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成为孩子的知心伙伴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2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阅读能力的形成,主要靠学生大量阅读作品,其根本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多读、熟读、背诵优秀篇章。所以抓好低年级学生的早期阅读对其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在此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做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要从家长抓起
  
  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看课外读物,目的有两个:一是加大学生的识字量;二是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经过一阶段的试验,收效不是很大,大部分学生无动于衷。在家长会上,家长们喋喋不休地诉苦:“我们给孩子买了很多书,有作文书、故事书、科普书等一大堆,可孩子就是不看,现在的孩子太懒了。”家长们痛苦地摇着头。其实,家长误解孩子了。试想一下,一年级的学生一年才识几百字,而且有些字一离开课本上的语言环境,孩子们有可能就不认识了。对这样一群没识多少字的孩子来说,要求他们自己独立阅读课外书,难度太大了。为此,我给家长支招:一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读一些故事性强的书,要有图片,文章韵脚明显,能让孩子浮想联翩;二是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营造温馨、快乐的读书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和家长每天必做之事,而且要有数量限制,程度好一点的学生可以读十几页,一般的读1~2页即可,不要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三是双休日,经常带孩子们到书店、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去,与孩子一起交流讨论读书收获。
  一年下来,能坚持做到的家长对我说:“孩子进步很大,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时不用提醒,也不让陪读。孩子自觉地去看书,而且主动要求在过生日时送他一本书”。我趁热打铁,给他们再支招:一要和孩子商量,把读书时间适度延长,对读书的量适度加大,但要在孩子的接受能力范围内,不能疲劳;二要继续营造读书环境,坚持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读自己的书。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孩子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读书结巴的孩子已经很少了。
  
  二、用鼓励的方法促进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为了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读书,我专门制作了一个读书光荣榜,以激励更多的学生来读书。学生每读一个故事,我会说:“嗯,读得不错,比上一次有进步。”或者说:“进步很大,老师希望听到你下一个精彩故事。”并且在光荣榜上贴一个小红星。这样做,目的有两个:一是激励学生读更多的书;二是对每一个孩子读书的量做到心中有数,为制定下一步的读书计划做好准备。每当看着孩子们高兴地数小红星,我就十分欣慰。
  对学生朗读的倾听我是有策略的,程度好的,我为了检测他读的质量,要求他读得流利、有语感,挑选几个自然段来读;对于程度弱的孩子,我会耐心、很感兴趣地倾听,遇到障碍时,及时提醒,有时会跟他一起读。读完后,及时鼓励“你进步真大,老师喜欢和你一起读书”,并且帮助他挑选一些内容简单、读起来上口的内容。我的教学实践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阅读是让孩子聪明的唯一钥匙。”
  
  三、用展台稳固兴趣
  
  学生有了一定的读书兴趣,那会不会消失呢?为了让课外阅读的兴趣扎根于学生心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展览法
  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拿到学校,比一比,看谁读得多,让同学们在互相鼓励、评比中提高读书的信心。
  (二)交流法
  (1)让学生介绍一本最喜欢的书,包括书从哪儿买的、作者是谁,说说我最喜欢的故事或精彩片断,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同时,诱发学生想看书的欲望。
  (2)朗读喜欢的故事、儿歌,做到声情并茂,在激发读书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语感。
  (3)讲一讲读书心得,从中受到的启发、收获。在读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4)复述故事大意,在学生讲述故事时,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竞赛法
  开展一些读书比赛,如“课外识字大比拼”“成语故事会”“在童话世界里”“朗读明星大赛”等,在激发读书兴趣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积累和探索。
  
  四、让图书流动起来,延伸学生读书的空间
  
  为了让读书成为一种班风,我登记了每位同学拥有的图书,制作了一份“流动图书角目录一览表”。改变过去学生捐书,把书放在教室后面由专人负责的做法,而是在表中登记书名、书主人,鼓励学生互相借阅。这个图书角流动起来,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也避免了以往图书容易丢失的弊端。
  每学期,定期向学校图书室集体借阅图书3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图书阅读。
  两年下来,学生们读书的兴趣浓了,说话时词语也丰富了,所读的书范围也广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阅读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数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不断变化。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数学课堂这个主阵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达到这些目标,使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做法。    一、导入新课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
期刊
环境保护已经受到人类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忽略生态平衡,破坏植被森林,污染大气环境……由于无视自然规律的正常发展,缺乏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人类已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大自然开始向人们展现出可怕的一面,环境保护的紧迫已摆在人们的面前。怎样更实际地使“环保”的意识深入人心,使每个人对保护环境都有一份责任感,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幼儿时代开始环保教育。从小班开始,我园开展了“环保小卫士”活动的尝试。幼儿园
期刊
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作业。为了写好作文,师生均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往往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总结自己几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一)从课文内容中积累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教师可以让学
期刊
总有不少学生不太习惯修改文章,认识不到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大凡一气呵成的、不用改的就是好文章。我为了鼓励学生认真修改文章讲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大家常常写文章,可什么叫文章呢?旧版《辞海》上说:“绘图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人的脸皮有青有赤也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你看吧,她们每天晨起梳妆,对着镜子,用奥琪
期刊
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困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难点问题。由于难度大,一些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选择了对学困生的放弃,这与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把目光尽可能多地投到那些需要关注的学生身上,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建立求知的信心,捕捉他们身上哪怕很微小的进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本文就如何帮助学困生学好英
期刊
教语文免不了教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应该是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集中反映。尽管时下高考语文包涵了四大块——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作品鉴赏、写作,但作文仍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况且凡能作文的人,一般对其他几方面的语文知识亦较熟悉,解题时比较得心应手。可以说作文包容了整个语文学习的大系统。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读会写,而写又是语文学习最高水准的展示,所以古人云“至上立言”。纵观人类几
期刊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结合学科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对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概念、掌握科学规律、获取系统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实验教学理解上的偏差与局限,教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根本
期刊
音乐不但可以培养、激发人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启迪人的心智、丰富人的想象力。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们的科学成就,很多是受音乐启发而来的。”学校是音乐教育的平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其中。下面谈谈我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做法。    一、巧用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青少年成长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全方位地接受着各种不同的信息,同时物质文明的发展对现代人的审美情操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学生的审美要求就成为当前美术教学必须具备的设计思路。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和个性感受自由的培养。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化    长期
期刊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成为当前每一位教师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许多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们的天分不够,而是学校教育无法适应他们的聪明类型和学习方式。通过实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现在老师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缺乏灵活性的。通过细心的观察,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现象:上课铃声已经响过很久了,却看到有两个孩子依然站在教室门口。课后,我便前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