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这句话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该遵循作者的文路,即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应该以作的写作思路来理解教材,钻研教材,结合编者的编排意图及其学生实际来“用教材教”,以期获得教学效益最优化,实现语文教学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一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自信的扫路老人形象。审读课题时不难看出,文章写的是一位扫路人,可是作者为什么不惜用近一半的笔墨来写天游峰的“高”和“险”?如果教学把写景和写人截然分开,岂不违背了作者写作的思路?因为作者描述天游峰的“高”和“险”,其目的是反衬扫路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细读文本,借助人物白描,天游峰扫路人的形象在侧面烘托、图文互见中栩栩如生,人物对话语言运用之妙匠心独运,耐人寻味。
一、形神兼备的白描之法
研读文本,文中有两处描写扫路老人的外貌:(1)“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第三自然段)(2)“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第八自然段)准确地说,前一处是描述老人的概貌,勾勒的是衣着,犹如国画中的皴擦点染,重在交代,立足于“形”;第二处则是刻画老人的肖像,点睛的是神采,恰似国画中的工笔细描,重在写真,聚焦于“神”。外貌描写由粗及细,由面及点,暗示作者与扫路人由初识到相识,直至熟识,逐步走进扫路老人心灵的心路历程,反映了认识的理解与深化,有内在的认识规律。由此,两处外貌描写的作用可见一斑。
我们教学中不能抛开文本内容孤立语段进行刻板训练,而应遵循作者的文路作比较式阅读:(1)扫路老人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什么?(2)作者对扫路老人前后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3)“我”本去游览天游峰,为什么却着重刻画了一位天游峰的扫路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不难看出,这样的阅读比较关注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内容,即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对小学生而言,外貌描写并不是理解的难点,真正的难点是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刻画,在两次外貌描写的变化比较中体验作者认识的深化和情感的微澜,感悟作者表达的独具匠心。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很重要,《天游峰的扫路人》给我们的启示也许是一个告别熟视无睹的问题。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是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单纯“教课文”和游离文本的机械语言训练在课堂教学中都应摈弃。
二、图文互补的画外之音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这样表述的: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面对文选型教材,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课文插图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应该是我们理解文本最好的媒介之一,需要我们领悟编者意图,引领学生在与文本的比较中进行语言实践。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创造有利时机让学生“读图”,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图画中说出自己对扫路老人的认识和理解——从老人手中大大的扫帚,老人全白了的头发和胡须,微笑的神态等去启发学生想象、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扫路人呢?根据课文插图训练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组织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本,深入文本,从老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面体悟老人的特点、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和独特,不断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如课文为了凸显扫路老人每天的劳动生活“不同寻常”,作者这样写:“……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上山下山一千八百多级……每天一级一级扫上去,再扫下来”呢?还有,这里作者为什么写游客登山时“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和“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这一连串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连续使用不[口][罗]唆吗?通过同桌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的方式层层剥笋,对比语言,丰富语言,多形式、多层次阅读内化,逐步丰满老人慈善朴实、自信豁达、自强不息的形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课堂上,我们理应看到教师引领学生由肤浅到深刻,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螺旋式探究、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形象的感知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认识理解、想象感悟。“形象大于思想”,语言的理解、内化与整合也丰富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趣味!
三、言意共生的韵外之旨
文章的语言独具韵味,很值得把玩。比如,文题“天游峰的扫路人”就让我们浮想联翩:“天游峰”仅仅是一座山峰吗?原来,登上武夷山顶峰,便可观日出,揽云彩,游天宫……而这正是天游峰得名的由来,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像一根银丝从空中飘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这里,作者仅仅写石阶的“窄”和“长”吗?为什么把“九百多级石梯”比做“银丝”?文章对话语言质朴清新,饶有趣味:“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相伴,我能舍得走吗?”“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透过朴素的文字,老人依恋故土的炽热情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跃然纸上!可见,语言文字不是干瘪的,而是有形有声有色的,也是充满情意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唤起学生的“生活原型”和“生活情趣”,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感受,学会表达,这是理解本文重要的情感基调。
实践证明,学生、教师、教材的编者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我们不能就课论课,而应该跳出课堂,从课内到课外,触摸师生和文本背后更深刻的话语:学生对文本初步感知多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落差在哪里?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着力点是怎样展开的?深入了解学情,确定以学定教的基点,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最大化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为,课堂是师生“生长”的地方,一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二是为了教师的发展。教学相长,让师生在“生命的课堂”里享受人生,彰显个性,邂逅预约与未曾预约的精彩!?
一、形神兼备的白描之法
研读文本,文中有两处描写扫路老人的外貌:(1)“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第三自然段)(2)“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第八自然段)准确地说,前一处是描述老人的概貌,勾勒的是衣着,犹如国画中的皴擦点染,重在交代,立足于“形”;第二处则是刻画老人的肖像,点睛的是神采,恰似国画中的工笔细描,重在写真,聚焦于“神”。外貌描写由粗及细,由面及点,暗示作者与扫路人由初识到相识,直至熟识,逐步走进扫路老人心灵的心路历程,反映了认识的理解与深化,有内在的认识规律。由此,两处外貌描写的作用可见一斑。
我们教学中不能抛开文本内容孤立语段进行刻板训练,而应遵循作者的文路作比较式阅读:(1)扫路老人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什么?(2)作者对扫路老人前后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3)“我”本去游览天游峰,为什么却着重刻画了一位天游峰的扫路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不难看出,这样的阅读比较关注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内容,即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对小学生而言,外貌描写并不是理解的难点,真正的难点是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刻画,在两次外貌描写的变化比较中体验作者认识的深化和情感的微澜,感悟作者表达的独具匠心。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很重要,《天游峰的扫路人》给我们的启示也许是一个告别熟视无睹的问题。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是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单纯“教课文”和游离文本的机械语言训练在课堂教学中都应摈弃。
二、图文互补的画外之音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这样表述的: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面对文选型教材,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课文插图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应该是我们理解文本最好的媒介之一,需要我们领悟编者意图,引领学生在与文本的比较中进行语言实践。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创造有利时机让学生“读图”,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图画中说出自己对扫路老人的认识和理解——从老人手中大大的扫帚,老人全白了的头发和胡须,微笑的神态等去启发学生想象、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扫路人呢?根据课文插图训练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组织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本,深入文本,从老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面体悟老人的特点、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和独特,不断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如课文为了凸显扫路老人每天的劳动生活“不同寻常”,作者这样写:“……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上山下山一千八百多级……每天一级一级扫上去,再扫下来”呢?还有,这里作者为什么写游客登山时“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和“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这一连串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连续使用不[口][罗]唆吗?通过同桌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的方式层层剥笋,对比语言,丰富语言,多形式、多层次阅读内化,逐步丰满老人慈善朴实、自信豁达、自强不息的形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课堂上,我们理应看到教师引领学生由肤浅到深刻,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螺旋式探究、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形象的感知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认识理解、想象感悟。“形象大于思想”,语言的理解、内化与整合也丰富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趣味!
三、言意共生的韵外之旨
文章的语言独具韵味,很值得把玩。比如,文题“天游峰的扫路人”就让我们浮想联翩:“天游峰”仅仅是一座山峰吗?原来,登上武夷山顶峰,便可观日出,揽云彩,游天宫……而这正是天游峰得名的由来,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像一根银丝从空中飘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这里,作者仅仅写石阶的“窄”和“长”吗?为什么把“九百多级石梯”比做“银丝”?文章对话语言质朴清新,饶有趣味:“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相伴,我能舍得走吗?”“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透过朴素的文字,老人依恋故土的炽热情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跃然纸上!可见,语言文字不是干瘪的,而是有形有声有色的,也是充满情意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唤起学生的“生活原型”和“生活情趣”,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感受,学会表达,这是理解本文重要的情感基调。
实践证明,学生、教师、教材的编者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我们不能就课论课,而应该跳出课堂,从课内到课外,触摸师生和文本背后更深刻的话语:学生对文本初步感知多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落差在哪里?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着力点是怎样展开的?深入了解学情,确定以学定教的基点,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最大化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为,课堂是师生“生长”的地方,一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二是为了教师的发展。教学相长,让师生在“生命的课堂”里享受人生,彰显个性,邂逅预约与未曾预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