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w 2013年5月24日晚11点,网友“空游无依”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被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照片,并评论道:“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在微博发出的24小时里,评论达11000多条,转发达到83000多条,而网上的相关评论则达数十万条。有网友说:“去过卢克索神庙,相当震撼!卢克索正常气温也有40多摄氏度,矗立在沙漠里那么干燥恶劣天气条件的地方几千年能保存到现在已经十分不易了!这么神圣的地方居然发生这种事情,几千年的文物被这几个字给毁了,一定要严惩!”也有网友留言:“强烈建议埃及使馆报警或采取相应法律程序进行索赔。”还有网友写道:“亲爱的游客们,别忘了,出去时,你就是中国!”
w 2013年6月14日《现代快报》报道,湖北十堰市民陈先生在武当山旅游时,竟在石壁上发现一处连签6个名字的“到此一游”,全家人姓名全写上去了,并同时刻下家乡所在地。陈先生将其拍照后发布到微博上,被网友们惊呼为“最强到此一游”。
w 《扬子晚报》2009年4月2日报道,常州一名游客参加台湾旅游时,在岛内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中国常州赵根大”,被台湾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对“赵根大”的谴责不断。后悔的赵根大本人就自己的行为,公开向社会道歉。
这样的“到此一游”已经屡见不鲜了,北大未名湖南岸的花神庙俨然成了一堵“许愿墙”。很多学子全然不顾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庙墙上刻下“一定考上北大”“北大我会来找你”“愿××能考上北大”的许愿涂鸦。
分析:
无论是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还是北大未名湖南岸的花神庙,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重要文物,无论从道义上,还是法律上,游客都不能在上面涂鸦。我国的刑法还专门对毁坏文物的处罚进行了规定。
国家为了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的法律体系,2007年12月29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规定得更为细致。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由此可见,游客对古迹、文物涂鸦造成的破坏,所产生的已经不仅仅是行政处罚或者民事赔偿责任了,严重的甚至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2013年4月2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并在第十三条指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这部法律将在201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法律在不断加强、细化,而游人涂鸦的兴致依然不减,除了不学法不懂法之外,一是涂鸦者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在作祟,这种价值观包含了想“流芳百世”之私念,好出风头之炫耀;二是集体认同或无意识。游客在留下自认为可以“流芳百世”的涂鸦时,往往是在人群包围中完成的,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懒得站出来阻止。譬如初中生丁锦昊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留下“到此一游”时,他的父母就在旁边并未阻止,可能认为无伤大雅。正是由于这样的集体认同感,才会导致涂鸦行为屡禁不止。普法教育固然重要,国民道德自律尤为可贵。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鼓励孩子在各种纸张甚至自家墙壁上随意涂鸦,这么做可以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尽情发展其无限的创造力。但此墙非彼墙,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懂得在文物古迹上信手涂鸦,不仅有悖公共道德,更是违法行为。
孩子是最容易吸收水分的海绵,同时也缺乏区分好坏的能力,往往被大众认同的事情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对的认知,在他从事类似的行为时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家长应在道德自律上给予孩子更多的教育。
建议:
1、及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行为,切不可姑息纵容。社会上种种不道德的行为每天都在发生,家长应当正确引导,帮助孩子鉴别,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当学习的,什么是不应当学习的。
2、端正自身对于某些社会问题的看法以及做法,避免给孩子以错误的示范。当孩子和家长一起出现在公共场所时,家长就是孩子的镜子,家长的行为在孩子看来都是对的,都是可以模仿的。因此,家长需要给孩子一面没有瑕疵的镜子,去模仿、去学习。
3、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灌输正确的理念。可以鼓励孩子阅读一些积极乐观正面的书籍,同时运用网络的正面力量,教导孩子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让孩子建立起自己正确的价值体系。
(李晓霞为本栏目特聘指导专家)
链接:
各国惩处措施:
1、埃及
埃及人民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一直很强,早在1983年即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法》。而在2010年1月,埃及议会又通过了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加大对古迹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包括涂鸦在内的不文明现象的打击和惩罚力度。
2、日本
日本非常重视对文物的保护,日本京都产业大学的校长坂井东洋男就曾经为该校3名学生的涂鸦文物行为,公开向公众道歉,并且给上述3名学生以停学的处分。同时,该校3名学生也向受害方递交了检讨书,并且亲自参与消除乱写乱画的作业。
3、新加坡
新加坡对于破坏文物的行为一律采取严厉的惩处措施,即使是外国人,也可能面临着引渡接受鞭刑的处罚。新加坡警方曾经发出全球通缉令,追捕一名英国涂鸦艺术家。该涂鸦艺术家在新加坡区间通勤列车上喷漆,而根据新加坡法律,此种行为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数年和被1.2米长的藤条当众鞭笞8下。
4、印度
印度将每年11月19日至25日定为“世界遗产周”,并在这段时间大力进行文物保护宣传,提高民众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法国
法国家长注意从小就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保护公共物品和文物古迹的意识。无论多小的孩子,只要在公共场所喧哗、打闹,或是乱涂乱画,都会被家长严肃批评。同时,法国的一些城市和景点还使用高科技防止乱涂乱画现象的发生。马赛市政府在一些建筑物上使用了抗涂鸦制剂,使很多涂料无法在墙面上留下痕迹。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w 2013年5月24日晚11点,网友“空游无依”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被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照片,并评论道:“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在微博发出的24小时里,评论达11000多条,转发达到83000多条,而网上的相关评论则达数十万条。有网友说:“去过卢克索神庙,相当震撼!卢克索正常气温也有40多摄氏度,矗立在沙漠里那么干燥恶劣天气条件的地方几千年能保存到现在已经十分不易了!这么神圣的地方居然发生这种事情,几千年的文物被这几个字给毁了,一定要严惩!”也有网友留言:“强烈建议埃及使馆报警或采取相应法律程序进行索赔。”还有网友写道:“亲爱的游客们,别忘了,出去时,你就是中国!”
w 2013年6月14日《现代快报》报道,湖北十堰市民陈先生在武当山旅游时,竟在石壁上发现一处连签6个名字的“到此一游”,全家人姓名全写上去了,并同时刻下家乡所在地。陈先生将其拍照后发布到微博上,被网友们惊呼为“最强到此一游”。
w 《扬子晚报》2009年4月2日报道,常州一名游客参加台湾旅游时,在岛内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中国常州赵根大”,被台湾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对“赵根大”的谴责不断。后悔的赵根大本人就自己的行为,公开向社会道歉。
这样的“到此一游”已经屡见不鲜了,北大未名湖南岸的花神庙俨然成了一堵“许愿墙”。很多学子全然不顾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庙墙上刻下“一定考上北大”“北大我会来找你”“愿××能考上北大”的许愿涂鸦。
分析:
无论是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还是北大未名湖南岸的花神庙,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重要文物,无论从道义上,还是法律上,游客都不能在上面涂鸦。我国的刑法还专门对毁坏文物的处罚进行了规定。
国家为了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的法律体系,2007年12月29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规定得更为细致。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由此可见,游客对古迹、文物涂鸦造成的破坏,所产生的已经不仅仅是行政处罚或者民事赔偿责任了,严重的甚至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2013年4月2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并在第十三条指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这部法律将在201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法律在不断加强、细化,而游人涂鸦的兴致依然不减,除了不学法不懂法之外,一是涂鸦者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在作祟,这种价值观包含了想“流芳百世”之私念,好出风头之炫耀;二是集体认同或无意识。游客在留下自认为可以“流芳百世”的涂鸦时,往往是在人群包围中完成的,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懒得站出来阻止。譬如初中生丁锦昊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留下“到此一游”时,他的父母就在旁边并未阻止,可能认为无伤大雅。正是由于这样的集体认同感,才会导致涂鸦行为屡禁不止。普法教育固然重要,国民道德自律尤为可贵。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鼓励孩子在各种纸张甚至自家墙壁上随意涂鸦,这么做可以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尽情发展其无限的创造力。但此墙非彼墙,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懂得在文物古迹上信手涂鸦,不仅有悖公共道德,更是违法行为。
孩子是最容易吸收水分的海绵,同时也缺乏区分好坏的能力,往往被大众认同的事情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对的认知,在他从事类似的行为时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家长应在道德自律上给予孩子更多的教育。
建议:
1、及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行为,切不可姑息纵容。社会上种种不道德的行为每天都在发生,家长应当正确引导,帮助孩子鉴别,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当学习的,什么是不应当学习的。
2、端正自身对于某些社会问题的看法以及做法,避免给孩子以错误的示范。当孩子和家长一起出现在公共场所时,家长就是孩子的镜子,家长的行为在孩子看来都是对的,都是可以模仿的。因此,家长需要给孩子一面没有瑕疵的镜子,去模仿、去学习。
3、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灌输正确的理念。可以鼓励孩子阅读一些积极乐观正面的书籍,同时运用网络的正面力量,教导孩子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让孩子建立起自己正确的价值体系。
(李晓霞为本栏目特聘指导专家)
链接:
各国惩处措施:
1、埃及
埃及人民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一直很强,早在1983年即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法》。而在2010年1月,埃及议会又通过了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加大对古迹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包括涂鸦在内的不文明现象的打击和惩罚力度。
2、日本
日本非常重视对文物的保护,日本京都产业大学的校长坂井东洋男就曾经为该校3名学生的涂鸦文物行为,公开向公众道歉,并且给上述3名学生以停学的处分。同时,该校3名学生也向受害方递交了检讨书,并且亲自参与消除乱写乱画的作业。
3、新加坡
新加坡对于破坏文物的行为一律采取严厉的惩处措施,即使是外国人,也可能面临着引渡接受鞭刑的处罚。新加坡警方曾经发出全球通缉令,追捕一名英国涂鸦艺术家。该涂鸦艺术家在新加坡区间通勤列车上喷漆,而根据新加坡法律,此种行为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数年和被1.2米长的藤条当众鞭笞8下。
4、印度
印度将每年11月19日至25日定为“世界遗产周”,并在这段时间大力进行文物保护宣传,提高民众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法国
法国家长注意从小就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保护公共物品和文物古迹的意识。无论多小的孩子,只要在公共场所喧哗、打闹,或是乱涂乱画,都会被家长严肃批评。同时,法国的一些城市和景点还使用高科技防止乱涂乱画现象的发生。马赛市政府在一些建筑物上使用了抗涂鸦制剂,使很多涂料无法在墙面上留下痕迹。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