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是智慧之学、大用之学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哲学是一种有着大用的智慧之学,学习中国哲学,一是把握其思想内容和方法,二是体悟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智慧。智慧是浓缩了的思想,是思想的升华,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如果以功利、世俗、工具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哲学,认为中国哲学太抽象玄虚、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则大谬矣。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有一天,庄子和他的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高耸云端。庄子忍不住问树旁的伐木者:“眼前这棵大树这么高大挺直,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来砍伐它呢?”伐木者听了淡淡地说:“这棵树看起来高大挺拔,却是一棵不中用的树。用它来造船,很容易沉底;用它来做棺材,很容易腐烂;用它来做器皿,很容易毁坏;用它来做门窗,树中流出的脂液很不容易干;用它来做柱子,很容易受到虫子的侵蚀,因此,这是一棵不成材的没用的树,所以就没有人砍伐它,以至于它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庄子听了伐木者的这番话,感慨地对弟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材无用,所以长得高大挺拔,得以终其天年,这难道不是无用之用吗?人们都知道有用之用,却往往不知道无用之用。”
  第二个故事是:一天,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粒大瓠瓜的种子,我把它种在地里之后,得到了巨大的果实。将其制成壶,但它的硬度不够,盛不了水;若将其剖开制成瓢,它又不规则,装不了东西。这东西看起来挺大,其实没什么用,因为它无用,我就把它给砸碎了。”在这段对话中,惠子认为特别大的瓠瓜没有任何用处。而这时庄子却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皮肤冻裂之药的人,祖祖辈辈都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后,愿意出百金购买他的药方。于是,他们全家集中在一起商议,说:‘我们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絮为业,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如果将药方卖给那个人,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百金,简直太划算了,不如就卖给他吧。’于是,那人用百金买了药方,然后来到吴国,献给吴王,并夸赞这种药的用处。某年,越国侵犯吴国,吴王命令这个人率领军队在冬天的时候和越军展开水战,结果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赏给那个人。你看,这种药的性能是一样的,但有的人靠它得到了封赏,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造成的。现在你有这么大的匏瓜,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漂浮于江河湖海呢?你只看到它无用的一面,这是你的心被蓬草塞住了啊!”
  其实,有用与无用不是绝对的。有用也好,无用也罢,皆因角度不同。正如那个大葫芦,因为巨大,在惠施眼里,就是无用的,只能把它砸了。而在庄子看来,这水可以装在葫芦里面,当然也可以“装”在葫芦外面,若把这些大葫芦绑在腰上,就可当作腰舟,在水中享受浮游的乐趣了。那棵硕大无比的栎树,因为是一棵散木,做什么都不行,所以在匠人眼里毫无用处。可在庄子看来,正因为它的无用,才不会被人砍伐,才得以“高寿”,它的最大用处,就是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世上还有比这更大的用处吗?
  《庄子》里提到的这两则故事,说的是如何看待有用和无用的问题。我讲述这两个故事,目的在于引出人们对学习中国哲学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的思考。
  当下,还有一些人持这样一种观点,在今天这个经济时代、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还要学习和了解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呢?它们都是过去的事了,都是老古董了,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吗?我不了解老子、孔子、《周易》,不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了解“三国”“水浒”“红楼”,对我的生活和人生有什么影响吗?在这些人看来,中国哲学就是无用之学,还不如学一些实用的谋生手段和就业技能经济实惠。甚至有人认为,在当今社会,财富多寡、职位高低、权力大小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然而,他们忘记了,财富地位和道德文化就像车的两个轮子、鸟的两个翅膀一样,不可偏废,而后者更加重要。
  回顾历史,我们曾把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内忧外患一股脑地归罪到传统文化身上,以致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乏温情和敬意、尊重和认同。其实,如果我们扪心自问、反躬自省,就会发现:虽然我们口头上说不知孔子、老子、庄子,不知屈原、李白、杜甫,不知“三国”“水浒”“红楼”,但实际上,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因子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无不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早已有了老子、孔子,李白、杜甫,“水浒”“红楼”,只是我们不自知、不自觉而已。否则,我们拿什么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拿什么来证明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呢?
  佛教禅宗典籍《五灯会元》里记载了唐代高僧德山宣鉴瞬间开悟的故事。宣鉴是惠能的六世法孙,俗姓周,唐末简州人。宣鉴原本是禅宗的反对派。他说,我们出家人千辛万苦,皓首穷经,尚且不能修成正果,岭南那野蛮人(指六祖惠能)却胡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于是,宣鉴便挑了一担经书,去成都龙潭寺找崇信禅师辩法。某天晚上,宣鉴侍立在崇信身旁。崇信见天色已晚,便让他回房间去休息。当时夜深人静,星月全无,宣鉴走出门外,忽然掉过头说:“天太黑。”崇信便为他点燃烛火。宣鉴伸手去接,崇信一口把烛火吹灭。宣鉴顿时开悟,纳头便拜。第二天,宣鉴当众一把火烧掉了随身携带的经书和笔记,彻底皈依了禅宗。从点烛到吹火,不过片刻间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宣鉴怎么就顿悟了呢?原来,在佛家人看来,佛法就像灯火,可以照亮人心,照破黑暗,因此,把佛法相传也称为如灯传照。崇信点燃烛火,可谓意味深长。宣鉴说天太黑,言外之意就是:这世界太黑暗了;崇信点燃烛火,言外之意就是:佛法就是照亮世界的明灯。那么,崇信为什么又一口吹灭了呢?因为不吹灭,就只属于一般生活中的动作,而没有禅机了。吹灭这一动作隐含着让人觉悟开窍的暗道机关。原来,这个动作让宣鉴顿时悟到照亮黑暗世界的明灯原本就在自己心里,师父不过帮着点一下,所以还得吹灭。烛火吹灭之际,便是心灯燃起之时。宣鉴心中的那盏明灯,其实是他自己點亮的。同样,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早已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表现在日常行为习惯上,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
  既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传统哲学中蕴含的思想及智慧,就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一件十分重要且紧迫的事情。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高度,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再也不能犯把传统文化与封建落后保守等同起来的低级错误了,再也不能犯“抛却自家无尽臧,沿门托钵效贫儿”的低级错误了。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我们不能再用功利主义的观点来评判了,有用未必是真用,无用往往是大用、妙用。
  中国哲学看起来枯燥深奥、晦涩难懂,看起来玄而又玄、抽象无用,看起来离我们十分遥远。其实,中国哲学凝聚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高深智慧,它融自然、社会、人生于一身,蕴含着无穷的哲理,闪耀着思想的辉光,是一种真正的智慧之学。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如何认识自然,如何洞悉社会,如何面对人生,说到底,要告诉人们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使你拥有一颗智慧的头脑。在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比拥有智慧更让人羡慕的事吗?
  智慧,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确确实实决定着人的思想高低和行为方式,就像老子说的那样,“道”这个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空虚无形、渊深幽暗的,但它能量无限,是产生一切的根源。同样,拥有智慧,能使人感受世界的终极之美。
  中国哲学就是智慧之学、大美之学。中国哲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串串的智慧印记,中国哲学的智慧往往是超越时空、没有国界的,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在当今西方社会,已经表现出了对中国哲学的极大兴趣,17到18世纪在西方社会长达二百年的“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热”已再次上演。西方社会把关注的目光再次转向古老的东方,转向了中国哲学和文化,转向了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就是希望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智慧和养分,以达到中西方文化互补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一、四绝碑  元初,葛逻禄人廼贤进入中原,后随兄来到浙江,定居鄞县,曾任东湖书院山长、翰林国史院编修等职。至正五年(1345),延贤从浙江渡淮河,在黄河流域及北方各地访古,注重对古代城郭、宫苑、寺观、陵墓等遗迹的考察。他搜寻古碑名刻,撰成《河朔访古记》十六卷,突破宋代金石学单纯考订文字的传统,还被认为是明代旅游专著兴起的一个源头。  虽然《河朔访古记》早已佚失,今天仍能从《永乐大典》中辑得一百三十
期刊
在寒冷的日子里,泡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可以冲淡这冷冷的寒气。对一些人来说,冬天的好处还在于,它能让人远离纷纷扰扰的生活,一个人躲在冬天的深处,写一些闲散的文字。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寒夜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冬日的小雪有一种落寞的安静,一种清洁的低调,人生需要这样一种低调。  戒石即戒石铭。宋朝梅尧臣诗曰:“尝闻开元时,令长多赐戒。戒石今尚存,世异事不背。”考诸典籍,可证实
期刊
一、立冬,冬天的敲门声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冬一到,天地间变了颜色,草枯叶落,水瘦山寒,一派肃杀之景。  立冬了,放眼望去,原野铺上一层霜,像下了_一场小雪,踏着经霜的枯草,脚下便发出了“咯吱咯吱——”的轻微声响,一棵棵狗尾巴草在寒风中摇摆,天地间是一派空旷寂寥。一只瘦瘦的鸟儿在落了叶的枝条上鸣叫几声,转而飞向了远处。  “昨夜清霜冷絮稠,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
期刊
中国古代王朝末期,往往政治腐败,君不像个君,臣不像个臣,导致民不聊生,起义不断爆发。也在此时,一些有思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不愿随波逐流,更不愿看到国家走向衰亡,他们著书立说,指出朝廷的弊病,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受到重用,为挽救时局贡献力量。东汉后期崔寔的《政论》就是这样一本针砭时弊的书。令人敬仰的崔寔  崔定,字子真,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后期著名政论家、农学家。他出身于世家大族
期刊
当基本的温饱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就开始寻求饮食上的更高享受。于是,酒诞生了。  我国酿酒的历史悠久。甲骨文中就有“酒”字,主要有两种写法:一种由“水”和“酉”组成,“水”表示酒是液体,“酉”表示盛酒的容器,同时也表示“酒”的读音与之接近;另一种甲骨文字形中间也是“酉”,两侧的线条表示溢出的酒液。金文的“酒”干脆就用“酉”的字形,也就是说,曾经有一段时期,“酉”和“酒”是通用的。后来,“酉”主要被借去
期刊
昔司马氏有廉臣焉a,曰吴君隐之b,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c。试使夷齐饮d,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e,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  至正十四年f,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g,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
期刊
《吕氏春秋·离俗览·贵信》  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鲁国五十里而封之b,鲁请比关内侯以听c,桓公许之。曹翙谓鲁庄公曰d:“君宁死而又死乎e?其宁生而又生乎?”庄公曰:“何谓也?”曹翙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是生而又生也。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是死而又死也。”庄公曰:“请从。”  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翙皆怀剑至于坛上f。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g,曰:“鲁国去境数百里
期刊
曾子问听狱之术。孔子曰:“其大法有三焉:治必以宽,宽之之术,归于察。察之之术,归于义。是故听而不宽,是乱也;宽而不察,是慢也;察而不中义,是私也。私则民怨。故善听者,言不越辞,辞不越情,情不越义。《书》曰:‘上下比罚,无僭乱辞。’”(《刑论》)  曾子问审理狱讼的方法。孔子说:“大的原则有三个方面:治理百姓一定要宽宏,对待百姓宽厚的方法在于体察民情,体察民情的根本在于义。因此,听取诉讼却不宽容是扰
期刊
《史记·五帝本纪》中,太史公自述在各地考察“五帝”传说的情形:“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又对照文献记载,以为“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于是感叹:“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可见,司马迁的史学调查和史学思考,非常重视对民间口述资料中文化信息的采集。司马迁所关心的,还有“谣”“谚”。  民谣是民众心声的
期刊
美国著名史学家史景迁曾写有《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一书,书中的主人公张岱,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传世作品很多,我们熟知的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嬛文集》等。他还编纂了一本颇有特点的百科全书,即《夜航船》。  一、从浮华到苍凉:张岱的一生  (一)家世  张岱,一名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