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和开发,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矿物原料以及矿物能源。随着矿山企业的发展,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所以,不断优化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出优秀的人才队伍,应当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矿山;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下的矿山企业发展中遇到或将面临的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和流程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矿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是停留在常规性事务管理上,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管理。因此,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在矿山企业当中,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疏忽,重物轻人的思想严重,缺乏投资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同时,由于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传承多年,管理观念比较落后,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二)人力资源素质偏低
在我国的矿山企业中,职工在年龄构成上以青年为主,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具有青年工人多、占地户农民无技术的多 、没有接触过矿山工作零起点上岗的多,专业技术人才少、管理人才少、有经验的人员少,随着公司的发展,人才年龄、知识结构的体制机制亟需解决。虽然有些矿山也拥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但是其中属于矿山专业技术的人员数量极少。另外,矿山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以及人才的贫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矿山企业的发展,也使得生产的风险提高,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三)激励和绩效考评制度不科学
激励制度不科学是矿山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矿山领导只使用金钱来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涨工资等。但却忽视了一些有效的非金钱方法。比如:目标激励,榜样激励以及理想激励等。其次,在激励方面,很多矿山企业实行平均主义,没有将功劳和成绩进行详细的划分,而是归功于所有人,认为没有其他人的配合,谁都不可能做出成绩,这就打击了工作积极员工的热情。
(四)人力资源培训不足
之所以矿山人力资源培训不足,与企业领导的培训意识较差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矿山企业生命周期只有十年时间,当矿挖完之后,工作人员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因此不愿意投入资金和精力进行人才资源培训。即便是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每年派出一些人员进行培训,也都是处于被动,临时性的应付措施,并没有实行系统、科学的培训。这样的培训,其效果也很难有所保证[3]。
二、优化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并完善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主要包括了五個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人才的招聘和录用,然后是人才资源的分配以及使用,进而对人才进行教育和开发,进行工作的绩效考核,最后是薪酬福利。要建立和完善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应该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招聘和录用体系要本着挖掘人才,选人为目标,配置和使用体系要以用人为基础,建立教育培训体系要以培训人才为目的,建立并完善以留住人才为目的的人才激励和考核体系。
(二)建设矿山人力资源队伍
建设矿山人力资源团队,首先要建设矿山党政干部队伍。领导是人才队伍的领头羊,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没有好的领导团队,则人力资源队伍也不会壮大。建设矿山党政干部队伍,就必须要改变原有的家族经营的模式,要唯才是用,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员才组建党政队伍。制定出的激励制度以及奖金分配制度,要符合广大技术人员的要求。专业人员的工资发放要实行年薪制度,并且增设下井工作奖金。对专业技术人员贡献的项目成果要进行积极奖励,要搞好领导与技术人员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建设好员工队伍,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通过技术之间的竞赛活动来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
(三)加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要规范员工行为,加强矿山管理。可以将先进的矿山管理经验和模式引进过来,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一些中型或者大型矿山,可以将管理模式在部分班组试点,进而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在全矿山进行统一管理。其次,矿山人力资源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建立学习型企业,建立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人的素质非常重要。所以,矿山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素质教育,通过岗位技术大练兵,老职工的“传帮带”等作用帮助员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最后,要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一方面,要对全体员工实行强制培训,针对员工的文化水平和民族习惯等制定出培训计划,专业人才要进行专业培训,将员工工作中的断板技术进行加强培训。
参考文献:
[1]朱崇洲.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管理,2004,(09):38-39.
[2]雷振林.浅析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J].金属矿山,2004 (11):116-118.
[3]李文涛.如何合理设置组织结构[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3 (12):53-54.
关键词:矿山;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下的矿山企业发展中遇到或将面临的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和流程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矿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是停留在常规性事务管理上,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管理。因此,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在矿山企业当中,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疏忽,重物轻人的思想严重,缺乏投资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同时,由于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传承多年,管理观念比较落后,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二)人力资源素质偏低
在我国的矿山企业中,职工在年龄构成上以青年为主,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具有青年工人多、占地户农民无技术的多 、没有接触过矿山工作零起点上岗的多,专业技术人才少、管理人才少、有经验的人员少,随着公司的发展,人才年龄、知识结构的体制机制亟需解决。虽然有些矿山也拥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但是其中属于矿山专业技术的人员数量极少。另外,矿山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以及人才的贫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矿山企业的发展,也使得生产的风险提高,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三)激励和绩效考评制度不科学
激励制度不科学是矿山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矿山领导只使用金钱来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涨工资等。但却忽视了一些有效的非金钱方法。比如:目标激励,榜样激励以及理想激励等。其次,在激励方面,很多矿山企业实行平均主义,没有将功劳和成绩进行详细的划分,而是归功于所有人,认为没有其他人的配合,谁都不可能做出成绩,这就打击了工作积极员工的热情。
(四)人力资源培训不足
之所以矿山人力资源培训不足,与企业领导的培训意识较差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矿山企业生命周期只有十年时间,当矿挖完之后,工作人员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因此不愿意投入资金和精力进行人才资源培训。即便是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每年派出一些人员进行培训,也都是处于被动,临时性的应付措施,并没有实行系统、科学的培训。这样的培训,其效果也很难有所保证[3]。
二、优化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并完善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主要包括了五個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人才的招聘和录用,然后是人才资源的分配以及使用,进而对人才进行教育和开发,进行工作的绩效考核,最后是薪酬福利。要建立和完善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应该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招聘和录用体系要本着挖掘人才,选人为目标,配置和使用体系要以用人为基础,建立教育培训体系要以培训人才为目的,建立并完善以留住人才为目的的人才激励和考核体系。
(二)建设矿山人力资源队伍
建设矿山人力资源团队,首先要建设矿山党政干部队伍。领导是人才队伍的领头羊,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没有好的领导团队,则人力资源队伍也不会壮大。建设矿山党政干部队伍,就必须要改变原有的家族经营的模式,要唯才是用,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员才组建党政队伍。制定出的激励制度以及奖金分配制度,要符合广大技术人员的要求。专业人员的工资发放要实行年薪制度,并且增设下井工作奖金。对专业技术人员贡献的项目成果要进行积极奖励,要搞好领导与技术人员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建设好员工队伍,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通过技术之间的竞赛活动来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
(三)加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要规范员工行为,加强矿山管理。可以将先进的矿山管理经验和模式引进过来,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一些中型或者大型矿山,可以将管理模式在部分班组试点,进而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在全矿山进行统一管理。其次,矿山人力资源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建立学习型企业,建立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人的素质非常重要。所以,矿山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素质教育,通过岗位技术大练兵,老职工的“传帮带”等作用帮助员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最后,要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一方面,要对全体员工实行强制培训,针对员工的文化水平和民族习惯等制定出培训计划,专业人才要进行专业培训,将员工工作中的断板技术进行加强培训。
参考文献:
[1]朱崇洲.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管理,2004,(09):38-39.
[2]雷振林.浅析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J].金属矿山,2004 (11):116-118.
[3]李文涛.如何合理设置组织结构[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3 (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