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我国在教育教学上同西方国家的练习日益紧密。2000年以来,我国教育教学多次改革,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应试教育的遗留问题仍旧明显,我国传统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过分崇拜权威,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质疑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大学生一直为人诟病的一點。在笔者看来,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经过长久的针对性教学,才能让学生逐渐摆脱对权威的盲目迷信,而数学作为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一门学科,有必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任。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质疑能力
过多的考试让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如何答对问题,如何贴近答案”,时间久了,学生心中就会对答案产生一种满目的迷信,这种对于权威的“崇拜”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对于权威的质疑,殊不知早前在18世纪之前,各种伟大科学理论的发现都是从质疑常理和权威开始的。进入初中,数学无论是难度还是广度都加大了不少,使得学生更加渴求问题的答案。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保持清醒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答案并不是数学学习的全部,要重视探究答案的过程,即便是既有的答案,也要敢于对其真实性进行质疑。
一、培养初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必要性
笔者在上文已近提到,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对于很多学科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进行探讨,有时为了某些研究,需要重新审视既有知识的正确性,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有着一定的质疑能力,否则很难实现对权威的质疑和对理论的补充以及创造。而质疑作为一种能力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初中阶段学生开始系统地接触数学问题,锻炼逻辑思考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使得学生既能围绕权威知识进行问题分析,也能跳出常规逻辑,质疑权威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能力。初次之外,近些年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也是对过去应试教育遗留问题的纠正,而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核心内容。笔者将在下文简单谈谈初中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国外有研究表明,但凡是有着杰出学术贡献的人,他们的重大理论大都是20岁之前发现的,然后穷其一生来进行验证,一个人的质疑能力、创新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就是12岁到20岁之间,年龄大了,一些传统的观念就人脑中根深蒂固,想要进行质疑和创新就极为困难了。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现阶段的初中大都是11到1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对于外界的刺激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反应,其中一些是抵触情绪,一些则是质疑,而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给学生创造合适的氛围,让学生将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时间久了,学生自然会有着质疑能力。
比如在《一元二次》一章中,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是告诉学生,对于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如果其判别式△<0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无解的。这个说法在我们看来是不完整的,传统意义上的方程的解指的是实数解,而一元二次方程在△<0时还存在着复数解,复数这一知识在初中教学里不涉及,所以很多教师直接就说判别式小于零方程无解。而笔者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先将定理告诉学生即“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小于零,没有解”,然后给出学生一个方程x2 2x 2=0,让学生求实数根,让学生结合方程式思考定理是否正确。很多学生尝试去解方程,发现根号中的值是负的,因此认为定理是正确的。笔者接着引导到,对于普通的自然数,为什么有时候题目中会用“实数”来称呼,而不是用整数或者自然数呢?这是因为除了实数外还有复数,不过复数没有实际意义。有的学生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指出题目中的方程是否存在复数解?笔者继续引导,刚开始给出的结论其实并不正确,因为即便△<0,方程还存在复数根,只不过初中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由此,很多学生恍然,认识到他们所坚持的“真理”有时候并不完全争取,由此来萌发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现阶段初中数学课本对于很多理论知识的设计比较合理,很少存在能让学生产生质疑的地方,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尤其是在习题课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式的学习,学生之间互相批改题目,一旦有学生看到同伴与自己的答案不同,就会去质疑别人或者自己的答案,由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后自学时遇到参考答案和自己的答案不同时,也不会盲目修改自己的答案,而会对参考答案的正确性进行一定的质疑和分析。比如,同样在《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习题课中,笔者通过合作学习就给学生除了一到结果较为复杂的题目,既含有根号又含有分数,而笔者给出参考答案看似简洁,实则错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对这一题目达到了统一的答案,然而面对笔者给出的参考答案,很多学生发生了动摇,认为自己小组的答案是错误的。最后笔者带着学生一起解除争取答案,让他们明白参考答案只是为了“参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素质教育的一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具有代表性的科目,由于应试教育的关系,使得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盲目迷信“答案”,缺乏一定的质疑精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
【参考文献】
[1] 黄敏. 初中数学易错题分析及应对策[J]. 读与写杂志,2002.
[2] 余月芳.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分析以对策[J]. 中学教学参考,2012.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质疑能力
过多的考试让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如何答对问题,如何贴近答案”,时间久了,学生心中就会对答案产生一种满目的迷信,这种对于权威的“崇拜”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对于权威的质疑,殊不知早前在18世纪之前,各种伟大科学理论的发现都是从质疑常理和权威开始的。进入初中,数学无论是难度还是广度都加大了不少,使得学生更加渴求问题的答案。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保持清醒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答案并不是数学学习的全部,要重视探究答案的过程,即便是既有的答案,也要敢于对其真实性进行质疑。
一、培养初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必要性
笔者在上文已近提到,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对于很多学科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进行探讨,有时为了某些研究,需要重新审视既有知识的正确性,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有着一定的质疑能力,否则很难实现对权威的质疑和对理论的补充以及创造。而质疑作为一种能力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初中阶段学生开始系统地接触数学问题,锻炼逻辑思考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使得学生既能围绕权威知识进行问题分析,也能跳出常规逻辑,质疑权威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能力。初次之外,近些年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也是对过去应试教育遗留问题的纠正,而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核心内容。笔者将在下文简单谈谈初中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国外有研究表明,但凡是有着杰出学术贡献的人,他们的重大理论大都是20岁之前发现的,然后穷其一生来进行验证,一个人的质疑能力、创新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就是12岁到20岁之间,年龄大了,一些传统的观念就人脑中根深蒂固,想要进行质疑和创新就极为困难了。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现阶段的初中大都是11到1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对于外界的刺激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反应,其中一些是抵触情绪,一些则是质疑,而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给学生创造合适的氛围,让学生将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时间久了,学生自然会有着质疑能力。
比如在《一元二次》一章中,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是告诉学生,对于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如果其判别式△<0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无解的。这个说法在我们看来是不完整的,传统意义上的方程的解指的是实数解,而一元二次方程在△<0时还存在着复数解,复数这一知识在初中教学里不涉及,所以很多教师直接就说判别式小于零方程无解。而笔者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先将定理告诉学生即“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小于零,没有解”,然后给出学生一个方程x2 2x 2=0,让学生求实数根,让学生结合方程式思考定理是否正确。很多学生尝试去解方程,发现根号中的值是负的,因此认为定理是正确的。笔者接着引导到,对于普通的自然数,为什么有时候题目中会用“实数”来称呼,而不是用整数或者自然数呢?这是因为除了实数外还有复数,不过复数没有实际意义。有的学生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指出题目中的方程是否存在复数解?笔者继续引导,刚开始给出的结论其实并不正确,因为即便△<0,方程还存在复数根,只不过初中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由此,很多学生恍然,认识到他们所坚持的“真理”有时候并不完全争取,由此来萌发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现阶段初中数学课本对于很多理论知识的设计比较合理,很少存在能让学生产生质疑的地方,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尤其是在习题课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式的学习,学生之间互相批改题目,一旦有学生看到同伴与自己的答案不同,就会去质疑别人或者自己的答案,由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后自学时遇到参考答案和自己的答案不同时,也不会盲目修改自己的答案,而会对参考答案的正确性进行一定的质疑和分析。比如,同样在《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习题课中,笔者通过合作学习就给学生除了一到结果较为复杂的题目,既含有根号又含有分数,而笔者给出参考答案看似简洁,实则错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对这一题目达到了统一的答案,然而面对笔者给出的参考答案,很多学生发生了动摇,认为自己小组的答案是错误的。最后笔者带着学生一起解除争取答案,让他们明白参考答案只是为了“参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素质教育的一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具有代表性的科目,由于应试教育的关系,使得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盲目迷信“答案”,缺乏一定的质疑精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
【参考文献】
[1] 黄敏. 初中数学易错题分析及应对策[J]. 读与写杂志,2002.
[2] 余月芳.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分析以对策[J]. 中学教学参考,2012.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