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融合与创造”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wu8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擅长表现人体美的画家,雷诺阿在传统人体画的基础上,融合多种形式因素,创造出具有个性特征的人体画。文章主要从形式与手法的角度分析雷诺阿人体画的特点,并借此探究与传统人体画之间的联系,把握人体在雷诺阿绘画中的独特美感。
  关键词:人体画;雷诺阿;传统人体画;融合;创造
  人体一直都是西方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之一。据华萨利记载:“意大利公认的领袖米开朗基罗说过,那些东西(田野、树木、工场)应当作为较差的人的消遣与补偿,因为艺术真正的对象是人体。”[1]对于绘画来说,半裸或全裸的人体成为常见的主题。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巴洛克到新古典主义,人体画都占据了大部分篇章。即使在现代绘画中,人体画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显示出画家对“人”自身的解读和探寻。
  在丰富多彩的人体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19世纪法国画家雷诺阿展示出极大的热情与才能,创造出大批人体画作品并受到广泛的认可。苏联著名文艺评论家阿尔巴托夫赞扬雷诺阿的人体艺术作品:“他的视觉之精微,他的肖像画之丰富和精致,他画的眼、嘴乃至整个面孔之富有神韵,他的趣味之纯正,他的手法之驾轻就熟。”[2]其中,描绘女性裸体最受赞誉。在他的画中,女性人体体结实、丰腴、有肉感,色彩强烈,充满诱惑。相较于传统的人体画,雷诺阿画中的人体具有不同的特质,个性特征鲜明。本文主要从形式与手法的角度分析雷诺阿人体画的特点,并借此探究其与传统人体画的联系,把握人体在雷诺阿绘画中的特殊美感。
  一、雷诺阿画中人体的造型语言
  基于传统人体艺术的造型特点,雷诺阿画中的人体姿态优美,肉体饱满,具有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同时,雷诺阿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融入对人体美的真实感受,使人体的造型语言具有个性特点。下面分别从人体的姿态、形体及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姿态
  在统一的场景设定下,画中女性身体多为侧身而坐的姿势或是卧躺式,如花朵盛放的身体占据大半个画面。在雷诺阿众多的人体作品中,表现沐浴的场景最为常见,特别是在画家的创作后期。在画面中,她们有的微微抬起手抓着遮挡的衣物,有的弯着手轻轻整理垂下的头发,都在享受沐浴后的惬意。女人们的肢体动作看似随意自然,但平缓的动态间却显露出优雅的气质,令人不禁联想到古典主义的人体造型,如雷诺阿于1895-1897年间创作的《横卧的裸女》。在这幅画中,女人的姿势显然借鉴了乔尔乔纳的作品《沉睡的维纳斯》,使卧躺的女性人体具有静谧的古典气质。同时,两者的姿态也存在不同之处。相较于接近流线型的女神维纳斯,雷诺阿微微舒展了裸女的肢体,使其双臂与双腿有一定的弯曲,从而让人体的姿态显得更加放松自然,也为画中的女子增添一丝欢快的趣味。如同作品各自的题目一样,乔尔乔内笔下的女性身体的形态极为流畅,显示出神性的严谨与庄严,而雷诺阿画中的人体姿态则仅仅为了表现生活中的人体动态。这点从动作的目的性角度来看,虽然两者的姿势相似,雷诺阿参照了前者的人体造型来设计女性的形体,但是雷诺阿画中的人体属于实用性动作,这些动作既不象征感情,也不代表思想,只是描绘生活中偶然一见的某个真实动作,具有现实性。
  (二)形体
  画中女人体的外形特征几乎一致,她们都有圆圆的脸蛋、细长的眼睛、平静的表情,女性的四肢格外粗大、乳房饱满突出、臀部宽大肥硕,展现出健康的女性形象。这种充满肉感的女性身体令人不禁联想到鲁本斯的裸体艺术,无论是创作早期的《水边美女》,还是中期的《阳光下的裸女》以及后期的《浴女图》,都可以从中看到体型丰腴健壮的人体,表现出属于鲁本斯的“米红色肉体的欢乐”。这种比例夸张、具有强烈肉欲特征的裸女,从某种意义上讲,象征生殖与繁衍的功能,暗喻大自然赐予女性的力量。但是,雷诺阿画中的裸女与鲁本斯有所不同。雷诺阿在原有的形体基础上表现“青春期”的浴女,进一步强调这种与生俱来的力量。相较于鲁本斯画中过于肥胖的肉体造成的累赘感,雷诺阿画中的女性身体虽圆润丰满但肌肤紧致,少有褶皱,吹弹可破的肌肤,仿佛暗示己发育成熟,人体像自然结出的丰硕果实,有一种未经忧患、浑然天成的美。这种独特的美既表现出人体的崇高与神秘,具有古典主义气质,又体现出女性未染世俗的单纯,具有一种简单的力量。
  (三)结构
  作为歌颂人体美的画家,雷诺阿对人体结构的表现有个性的表达方式。在保持人体合理比例的前提下,雷诺阿弱化了部分结构的刻画,加强关键部位的形体转折,突出表现人体的整体动态,这点让人不禁联想到安格尔的人体画,着重用线来规整人体的轮廓,并不对结构有过多的描绘。从视觉效果来看,这种表现形式弱化了肌肉之间与形体之间的组合关系,人体轮廓的结构穿插关系也被模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雷诺阿并没有对人体结构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但是这种概括化的表现方式是在画家对人体结构有更深层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他将复杂的内部结构用更清晰明了的方式表达,每一处结构都准确无误,应有尽有,并且对细节刻画的视觉分寸把握得十分到位。这种驾轻就熟的表现能力以及对结构的协调,使雷诺阿的人体画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浑厚,保有一种永恒的安定状态。如雷诺阿的作品《裸女与帽子》,画家在不过分强调结构的基础上,着重表现皮肤和肌肉,使女性的身体呈现出一种含蓄柔和的肉体美。
  二、雷诺阿画中人体的表现手法
  “只有当我感觉能够触摸到画中的人时,我才算完成了人体肖像画。”[3]这是雷诺阿对人体画的理念。为了达到这种表现程度,柔和细腻的处理手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主要体现在画家对颜色的干湿选择与笔触的衔接上。受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罗瓦流动幻彩的风格影响,雷诺阿选用透明画法来表现人体。透明画法是一种传统的油画表现技法,是用透明而轻薄的颜色分层在画面上叠加直至获得想要的效果。这种画法将各种色调融合在一起,形成模糊的、彩虹般的效果,并且使人体身上许多微妙的关系得以展现。同时,从事彩绘瓷画的经历,促使雷诺阿在人体画上沿用细腻、轻柔的笔触来叠加透明色层,各种颜色的笔触衔接得十分自然,不留痕迹。这种柔和的手法在雷诺阿1876年的作品《阳光下的女人体》中得到完美的體现。画中女人的脸蛋颜色湿润,眼睛陷入深深的阴影中,却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细微的色彩变化。薄腻的油色、交错重叠的笔触使画面具有搪瓷般平滑的效果,使人不禁想起洛可可画家布歇的作品。   除了在笔法上的独特运用,雷诺阿还利用变化的色彩来表现人体。在人体的颜色上,雷诺阿有固定的一套色系。前期的用色偏冷,多为冷黄色、粉绿灰色和群青灰色,后期的用色偏暖,热衷用玫瑰色来表现血液的流淌。同时,在保持颜料透明性的基础上,大胆利用各种色彩之间的对比,如色相、色性、纯度等性质,来表现人体的肌肉组织与肌肤特点,形成微妙的色调变化。《金发浴女》是雷诺阿人体画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中的女人有着蓬松的金发、丰满的体态,在蓝色海水的衬托下,如同古希臘雕刻一样坚实。其中最为特别的是画家对女人身上阴影的处理,并没有一味地再现实际的暗影颜色,而是利用补色来表现形体的暗面。这点与传统人体画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传统人体画主要运用明暗光影来体现人体的立体感,而雷诺阿是利用色彩关系来表现形体的变化,讲究对“形”与“色”的整体掌控。这种利用色彩来塑造人体的方式,体现出雷诺阿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使雷诺阿的人体画不仅具有古典主义的细腻柔美,还拥有印象主义的色彩魅力。
  三、雷诺阿的人体画与传统人体画之间的异同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无论在造型语言还是表现手法上,雷诺阿的人体画与传统人体画之间联系紧密又存在差异。一方面,传统人体画为雷诺阿绘画中的人体奠定美的基础。在形式上,无论是早期的人体艺术还是新古典主义的人体画,都为雷诺阿如何展现人体的美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使雷诺阿画中的人体具有美的体形与动态的源泉。同时,在技法上,传统人体画展示了表现人体美的实际画法,透明画法的运用使雷诺阿画中的人体具有细腻与柔和的美,正值最青春最美的时候。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雷诺阿的人体画,使画中的人体始终透着一种古典主义特有的文雅端庄的气质。可以说,雷诺阿的人体画是一条红线,将整个人体艺术史连起来,从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乔尔乔内、鲁本斯、德拉克罗瓦、安格尔等人体大师的影子。
  另一方面,雷诺阿虽基于古典主义理想美法则,学习大师们笔下的人体,但他并没有沉溺其中,而是选择走出画室,面向生活,观察真实的人并表现所感受到的自然美。相比于传统绘画中几乎完美的理想化人体,雷诺阿画中的人体更接近生活中的人,是对现实真切的反映。两者之间的差异从根源上看,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们的审美情趣与艺术创作的形成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殊精神和思想情感,要按照当时的精神对原有的材料加以改造。”[4]雷诺阿受19世纪法国时代精神的影响,主张艺术创新和变革,反对墨守成规。同时,小资产阶级在精神层面的要求也在雷诺阿的画中得到体现,肯定人的自我价值,提高人的个性价值。这些情感因素体现在雷诺阿的画中,充满生命力的女性身体,那么生动、欢快,形象真实得就像生活在人们身边的人一样,是具有温度的肉体。从美的感受的角度来看,雷诺阿的人体画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美。这种美是更符合人性、更接近社会生活与自然世界本身的真实,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审美的“共同感受力”,满足了更多观众对美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了雷诺阿人体画的感染力。
  四、结语
  总的看来,雷诺阿的人体画是基于传统人体画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雷诺阿的人体画找到了平衡点,形成一种特殊的、难以言喻的美感。其中不仅包含古典主义理想美,还散发着现实主义的自然美,就像一壶清澈的美酒,既不太浓烈,又足够难忘。也许正如雷诺阿所说:“我喜欢的作品是能给人永恒的美感,却并不处处向人炫耀这种美的作品。”[5]
  参考文献:
  [1]丹纳,曹园英.艺术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9.
  [2]邵传烈.走向人间的维纳斯:模特儿的文化史[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85.
  [3]牧野.雷诺阿关键词[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72.
  [4]陈望衡,李丕显.黑格尔美学论稿[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251.
  [5]华语.雷诺阿画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56.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元代画家大多追学古风古意,而此时也有一些画家承接地区性画派的“香火”,其中尤以“马夏画派”最盛。马远、夏圭皆师承李唐,马远构图独特,笔法遒劲有力,画风豪放却不失精细,善以一角而窥全局,人称“马一角”;夏圭好用秃笔,笔墨苍劲而含蓄,构图多用“一角、半边”之法,人称“夏半边”。师承“马夏画派”的有孙君泽、张远、丁野夫等人,浙派的戴进在其早年的绘画中也呈现出“马夏”画风的特点。文章主要论述对师
期刊
摘 要: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开始“看”这个世界,通过“看”我们开始认知我们周围的人和物,了解这个世界,直至经过岁月沧桑百年的洗礼后闭上双眼,“看”才真正意义上结束了。作为绘画的实践者,我们知道,我们“看”事物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个人进行视觉体验的过程,个人视觉体验是与画家艺术创作密切相关的。文章主要结合一些重要的画家及其经典作品和艺术流派中对于真实的不同诠释,进而来探讨绘画
期刊
摘 要:《环翠堂园景图》是晚明有代表性的徽州园林版画。文章从视点高度(即远景和近景)和空间建构角度来讨论这幅画作为“吴门”文人园林画影响下的产物和戏曲小说刊本插图体系中的版画,画面中两种不同风格如何交融,借此反映出晚明雅俗共融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环翠堂园景图》;“吴门”;园林画;徽州版画  版画《环翠堂园景图》(图1)由园主汪廷讷特邀苏州画家钱贡绘图、徽州刻工黄应组刻制,刊刻时间约是1606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学生培养和人才输出不断被设定更高的要求。早有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现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写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信中提到的“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如果想要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不应只面向艺术类专业学生,也应为艺术类专业以外的学生开设相应的美术史选修课程。美术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可以从
期刊
摘 要:鉴赏课一直是美术教学中相对较难授课的门类。文章结合“长信宫灯”教学案例,阐述美术鉴赏课中多元课堂形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针对传统美术鉴赏课利用多媒体进行单向知识传递,学生参与度低、思维局限的弊端,分析其背后的诸多原因。通过教学案例对比和分析,对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设计与学生参与程度进行了思考,得出在缜密的教学设计下,学生参与得到心理认同后的教学对鉴赏课学习接受有较大影响,故而在案例中寻找改善鉴
期刊
陳秀珍作品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唐代隶书书家作品的分析与研究,来探求唐代隶书中有尚汉隶笔意的现象。从殷仲容、梁升卿、韩择木、蔡有邻四位书家的隶书作品入手,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梳理了唐代隶书的发展脉络,分析了书家们是如何取法汉代隶书来进行隶书作品创作的,总结了他们的书风特点。  关键词:唐代隶书;汉隶笔意;唐代书家;书法风格  一、背景  隶书兴盛于两汉,至魏晋以降,逐渐让步于楷书。在北朝末期虽有复兴古风运动,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受胎告知》这一宗教母题为原点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宗教元素表达进行对比和分析,选择的焦点落在了教会之外的地方。艺术家们对于世俗生活和科学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强,圣像画对于他们来说不再仅仅是单纯传达教义的媒介,圣像画也需要与时俱进,吸纳当时的先进思想,成为表达观念的手段。  关键词:圣母形象;受胎告知;风格;本质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级课题“从《受胎告知》看图像学视域下的圣母形象
期刊
摘 要:研究木心的绘画,离不开对中西文化不同语境的探讨,文化土壤的更换是木心绘画作品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文化里成长萌芽后,又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徜徉过的木心,其绘画既保有传统山水画所追求的精神指向,又创新性地采用了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木心摒弃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化经营,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最终殊途同归,到达了山水画“以形媚道”所追逐的精神上自由的大世界。  關键词:木心;绘画风格;
期刊
摘 要: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二次解放女性运动浪潮高涨,女性主义一词开始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一批女性艺术家便被称作女性主义艺术家的先锋代表。弗里达就是其中一位,其因自画像而闻名。分析弗里达的作品可以看出,在创作题材和情感上弗里达与女性主义艺术是趋同的,但画作中的情感与思想上,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个人角度观察世界。  关键词:弗里达自画像;女性主义艺术;女性艺术;女性意象  弗里达·卡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