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细读”原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同樣可指导阅读教学。文本细读不是“概念化”“抽象化”的阅读,而是从文本独特语言、细节、语境出发,引导学生主动认知、感悟与体验文本的过程。运用“文本细读”方法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发展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总是脱离文本去补充所谓的创作背景、作者身世、文本立意主旨等,这种教学是一种“概念化”“抽象化”的教学,不能让学生获得切身感受、体验。真正的文本解读应当直面文本,从文本本身出发,对文本进行细读、发掘,如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细节内容、历史语境等。
一、从独特的语言表达处引导学生文本细读
学生阅读文本,首先面对的就是文本中的语言。夏丏尊先生说:“学习语文,就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对文本的独特语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其还原成形象、意象、图像等,只有这样,文字才不是“死”的文字,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对文本中的字词句进行细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如,《祖父的园子》中有许多独特短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关注到了这些短语,但大多数教师都停留于短语本身的独特性上,没有发现作者用这些短语的巧妙用心。如文本中有这样一段话:“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反而把它踢飞了。”显然,作者在这里反复运用了重复的语言句式。于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让学生进行枯燥、机械、重复的仿写。但脱离了文本的仿写,尽管让学生把握了语言形式,却不能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语用能力。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细读文本,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这样写要告诉我们什么?”于是,学生就会展开积极的思维,主动联系上下文,甚至结合已读过的《呼兰河传》。学生发现,这样写不仅是一种儿童化语言,更为重要的是说明了“我”在祖父园中的自由。有学生说:“作者是祖父的‘跟屁虫’。”有学生说:“作者与祖父形影不离。”还有学生说:“作者喜欢黏着祖父。”通过文本细读,学生不仅琢磨“作者是怎样写的”,更学会了追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二、从独特的细节内容处引导学生文本细读
著名教育专家王荣生先生认为,“文本细读可以先从作品中的某些细节入手,再从细节中去探寻作品的主题”。在文本中,有许多读者不经意间忽略的细节,却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不经意细节描写,用心去琢磨。如此,学生就能感受到作者流露出的真切感情,从而开掘出新意来。从独特细节内容处进行文本细读,学生能发现文本独特的张力。
如,《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选自《母亲》,主要讲述了“我”的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赞扬了母亲深明大义,表现了母子之间的情深。小说中有许多细节描写,比如母亲外貌、语言,尤其是母亲的动作,催人泪下,值得细细品读。如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连续用了四个“立刻”,来表现母亲的辛劳。“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在教学中,我问学生“你们读这句话感到重复吗?”学生说“不感到重复”。“为什么连续用了四个‘立刻’却没有让我们感到重复呢?”我适时追问。有学生说:“这样写说明母亲把时间抓得很紧。”有学生说:“这样写说明母亲挣钱不容易,更说明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有学生说:“作者用了排比的手法,因此并不让人觉得重复,反而让人产生了一口气读完的愿望。”还有学生说:“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忙碌动作观察得很仔细,也说明了儿子非常爱自己的母亲。”通过对小说中独特、有价值细节的把握,学生的阅读感悟走向了深刻。
三、从独特的历史语境中引导学生文本细读
瑞恰兹认为,语境是语言产生的意义源泉,决定着文本的意蕴内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文本的历史语境。“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有从语境出发,才能让文本解读获得意义。语境是独特的,语言文字也好,细节内容也罢,只有放置于语境中才具有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在文本中驻足、揣摩,把握文本的语境,从而捕捉到文本的独特之处。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作者周晔女士在鲁迅逝世九周年时所写。文中通过回忆鲁迅先生所做的几件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敢于与反动势力做斗争的优秀品质,表达了自己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但由于作者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学生在阅读中很难获得对鲁迅先生的深刻认知,仅仅认识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这是很肤浅的。如何让学生体验鲁迅先生精神品格的可贵之处?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鲁迅那一颗伟大的心灵?如何让学生获得对鲁迅的深刻认知?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本的五件小事中最详细、最感人的“救助车夫”开始体会。当学生认识到,黄包车夫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而鲁迅先生当时是国内外都很有影响的大学者、大教授,对鲁迅先生在严寒的冬天半跪着给黄包车夫包扎的印象就特别深刻,尤其是文本中“救助车夫”的动作细节,如“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等。我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鲁迅先生为什么叹息?小作者记住的只是鲁迅先生的表情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通过问题,学生就能将文本和当时社会动荡的复杂历史结合起来。如此,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鲁迅精神品质的可贵之处,从而将阅读引向深入。
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文本细读,就是要让学生将文本读细、读透。学生细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认知、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只有通过文本细读,学生才能在文本中畅游。文本细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淮北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总是脱离文本去补充所谓的创作背景、作者身世、文本立意主旨等,这种教学是一种“概念化”“抽象化”的教学,不能让学生获得切身感受、体验。真正的文本解读应当直面文本,从文本本身出发,对文本进行细读、发掘,如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细节内容、历史语境等。
一、从独特的语言表达处引导学生文本细读
学生阅读文本,首先面对的就是文本中的语言。夏丏尊先生说:“学习语文,就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对文本的独特语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其还原成形象、意象、图像等,只有这样,文字才不是“死”的文字,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对文本中的字词句进行细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如,《祖父的园子》中有许多独特短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关注到了这些短语,但大多数教师都停留于短语本身的独特性上,没有发现作者用这些短语的巧妙用心。如文本中有这样一段话:“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反而把它踢飞了。”显然,作者在这里反复运用了重复的语言句式。于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让学生进行枯燥、机械、重复的仿写。但脱离了文本的仿写,尽管让学生把握了语言形式,却不能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语用能力。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细读文本,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这样写要告诉我们什么?”于是,学生就会展开积极的思维,主动联系上下文,甚至结合已读过的《呼兰河传》。学生发现,这样写不仅是一种儿童化语言,更为重要的是说明了“我”在祖父园中的自由。有学生说:“作者是祖父的‘跟屁虫’。”有学生说:“作者与祖父形影不离。”还有学生说:“作者喜欢黏着祖父。”通过文本细读,学生不仅琢磨“作者是怎样写的”,更学会了追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二、从独特的细节内容处引导学生文本细读
著名教育专家王荣生先生认为,“文本细读可以先从作品中的某些细节入手,再从细节中去探寻作品的主题”。在文本中,有许多读者不经意间忽略的细节,却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不经意细节描写,用心去琢磨。如此,学生就能感受到作者流露出的真切感情,从而开掘出新意来。从独特细节内容处进行文本细读,学生能发现文本独特的张力。
如,《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选自《母亲》,主要讲述了“我”的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赞扬了母亲深明大义,表现了母子之间的情深。小说中有许多细节描写,比如母亲外貌、语言,尤其是母亲的动作,催人泪下,值得细细品读。如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连续用了四个“立刻”,来表现母亲的辛劳。“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在教学中,我问学生“你们读这句话感到重复吗?”学生说“不感到重复”。“为什么连续用了四个‘立刻’却没有让我们感到重复呢?”我适时追问。有学生说:“这样写说明母亲把时间抓得很紧。”有学生说:“这样写说明母亲挣钱不容易,更说明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有学生说:“作者用了排比的手法,因此并不让人觉得重复,反而让人产生了一口气读完的愿望。”还有学生说:“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忙碌动作观察得很仔细,也说明了儿子非常爱自己的母亲。”通过对小说中独特、有价值细节的把握,学生的阅读感悟走向了深刻。
三、从独特的历史语境中引导学生文本细读
瑞恰兹认为,语境是语言产生的意义源泉,决定着文本的意蕴内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文本的历史语境。“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有从语境出发,才能让文本解读获得意义。语境是独特的,语言文字也好,细节内容也罢,只有放置于语境中才具有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在文本中驻足、揣摩,把握文本的语境,从而捕捉到文本的独特之处。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作者周晔女士在鲁迅逝世九周年时所写。文中通过回忆鲁迅先生所做的几件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敢于与反动势力做斗争的优秀品质,表达了自己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但由于作者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学生在阅读中很难获得对鲁迅先生的深刻认知,仅仅认识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这是很肤浅的。如何让学生体验鲁迅先生精神品格的可贵之处?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鲁迅那一颗伟大的心灵?如何让学生获得对鲁迅的深刻认知?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本的五件小事中最详细、最感人的“救助车夫”开始体会。当学生认识到,黄包车夫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而鲁迅先生当时是国内外都很有影响的大学者、大教授,对鲁迅先生在严寒的冬天半跪着给黄包车夫包扎的印象就特别深刻,尤其是文本中“救助车夫”的动作细节,如“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等。我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鲁迅先生为什么叹息?小作者记住的只是鲁迅先生的表情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通过问题,学生就能将文本和当时社会动荡的复杂历史结合起来。如此,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鲁迅精神品质的可贵之处,从而将阅读引向深入。
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文本细读,就是要让学生将文本读细、读透。学生细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认知、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只有通过文本细读,学生才能在文本中畅游。文本细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淮北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