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例、习题变式教学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常用手段,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变式训练,可以展现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完整认知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求异、思变的空间,让学生把学到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灵活应用到各种情景中去,既能培养学生灵活善变的思维品质,又能提高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积累有效地数学解题活动经验.课本例习题是经过专家精心遴选,反复斟酌敲定的,是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完善认知结构,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抓住课本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多角度、深层次变式拓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在不同条件和情景中迁移、发散知识的思维智能.使学生看清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数学问题结构的演变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 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数学上册(2013版)第2章《轴对称》第64页一道例题为案例阐释如下:
图1题目:如图1,已知AE∥BC,AE平分∠DAC.求证:AB=AC.
一、巧妙设问,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思路
本例是等腰三角形判定一节的一个例题,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应的边也相等. ” 来证明.因此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索.
师:(1)通过直观的观察或结合题目的提供的信息你希望说明那两个角相等?
生1:从图形上看只有∠B与∠C才可能相等.
生2:老师我觉得如果图形画的不准确,从图形看有时会产生错觉,不如从结论上看,因为结论是求证的AB=AC,所以一定是说明∠B=∠C.
师:这两位同学从两个视角给我们提供证明AB=AC的突破口.事实上第一个同学的思路对于比较标准的图形还是较为方便的,可以捷足先登,迅速突破.而对于第二个同学的视角采用的逆向思维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执果索因法”.它是从要证明结论成立,逐步寻求推证过程中,使每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
师:如何说明∠B=∠C呢?题目有关于角相等的条件吗?如果有,你可以通过哪些定理来沟通他们之间的关系?
生3:从条件“AE平分∠DAC”可知∠1=∠2,如果我们能找到∠B、∠C与∠1、∠2的关系根据等量代换便可以获解.
生4:从题目平行的条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容易知道:∠B=∠1,∠C=∠2.
师:至此,我们经过分析与探索,问题的证明思路已浮出水面,请同学们检索各自的思维探索过程,谁能够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表述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生5:(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证明:因为AE平分∠DAC, 所以∠1=∠2.
又 因为AE∥BC,所以∠1=∠B,∠2=∠C.
所以∠B=∠C, 所以AB=AC.
师:反思证明过程你能知道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吗?
生6: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的应用.
二、增加命题的条件,变换图形结构拓展命题的内涵与外延,完善丰富学生认知能力
变式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本质,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获得某种基本的证法后,教师应该通过变式,改变问题中的条件,转换探求的结论,变化问题的形式或图形的形状位置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
1.审视条件与结论,引导学生适当交换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构造出如下的2个逆命题.
(1)如图1,已知在△ABC中,AB=AC,AE平分∠DAC. 求证:AE∥BC.
(2)如图1,已知在△ABC中,AE∥BC, AB=AC. 求证:AE平分∠DAC.
有些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不只一个,当我们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后,适当交换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可以构造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其逆命题常常不是唯一的,而且逆命题的正确与否,需要我们探索与研究来判断其正确性.同学们你能给出上述两个命题的证明吗?
2.保持原命题的逆命题(1)的条件不变,再引其一个底角的平分线,探究图形的相关性质可以改编成2011山东临沂的一道中考试题.
如图2,△ABC中,AB=AC,AD、CD分别是△ABC两个外角的平分线.(1)求证:AC=AD;(2)若∠B=60°,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图2(1)证明:因为AB=AC,所以∠B=∠BCA,所以∠FAC=∠B+∠BCA=2∠B,因为AD平分∠FAC,所以∠FAD=∠B,所以AD∥BC, 所以∠D=∠DCE,因为CD平分∠ACE,所以∠ACD=∠DCE,所以∠D=∠ACD, 所以AC=AD.
(2)证明:因为∠B=60°,所以∠ACB=60°,∠FAC=∠ACE=120°,所以∠DCE=∠B=60°,所以DC∥AB,因为AD∥BC,所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又由(1)知AC=AD,所以AB=AD,所以四边形ABCD是菱形.
3.保持原命题的逆命题(1)的条件不变,再过顶点A作底边BC上的高,探究图形的相关性质可以改编成2011淄博市的一道中考试题
图3如图3,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
解析:思路1:由逆命题的结论可知:AN//BC,又AD⊥BC,所以AD⊥AN,又CE⊥AN,所以∠ADC=∠DAE=∠AEC=90°.
根据有3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四边形ADCE为矩形.
思路2:由于条件中给出的是四边形ADCE,观察图形我们可以发现四边形中已有2个直角即∠ADC=∠AEC=90°,因而只需再说明有一个直角即可,因为AB=AC,AD⊥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知∠BAD=∠CAD ,又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所以∠MAE=∠CAE,所以∠CAD+∠CAE=12 (∠BAD+∠CAD+∠MAE+∠CAE)=12×180°=90°,即∠DAE=90°,根据判定“3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获证.
三、将证明题改编以尺规作图为载体的先操作实践,后猜想说理的开放性问题
与2013年山西省一道中考题不谋而合
如图4(1),在△ABC中,AB=AC,D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点E是AC的中点.
(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4(2)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①作∠DAC的平分线AM.②连结BE并延长交AM于点F.
(2)猜想与证明:试猜想AF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1)作一个角的平分线是根据“SSS”作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根据“对应角相等”来说明是角平分线的.(作图过程见图4(2).
图4(2)观察图4(2),直观地可以猜想AF∥BC且AF=BC.
理由如下:因为AB=AC,所以∠ABC=∠C.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可知∠DAC=∠ABC+∠C=2∠C.
由作图可知:∠DAC=2∠FAC.
所以∠C=∠FAC.所以AF∥BC.
又因为E是AC的中点,所以AE=CE,又对顶角相等,所以∠AEF=∠CEB,所以△AEF≌△CEB,所以AF=BC.
评注:本题以“角平分线的作图”为载体,创设了一个融“实践操作——猜想证明”于一体的综合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猜想问题的结论,并学会进行有条理的表达和推理.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
四、在二(3)案例的基础上,让矩形ADCE动起来,探究与△ABC重叠的面积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又可改编成2010年烟台市的一道中考试题
如图5(1),△ABC中AB=AC,BC=6,点D位于BC中点,连结AD,AD=4,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E.
(1)试判断四边形AD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将四边形ADCE沿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0≤t≤6)秒,平移后的四边形A′D′C′E′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
解析:(1)略.(2)首先搞清平移过程中矩形ADCE与△ABC重叠部分的图形存在的可能的形状.经过画图尝试,结合推理我们不难发现当矩形的边CE运动到AD位置之前(0≤t<3)重叠的图形都是五边形;当矩形的边CE平移到AD位置左边(3≤t≤6)时重叠的图形为三角形.所以共有两种不同情况:
①当0≤t<3时,重叠部分为五边形,如图5(2).设C′E′与AC交于点P,A′D′与AB交于点Q,因为A′E′∥BC,所以△CC′P∽△CDA∽△AE′P∽△AA′Q,
所以E′PAE′=A′QA′A=ADDC=43.
因为A′E′=3,AE′=3-t,AA′=t,
所以E′P=43AE′=43(3-t),A′Q=43A′A=43t.
所以S=S矩形A′D′C′E′-S△AA′Q-S△AE′P=3×4-12A′A•A′Q-12AE′•E′P=12-12t•43t-12(3-t)•43(3-t)=-43t2+4t+6.
图5 ②当3≤t≤6时,重叠部分为三角形,如图6(3).
设AB与C′E′交于点R.
因为C′E′∥AD,所以△BC′R∽△BDA.
所以C′RBC′=ADBD=43.
因为BC′=6-t,所以C′R=43BC′=43(6-t),
所以S=S△BC′R=12BC′•C′R=12×43(6-t)×(6-t)=23(6-t)2
所以S=-43t2+4t+6(0≤t<3)
23(6-t)2(3≤t≤6)
综上可以看出: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本文以一道课本例题为背景,通过解题思路的分析,命题的改编与拓展,图形结构的丰富与完善,引导学生思维拾级而踏上数学的探究之路,欣赏了数学无限美景风光. 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解题思维品质养成,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唤醒学生认知的内驱力.使学生在课堂变式教学的环境下强化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合情推理(所谓合情推理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景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发现许多的中考试题都是以课本例习题为“背景”经过命题专家的巧妙构思编拟而成的,它们源于课本,活于课本,高于课本.这就启发我们平时的解题过程中,要立足于课本,在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抓住问题的本质,充分发挥教学的智慧,最大限度的创造性的开发教材资源. 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重新认识已有问题,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水平.
图1题目:如图1,已知AE∥BC,AE平分∠DAC.求证:AB=AC.
一、巧妙设问,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思路
本例是等腰三角形判定一节的一个例题,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应的边也相等. ” 来证明.因此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索.
师:(1)通过直观的观察或结合题目的提供的信息你希望说明那两个角相等?
生1:从图形上看只有∠B与∠C才可能相等.
生2:老师我觉得如果图形画的不准确,从图形看有时会产生错觉,不如从结论上看,因为结论是求证的AB=AC,所以一定是说明∠B=∠C.
师:这两位同学从两个视角给我们提供证明AB=AC的突破口.事实上第一个同学的思路对于比较标准的图形还是较为方便的,可以捷足先登,迅速突破.而对于第二个同学的视角采用的逆向思维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执果索因法”.它是从要证明结论成立,逐步寻求推证过程中,使每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
师:如何说明∠B=∠C呢?题目有关于角相等的条件吗?如果有,你可以通过哪些定理来沟通他们之间的关系?
生3:从条件“AE平分∠DAC”可知∠1=∠2,如果我们能找到∠B、∠C与∠1、∠2的关系根据等量代换便可以获解.
生4:从题目平行的条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容易知道:∠B=∠1,∠C=∠2.
师:至此,我们经过分析与探索,问题的证明思路已浮出水面,请同学们检索各自的思维探索过程,谁能够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表述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生5:(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证明:因为AE平分∠DAC, 所以∠1=∠2.
又 因为AE∥BC,所以∠1=∠B,∠2=∠C.
所以∠B=∠C, 所以AB=AC.
师:反思证明过程你能知道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吗?
生6: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的应用.
二、增加命题的条件,变换图形结构拓展命题的内涵与外延,完善丰富学生认知能力
变式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本质,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获得某种基本的证法后,教师应该通过变式,改变问题中的条件,转换探求的结论,变化问题的形式或图形的形状位置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
1.审视条件与结论,引导学生适当交换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构造出如下的2个逆命题.
(1)如图1,已知在△ABC中,AB=AC,AE平分∠DAC. 求证:AE∥BC.
(2)如图1,已知在△ABC中,AE∥BC, AB=AC. 求证:AE平分∠DAC.
有些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不只一个,当我们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后,适当交换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可以构造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其逆命题常常不是唯一的,而且逆命题的正确与否,需要我们探索与研究来判断其正确性.同学们你能给出上述两个命题的证明吗?
2.保持原命题的逆命题(1)的条件不变,再引其一个底角的平分线,探究图形的相关性质可以改编成2011山东临沂的一道中考试题.
如图2,△ABC中,AB=AC,AD、CD分别是△ABC两个外角的平分线.(1)求证:AC=AD;(2)若∠B=60°,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图2(1)证明:因为AB=AC,所以∠B=∠BCA,所以∠FAC=∠B+∠BCA=2∠B,因为AD平分∠FAC,所以∠FAD=∠B,所以AD∥BC, 所以∠D=∠DCE,因为CD平分∠ACE,所以∠ACD=∠DCE,所以∠D=∠ACD, 所以AC=AD.
(2)证明:因为∠B=60°,所以∠ACB=60°,∠FAC=∠ACE=120°,所以∠DCE=∠B=60°,所以DC∥AB,因为AD∥BC,所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又由(1)知AC=AD,所以AB=AD,所以四边形ABCD是菱形.
3.保持原命题的逆命题(1)的条件不变,再过顶点A作底边BC上的高,探究图形的相关性质可以改编成2011淄博市的一道中考试题
图3如图3,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
解析:思路1:由逆命题的结论可知:AN//BC,又AD⊥BC,所以AD⊥AN,又CE⊥AN,所以∠ADC=∠DAE=∠AEC=90°.
根据有3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四边形ADCE为矩形.
思路2:由于条件中给出的是四边形ADCE,观察图形我们可以发现四边形中已有2个直角即∠ADC=∠AEC=90°,因而只需再说明有一个直角即可,因为AB=AC,AD⊥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知∠BAD=∠CAD ,又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所以∠MAE=∠CAE,所以∠CAD+∠CAE=12 (∠BAD+∠CAD+∠MAE+∠CAE)=12×180°=90°,即∠DAE=90°,根据判定“3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获证.
三、将证明题改编以尺规作图为载体的先操作实践,后猜想说理的开放性问题
与2013年山西省一道中考题不谋而合
如图4(1),在△ABC中,AB=AC,D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点E是AC的中点.
(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4(2)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①作∠DAC的平分线AM.②连结BE并延长交AM于点F.
(2)猜想与证明:试猜想AF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1)作一个角的平分线是根据“SSS”作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根据“对应角相等”来说明是角平分线的.(作图过程见图4(2).
图4(2)观察图4(2),直观地可以猜想AF∥BC且AF=BC.
理由如下:因为AB=AC,所以∠ABC=∠C.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可知∠DAC=∠ABC+∠C=2∠C.
由作图可知:∠DAC=2∠FAC.
所以∠C=∠FAC.所以AF∥BC.
又因为E是AC的中点,所以AE=CE,又对顶角相等,所以∠AEF=∠CEB,所以△AEF≌△CEB,所以AF=BC.
评注:本题以“角平分线的作图”为载体,创设了一个融“实践操作——猜想证明”于一体的综合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猜想问题的结论,并学会进行有条理的表达和推理.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
四、在二(3)案例的基础上,让矩形ADCE动起来,探究与△ABC重叠的面积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又可改编成2010年烟台市的一道中考试题
如图5(1),△ABC中AB=AC,BC=6,点D位于BC中点,连结AD,AD=4,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E.
(1)试判断四边形AD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将四边形ADCE沿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0≤t≤6)秒,平移后的四边形A′D′C′E′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
解析:(1)略.(2)首先搞清平移过程中矩形ADCE与△ABC重叠部分的图形存在的可能的形状.经过画图尝试,结合推理我们不难发现当矩形的边CE运动到AD位置之前(0≤t<3)重叠的图形都是五边形;当矩形的边CE平移到AD位置左边(3≤t≤6)时重叠的图形为三角形.所以共有两种不同情况:
①当0≤t<3时,重叠部分为五边形,如图5(2).设C′E′与AC交于点P,A′D′与AB交于点Q,因为A′E′∥BC,所以△CC′P∽△CDA∽△AE′P∽△AA′Q,
所以E′PAE′=A′QA′A=ADDC=43.
因为A′E′=3,AE′=3-t,AA′=t,
所以E′P=43AE′=43(3-t),A′Q=43A′A=43t.
所以S=S矩形A′D′C′E′-S△AA′Q-S△AE′P=3×4-12A′A•A′Q-12AE′•E′P=12-12t•43t-12(3-t)•43(3-t)=-43t2+4t+6.
图5 ②当3≤t≤6时,重叠部分为三角形,如图6(3).
设AB与C′E′交于点R.
因为C′E′∥AD,所以△BC′R∽△BDA.
所以C′RBC′=ADBD=43.
因为BC′=6-t,所以C′R=43BC′=43(6-t),
所以S=S△BC′R=12BC′•C′R=12×43(6-t)×(6-t)=23(6-t)2
所以S=-43t2+4t+6(0≤t<3)
23(6-t)2(3≤t≤6)
综上可以看出: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本文以一道课本例题为背景,通过解题思路的分析,命题的改编与拓展,图形结构的丰富与完善,引导学生思维拾级而踏上数学的探究之路,欣赏了数学无限美景风光. 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解题思维品质养成,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唤醒学生认知的内驱力.使学生在课堂变式教学的环境下强化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合情推理(所谓合情推理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景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发现许多的中考试题都是以课本例习题为“背景”经过命题专家的巧妙构思编拟而成的,它们源于课本,活于课本,高于课本.这就启发我们平时的解题过程中,要立足于课本,在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抓住问题的本质,充分发挥教学的智慧,最大限度的创造性的开发教材资源. 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重新认识已有问题,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