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9月18日,菠萝救援队在灾区已经坚守了61个日夜。
面对灾情、疫情,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作为党员,也更应该留下“逆战”,和河南人民一起共克时艰。我们不撤!
9月14日一早,一台大型应急饮水设备从佛山菠萝救援中心装车,送往1624公里外的河南省鹤壁市浚县。18个小时后,浚县的受灾村民喝到了从这台饮水机里流出来的干净水。
公众视线早在7月底救援队大量撤离时,就已从河南灾区移开,但在浚县,一些村庄的洪水其实仍未退去,等着抽水机将它们抽走。
到9月18日,菠萝救援队在灾区已经坚守了61个日夜,队长王治勇的朋友圈,每天更新着他们在灾区的动态,也提醒着——他们还没有回家。归期是哪天,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村民还需要他们。
不撤
7月31日,菠萝救援队副理事长肖鲲接到了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的电话,对方称河南已经出现疫情,为确保救援队人员的安全,让他们撤走。
收到通知后,救援队党支部召开会议达成共识:面对灾情、疫情,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作为党员,也更应该留下“逆战”,和河南人民一起共克时艰。救援队有较强的抗疫经验,曾经参与广东省“守护国门”等疫情救援服务,并荣获广东省“战疫志愿服务”典型团队。
他们相信,佛山的抗疫经验和备好的消杀设备,足以使他们应对疫情。短暂休整后,8月2日,他们就转到新乡卫辉去消杀。抵达卫辉时,这里的水大多已经退去,但村民还没有回来。村子里,房子倒的倒,裂的裂,家具泡在淤泥里,村里屋内全是霉臭味。
肖鲲对那种味道印象深刻:死猪死牛,家禽家畜的尸体,加上旱厕里冲出来的排泄物,在30多度高温的催化下,散发着一种无法形容的腐臭。“那个味道实在太难闻了,刚去真的是顶不住,戴着口罩都没用。”肖鲲说。
之后,救援队又去了浚县,途中,王治勇看到不少人带着行李和孩子走在高速路上,撤离家乡。他说,目前灾区群众的吃水问题突出,洪水过后,原有水源都受到污染,干净水源稀缺。村里主要靠政府水车供水,“每天下午送水的时候,马路全部堵死了,几百上千人在那里抢着接水。”
9月4日,王治勇从浚县回到佛山,向爱心企业募捐,“化缘”到一台价值20万元的净水设备,14日这天送去了浚县,这台设备可以满足近千人饮水需求。
另一边,菠萝救援队的抽水机仍在24小时工作。因为当地多平原,把水抽走并不容易,有些村子离河远,下渗也已经饱和,经常是得把这个村的水抽出来,又流到下一个村,再去下个村抽水,经过几个环节的“转运”,洪水才能排到河里去。
一村又一村,一天接一天,队员的归期未定,前些日子王治勇让几个队员回去时,他们都拒绝了。
菠萝救援队之所以比其他救援队坚持更久,是因为大部分到河南的民间救援队队员是兼职的,没法长时间参与救援。菠萝救援队不同,在河南的大部分队员是专职的,可以长期服务。他们的工作就是救援,由爱心企业给他们发工资。另外,看到灾情严重后,菠萝救援队立刻购置了上百万的装备,也预估到灾区可能需要抽水机、消杀设备等。
“这是救援队的预见性,“你要根据灾区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向。未来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救援现场,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先到最后退。”王治勇说。
我是党员,我带头!
菠萝救援队全称佛山市菠萝救援中心,安在佛山市西北边狮山镇的一隅。成立到今天,已是第九个年头。2016年7月1日,该中心党支部成立,发展至今,中心专职队员有17人,兼职义工2763人,现有党员19人(含流动党员12人)。
“我们的党员队伍非常优秀,因此,早在2016年,我们就成立了党支部。这么多年来,每遇到艰难险阻,总是有党员带头前行,使我们的队伍不迷茫,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王治勇说。
救援中心内,一件签了众人名字的防护服惹人注目:“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这件防护服既是队员在抗疫一线积极服务的见证,更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见证。
在防疫消毒的日子里,队员们每天十几个小时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毒水,行走在佛山的校园内、企业里、村道上。队员朱前光双肩磨到红肿,双脚走出了血泡,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说:“我是党员,我带头!”6月29日,该中心党支部被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我们让党旗在救援一线高高飘扬。”救援中心党支部书记刘伟雄表示,截至6月底,“菠萝”的足迹和汗水已覆盖12个省份,在全国开展各类大小救援614次,救助3239人,提供保障服务613场,累计服务时数369042小时。
伤害
救援是可见的、示人的,而王治勇和队员们在救援中遭遇的疲累、脆弱甚至伤害,却少有人知。
队员甘兴文记得,在新乡送物资时,有村民找到他,说他老婆的弟弟5天前在暴雨中失踪,寻求帮助。他就和新队员一起现场搜寻,下水五分钟后,他们发现了那人的遗体,已经肿胀得面目全非。
结束当天救援之后,新队员吐了一晚上,心里害怕。“我跟他说不要想那么多,就知道自己现在在做好事,因为水里太冷了,我们把他送回家,让他可以安安心心地走。”甘兴文回忆自己当时安慰队友的话。
经过很多生死救援后,大家的心理留下了创伤。2014年8月,云南地震救援后,现在每到8月,王治勇时常不自觉地流泪。为此,他在大山里租了一个地方。每到这时候,没有特殊任务的话,他就去山里当农民:“努力让自己静下来。”
菠萝救援中心一处照片墙,全是队员们受伤的照片。有被划开流着血的腿,有在水里泡了90个小时的脚,有烧伤、晒伤和脱皮的身体,那是灾难的破坏力,也是他们与灾民共患难的印记。
两年来,年过不惑的王治勇两次中风,六次住院。但恢复后又总是高强度地工作,没有救援和训练的时候,就要接待来参观的企业家或市民,要么就是去“化缘”,为救援中心募得保证其持续运行的资金。
面对灾情、疫情,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作为党员,也更应该留下“逆战”,和河南人民一起共克时艰。我们不撤!
9月14日一早,一台大型应急饮水设备从佛山菠萝救援中心装车,送往1624公里外的河南省鹤壁市浚县。18个小时后,浚县的受灾村民喝到了从这台饮水机里流出来的干净水。
公众视线早在7月底救援队大量撤离时,就已从河南灾区移开,但在浚县,一些村庄的洪水其实仍未退去,等着抽水机将它们抽走。
到9月18日,菠萝救援队在灾区已经坚守了61个日夜,队长王治勇的朋友圈,每天更新着他们在灾区的动态,也提醒着——他们还没有回家。归期是哪天,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村民还需要他们。
不撤
7月31日,菠萝救援队副理事长肖鲲接到了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的电话,对方称河南已经出现疫情,为确保救援队人员的安全,让他们撤走。
收到通知后,救援队党支部召开会议达成共识:面对灾情、疫情,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作为党员,也更应该留下“逆战”,和河南人民一起共克时艰。救援队有较强的抗疫经验,曾经参与广东省“守护国门”等疫情救援服务,并荣获广东省“战疫志愿服务”典型团队。
他们相信,佛山的抗疫经验和备好的消杀设备,足以使他们应对疫情。短暂休整后,8月2日,他们就转到新乡卫辉去消杀。抵达卫辉时,这里的水大多已经退去,但村民还没有回来。村子里,房子倒的倒,裂的裂,家具泡在淤泥里,村里屋内全是霉臭味。
肖鲲对那种味道印象深刻:死猪死牛,家禽家畜的尸体,加上旱厕里冲出来的排泄物,在30多度高温的催化下,散发着一种无法形容的腐臭。“那个味道实在太难闻了,刚去真的是顶不住,戴着口罩都没用。”肖鲲说。
之后,救援队又去了浚县,途中,王治勇看到不少人带着行李和孩子走在高速路上,撤离家乡。他说,目前灾区群众的吃水问题突出,洪水过后,原有水源都受到污染,干净水源稀缺。村里主要靠政府水车供水,“每天下午送水的时候,马路全部堵死了,几百上千人在那里抢着接水。”
9月4日,王治勇从浚县回到佛山,向爱心企业募捐,“化缘”到一台价值20万元的净水设备,14日这天送去了浚县,这台设备可以满足近千人饮水需求。
另一边,菠萝救援队的抽水机仍在24小时工作。因为当地多平原,把水抽走并不容易,有些村子离河远,下渗也已经饱和,经常是得把这个村的水抽出来,又流到下一个村,再去下个村抽水,经过几个环节的“转运”,洪水才能排到河里去。
一村又一村,一天接一天,队员的归期未定,前些日子王治勇让几个队员回去时,他们都拒绝了。
菠萝救援队之所以比其他救援队坚持更久,是因为大部分到河南的民间救援队队员是兼职的,没法长时间参与救援。菠萝救援队不同,在河南的大部分队员是专职的,可以长期服务。他们的工作就是救援,由爱心企业给他们发工资。另外,看到灾情严重后,菠萝救援队立刻购置了上百万的装备,也预估到灾区可能需要抽水机、消杀设备等。
“这是救援队的预见性,“你要根据灾区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向。未来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救援现场,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先到最后退。”王治勇说。
我是党员,我带头!
菠萝救援队全称佛山市菠萝救援中心,安在佛山市西北边狮山镇的一隅。成立到今天,已是第九个年头。2016年7月1日,该中心党支部成立,发展至今,中心专职队员有17人,兼职义工2763人,现有党员19人(含流动党员12人)。
“我们的党员队伍非常优秀,因此,早在2016年,我们就成立了党支部。这么多年来,每遇到艰难险阻,总是有党员带头前行,使我们的队伍不迷茫,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王治勇说。
救援中心内,一件签了众人名字的防护服惹人注目:“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这件防护服既是队员在抗疫一线积极服务的见证,更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见证。
在防疫消毒的日子里,队员们每天十几个小时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毒水,行走在佛山的校园内、企业里、村道上。队员朱前光双肩磨到红肿,双脚走出了血泡,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说:“我是党员,我带头!”6月29日,该中心党支部被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我们让党旗在救援一线高高飘扬。”救援中心党支部书记刘伟雄表示,截至6月底,“菠萝”的足迹和汗水已覆盖12个省份,在全国开展各类大小救援614次,救助3239人,提供保障服务613场,累计服务时数369042小时。
伤害
救援是可见的、示人的,而王治勇和队员们在救援中遭遇的疲累、脆弱甚至伤害,却少有人知。
队员甘兴文记得,在新乡送物资时,有村民找到他,说他老婆的弟弟5天前在暴雨中失踪,寻求帮助。他就和新队员一起现场搜寻,下水五分钟后,他们发现了那人的遗体,已经肿胀得面目全非。
结束当天救援之后,新队员吐了一晚上,心里害怕。“我跟他说不要想那么多,就知道自己现在在做好事,因为水里太冷了,我们把他送回家,让他可以安安心心地走。”甘兴文回忆自己当时安慰队友的话。
经过很多生死救援后,大家的心理留下了创伤。2014年8月,云南地震救援后,现在每到8月,王治勇时常不自觉地流泪。为此,他在大山里租了一个地方。每到这时候,没有特殊任务的话,他就去山里当农民:“努力让自己静下来。”
菠萝救援中心一处照片墙,全是队员们受伤的照片。有被划开流着血的腿,有在水里泡了90个小时的脚,有烧伤、晒伤和脱皮的身体,那是灾难的破坏力,也是他们与灾民共患难的印记。
两年来,年过不惑的王治勇两次中风,六次住院。但恢复后又总是高强度地工作,没有救援和训练的时候,就要接待来参观的企业家或市民,要么就是去“化缘”,为救援中心募得保证其持续运行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