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把每一节语文课开好了头,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就犹如破竹。那么,如何开好一节语文课的头?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接下来的课文教学做好铺垫,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一个话题。本文就语文课前导入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课前导入方法
一节语文课的开头一定要讲求方法,要有吸引力,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此,本人就语文课前导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语文课前导入都有哪些方法呢?
1.即兴导入法
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入课。如在上文言文《三峡》一文时,由于我们这里刚涨了水,且放了洪水假,学生对洪水印象深刻,我就用这事来引入:“同学们,我们刚放了洪水假回到学校,对洪水的印象深刻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点头,七嘴八舌发表感受,待他们议论一两分钟之后,老师再引导,“其实有一位古人描写三峡的风景时,就写到夏季的三峡,洪水滔滔,一泻千里,气势不凡,我们愿意感受一下吗?”
2.歌曲导入法
所谓的歌曲引入法,就是在上课前,用歌曲引入。可以放歌曲,也可以唱歌曲,还可以教歌曲。上朱自清的《背影》时,放了刘和刚演唱的“父亲”,感染学生,并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父亲,接着问:朱自清先生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位父亲呢?在上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干脆就放起音乐,直接教学生先唱这首词,然后再适当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抛开对课文繁琐的肢解,让学生在妙曼的音乐声中感受作者在“出世”与“入世”间的矛盾心情,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以及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情怀。
3.游戏导入法
在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议论文时,为了让学生尽快入“戏”,我没有直接用正文前的图案例子,而是准备了一些扑克牌,告诉学生,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让学生将扑克上的各种点子,用数学方法组成数字24,学生看到熟悉的扑克时,肯定会兴奋,然后面对老师的要求自然会感兴趣。而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形象感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然后再引出课题。
4.故事导入法
此种方法,经常可以用。开课前,讲讲故事,让学生在轻松的、诙谐的、哲理的氛围中入课。讲故事的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一两位学生,(如果要求学生讲故事,一定要事先布置,否则可能耽搁很多时间)。所讲故事,可以是小笑话,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可以是书上看到的,也可以是自己听到的,甚至亲身经历的。但一般来说故事引入法应简短,不宜占用过长的时间,否则就喧兵夺主,影响后面正文的教学。
5.实物导入法
为了让所教内容更直观,可用一些相关的实物作引入。如在上毛泽东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我用新近的报纸作引入。用大家熟悉的报纸作引入,同学们会觉得亲切,再让几位学生读几则报纸上的新闻,学生更是跃跃欲试。通过学生的读读听听,学生对新闻会有一个直观了解,这样以熟带生,能让学生更快进入课堂。
6.激情熏陶法
对某些写景抒情性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如上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时,大量的引用写春的诗词名句,充满激情的引导学生:同学们,有人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春天的渴盼。是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是美好的,迷人的,让人充满遐思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吧。这样的开头会给学生一种激情的动态美,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7.穿越法
所谓的穿越法,就是在上课伊始有意识的让学生回忆课本上曾经学过的知识,以此检验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的情绪。当然,所回忆的一是要与当天所学课文有关,二是要尽量是大多数学生能回忆起的,否则会冷场,达不到激发学生快速入课的愿望。如上《阿长与山海经》时,我就事先抛出:同学们,让我们穿越一下,回到七年级,那时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里面讲到有一个人能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作者既害怕又觉得神奇,这个人是谁呢?这样一问,大家都会纷纷穿越,回忆。当然,有很多同学马上会想起,这个人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边提到的长妈妈。我再顺势引入:长妈妈就是阿长,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其实她是鲁迅小时候家里的保姆,她与《山海经》这本神异的书会有何关系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致进入了新课,同时又让学生回忆了旧课,能回忆起这些内容的学生肯定很兴奋,特有成就感,没能想起的,也可能激发他们认真学习新课的欲望,以便今后可以回忆展示。
8.标题猜读法
所谓的标题猜读法,就是看到题目之后让学生不要急于看课文内容,先猜猜这样的题目,作者会写些什么呢,如果是我来写,又会如何写?当然,这种方法,一般适合课文标题本身就有悬念的,或者看着标题可以思绪万千的,还有这篇文章是大多数学生事先没预习的。如在上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时,我开门见山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接着,学生自然就会翻开书,找到这课,眼睛习惯快速落到课文题目及内容上。我及时制止说:“同学们,你们不要急于看课文内容,看着题目先猜猜看:作者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书呢?你对你的第一本书还有印象吗?”通过这样的思考,待学生了解了内容之后,可以加深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猜读法,实际上巧妙地应用了欲擒故纵法。标题有悬念,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想急切了解内容,可老师偏又暂时不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让学生猜一猜课文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只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总结、多研究,总会找到一些适合我们和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前导入方法
一节语文课的开头一定要讲求方法,要有吸引力,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此,本人就语文课前导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语文课前导入都有哪些方法呢?
1.即兴导入法
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入课。如在上文言文《三峡》一文时,由于我们这里刚涨了水,且放了洪水假,学生对洪水印象深刻,我就用这事来引入:“同学们,我们刚放了洪水假回到学校,对洪水的印象深刻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点头,七嘴八舌发表感受,待他们议论一两分钟之后,老师再引导,“其实有一位古人描写三峡的风景时,就写到夏季的三峡,洪水滔滔,一泻千里,气势不凡,我们愿意感受一下吗?”
2.歌曲导入法
所谓的歌曲引入法,就是在上课前,用歌曲引入。可以放歌曲,也可以唱歌曲,还可以教歌曲。上朱自清的《背影》时,放了刘和刚演唱的“父亲”,感染学生,并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父亲,接着问:朱自清先生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位父亲呢?在上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干脆就放起音乐,直接教学生先唱这首词,然后再适当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抛开对课文繁琐的肢解,让学生在妙曼的音乐声中感受作者在“出世”与“入世”间的矛盾心情,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以及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情怀。
3.游戏导入法
在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议论文时,为了让学生尽快入“戏”,我没有直接用正文前的图案例子,而是准备了一些扑克牌,告诉学生,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让学生将扑克上的各种点子,用数学方法组成数字24,学生看到熟悉的扑克时,肯定会兴奋,然后面对老师的要求自然会感兴趣。而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形象感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然后再引出课题。
4.故事导入法
此种方法,经常可以用。开课前,讲讲故事,让学生在轻松的、诙谐的、哲理的氛围中入课。讲故事的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一两位学生,(如果要求学生讲故事,一定要事先布置,否则可能耽搁很多时间)。所讲故事,可以是小笑话,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可以是书上看到的,也可以是自己听到的,甚至亲身经历的。但一般来说故事引入法应简短,不宜占用过长的时间,否则就喧兵夺主,影响后面正文的教学。
5.实物导入法
为了让所教内容更直观,可用一些相关的实物作引入。如在上毛泽东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我用新近的报纸作引入。用大家熟悉的报纸作引入,同学们会觉得亲切,再让几位学生读几则报纸上的新闻,学生更是跃跃欲试。通过学生的读读听听,学生对新闻会有一个直观了解,这样以熟带生,能让学生更快进入课堂。
6.激情熏陶法
对某些写景抒情性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如上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时,大量的引用写春的诗词名句,充满激情的引导学生:同学们,有人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春天的渴盼。是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是美好的,迷人的,让人充满遐思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吧。这样的开头会给学生一种激情的动态美,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7.穿越法
所谓的穿越法,就是在上课伊始有意识的让学生回忆课本上曾经学过的知识,以此检验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的情绪。当然,所回忆的一是要与当天所学课文有关,二是要尽量是大多数学生能回忆起的,否则会冷场,达不到激发学生快速入课的愿望。如上《阿长与山海经》时,我就事先抛出:同学们,让我们穿越一下,回到七年级,那时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里面讲到有一个人能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作者既害怕又觉得神奇,这个人是谁呢?这样一问,大家都会纷纷穿越,回忆。当然,有很多同学马上会想起,这个人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边提到的长妈妈。我再顺势引入:长妈妈就是阿长,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其实她是鲁迅小时候家里的保姆,她与《山海经》这本神异的书会有何关系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致进入了新课,同时又让学生回忆了旧课,能回忆起这些内容的学生肯定很兴奋,特有成就感,没能想起的,也可能激发他们认真学习新课的欲望,以便今后可以回忆展示。
8.标题猜读法
所谓的标题猜读法,就是看到题目之后让学生不要急于看课文内容,先猜猜这样的题目,作者会写些什么呢,如果是我来写,又会如何写?当然,这种方法,一般适合课文标题本身就有悬念的,或者看着标题可以思绪万千的,还有这篇文章是大多数学生事先没预习的。如在上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时,我开门见山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接着,学生自然就会翻开书,找到这课,眼睛习惯快速落到课文题目及内容上。我及时制止说:“同学们,你们不要急于看课文内容,看着题目先猜猜看:作者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书呢?你对你的第一本书还有印象吗?”通过这样的思考,待学生了解了内容之后,可以加深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猜读法,实际上巧妙地应用了欲擒故纵法。标题有悬念,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想急切了解内容,可老师偏又暂时不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让学生猜一猜课文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只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总结、多研究,总会找到一些适合我们和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