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麻糖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ya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家乡虽只月余,心中不免牵挂,像一只归巢的鸟儿寻不到小窝一般忧伤难过。于是,对家乡特有的名吃风俗便格外怀念。像是拽面,简简单单的面条在妇人一双巧手下反复揉搓,韧而不断。晶莹透亮的拽面,刚一出锅便被浇上用各种时蔬肉类炒制而成的卤子,喷香劲道,尝上一口,久久难忘。除了它,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麻糖了,作为一道独特的只在过年时才会有的面食,它寄托了幼时的我对于新年所有的盼望与期待。
  大江南北的人都知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没错,一进腊月,新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对于我们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炸麻糖。这件事宜早不宜晚,所以许多人家一进腊月便四处打点,忙活起来。
  我们家总在腊月中旬的时候炸,奶奶颇有经验地告诉我们小辈,这个时候正好,空闲的人比较多,来帮忙的自然也多,如此一来,多方便省事啊!因为炸一次麻糖是要吃一个月的,所以量绝对不能少。
  和面:胖面团在发酵
  奶奶总会在炸的前一天和好面,用的是那种乡下常见的大铝盆或是瓷盆,盆底特别厚实。
  掂着大面口袋,一次只倒出一部分来,再舀上一碗水,慢慢地和着,面粉与清水的奇妙相遇便形成了可爱的面团。奶奶总是不急不躁,面一点儿一点儿倒,水一碗一碗舀。她往因多年下地干活而布满裂口的手上缠了圈乡下便宜的医用白胶带,然后就这样一拳一拳砸下去,一下一下翻上来,又一遍一遍用力挤压。直到面用光,水用尽,盆内也干干净净,这面才算和好。
  这还不算完,还要去寻来冬天印着大朵大朵牡丹花图样的厚棉被,将面盖上,捂得严严实实。再将那面挪到屋里生的火炉旁,醒上整整一晚。奶奶总会不时地查看面团,看看它是否已发好,像是守护着自己最可心的孩子。
  生火:特制火炉已就位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一家人都起床忙活起来。冬日的清晨总会刮起几阵风,或大或小。北方的风里没有丝毫的水汽,很干很烈,刮在人脸上像一把把小刀,又仿若喝了一口烧刀子酒,整个面庞被吹得红红的。
  最早起床的总是爷爷,他披一件老古董似的军绿色棉衣,几片油渍和脏污在这颜色下倒也看不分明。在昏暗的黎明,他打着哈欠,袅袅上升的白色雾气中看不清他的脸,只有破旧棉拖鞋趿拉着摩擦地面发出的声响格外清晰。
  爷爷从我家门口的那块空地上搬着红砖,这红砖是早早预备下的——早一年但逢村里有什么婚丧嫁娶、房子翻修重建的事情,爷爷总会向人家讨要来剩下的几块红色砖头,在家门口寻一处隐蔽的地方悄悄囤起来,就为着过年的时候能用上。
  他极熟练地将红砖垒了一圈,又在上面搭一圈,如此搭了五六层才好。他取来一只瓦盆,和上草木灰和石灰,仔仔细细地和成一摊泥巴,再将它一层一层地覆在红砖上及空隙中。弄好后,爷爷仿佛还不甚满意,瞪着两只浑浊的眼睛一点一点地细细查看着,不时用手摸一摸,拍一拍,直看得心满意足了,才肯听奶奶的话,支上大油锅。
  编花:翻转的花在长大
  爷爷在院里折腾着劈柴生火的时候,屋里的女人也没有闲着。吃过早饭,七大姑八大姨便都陆陆续续上门来,她们支起一张很大的木案,看似混乱却又明确地干着自己的活计。
  大面团醒了整整一晚,胖乎乎的快要从面盆里溢出来了。经验丰富的老姑总会极快地揪成一块块巴掌大的小面团,下手快准狠,毫不拖泥带水。接下来,便是流水线一般的制作了。
  面团先会被反复揉捏,直揉得滑腻滑腻的,才被搓成一根粗粗的长条。女人们直接伸手蘸点儿菜油,再反复涂到木案上,保证面团不会黏到上面去。她们扬起粗糙但宽厚温暖的手掌,像诱哄拍弄啼哭的小孩快快入睡似的,将长条面团拍成扁平。接着,拿起前一天被男人们磨得极锋利的菜刀,颇有节奏地切成一片一片,每一片中间会割上一刀,但绝不可以割断。然后将两张面片重叠在一起,轻轻地拽着两头,将中间割出来的口子掏大,再漂亮地一捏一转一翻,一个漂亮的麻糖便新鲜出炉了。
  炸熟:浴火而生的美味
  一个个麻糖在女人们的巧手下翻转而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套着涂满油的薄塑料袋的木案上。这之后,便是最后一道工序,也就是最重要的炸制环节了。
  在四合院中央,爷爷早早地支好了油锅,木柴噼里啪啦地烧着,冒出的红色焰火像极了人们迎新年的兴奋快乐心情。在我们这里,专门管炸麻糖的人叫“出秤”,大概是为了强调炸的重要性吧。
  满锅的油上冒着热气,需伸手在距离油面七八厘米的位置试上一试,才知道油温是否合适。有经验的老人只消对着油锅看一眼它的气泡,便知这油烧到什么程度了,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这点的,只好用手来感知油温。
  待油温合适了,一个个麻糖便要下锅了。“出秤”的人用那种特制的又长又粗的木筷,将一面炸制金黄的麻糖翻个身,一个个极为费事,也需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有时满满一锅,一个个地捞不出来了,才会下笊篱。捞起笊篱,上下轻轻一掂,控一控多余的油,便将麻糖一股脑地倒入准备好的锅里。
  锅里往往会倒扣一只瓷碗,曾有一次我不懂事,将瓷碗偷偷拿走用来兑红糖水喝。奶奶看到炸好的麻糖都泡软了,这才发现我的小动作,哭笑不得地仔仔细细向我解释了瓷碗的作用。
  原来平常使用的锅是内凹的,在锅中间倒扣一只瓷碗,那么两者之间便会形成一个小空间,这样的话,炸好的麻糖里多余的油便会顺着锅边流入空间里。不得不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大啊!
  供奉:谁的愿望在许下
  第一锅炸出的麻糖是不可以吃的,即使是小孩子也不被允许,必须先“上供”。所谓的“上供”,也就是供奉神仙。奶奶总会挑出最干净漂亮的小碗来,盛上两三个刚炸好的麻糖,恭恭敬敬地放在香案上。她虔诚地在垫子上跪下,口中念念有词,之后又叩了三个头,这才结束。完成这一项神圣而又庄严的仪式后,小孩们便一窝蜂似的抢了上去,胖乎乎的小手拿着胖胖的小麻糖,在寒冷的冬天里追逐着,打闹着。
  或许胖胖小小的麻糖,味道远不如其他精致小巧的可口糕点,但它却毫无保留地侵占了我对于家乡新年的所有记忆。那份有温度的回忆,我从来不曾忘记过。
  编辑/胡雅琳
其他文献
1  易蓝觉得自己是个只会写字的人,从来都是。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就知道了一件事情,自己与数理化以及所有自然科学类的科目都没有缘分。或许它们认得她,可她不认得它们。她只认得那些板正大气的方块字,悠悠然从《诗经》和《楚辞》中走出来,再步入《说文解字》和《人间词话》里面去。可是从来没有哪所学校是可以只学语文的,也从没有哪个家长会觉得严重偏科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于是面对着一败涂地的成绩单,她也仿佛觉
期刊
姥爷在家的时候,从来都不用徐林飞动手做饭。  他只管待在院子里的花盆边,跑来跑去捉些小昆虫。  到了饭点,熟悉的喊声一响起,他就赶紧放下手中的泥巴,蹦跳着来到屋前的水泵边上,用力一压,那些井水就“咕噜噜”冒出来。洗干净手后,再“哒哒哒”跑到饭桌边,昂着头等着姥爷端出两碗饭、两小杯烧酒、一碟素菜、一碟荤菜。  “林飞,我的乖外孙,咱吃饭喽!”  饭桌上,姥爷的脸总是红扑扑的,林飞把小小的冰凉的手掌贴
期刊
第一次见到长在枝上的棉花,是很久以后,在江南了。奇怪的是,明明第一次见,我却有种久别重逢的奇妙感觉,仿佛见到了一位故人。  那是一个平常的夏天。“哎,你这孩子干什么去?”“不用你管!”妈妈被我狠狠甩在身后,我在拥挤的车厢里左冲右撞,终于到了人较少的车厢连接处,蹲下来生闷气,想着本应有的座位。  “小姑娘一个人?”一个沙哑的声音从我头顶传来。我心里陡然一惊。循着声源看去,一张爬满皱纹的脸闯入视线。脸
期刊
(一)  时间定格在夏日燥热的风中,提及你我又想起云间扑闪翅膀的飞鸟,柳树枝头悄然长出的嫩芽,还有静谧黄昏下满城金黄色的麦田。  你说稻草人没有心跳,只能舒展着枯萎的腰身,远远地望着香气沁人的花园中笑颜盛放的孩童。不会有人懂得它的孤独。  彼时你正张开双臂,直直地站在连接成片的麦田中央高高的石头上。蝴蝶扯着你凌乱的发丝在空中打转,你眼睛闪亮地望着前方,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我呆呆地望着你的方向,外
期刊
先沟通再做决定  亲爱的何老师您好,我最近遇到了些小问题,恳请您帮帮忙。1.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我有一个朋友,她最近心情不好,但我最近对她说了些话,我自己觉得没什么,但她好像受不了,就不理我了,我该怎么办?2.我在班上是一个班干,在收试卷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一个同学的试卷收了,因为她还没写完,就叫我不要收,可我却收了,她也不理我了。何老师,我该如何面对这两件事呢?  —— G  何炅回复:这两件
期刊
夏日转眼只剩一个尾巴,难耐的酷暑不再,偶尔还会有凉风吹来。这是一节自习课,老师没有来,同桌低着头在和老师新讲的难题作斗争。我也是在不经意的抬头间才注意到窗外的那棵树。  那棵树应该有些年头了,枝干粗壮遒劲,因是夏天,满树浓绿。午后的阳光挑着缝挤进来,明媚却不刺眼。外面起了一阵风,阳光被揉碎,跟着树叶一齐晃了起来。那一瞬,我看得有些出神。  姥姥的村庄里也有这么一棵树,历经了漫长岁月的老树,会对雨露
期刊
Part1.书籍  《万物有灵且美》  我复又想起这本书,是看到同系列英剧《万物既伟大又渺小》开播——预告片里远方山峦如画,年轻的兽医似乎融进了英国乡村的草原,满眼俱是满足。我想,是他流露出来的疗愈感和那片土地的绿意,唤醒了我脑海里对这本书的深切怀念。  作者哈利本职是兽医,写书不过是兼职,可许多人都说,他所拥有的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他凭借这本书拿下了很多奖项。可这哪里是上天赐予他的天
期刊
最后的木棉落下了  四五月是雨水丰沛的时候。每一次铺天盖地的降水都是木棉花的灾难,它们和着雨一朵又一朵沉沉地砸下,裹着雨珠和汁液在水泥地上一呼一吸。很快,枝头没有灼艳的点缀了,连最后一朵红棉也凌空而下。我的文章还是没有见报。  一个月前红棉正盛时,我用文字记录下了那一树的绚烂,并带着和红棉一样火红且热烈的期盼投给了本市的报纸。以往的经验告诉我,这家报纸的编辑喜欢带有生活色彩和时效性的文章,但刊用与
期刊
每一天都真实地存在,悲喜会随岁月流逝,但总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交会在一起,成了无数个往日。  家里有一扇窗,不大,甚是明净,窗外有一棵树,成了这画框里永恒的风景。这棵树也算是劫后余生,它是在台风后长起来的,与其他树相比显得瘦弱,风一吹便摇晃起来,像个小丑浮夸地扭着腰;叶片也稀疏了点,但阳光能从叶隙透进窗户,刚刚好,不会过分耀眼或过分惨淡。总之,这棵树的存在是那么自然,就像是缘分使然,它就应在这。 
期刊
時令应该是冬至。天空中夹杂着几丝干涩的雪,爸把自行车从昏暗的楼道里推出来,胡乱拍了拍上面的灰,用脚勾住车子的支撑架,然后把包得跟个粽子似的我放到自行车后座。  我说想在河堤边的空地上堆个雪人玩,爸说好。然后妈给我戴了她秋天就织好的毛线帽。她管这叫小红帽,因为那上面有一颗大大的红色毛绒球球,我摇头的时候,它也跟着晃。我和爸就这样在屋里的火炉边烤了会火,剥了一个圆鼓鼓的烤地瓜,然后两人一车沿着河堤边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