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生活中的教育公正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mais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这就要求学生更要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在学校的生活共同体中接受各种锻炼,不断发展、生长,从学习走向生活。教师在学校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教育也成为教师的主要生活。教师的发展和生长除了自身学习外,更多的是在与学生的交互活动中实现的,尤其是对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紧密相关的班主任工作。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班主任在教育实践和班级管理中与学生的交往互动,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公正。
  一、教育公正:学校生活的首要伦理
  公正,简言之,即公平、正义。公平是正义的合理性前提,正义是公平的目的性归宿。公正是社会伦理规范和个人道德品质的综合,可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社会层面上,公正即是社会通过其制度安排与价值导向所体现的公正合理的伦理精神与规范程序;人际关系层面上,公正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公正相待的社会伦理规范;在个人德性层面上,公正是一种公正无偏的正直品格。[1] 与社会公正相对应,学校生活的教育公正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规范和保障教育教学秩序的制度必须对全体师生都客观公正;(2)对待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伦理规范应当与社会公正的原则相统一;(3)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同学生对待教师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评价应当公正。
  作为现代人生活必经之路的学校教育,其公正性不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生活价值理性的诉求。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教师对教育承担着主要义务和责任,学生则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使命。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是教育公正的执行者和受益者。但在学校教育中,学习是所有问题的中心,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成才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最显著特征。教师作为社会成员,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社会公正。学生在学校生活,更多的是需要教育公正。因而,学生生活中的教育公正应当是学校和教师恪守的首要伦理原则。
  二、学生生活:呼唤学校生活的教育公正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并有发展需要的个体的集合。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为学校的主体,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个性,实现生长和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和一般人一样,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的需要。[2] 他们拥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依法享有生存、受教育、受尊重和安全的权利 [3],以满足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正当需要。学生处在学校当中,学习是主要的生活或生活方式,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学生生活不是学习平面,而是与学习交织在一起的生理成长、情感丰富、精神和心理磨砺、人格尊重等多方面的立体画面。接受教育的过程是需要被满足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仅包含着课堂的知情行意和学生自我学习权利的满足。其他诸如体育运动与健康、社团活动与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则与和同伴相处、师生交往等人际伦理规范紧密相连。这样,不能再用对待学业成绩那样,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去对待本身就存在差异的不同学生。
  学生呼唤学校生活的教育公正,这同自身的生长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然而,学校是社会的延伸,或多或少会受到社会不公的负面影响,进而滋生诸多学校内的教育不公和心理失衡。学生生活方方面面的事务评价,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特别是班级管理的责任人——班主任教师的一一确认。学生生活所呼唤的学校教育公正能否得到实质性的尊重和维护,学校不公正现象的减少和剔除都将方向指向了班主任教师。
  三、班主任工作:守护学生生活的教育公正
  班级组织是学生学习、交往和生活实现的最基本场所,是学生在学校成长的重要环境。学生在学习中会同各学科教师之间形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共同的学习与生活中形成同班学生间的彼此学习且相互竞争的生生关系,在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精神文明发展趋势及班级文化氛围建设中形成班主任教师互为教育的师生关系。学校教育从人际伦理上形成了这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在不同关系的交互中,出现了不同表现、不同程度的教育不公正、甚至教育失衡的现象。例如学生会因个性差异和学科学习不平衡产生对学科教师的多元评价,学科教师亦会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业表现和学业成绩表现出迥异的教学态度,甚至对个别学生形成不公正的质性评价结论。学生在班级及其延伸范围(如宿舍)内的相处和竞争中,因生活方方面面的事务容易引发各种事端,其处理也可能引发不公正。
  班主任作为学校在班级的代言人和班级组织的首要责任人的双重角色,在维护教育效率和学校利益的过程中,应坚持公正原则,以尊重教育的神圣性。而在教育中要秉持公正,则要依据不同实践而慎重权衡。总之,学生对学校教育公正的呼唤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社会良知和家庭心愿。要实现学生学校生活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体验,要求处于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核心位置的班主任教师在工作中坚持教育公正的信念并用行动付诸行动和实践。班主任工作中坚持教育公正的信念,不仅是班主任在自身道德上具有公正无偏的正直品格,更需要社会层面和人际关系层面的公正对待。班主任作为与学生“面对面”相处的最重要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得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之间的不同结构中体现出来的各种资源分配上的公正满足。[4] 在学校教育公正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客观对待,一视同仁
  当前社会各种非道德甚至反道德的不良习气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对学校教育公正产生极大威胁。如请客吃饭、送礼乃至行政部门权力的不良影响使得部分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态度有失公正。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每个学生都需要发展,且发展的方面和方向都有不同。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公正的最高执行者和守护者,既要客观对待教育外部可能影响教育公正的复杂事务,更要在妥善处置之余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保证每个学生发展的客观公正。
  2.是之为是,非之为非
  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生长过程。这一过程充斥着各种收获的喜悦,也伴随着难以避免的“得不到”的痛苦,乃至因年少轻狂或一时冲动而引发的大小“战争”。成长的路上,错误是在所难免的。班主任会经常处置班级内部或与其他班级之间引发的各种违纪、犯错的学生。没有永远不犯错的孩子,也没有一直就违纪、犯错、只干坏事的孩子。坚持“是之为是,非之为非”的原则,就是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违纪和犯错后,不能先入为主,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犯错误的学生,而是看到学生犯的错误,即所谓的“对事不对人”。
  3.权衡效率与公正,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
  学校内部的各单位之间也有竞争和评比,教师群体中的各科室、教研组如此,学生所处的各年级、班级更是如此。特别是涉及班集体荣誉和各种成绩评比方面,班主任对待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就存在着效率与公平哪个优先的问题。每个班集体和每个学生一样,都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特色。班主任工作既要注重涉及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荣誉,也要关注不同学生在不同活动中自我表现的渴望和需要。各种活动与评比,总有成败与排名先后。无论是以效率优先来保证成功或排名靠前,还是以公正优先而导致失败为代价,班主任都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
  【注: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师生协作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角色研究”子课题项目“班主任师德培养研究”和庆阳市教育科学2011年一般课题“师生共进:班主任工作案例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庆阳第一中学,甘肃 庆阳,745000)
  
  参考文献:
  [1]刘黔敏.公正:教育内在的伦理追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
  [2]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朱旭梅.教育公正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2).
其他文献
美国历史悠久的教育文化之精髓可用八个字概括: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恰恰体现了美国这种教育理念,认为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美国课堂往往给人有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感觉,但是这只是美国教育的一方面,美国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同样也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言语互动作为主要的可观察对象则为我们直接了解美国教学方式架起了桥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持续开展,其在西北农村地区的作用逐渐凸显。寄宿制学校较为广泛的覆盖范围和相对集中的教育资源为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也存在着资金不足、缺少生活教师、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堪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亟待关注等问题。只有立足于西北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处理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才能保证这一
期刊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学生幸福健康地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福建省夏门市东孚学校,学校坚持特色办学,以“防震减灾”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成为福建省首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并由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东孚模式”为依托形成有特色的生命教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引领学校不断发展。  一、建设能感悟、能熏陶的生命教育物质文化  在学校创办之初,厦门市地震局在学校设立了“水氡观测实验室”,
期刊
教师职业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自身价值的实现而获得的精神满足与快乐体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身兼多种角色,普遍存在“三多一少”的现象:工作过多、检查过多、指责过多、关心过少。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或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这是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在危机。笔者认
期刊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正确的教学原则。笔者以为,“实、精、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和贯彻的三大原则。  一、“实”——内容真实、课堂充实、注重实效、立足实际  1.内容真实  它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观点正确、科学。将正确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政治课中有一些概念、理论、观点、探究、难题,一些教师——其中既有年轻教师,也不乏中老年教师,或因为专业基础不够扎实,或因
期刊
近年来,校园安全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各级各类政府行政部门都非常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如配备了保安、加强警戒、食堂检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校园安全水平,然而在众多的安全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效防范校园踩踏事故的教育,如果各级教育部门不加以重视,极有可能引发事故。而校园踩踏事故的发
期刊
单选题,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兼顾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单选题在国内外的各学科、各门类的考试中,均是主要的题型。本文将对单选题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及其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做详尽阐述(以下哲学思想均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一、单选题的结构特点及其哲学思想  选择题的结构分为两部分:题干和选项。题干与选项均为明确的已知部分,而未知部分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系,主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与文本、教师、同伴以及与相关课程资源展开立体对话的过程。课堂结尾是对话的总结、深化、延展,它折射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学生的言语发展方向,也是拓展学生言语实践的基点。相对于课堂导入,课堂结尾更富于理性。  目前,不少语文课堂结尾的教学依然趋于单向与肤浅。有的教师习惯在课堂结尾简单地重复主要内容,不关注言语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一言堂”。有的教师把课堂结
期刊
《 媒体连着我和你 》是《 品德与社会 》(苏教版)四年级教材“我与外界的联系”中的一课,从内容上看,教材主要包括“认识电视”“认识广告”和“认识网络”三个部分。最近,在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中,笔者听了两节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执教内容分别为《 媒体连着我和你 》中的“认识电视”和“认识网络”两大主题。现将部分片段摘录如下。  教学片段:认识电视  活动1:交流生活中的电视节目。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介绍沈阳师范大学沈北附属学校精神文化改造的背景导出了本研究的必要性。从学校精神文化“四维度”,结合沈阳师范大学沈北附属学校具体的改造情况对“改造的理念”“改造的方法与手段”“改造的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对其他地区薄弱学校改造提供借鉴乃至于为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薄弱学校 精神文化改造 借鉴    一、薄弱学校精神文化改造的背景  沈阳师范大学沈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