束之后,必须对子宫下段切口做封闭处理,并在腹壁切口处覆盖大纱垫。
3.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对于产后感染的产妇,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剂量为每天两次,一次2.0g,连续三天。
二、结果
以上85例产妇在术中发生出血时间之后,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术处理的有效率为100%。
结论
临床上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就是产中以及产后的出血,在过去,临床上针对出血事件的处理方式较多,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均不理想,使得宫腔纱布填塞术逐渐被广泛应用。该技术手段的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纱布来对产妇的子宫产生刺激,并借助条件反射传达到大脑皮质,进而使子宫发生收缩反应;再者就是起到很好的压迫止血效果。从以上调查研究显示,将该操作应用于剖宫产术中以及产后都具有显著地效果,这与许多相关性研究的成果具有相似性。当产妇在出血使用其他手段无效的情况下,必须立即考虑使用该方法,而不是将所有方法一一尝试之后最后选择,这样往往会造成产妇的出血量过大而导致死亡,同时在进行该操作的时候,也要加强对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这是保证产妇术后迅速恢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谢秋娟,陈秀芹,孟 芳1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宫腔纱条填塞术的应用[J]1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6, 4(3): 1671
[2]张莉,段晓波.宫腔纱条填塞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1);67~68.
[3]王根朵.宫腔纱条填塞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37~38.
关键词:宫腔纱条填塞术剖宫产出血
前言
剖宫产的几率在我国的临床生产方式中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这样就导致了在术中子宫发生出血现象的几率也在显著的提升,对产妇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上针对出血反应的处理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是最多选用的是宫腔纱条填塞术,下面本文将以85例采用该技术的临床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抽取85例2010.1.1.~2013.1.1之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并在术中出现出血事件,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处理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初产妇55例,经产妇30例,产妇的年龄在20~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9±6.3岁,产妇在术中的出血量均在1000ml以上,产妇的孕周在36~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7.4±1.3周之间,产妇在术中均进行了出血部位缝合、按摩子宫、使用缩宫剂以及宫腔纱条填塞术。
2.宫腔纱条填塞术的使用指征及其正确的填塞方法
(1)指征临床上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在使用缩宫剂配合按摩子宫来改善宫缩乏力但是效果却不明显的情况下,或者是子宫胎盘前置,并将出血部位附着,采用8字缝扎术处理开放血窦,亦或者是产妇在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达到1000ml以上的情况下,均可进行宫腔纱条填塞术[1]。
(2)具体的填塞方法将纱布制作成为500cm长,4-6cm宽,并且一共为4层的纱布条,并将其置于浓度为5%的甲硝唑溶液之中并拧干。子宫切口上段出血:从宫底部往下填,呈“s”形来回填塞,边填塞边把纱布压紧,自上而下均匀紧致填满整个子宫腔,不留空隙,直至填塞到切口附近。填塞子宫下段时另取一卷纱条,先用卵圆钳把纱条送至宫颈外口,由台下助手经阴道捏住宫颈口,从子宫下段往上填塞纱布,直至下段填完,在切口部位汇合打结。在缝合子宫切口时要特别小心,两侧连续、中间间断缝合,避免缝到纱布,导致取出困难。针对于胎盘前置的产妇,填塞的部位是子宫下段,也就是将纱条借助卵圆钳向阴道方向传送3~4cm,应先从下往上填至切口,改为填塞宫底部。方法同上。在进行填塞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证填塞方法的有序性以及填塞的密实性。二是当产妇的出血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或者是出血停止的情况下,必须对子宫切口进行连续双层缝合,在进行第2层浆肌层缝合的时候,要避免穿透黏膜缝合,对纱条的取出造成严重的障碍。纱条取出的时间是术后24h,并且在配合静脉滴注20U缩宫素与500ml液体的情况下,从产妇的阴道内取出[3]。三是当宫腔纱布填塞术结束之后,必须对子宫下段切口做封闭处理,并在腹壁切口处覆盖大纱垫。
3.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对于产后感染的产妇,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剂量为每天两次,一次2.0g,连续三天。
二、结果
以上85例产妇在术中发生出血时间之后,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术处理的有效率为100%。
结论
临床上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就是产中以及产后的出血,在过去,临床上针对出血事件的处理方式较多,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均不理想,使得宫腔纱布填塞术逐渐被广泛应用。该技术手段的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纱布来对产妇的子宫产生刺激,并借助条件反射传达到大脑皮质,进而使子宫发生收缩反应;再者就是起到很好的压迫止血效果。从以上调查研究显示,将该操作应用于剖宫产术中以及产后都具有显著地效果,这与许多相关性研究的成果具有相似性。当产妇在出血使用其他手段无效的情况下,必须立即考虑使用该方法,而不是将所有方法一一尝试之后最后选择,这样往往会造成产妇的出血量过大而导致死亡,同时在进行该操作的时候,也要加强对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这是保证产妇术后迅速恢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谢秋娟,陈秀芹,孟 芳1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宫腔纱条填塞术的应用[J]1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6, 4(3): 1671
[2]张莉,段晓波.宫腔纱条填塞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1);67~68.
[3]王根朵.宫腔纱条填塞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