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世界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线造型、以形写神、以虚带实、以大观小等四个方面。认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可以更好地欣赏中国画,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特点;以线造型;以形写神;以虚带实;以大观小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跨越不同时空,历经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具有以线造型、以形写神、以虚带实、以大观小等四个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特点。
一、以线造型
线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是中国画的基础。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中国画就是点、线和水墨的协奏,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就是以线为主的笔墨。不管是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还是战国时期出现的帛画,它们都是用线勾画而成。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
1.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是立体的线。中国画的线讲究浑圆厚实笔力深沉,力透纸背。这种“圆”、“厚”的效果是从中国毛笔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中产生出来的,主要通过“中锋行笔”获得。中锋行笔就是笔锋始终保持在行笔轨迹的中间运行,笔杆竖直下向。这样写出的线条是一个立体的圆柱形,中心是骨,四周是肉,外柔内劲,如“绵裹铁”。
2.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是有生命的线。中国画的线条不僵硬,不呆板,讲究在起讫运转中一波三折,提按顿挫。画家把线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疾徐、浓淡、枯润加以巧妙的组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节奏和旋律,赋予线条以生动的气韵。线有了气韵便有了生命,自然会灵动传神。
3.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是有情的线。中国画的线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而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感情的手段,成为形、意、情的综合表述。既然线可以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那么,每个画家的线条自然各有特点。比如:顾恺之的线“春蚕吐丝”,联绵不断、悠缓自然;吴道子的线“吴带当风”,圆转飘逸、迎风飘举;吴昌硕的线“遒劲潑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总之,线是中国画艺术之魂,是画家赋予自然人化的生命中介。
二、以形写神
“形”是形似,指外在的形象;“神”是神似,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特征的把握,是内在的精神。中国传统绘画不仅要“形似”,更强调“神似”。东晋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原则。他作的人物画,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答云:“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指的就是“眼睛”。这句话强调绘画的关键不在于对象的美丑,而在于“画龙点睛”,呈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或精神意境,使其“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顾恺之的“传神论”奠定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基础框架。
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原则的主导下,很多画家发现“形似”并不一定“神似”,为了更好地“传神”,“形”的表现可以很灵活,可以夸张变形,甚至不求“形似”。比如;宋代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元代倪瓒曾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等。画家们讲究“物外求似”、“缘物寄情”、“物我交融”,他们超越了对具体物象的描摹、再现,强调对事物“精神性”的把握和作者主观情怀的流露,进而实现主体与客体,形与神、虚与实的高度统一。
三、以虚带实
“虚”指虚构、虚幻。“实”指实体、实物。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以虚带实、虚实结合。这是由于中国传统绘画审美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审美观中的“虚实”、“疏密”、“计白当黑”等思想都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即宇宙之实体,对中国传统绘画来说,就是实处、有笔墨处;“无”即宇宙之空间,对中国传统绘画来说,就是虚处,即空白处、笔墨清淡虚灵处。“虚”和“实”是对立统一的,无虚就无所谓实,无实亦无所谓虚。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指出:“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中国画中既要有实处,又要有虚处;虚与实,相辅相成,互相依赖。
中国古代画家们在画面的构图上常常构思巧妙,注重“计白当黑”、“虚实结合”。画面有时层层渲染,密不透风;有时寥寥几笔,疏可走马,留下的一大片“空白”,常常给观众一种画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只画一位老者荡一叶扁舟独自垂钓,寥寥几笔波纹,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画中大面积的空白,渲染出一种江面的空旷、萧条的气氛,有力地衬托出渔翁凝神贯注于一线的神气,不禁令人产生无穷的想象。由此可见,“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达审美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灵魂,没有了空白,中国画也就失去了神韵。
四、以大观小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常常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这是因为运用了“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法。散点透视就是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也叫“移动视点”。而西方绘画艺术采用的是焦点透视法,简单的说就是近大远小,极远处消失于一点。
那么,何谓“以大观小”呢?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沈括生动地说明了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就是俯视鸟瞰,以高观下,山川之景尽收眼底,若同真山之法,再美之景也难成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说明了山水画家处理空间的艺术手法,所说“假山”绝非指花园里的大假山,而是指放在案头以供观赏的山水盆景,盆景中以小石块垒起数座径不盈尺的山峰,再放置小亭等等,画家只要站着就可以尽收眼底,就像在空中俯视大地上的千岩万壑,画家全山在胸,方能妙笔生花。由于采用“散点透视法”,中国画构图不受时空限制,同时由于中国画用纸尺寸制式的变化,特别是“长卷”的出现,使大量的“千里、万里”之景色,“曲折迂回”之境界,被表现出来,更是将“散点透视”诠释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俞建华.《中国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2]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屈健.《中国美术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特点;以线造型;以形写神;以虚带实;以大观小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跨越不同时空,历经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具有以线造型、以形写神、以虚带实、以大观小等四个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特点。
一、以线造型
线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是中国画的基础。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中国画就是点、线和水墨的协奏,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就是以线为主的笔墨。不管是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还是战国时期出现的帛画,它们都是用线勾画而成。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
1.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是立体的线。中国画的线讲究浑圆厚实笔力深沉,力透纸背。这种“圆”、“厚”的效果是从中国毛笔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中产生出来的,主要通过“中锋行笔”获得。中锋行笔就是笔锋始终保持在行笔轨迹的中间运行,笔杆竖直下向。这样写出的线条是一个立体的圆柱形,中心是骨,四周是肉,外柔内劲,如“绵裹铁”。
2.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是有生命的线。中国画的线条不僵硬,不呆板,讲究在起讫运转中一波三折,提按顿挫。画家把线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疾徐、浓淡、枯润加以巧妙的组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节奏和旋律,赋予线条以生动的气韵。线有了气韵便有了生命,自然会灵动传神。
3.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是有情的线。中国画的线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而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感情的手段,成为形、意、情的综合表述。既然线可以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那么,每个画家的线条自然各有特点。比如:顾恺之的线“春蚕吐丝”,联绵不断、悠缓自然;吴道子的线“吴带当风”,圆转飘逸、迎风飘举;吴昌硕的线“遒劲潑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总之,线是中国画艺术之魂,是画家赋予自然人化的生命中介。
二、以形写神
“形”是形似,指外在的形象;“神”是神似,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特征的把握,是内在的精神。中国传统绘画不仅要“形似”,更强调“神似”。东晋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原则。他作的人物画,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答云:“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指的就是“眼睛”。这句话强调绘画的关键不在于对象的美丑,而在于“画龙点睛”,呈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或精神意境,使其“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顾恺之的“传神论”奠定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基础框架。
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原则的主导下,很多画家发现“形似”并不一定“神似”,为了更好地“传神”,“形”的表现可以很灵活,可以夸张变形,甚至不求“形似”。比如;宋代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元代倪瓒曾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等。画家们讲究“物外求似”、“缘物寄情”、“物我交融”,他们超越了对具体物象的描摹、再现,强调对事物“精神性”的把握和作者主观情怀的流露,进而实现主体与客体,形与神、虚与实的高度统一。
三、以虚带实
“虚”指虚构、虚幻。“实”指实体、实物。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以虚带实、虚实结合。这是由于中国传统绘画审美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审美观中的“虚实”、“疏密”、“计白当黑”等思想都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即宇宙之实体,对中国传统绘画来说,就是实处、有笔墨处;“无”即宇宙之空间,对中国传统绘画来说,就是虚处,即空白处、笔墨清淡虚灵处。“虚”和“实”是对立统一的,无虚就无所谓实,无实亦无所谓虚。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指出:“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中国画中既要有实处,又要有虚处;虚与实,相辅相成,互相依赖。
中国古代画家们在画面的构图上常常构思巧妙,注重“计白当黑”、“虚实结合”。画面有时层层渲染,密不透风;有时寥寥几笔,疏可走马,留下的一大片“空白”,常常给观众一种画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只画一位老者荡一叶扁舟独自垂钓,寥寥几笔波纹,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画中大面积的空白,渲染出一种江面的空旷、萧条的气氛,有力地衬托出渔翁凝神贯注于一线的神气,不禁令人产生无穷的想象。由此可见,“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达审美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灵魂,没有了空白,中国画也就失去了神韵。
四、以大观小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常常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这是因为运用了“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法。散点透视就是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也叫“移动视点”。而西方绘画艺术采用的是焦点透视法,简单的说就是近大远小,极远处消失于一点。
那么,何谓“以大观小”呢?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沈括生动地说明了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就是俯视鸟瞰,以高观下,山川之景尽收眼底,若同真山之法,再美之景也难成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说明了山水画家处理空间的艺术手法,所说“假山”绝非指花园里的大假山,而是指放在案头以供观赏的山水盆景,盆景中以小石块垒起数座径不盈尺的山峰,再放置小亭等等,画家只要站着就可以尽收眼底,就像在空中俯视大地上的千岩万壑,画家全山在胸,方能妙笔生花。由于采用“散点透视法”,中国画构图不受时空限制,同时由于中国画用纸尺寸制式的变化,特别是“长卷”的出现,使大量的“千里、万里”之景色,“曲折迂回”之境界,被表现出来,更是将“散点透视”诠释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俞建华.《中国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2]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屈健.《中国美术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