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几年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展开,广大教育专家、学者除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行不断革新和修正外,也认识了教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不断挖掘教材的深度运用,其目的在于实现教材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基于此,小学语文在教材引导下如何实现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是我们当前讨论的热门课题。不少教授明确表示语文课文的目的不仅局限在课堂的讲解,更要向学生展示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我认为这也是对传统教材利用观念的冲击,是符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材利用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指引;延伸阅读;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也是不管教育如何发展都不可或缺的学科。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价值观的确立、思维方式的拓展等都有重大意义,而小学语文正是为学生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字词、语句语法等,所以语文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也是我们要完成的重点目标。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题
(一)教材利用问题
既然”整本书阅读”是針对当前教材利用推出的全新理念,那么就说明国内小学语文教学在教材方面有很多不足。比如课文的讲解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对于一些节选片段,教师并没有对整篇文章或整部作品进行背景交代,没有发挥出引子类型课文的最大功用,这也给学生造成前后逻辑不清等阅读缺失的体验,成为阻碍学生阅读兴趣的因素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节选课文目的本身就是构建课堂与课后阅读的桥梁,有引导性地给学生提供阅读方向,如果缺失了对这一目标的追求,教材中的课文作用也将大打折扣。
(二)阅读教学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是认读教学、习作教学、阅读教学、口语表达教学,其中大部分教师会将阅读教学和其他部分结合进行,并没有刻意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也没有仔细探究阅读教学的方法。又由于应试教育等原因,现在的阅读也以固定模板为主,没有细分阅读内容的不同,只简单归于几个大类,针对性的进行答题技巧教学,不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切实让他们感受到那些名家名篇的深刻内涵,对他们语文综合人文素养的形成也有所阻碍,更是违背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
二、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指导阅读方法
1.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归纳法。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阅读方面,比较和归纳是小学语文教师常用的手段。比较法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最后得出自己的感悟;归纳可以锻炼学生对课文中心、主旨的归纳,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我们在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同样可以采用这两种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全本进行比较和归纳得出对作品的感悟。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时,就可以让学生再去阅读外国的寓言故事,比较一下中国的寓言和外国的寓言故事,归纳出它们都各自的特点,这就是比较归纳法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追问求知法。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都比较强,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探求欲望,我们就可以对此特点加以利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前因后果,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找到答案后反馈给教师。
(二)对阅读方向进行指导
1.指导阅读同一类型。
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延伸阅读时,由于小学生没有作品审美体系,所以容易对延伸阅读的选择方向感到困惑。除了让家长辅助引导,教师也可以自己给出方向,带领学生阅读。比如在部编版四年级教材《精卫填海》一课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多进行中外神话的阅读,这既是小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也是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延伸。通过课后阅读学生一定能够对神话题材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2.指导探究同一人物。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教材之间也有着相互承接的联系,会出现同一作者或者同一部作品的不同选段。由于不同选段体现的侧重点不同,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一定会对某一人物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人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加深印象。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就有《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是鲁迅先生自己的作品,二是他人对鲁迅先生的描述,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鲁迅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自主阅读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作品。
3.指导阅读同一题材。
其实除教材中明显是“引子课文”类型的节选课文外,其他课文在教师的利用下同样可以发挥出“引子课文”的延伸作用。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古诗文的阅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教学占据一定的比重,而古诗文的特点就是会有对不同题材的描写,如“田园诗”“边塞诗”,甚至可以是“描写月亮的古诗”等,这些都可以经过教师的引导变成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文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让学生增加阅读量,感受不同文学作品的魅力,从中学习经典人物的精神品格、值得学习的人文理念。这对塑造小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有积极影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关于小学语文如何根据教材指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优化方法,解决问题。
注:本文为县级研究课题“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责编:杨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指引;延伸阅读;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也是不管教育如何发展都不可或缺的学科。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价值观的确立、思维方式的拓展等都有重大意义,而小学语文正是为学生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字词、语句语法等,所以语文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也是我们要完成的重点目标。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题
(一)教材利用问题
既然”整本书阅读”是針对当前教材利用推出的全新理念,那么就说明国内小学语文教学在教材方面有很多不足。比如课文的讲解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对于一些节选片段,教师并没有对整篇文章或整部作品进行背景交代,没有发挥出引子类型课文的最大功用,这也给学生造成前后逻辑不清等阅读缺失的体验,成为阻碍学生阅读兴趣的因素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节选课文目的本身就是构建课堂与课后阅读的桥梁,有引导性地给学生提供阅读方向,如果缺失了对这一目标的追求,教材中的课文作用也将大打折扣。
(二)阅读教学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是认读教学、习作教学、阅读教学、口语表达教学,其中大部分教师会将阅读教学和其他部分结合进行,并没有刻意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也没有仔细探究阅读教学的方法。又由于应试教育等原因,现在的阅读也以固定模板为主,没有细分阅读内容的不同,只简单归于几个大类,针对性的进行答题技巧教学,不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切实让他们感受到那些名家名篇的深刻内涵,对他们语文综合人文素养的形成也有所阻碍,更是违背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
二、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指导阅读方法
1.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归纳法。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阅读方面,比较和归纳是小学语文教师常用的手段。比较法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最后得出自己的感悟;归纳可以锻炼学生对课文中心、主旨的归纳,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我们在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同样可以采用这两种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全本进行比较和归纳得出对作品的感悟。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时,就可以让学生再去阅读外国的寓言故事,比较一下中国的寓言和外国的寓言故事,归纳出它们都各自的特点,这就是比较归纳法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追问求知法。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都比较强,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探求欲望,我们就可以对此特点加以利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前因后果,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找到答案后反馈给教师。
(二)对阅读方向进行指导
1.指导阅读同一类型。
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延伸阅读时,由于小学生没有作品审美体系,所以容易对延伸阅读的选择方向感到困惑。除了让家长辅助引导,教师也可以自己给出方向,带领学生阅读。比如在部编版四年级教材《精卫填海》一课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多进行中外神话的阅读,这既是小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也是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延伸。通过课后阅读学生一定能够对神话题材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2.指导探究同一人物。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教材之间也有着相互承接的联系,会出现同一作者或者同一部作品的不同选段。由于不同选段体现的侧重点不同,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一定会对某一人物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人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加深印象。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就有《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是鲁迅先生自己的作品,二是他人对鲁迅先生的描述,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鲁迅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自主阅读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作品。
3.指导阅读同一题材。
其实除教材中明显是“引子课文”类型的节选课文外,其他课文在教师的利用下同样可以发挥出“引子课文”的延伸作用。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古诗文的阅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教学占据一定的比重,而古诗文的特点就是会有对不同题材的描写,如“田园诗”“边塞诗”,甚至可以是“描写月亮的古诗”等,这些都可以经过教师的引导变成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文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让学生增加阅读量,感受不同文学作品的魅力,从中学习经典人物的精神品格、值得学习的人文理念。这对塑造小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有积极影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关于小学语文如何根据教材指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优化方法,解决问题。
注:本文为县级研究课题“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责编: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