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民族是一個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民族,藏族从创制藏文揭开藏文文献历史的序幕之后,在漫长的有文字的历史中,藏民族创造了丰富的藏文文献,这些藏文文献都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各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藏文文献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在中华文化宝库中成为最珍贵的宝典。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热学课题。藏文文献历史悠久、弥足珍贵、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笔着从国内藏文文献的分类和特点以及藏文文献的价值方面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藏文文献;分类;特点
藏文文献是藏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传,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传,是藏民族研究古老文明、社会历史形态、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据。随着国内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藏文文献和藏文书籍不断增多,出版质量不断提升,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传统藏文文献的分类也走向科学化。著名藏学家东嘎·洛桑赤乃在《藏文古籍文献目录学》中把藏文古籍文献分为19种,即:甘珠尔类、丹珠尔类、语言学类、建筑学类、医学类、诗学类、词藻类、韵律类、天文星算类、音乐文艺类、历史类、文献目录类、哲学类、教派文献类、程次修心类、后弘期密乗文献、前弘期密乗文献、个人文集类、零散文献类;
一、按载体分类
藏文文献的载体种类很多,刻在岩石和石碑上的石刻文献、刻在动物和人骨头上的甲骨文献、还有贝叶经文献、金铜铭刻文献 、树皮、兽皮文献、简牍文献、帛书文献、 木刻版文献、纸文献、音像文献、电子文献等等; 有用金汁、银汁、朱砂等许多矿物质调制写成的,还用藏香调制写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藏文历算文献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木刻版、手抄体的古籍文献通过电脑输入进行翻新出版,纸张的质地、封面的设计、文字的清晰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改进。现阶段还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出现了运用录音、照片、扫描、输入等现代技术制作新型电子藏文文献。
(1)甲骨文献
甲骨主要指龟甲和兽骨,但藏区主要使用的是兽骨。兽骨则主要是牛羊的肩胛骨,间或有刻记事文字为牛羊头骨、人头骨等。这些都主要用于宗教仪轨,但内容不仅仅是宗教方面的,涉及很多其他内容,如占卦、记事、记时、历法、方国、人物、祭祀等。在1973年新疆发现刻有藏文字体的羊的肩胛骨文献,从文献的藏文字体研究,专家们断定为是藏族赞普时期的文献,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石刻文献
石刻文献中主要有摩崖石刻文献、石碑文献。现存的早期摩崖石刻中,以吞弥桑布扎为主题写的青海玉树文成公主苗摩崖经文、拉萨药王山《普贤菩萨入行赞》摩崖石刻、工布摩崖石刻、耶拉康摩崖石刻和落扎摩崖石刻等。这些摩崖石刻大都刻在不规则的岩石上,字数少者几十字,多着几百字,其中有苯教早期、吐蕃时期、佛教兴盛后的石刻。大部分石刻的内容以宗教为主。石碑是藏文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石碑有內碑、唐蕃会盟碑、谐拉康碑、赤松德赞记功碑、赤松德赞墓碑等。这些石碑主要记录了吐蕃时期的政治、宗教、军事以及和唐朝等边疆的关系。
(3)贝叶经文献
在贝多果树的树叶上所写的佛经成为贝叶经。人们认为贝叶经的载体形式源于古印度,但其历史不得而知。巴利文和傣文的贝叶经有刺针和书写两种,而藏区的贝叶经全是书写的,文字有梵文和藏文。布达拉宫和萨迦寺收藏的藏文贝叶经最多,且很完整,在敦煌文献中也发现许多藏文版的贝叶经。
(4)金铜铭刻文献
藏文的金铜铭刻文献,就最早的是桑耶寺钟铭文、叶尔巴寺钟铭文和昌珠寺钟铭文等。这些钟的铭文字数在30-70字之间。此后,这种金铜铭刻文献的传统被一直延续下去,至今有大小千余件金铜铭刻,其中较为有名的是云南迪庆东竹林寺的铜鼎铭文,共有318字。吐蕃时期刻石碑、钟铭文的目的是“为令众人普遍知晓计,乃将誓文勒诸石上”,永世流传,风雨不灭。
(5)树皮、兽皮文献
用于书写的树皮,目前见到的只有白桦树一种。这种树皮书大多数保存于古寺,在重树金身时常在旧佛像装藏中发现,规格不统一。这种载体的出现当在木简、纸等载体之前。兽皮文献较少,且很珍贵。笔者听说在青海玉树、海西、海北及甘南拉卜楞寺、甘孜、迪庆和西藏等发现过兽皮书,内容较为政府地图或苯教法事时所用各类符号,字体多用黑体和正楷。
(6)简牍文献
古时,以竹为简,以木为牍记事,合称为简牍。藏族主要使用的是木简。目前目前见到的简牍均为公元7、8世纪吐蕃王朝统治西域、河西走廊时期所留下的尺牍散片,内容涉及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民俗、宗教等方面。这些藏文简牍分藏于英国、俄罗斯和我国新疆、西藏,约800宇支。藏文简牍主要是吐蕃在外作战军队使用,如果使用纸就容易淋湿和磨损,而简牍则经久耐用,便于在运动中保存和传递。
(7)帛书文献
以丝绸为载体的古藏文文献不多。且大多数藏于布达拉宫和各地寺院,内容多数是关于寺院财产、教派辖区、委任状之类,并以清代的文献居多。藏区的帛书主要以唐卡卷轴的形式制成的,与内地帛书有所不同,其规格大小不一。现在,藏区流行的经幡大多数属于藏文帛书文献。
(8)木刻版文献
藏文木刻版主要是寺院印经院刻本。印经院实际上是藏族的出版社,1949年以前藏区著名的印经院除拉萨雪印经院、德格印经院、纳塘印经院,拉萨三大寺、拉卜楞寺、塔尔寺等数百座寺院均设有印经院。印经院的刻本规格标准一般是箭杆本和肘长本、短条本等。各印经院以藏文《大藏经》刻本为主。
(9)纸文献
纸文献是所有文献当中数量最多的文献,也是使用的最多、实用性很强的文献。自从发明纸后,出现了写卷纸文献和印刷的纸文献,并纸代替了所有的文献载体,对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藏纸的原料是称为阿娇如交的草,这种草不但纤维好,造出的纸韧性强,还有一定毒性,可以防蛀。在敦煌文献有很多藏文写卷本,主要是佛经。在各个印经院用藏纸印刷了无数本藏文《大藏经》,并藏区的大部分寺院都收藏了藏文《大藏经》书籍。 (10)音像文獻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电影为艺术手段,记录和复现了藏族的社会形态,直接为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形象好的科学资源和影视文献。
(11)电子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后,藏文输入、文字编辑、印刷排版等领域都获得了较大的进展。电脑开始成为文字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磁盘、磁带、光盘等开始成为广泛使用的文字信息记载传输的煤质,对藏文文献的保护、共享、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按教派分类
藏族的文化分为两大脉络发展至今,即以苯教为主线的苯教文化脉络和以藏传佛教主线的佛教文化脉络,苯教是藏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在藏区,藏传佛教占绝对统治地位,并深刻影响着藏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也给世界文献领域里增添了很多宝贵的文献典籍。
1. 佛教文献
佛教文献数量浩如烟海、内容繁杂、包括藏族文化的起源、演变、文化交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的研究。它涉及哲学、文学、艺术、语言、逻辑、天文、历算、医药、工艺、建筑等诸多领域,堪称百科全书。其分类方式也是多样的,按佛教教派分佛教当中也有四种教派,分别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宁玛派,用于藏族历史、宗教人物的研究。历史上的藏族领袖人物或著名学者,对藏族内部和祖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作出过杰出贡献。用于藏族文化史。
(1)格鲁派的文献
格鲁派的文献主要有金石、 铭文、碑刻、简牍等,涉及会盟、颁赏、述德、祈愿等内容。这些文献无论从文字学、历史、政治角度,还是从 宗教学、文化学角度来看均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从文字反映的内容看 ,有要事、大事 ,也有琐碎杂事,涉及范围较广。格鲁派具代表性的文献著作有《大藏经》、《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佛教经典。藏文《大藏经》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共有经典 4570 部。 《甘珠尔》包括经、律、论三藏和四续部 ,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言教。《丹珠尔》主要是历代学者、译师对《甘珠尔》的注疏和论著的集成。
(2) 噶举派的文献
噶举派具代表性的文献有噶蔡巴·贡噶多杰著的《青史》、班钦·索南札巴著的《红史》、噶举派乃囊寺第二世巴沃活佛祖拉陈哇1538年著《新红史》(全称《王统幻化之钥新红史》),又称《王统幻化之钥》成书于1564年的《贤者喜宴》,亦称《洛札教法史》,达仓宗巴·班觉桑波著,成书于1434年的《汉藏史集》,智贡巴·贡却乎丹巴饶布杰著,成书于1865年的《安多政教史》(原名《多麦教法史分),全称《圣教在多麦地区弘传史》等等,内容它涉及宗教、政治,经济,治国、执政、哲学、历史、逻辑、天文、历算、医药、工艺、建筑等诸多领域。
(3) 萨迦派派的文献
萨迦派派的大部分文献叙述了藏族从远古以来的社会发展,描述了辽阔的青藏高原从分散到统一的曲折过程,记述了藏族人民和国内其他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关系以及友邻邦国的友好交往,记载了有关厉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的历史发展轨迹。萨迦派派具代表性的文献有萨班·贡噶坚参著的《萨班全集》、《乐论》、《 萨迦五祖全集》、萨班·贡噶坚参所著之《正字歌决》等等,内容主要涉及历代学者与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活佛转世制度,历代中央政府与藏传佛教的关系,本教与佛教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藏传佛教寺院的管理及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等问题。
(2) 宁玛派的文献
宁玛派文献的创始大师是宁玛派创始人莲花生大师,印度僧人,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人西藏,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切、古如仁波钦、乌金仁波且,通称白麦迥乃。宁玛派具代表性的文献有莲花生大师著的《莲花生传》、《五部遗教》、《莲花生遗教》、《入菩萨行论》、《中论》、《现观庄严论》等等,主要记载了有关传教人物、传教历史、传教事件、社会形态、典章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历算、等众多方面的历史发展轨迹。
2. 苯教文献
苯教文献是藏区土生土长的文献,也是藏族最古老的文献,苯教的很多文献典籍迄今已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当今世界只有苯教文献保存着藏族原始宗教的真实面貌,只有苯教文献精确的揭开藏族原始宗教的真实意义,只有苯教文献准确的叙述藏族原始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环境,苯教是藏族对东方文明和世界文化所做的杰出贡献。它涉及藏族文化的起源、藏族人的演变、八卦、祭祀、哲学、文学、艺术、语言、逻辑、天文、历算、医药、工艺、等诸多领域。
三、藏文文献的特点
藏文文献忠实记录了藏人在青藏高原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发展的历史 ,涉及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诸多方面。 迄今已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 ,它是当今世界保存佛教原貌最完整最精确的典籍 ,也是藏族对东方文明和世界文化所做的杰出贡献。它涉及宗教的起源历史与发展过程、人类的起源历史与演变过程、治国方案、风俗和习俗、自然科学和社会形态等诸多领域,堪称百科全书。 吸收印度文化及周边国家的文化 ,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文献 ,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文化继承和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藏族文献有以下特点:
1、以金石铭文刻、竹木简犊和早期写卷、石碑等为代表的古藏文文献,忠实地记录了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生存、进取、发展的历史,涉及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诸多方面。其中尤以敦煌古藏文文献声闻遐迩,饮誉世界,被公认为敦煌学和藏学研究中的重要文献。
2、以《大藏经》为代表的佛教典籍。藏文《大藏经》这部丛书从早期的翻译到编辑目录,刻版印刷,迄今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其中多是翻译作品,是当今世界保存佛教原貌最完整的文献。这也是藏族对东方文明和世界文化所做的最为杰出的贡献之一。在世界佛学研究中,藏文佛经的研究已成为一重要的领域;在世界佛学资料中,藏文佛经已成为必当求索的资料。 3,藏族的賢者大德们在文、史、哲和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留有丰富的作品,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周边地区多种民族文化的学习、借鉴和吸收,对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藏文化系统做出了贡献。作为一个独特的品种,这一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4、以藏文公文为主的藏文历史档案文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藏及其他藏区形成了大量藏文历史档案文献。这些档案内容主要反映和记载了西藏及其他藏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行政设置、典章制度、政教领袖的更迭、兄弟民族间的往来等;自公元13世纪以来,历代中央政府给西藏及其它藏区宗教首领的加封,对地方官员升迁任免以及行政机构和官员设置等等,内容极其丰富。这些藏文档案文献,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又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研究西藏及其他藏区历史的重要史料。
5、以藏文书刊、报刊为主的藏文期刊资料。藏文的期刊有《中国藏学》、《西藏研究》、《中国藏医药》、《藏文教育》、《西藏教育》、《岗尖梅朵》、《群文天地》、《章恰尔》、《求实文选》、《邦锦梅朵》、《西藏文艺》、《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民族文学》、《雪域文化》等。藏文报刊有《岗尖少年报》、《青海藏文法制报》等。
总之,藏文文献是藏族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吸收周边其他民族的先进成果发展起来的。这些藏文文献叙述了藏族从远古以来的社会发展,描述了辽阔的青藏高原从分散到统一的曲折过程,记述了藏族人民和国内其他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关系以及友邻邦国的友好交往,记载了有关厉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的历史发展轨迹。研究藏文文献的分类以及特点,有利于传承与发扬藏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国内藏文文献的各项工作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东嘎·洛桑赤乃著-藏文文献目录学[M]-民族出版社,2004
[2]桑丹,达琼,央宗等著,西藏大学图书馆《藏文图书分类法》[M]
[3]民族图书馆整理-藏文典籍目录文集类子目[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4] 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0
[5]《中国藏学书目》编委会编,中国藏学书目(1949-1991).外文出版社,1994. 10
【关键词】:藏文文献;分类;特点
藏文文献是藏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传,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传,是藏民族研究古老文明、社会历史形态、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据。随着国内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藏文文献和藏文书籍不断增多,出版质量不断提升,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传统藏文文献的分类也走向科学化。著名藏学家东嘎·洛桑赤乃在《藏文古籍文献目录学》中把藏文古籍文献分为19种,即:甘珠尔类、丹珠尔类、语言学类、建筑学类、医学类、诗学类、词藻类、韵律类、天文星算类、音乐文艺类、历史类、文献目录类、哲学类、教派文献类、程次修心类、后弘期密乗文献、前弘期密乗文献、个人文集类、零散文献类;
一、按载体分类
藏文文献的载体种类很多,刻在岩石和石碑上的石刻文献、刻在动物和人骨头上的甲骨文献、还有贝叶经文献、金铜铭刻文献 、树皮、兽皮文献、简牍文献、帛书文献、 木刻版文献、纸文献、音像文献、电子文献等等; 有用金汁、银汁、朱砂等许多矿物质调制写成的,还用藏香调制写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藏文历算文献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木刻版、手抄体的古籍文献通过电脑输入进行翻新出版,纸张的质地、封面的设计、文字的清晰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改进。现阶段还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出现了运用录音、照片、扫描、输入等现代技术制作新型电子藏文文献。
(1)甲骨文献
甲骨主要指龟甲和兽骨,但藏区主要使用的是兽骨。兽骨则主要是牛羊的肩胛骨,间或有刻记事文字为牛羊头骨、人头骨等。这些都主要用于宗教仪轨,但内容不仅仅是宗教方面的,涉及很多其他内容,如占卦、记事、记时、历法、方国、人物、祭祀等。在1973年新疆发现刻有藏文字体的羊的肩胛骨文献,从文献的藏文字体研究,专家们断定为是藏族赞普时期的文献,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石刻文献
石刻文献中主要有摩崖石刻文献、石碑文献。现存的早期摩崖石刻中,以吞弥桑布扎为主题写的青海玉树文成公主苗摩崖经文、拉萨药王山《普贤菩萨入行赞》摩崖石刻、工布摩崖石刻、耶拉康摩崖石刻和落扎摩崖石刻等。这些摩崖石刻大都刻在不规则的岩石上,字数少者几十字,多着几百字,其中有苯教早期、吐蕃时期、佛教兴盛后的石刻。大部分石刻的内容以宗教为主。石碑是藏文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石碑有內碑、唐蕃会盟碑、谐拉康碑、赤松德赞记功碑、赤松德赞墓碑等。这些石碑主要记录了吐蕃时期的政治、宗教、军事以及和唐朝等边疆的关系。
(3)贝叶经文献
在贝多果树的树叶上所写的佛经成为贝叶经。人们认为贝叶经的载体形式源于古印度,但其历史不得而知。巴利文和傣文的贝叶经有刺针和书写两种,而藏区的贝叶经全是书写的,文字有梵文和藏文。布达拉宫和萨迦寺收藏的藏文贝叶经最多,且很完整,在敦煌文献中也发现许多藏文版的贝叶经。
(4)金铜铭刻文献
藏文的金铜铭刻文献,就最早的是桑耶寺钟铭文、叶尔巴寺钟铭文和昌珠寺钟铭文等。这些钟的铭文字数在30-70字之间。此后,这种金铜铭刻文献的传统被一直延续下去,至今有大小千余件金铜铭刻,其中较为有名的是云南迪庆东竹林寺的铜鼎铭文,共有318字。吐蕃时期刻石碑、钟铭文的目的是“为令众人普遍知晓计,乃将誓文勒诸石上”,永世流传,风雨不灭。
(5)树皮、兽皮文献
用于书写的树皮,目前见到的只有白桦树一种。这种树皮书大多数保存于古寺,在重树金身时常在旧佛像装藏中发现,规格不统一。这种载体的出现当在木简、纸等载体之前。兽皮文献较少,且很珍贵。笔者听说在青海玉树、海西、海北及甘南拉卜楞寺、甘孜、迪庆和西藏等发现过兽皮书,内容较为政府地图或苯教法事时所用各类符号,字体多用黑体和正楷。
(6)简牍文献
古时,以竹为简,以木为牍记事,合称为简牍。藏族主要使用的是木简。目前目前见到的简牍均为公元7、8世纪吐蕃王朝统治西域、河西走廊时期所留下的尺牍散片,内容涉及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民俗、宗教等方面。这些藏文简牍分藏于英国、俄罗斯和我国新疆、西藏,约800宇支。藏文简牍主要是吐蕃在外作战军队使用,如果使用纸就容易淋湿和磨损,而简牍则经久耐用,便于在运动中保存和传递。
(7)帛书文献
以丝绸为载体的古藏文文献不多。且大多数藏于布达拉宫和各地寺院,内容多数是关于寺院财产、教派辖区、委任状之类,并以清代的文献居多。藏区的帛书主要以唐卡卷轴的形式制成的,与内地帛书有所不同,其规格大小不一。现在,藏区流行的经幡大多数属于藏文帛书文献。
(8)木刻版文献
藏文木刻版主要是寺院印经院刻本。印经院实际上是藏族的出版社,1949年以前藏区著名的印经院除拉萨雪印经院、德格印经院、纳塘印经院,拉萨三大寺、拉卜楞寺、塔尔寺等数百座寺院均设有印经院。印经院的刻本规格标准一般是箭杆本和肘长本、短条本等。各印经院以藏文《大藏经》刻本为主。
(9)纸文献
纸文献是所有文献当中数量最多的文献,也是使用的最多、实用性很强的文献。自从发明纸后,出现了写卷纸文献和印刷的纸文献,并纸代替了所有的文献载体,对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藏纸的原料是称为阿娇如交的草,这种草不但纤维好,造出的纸韧性强,还有一定毒性,可以防蛀。在敦煌文献有很多藏文写卷本,主要是佛经。在各个印经院用藏纸印刷了无数本藏文《大藏经》,并藏区的大部分寺院都收藏了藏文《大藏经》书籍。 (10)音像文獻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电影为艺术手段,记录和复现了藏族的社会形态,直接为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形象好的科学资源和影视文献。
(11)电子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后,藏文输入、文字编辑、印刷排版等领域都获得了较大的进展。电脑开始成为文字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磁盘、磁带、光盘等开始成为广泛使用的文字信息记载传输的煤质,对藏文文献的保护、共享、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按教派分类
藏族的文化分为两大脉络发展至今,即以苯教为主线的苯教文化脉络和以藏传佛教主线的佛教文化脉络,苯教是藏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在藏区,藏传佛教占绝对统治地位,并深刻影响着藏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也给世界文献领域里增添了很多宝贵的文献典籍。
1. 佛教文献
佛教文献数量浩如烟海、内容繁杂、包括藏族文化的起源、演变、文化交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的研究。它涉及哲学、文学、艺术、语言、逻辑、天文、历算、医药、工艺、建筑等诸多领域,堪称百科全书。其分类方式也是多样的,按佛教教派分佛教当中也有四种教派,分别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宁玛派,用于藏族历史、宗教人物的研究。历史上的藏族领袖人物或著名学者,对藏族内部和祖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作出过杰出贡献。用于藏族文化史。
(1)格鲁派的文献
格鲁派的文献主要有金石、 铭文、碑刻、简牍等,涉及会盟、颁赏、述德、祈愿等内容。这些文献无论从文字学、历史、政治角度,还是从 宗教学、文化学角度来看均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从文字反映的内容看 ,有要事、大事 ,也有琐碎杂事,涉及范围较广。格鲁派具代表性的文献著作有《大藏经》、《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佛教经典。藏文《大藏经》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共有经典 4570 部。 《甘珠尔》包括经、律、论三藏和四续部 ,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言教。《丹珠尔》主要是历代学者、译师对《甘珠尔》的注疏和论著的集成。
(2) 噶举派的文献
噶举派具代表性的文献有噶蔡巴·贡噶多杰著的《青史》、班钦·索南札巴著的《红史》、噶举派乃囊寺第二世巴沃活佛祖拉陈哇1538年著《新红史》(全称《王统幻化之钥新红史》),又称《王统幻化之钥》成书于1564年的《贤者喜宴》,亦称《洛札教法史》,达仓宗巴·班觉桑波著,成书于1434年的《汉藏史集》,智贡巴·贡却乎丹巴饶布杰著,成书于1865年的《安多政教史》(原名《多麦教法史分),全称《圣教在多麦地区弘传史》等等,内容它涉及宗教、政治,经济,治国、执政、哲学、历史、逻辑、天文、历算、医药、工艺、建筑等诸多领域。
(3) 萨迦派派的文献
萨迦派派的大部分文献叙述了藏族从远古以来的社会发展,描述了辽阔的青藏高原从分散到统一的曲折过程,记述了藏族人民和国内其他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关系以及友邻邦国的友好交往,记载了有关厉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的历史发展轨迹。萨迦派派具代表性的文献有萨班·贡噶坚参著的《萨班全集》、《乐论》、《 萨迦五祖全集》、萨班·贡噶坚参所著之《正字歌决》等等,内容主要涉及历代学者与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活佛转世制度,历代中央政府与藏传佛教的关系,本教与佛教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藏传佛教寺院的管理及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等问题。
(2) 宁玛派的文献
宁玛派文献的创始大师是宁玛派创始人莲花生大师,印度僧人,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人西藏,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切、古如仁波钦、乌金仁波且,通称白麦迥乃。宁玛派具代表性的文献有莲花生大师著的《莲花生传》、《五部遗教》、《莲花生遗教》、《入菩萨行论》、《中论》、《现观庄严论》等等,主要记载了有关传教人物、传教历史、传教事件、社会形态、典章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历算、等众多方面的历史发展轨迹。
2. 苯教文献
苯教文献是藏区土生土长的文献,也是藏族最古老的文献,苯教的很多文献典籍迄今已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当今世界只有苯教文献保存着藏族原始宗教的真实面貌,只有苯教文献精确的揭开藏族原始宗教的真实意义,只有苯教文献准确的叙述藏族原始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环境,苯教是藏族对东方文明和世界文化所做的杰出贡献。它涉及藏族文化的起源、藏族人的演变、八卦、祭祀、哲学、文学、艺术、语言、逻辑、天文、历算、医药、工艺、等诸多领域。
三、藏文文献的特点
藏文文献忠实记录了藏人在青藏高原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发展的历史 ,涉及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诸多方面。 迄今已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 ,它是当今世界保存佛教原貌最完整最精确的典籍 ,也是藏族对东方文明和世界文化所做的杰出贡献。它涉及宗教的起源历史与发展过程、人类的起源历史与演变过程、治国方案、风俗和习俗、自然科学和社会形态等诸多领域,堪称百科全书。 吸收印度文化及周边国家的文化 ,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文献 ,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文化继承和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藏族文献有以下特点:
1、以金石铭文刻、竹木简犊和早期写卷、石碑等为代表的古藏文文献,忠实地记录了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生存、进取、发展的历史,涉及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诸多方面。其中尤以敦煌古藏文文献声闻遐迩,饮誉世界,被公认为敦煌学和藏学研究中的重要文献。
2、以《大藏经》为代表的佛教典籍。藏文《大藏经》这部丛书从早期的翻译到编辑目录,刻版印刷,迄今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其中多是翻译作品,是当今世界保存佛教原貌最完整的文献。这也是藏族对东方文明和世界文化所做的最为杰出的贡献之一。在世界佛学研究中,藏文佛经的研究已成为一重要的领域;在世界佛学资料中,藏文佛经已成为必当求索的资料。 3,藏族的賢者大德们在文、史、哲和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留有丰富的作品,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周边地区多种民族文化的学习、借鉴和吸收,对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藏文化系统做出了贡献。作为一个独特的品种,这一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4、以藏文公文为主的藏文历史档案文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藏及其他藏区形成了大量藏文历史档案文献。这些档案内容主要反映和记载了西藏及其他藏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行政设置、典章制度、政教领袖的更迭、兄弟民族间的往来等;自公元13世纪以来,历代中央政府给西藏及其它藏区宗教首领的加封,对地方官员升迁任免以及行政机构和官员设置等等,内容极其丰富。这些藏文档案文献,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又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研究西藏及其他藏区历史的重要史料。
5、以藏文书刊、报刊为主的藏文期刊资料。藏文的期刊有《中国藏学》、《西藏研究》、《中国藏医药》、《藏文教育》、《西藏教育》、《岗尖梅朵》、《群文天地》、《章恰尔》、《求实文选》、《邦锦梅朵》、《西藏文艺》、《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民族文学》、《雪域文化》等。藏文报刊有《岗尖少年报》、《青海藏文法制报》等。
总之,藏文文献是藏族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吸收周边其他民族的先进成果发展起来的。这些藏文文献叙述了藏族从远古以来的社会发展,描述了辽阔的青藏高原从分散到统一的曲折过程,记述了藏族人民和国内其他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关系以及友邻邦国的友好交往,记载了有关厉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的历史发展轨迹。研究藏文文献的分类以及特点,有利于传承与发扬藏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国内藏文文献的各项工作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东嘎·洛桑赤乃著-藏文文献目录学[M]-民族出版社,2004
[2]桑丹,达琼,央宗等著,西藏大学图书馆《藏文图书分类法》[M]
[3]民族图书馆整理-藏文典籍目录文集类子目[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4] 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0
[5]《中国藏学书目》编委会编,中国藏学书目(1949-1991).外文出版社,199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