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与文本、教师、同伴以及与相关课程资源展开立体对话的过程。课堂结尾是对话的总结、深化、延展,它折射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学生的言语发展方向,也是拓展学生言语实践的基点。相对于课堂导入,课堂结尾更富于理性。
目前,不少语文课堂结尾的教学依然趋于单向与肤浅。有的教师习惯在课堂结尾简单地重复主要内容,不关注言语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一言堂”。有的教师把课堂结尾“机动化”,如果课堂流程进展顺利,结尾就“大做文章”;如果课堂中间环节拖延了时间,结尾收束就三言两语“草草收兵”。还有教师喜欢“贴标签”,即用一些空洞的名言警句作华丽收场,从而导致课堂结尾成了一种形式,缺之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与“习得性”。
如何实现课堂结尾的高效化?笔者以为,课堂结尾应立足文本,做到因“文”而异,即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着眼于语文本身及人的发展的价值意义角度,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考量课堂结尾,达成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预期目标。紧抓这几种能力元素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根本。
1.依托“重点段”——深化认知
综观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很多课文的最后小节往往是对全文的总结,其直白而感性的语言表达,非常契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对这些“重点段”,编者一般附有相应的背诵要求。因此,依托“重点段”来组织课堂结尾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例如《 掌声 》一文,课堂结尾时,我先通过全文的梳理,让学生了解:掌声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赞赏,是一片浓浓的同学情,归根到底一个字——爱。接着顺势导读最后一小节:“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交流:“在你遇到困境的时候,别人是怎么帮助你的?”通过切身体会,自然生成感恩之情……最后,我建议学生用呼吁的方式再次朗读课文重点段,课堂教学结束。
依托“重点段”,通过朗读、交流的方式不仅达成了“悟情”到“明理”的深化,也契合了新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积累文本语言”的语文教学理念。
2.凸显“训练点”——习得语用
李林海先生认为,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引领学生理解言语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透过言语传达的信息触摸背后的表达智慧,也就是把引领学生思考“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不好”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课堂结尾也可结合文本的特点凸显某一方面的训练,或选材,或立意,或结构,或语言,这样才不至于全而不精,泛泛而谈。《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的效果。”可见,在课尾紧扣“训练点”,强化言语实践,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课堂呈现。
课文《 安塞腰鼓 》的句式、用词具有鲜明的特色。为了让学生学习感受文中排比、比喻、反复、对比、感叹的表达方法,我在课堂结尾这样预设:作者的写作对象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什么样的句子和词语来描述安塞腰鼓?这些文字读起来给人怎样的感受?力图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体会到文章语言表达的妙处,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让学生了解作者是黄土高原人,作者写的是家乡,这样写能充分表达热爱家乡之情。学生通过交流既掌握了表达方法,又深化了对课文的解读。
3.拓展“感官区”——升华体验
“语言的尽头鸣响起音乐”,一段感人的音乐抵得上万千言语。在一些课堂结尾,我们不妨尝试用音乐来替代苍白的叙说,让优美的音乐刺激学生的感官,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心灵,去追寻自己“独特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 二泉映月 》一文时,在课堂结尾,我播放了二胡名曲《 二泉映月 》。伴随着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月光似水,静影沉璧”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阿炳“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仿佛萦绕在耳际……如此结尾颇有“余音绕梁”之效。
4.巧设“读写链”——读写迁移
阅读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解轻表达”的现象,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也大多停留在理解、模仿层面,即课堂结尾让学生说一说文章怎么写的,或模仿文本的结构写一段话等,注重的是写的形式,不是写的内容。学生往往不能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导致读写训练貌合神离的弊端。因此,在教学中应紧扣文本中的“情点”,以“情”为链,丰富、充实学生的习作源泉,所谓“情动而辞发”。
再如《 掌声 》一文,课堂结尾时,我依据文本内容巧妙设置了一篇材料习作:请根据小英的来信,给小英回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并学会使用写信的格式。面对这种别样的作文,学生一改往常习作时的无奈表情,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毋庸置疑,小英的来信正是文本中的情感升华点,其中的两个“永远”强烈地表达了小英那颗感恩的心和那份浓浓的同学情;加上先前课堂结尾时的深入交流,学生已感同身受,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鸣,写作时自然文思泉涌。这种充分挖掘文本中情感资源,巧妙创设读写链,作为一种习作指导的策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习作材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情趣。
5.延展“阅读面”——自能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要学会做加法,要在教学单一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延展阅读,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结尾也可采用课外延伸的方式进行,将课堂教学结尾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导火索,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让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展到课余生活中去。王崧舟老师在教学《 草船借箭 》结尾时设计了下面一组对话:“周瑜的气度、周瑜的为人、周瑜的才智、周瑜的智慧都不如诸葛亮,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先生真神人也。’然后就向诸葛亮讨教神机妙算是怎么来的,诸葛亮一五一十地对鲁肃说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真的想知道?”“一定想知道?”“下课!下课以后请同学们自己去看《 三国演义 》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第四十六回上。”王老师通过这样的对话引导,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而教学也自然而然地向课外进行了延伸,学生不需要教师提醒也会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就达成了叶老的语文教学终极目标——“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揣摩,仔细斟酌,精心设计,通过精彩的课堂结尾,升华教学主题,深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情趣,提高学生言语实践能力,从而努力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区实验小学,江苏 镇江,212125)
目前,不少语文课堂结尾的教学依然趋于单向与肤浅。有的教师习惯在课堂结尾简单地重复主要内容,不关注言语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一言堂”。有的教师把课堂结尾“机动化”,如果课堂流程进展顺利,结尾就“大做文章”;如果课堂中间环节拖延了时间,结尾收束就三言两语“草草收兵”。还有教师喜欢“贴标签”,即用一些空洞的名言警句作华丽收场,从而导致课堂结尾成了一种形式,缺之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与“习得性”。
如何实现课堂结尾的高效化?笔者以为,课堂结尾应立足文本,做到因“文”而异,即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着眼于语文本身及人的发展的价值意义角度,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考量课堂结尾,达成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预期目标。紧抓这几种能力元素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根本。
1.依托“重点段”——深化认知
综观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很多课文的最后小节往往是对全文的总结,其直白而感性的语言表达,非常契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对这些“重点段”,编者一般附有相应的背诵要求。因此,依托“重点段”来组织课堂结尾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例如《 掌声 》一文,课堂结尾时,我先通过全文的梳理,让学生了解:掌声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赞赏,是一片浓浓的同学情,归根到底一个字——爱。接着顺势导读最后一小节:“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交流:“在你遇到困境的时候,别人是怎么帮助你的?”通过切身体会,自然生成感恩之情……最后,我建议学生用呼吁的方式再次朗读课文重点段,课堂教学结束。
依托“重点段”,通过朗读、交流的方式不仅达成了“悟情”到“明理”的深化,也契合了新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积累文本语言”的语文教学理念。
2.凸显“训练点”——习得语用
李林海先生认为,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引领学生理解言语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透过言语传达的信息触摸背后的表达智慧,也就是把引领学生思考“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不好”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课堂结尾也可结合文本的特点凸显某一方面的训练,或选材,或立意,或结构,或语言,这样才不至于全而不精,泛泛而谈。《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的效果。”可见,在课尾紧扣“训练点”,强化言语实践,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课堂呈现。
课文《 安塞腰鼓 》的句式、用词具有鲜明的特色。为了让学生学习感受文中排比、比喻、反复、对比、感叹的表达方法,我在课堂结尾这样预设:作者的写作对象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什么样的句子和词语来描述安塞腰鼓?这些文字读起来给人怎样的感受?力图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体会到文章语言表达的妙处,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让学生了解作者是黄土高原人,作者写的是家乡,这样写能充分表达热爱家乡之情。学生通过交流既掌握了表达方法,又深化了对课文的解读。
3.拓展“感官区”——升华体验
“语言的尽头鸣响起音乐”,一段感人的音乐抵得上万千言语。在一些课堂结尾,我们不妨尝试用音乐来替代苍白的叙说,让优美的音乐刺激学生的感官,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心灵,去追寻自己“独特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 二泉映月 》一文时,在课堂结尾,我播放了二胡名曲《 二泉映月 》。伴随着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月光似水,静影沉璧”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阿炳“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仿佛萦绕在耳际……如此结尾颇有“余音绕梁”之效。
4.巧设“读写链”——读写迁移
阅读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解轻表达”的现象,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也大多停留在理解、模仿层面,即课堂结尾让学生说一说文章怎么写的,或模仿文本的结构写一段话等,注重的是写的形式,不是写的内容。学生往往不能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导致读写训练貌合神离的弊端。因此,在教学中应紧扣文本中的“情点”,以“情”为链,丰富、充实学生的习作源泉,所谓“情动而辞发”。
再如《 掌声 》一文,课堂结尾时,我依据文本内容巧妙设置了一篇材料习作:请根据小英的来信,给小英回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并学会使用写信的格式。面对这种别样的作文,学生一改往常习作时的无奈表情,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毋庸置疑,小英的来信正是文本中的情感升华点,其中的两个“永远”强烈地表达了小英那颗感恩的心和那份浓浓的同学情;加上先前课堂结尾时的深入交流,学生已感同身受,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鸣,写作时自然文思泉涌。这种充分挖掘文本中情感资源,巧妙创设读写链,作为一种习作指导的策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习作材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情趣。
5.延展“阅读面”——自能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要学会做加法,要在教学单一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延展阅读,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结尾也可采用课外延伸的方式进行,将课堂教学结尾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导火索,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让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展到课余生活中去。王崧舟老师在教学《 草船借箭 》结尾时设计了下面一组对话:“周瑜的气度、周瑜的为人、周瑜的才智、周瑜的智慧都不如诸葛亮,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先生真神人也。’然后就向诸葛亮讨教神机妙算是怎么来的,诸葛亮一五一十地对鲁肃说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真的想知道?”“一定想知道?”“下课!下课以后请同学们自己去看《 三国演义 》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第四十六回上。”王老师通过这样的对话引导,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而教学也自然而然地向课外进行了延伸,学生不需要教师提醒也会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就达成了叶老的语文教学终极目标——“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揣摩,仔细斟酌,精心设计,通过精彩的课堂结尾,升华教学主题,深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情趣,提高学生言语实践能力,从而努力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区实验小学,江苏 镇江,2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