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讲究因材施教。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除了靠教师的引导,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高中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与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不仅成为培养学生健康体格的重要形式,也成为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手段着积极作用。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应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激发每个学生的运动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爱好和特长项目,提高体育爱好、特长项目的运动水平和增进健康的能力,从而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体育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思想品质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引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从高中体育教材的内容看,体操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及勇敢拼搏的精神。
2.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格做基础,学生的智力发展势必也会受到阻碍。高中生学习的任务比较繁重,精神容易疲劳,紧张的学习姿态之余,利用广泛的户外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格,还可以让学生绷紧的神经得到疏松和休息。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高中生中有不少同学受到学习、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生理方面的困扰而忧心忡忡,这说明培养青少年及儿童健康的心理是当前教育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并需解决的问题 而体育课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锻炼学生勇敢、坚毅、果断及自控能力等优秀品质。还可以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交往和协作能力, 同时树立集体主义思想。体育活动可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体育活动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今后步人社会和工作岗位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加强体育素质教育
1.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其次,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方向及遇到的问题要予以指导、点拨、肯定性与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形成。最后,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体育课重示范、重模仿、轻体验、轻创新的教学模式,针对教材特点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如篮球三步上篮教学,可采用热身、自我展示、引导、点拨、分层教学一自我展示、评价的教学模式:如篮球裁判法教学,可采用先欣赏篮球比赛短片、提出问题、分组合作探讨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引导、归纳、评价的教学模式等等。
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另外,通过上体育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如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有这些素质,在体育课中都得到了发展。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3.注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现有的体育教师是在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这种以往的知识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的进行培养与提高,制定自修计划。另外应注重对他们敬业精神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努力地钻研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化教师队伍监控管理机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大力加强对学生组织教学、训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素质教育。
总之,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体育课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行.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体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足够重视,这应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阶层所必须认识到的。体育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樊鹏举,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耐力素质的训练[J],新课程:中学,2010(08).
[2]王军,素质拓展训练与高中体育教学结合初探[J],教师,2010(05).
[3]王达高,对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途径的几点体会[J],文理导航(中旬),2011(3):71.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与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不仅成为培养学生健康体格的重要形式,也成为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手段着积极作用。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应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激发每个学生的运动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爱好和特长项目,提高体育爱好、特长项目的运动水平和增进健康的能力,从而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体育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思想品质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引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从高中体育教材的内容看,体操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及勇敢拼搏的精神。
2.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格做基础,学生的智力发展势必也会受到阻碍。高中生学习的任务比较繁重,精神容易疲劳,紧张的学习姿态之余,利用广泛的户外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格,还可以让学生绷紧的神经得到疏松和休息。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高中生中有不少同学受到学习、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生理方面的困扰而忧心忡忡,这说明培养青少年及儿童健康的心理是当前教育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并需解决的问题 而体育课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锻炼学生勇敢、坚毅、果断及自控能力等优秀品质。还可以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交往和协作能力, 同时树立集体主义思想。体育活动可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体育活动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今后步人社会和工作岗位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加强体育素质教育
1.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其次,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方向及遇到的问题要予以指导、点拨、肯定性与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形成。最后,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体育课重示范、重模仿、轻体验、轻创新的教学模式,针对教材特点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如篮球三步上篮教学,可采用热身、自我展示、引导、点拨、分层教学一自我展示、评价的教学模式:如篮球裁判法教学,可采用先欣赏篮球比赛短片、提出问题、分组合作探讨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引导、归纳、评价的教学模式等等。
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另外,通过上体育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如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有这些素质,在体育课中都得到了发展。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3.注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现有的体育教师是在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这种以往的知识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的进行培养与提高,制定自修计划。另外应注重对他们敬业精神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努力地钻研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化教师队伍监控管理机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大力加强对学生组织教学、训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素质教育。
总之,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体育课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行.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体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足够重视,这应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阶层所必须认识到的。体育素质教育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樊鹏举,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耐力素质的训练[J],新课程:中学,2010(08).
[2]王军,素质拓展训练与高中体育教学结合初探[J],教师,2010(05).
[3]王达高,对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途径的几点体会[J],文理导航(中旬),201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