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脚下是世界屋脊(三)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MA8773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除喜玛拉雅山之外的第二座大山,当数唐古拉山了。它横卧于青藏高原中部,南北宽达160公里,山的主体部分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最高峰格拉丹冬海拔6621米。是长江的发源地。山巅的积雪终年不化,奇峰冷峻,气候酷寒,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四十多度。狂吼的暴风雪在这里是家常便饭,冬季总会大雪封山。加之氧气奇缺,置身山中的人因缺氧丢掉生命的并不罕见。
  唐古拉山是青海与西藏的界山,也是隔阻西藏与内地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三十年代中期,盘踞青海的马步芳曾派了两个团的武装力量,打算挺进西藏侵扰藏地。但是行至唐古拉山,因为冰雪封道,寒气瘴气袭击,冻饿交加。全军覆没于雪山下。
  现在,慕生忠的筑路大军要从唐古拉山开辟一条通道,让公路延伸到拉萨。
  队伍驻扎山腰。积雪绕着峰峦,冰河涌入了雾色。几只寒鸦滞留在山上。它们也许想逃到山外,扑楞着翅膀,痛苦地张望着。任启明捕捉到了此景,做一首小诗:
  唐古拉山非等闲,
  岭上积雪不知年。
  峰峦入云罡风紧。
  寒鸦撞死山巅前。
  诗肯定写得很一般。但是如果要考证的话,这很可能是文学作品里第一次出现的写唐古拉山的诗,而且是作者站在唐古拉山上写的。任启明是位老革命,1926年入党,参加过北伐战争。时任修筑青藏公路工程队副政委。慕生忠也许不是这首诗的第一读者,但他肯定是第一个给这首诗提修改意见的人。他问任启明,你也写诗了,是有感而发吧?任启明心情仍然很沉痛地说,看到那些寒鸦残酷挣扎的样子,我心里很酸。不写几句好像对不住它们。它们会挣死在山上的,过了山的死在山那边,没过山的死在山这边。唐古拉山,要命的山!慕生忠说,你这诗的最后一句太悲观了.改一改吧。我看改成“飞鸟欲飞翅难展”。就这样,唐古拉山诞生了一首诗,老革命执笔,将军改诗。
  修路人的激情在唐古拉山燃烧着。
  他们把撬开一块拦路的巨石作为开山之战的第一炮。那是真正的巨石。像一头牦牛般卧在两峰之间的夹道里纹丝不动。这牦牛有多大?一个人站在石前,另一个人攀上这人的肩头才可以够着它的上沿。巨石安卧处恰是公路要通过的必经之地。它还有一小半冻在了地层内,钢铸铁浇一般休想撼动半分。
  三个工程队来到这里谁也没跟谁商量。就默契配合,决定三合一拧成一股劲搬掉这个拦路虎。他们兵分三路三面包剿,将巨石“开膛破肚”。武器就是锹镐,外加撬棍,又刨又铲又撬。可以肯定地说,那几个高声唱着号子的小伙子吼出的威力。绝对超过了这些原始劳动工具。时间的重量就藏在号子声里,听着它你会想到大海,想到高山。
  不把巨石唤醒,修路人还能算对莽原有感情吗?一声撼天动地的轰鸣,原本趾高气扬的巨石带着极不情愿的叹息连爬带移地滚到了山下,又卧在另一个角落窥视修路人的沉着和潜力。
  拦路的大石头被清除以后,它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子孙们仍然密不可分地布满在公路必须通过的地段。开始是两个人用筐抬石头,后来想着快捷,大多数人就简约了,索Il生每个人背石头。船小好掉头,一个人比两个人行动便当,背着比抬着能更快地赶路。当然那些老大不小的石头还是要两个人去伺候。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肩膀头和脊背都是连着筋的心头肉,不管抬还是背,都不是轻松的活儿。天正下着雪,雪团拧在寒风里,转眼又砸起了冰雹。冷雪,地上的冰渣,再加上雹子,这几个难兄难弟胡搅蛮缠地掺和在一起,袭击宇宙间的任何物体都是摧枯拉朽,更何况这些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段负重劳作的人呢!满地都是羁绊,一会儿缠住了右脚。一会儿又缠住了左脚,每一步都仿佛走在恐怖的荆丛中。当然最要命的当数寒风,它狂傲、放荡,随心所欲地扑打着干活的人们。开始,没有人不喊冷,不久又热得冒汗了。雪花、泥水、寒风、热汗……想想吧,这会是怎样的一种混合场面?大多数同志为了利利索索地干活,干脆一开始就把裹在身上的棉衣脱掉。年轻人力足气壮,再冷的天气里也能经营出热量。
  有一个人必须提及:孙奎。他是慕生忠多次表扬树立的一个修路模范。这个来自河西走廊乡间的长工娃,步他爹的后尘,从12岁起就在狗窝似的长工屋里给地主揽了7年活。政府动员他参加修青藏公路时,他爽心爽口地说了个“是”,背上从长工屋带出来的那个开了花的铺盖卷就上了高原。他是施工小组组长,干起活来总是可着心铆足劲,有十分力气非得全使出来用在双手上去修路不可。藏着掖着半分他都觉得对不住把他从长工屋解救出来的政府。他说只有这样大家才听他的招呼。有时干有立功的机会了!他孙奎不是为了立功才来修公路,立功又不发奖金,对一个长工出身的农民有啥用场?他只鼓动着大家快点把路修起来,立功是孙奎修路的一份原动力。打通唐古拉山后,憨憨的孙奎入了团。团员,他要回到村里,人们都尊重团员,那时乡亲们会用非同寻常的口吻说:“孙奎这娃就是行,在西藏入了团。”团员离党员只差一步了,于是孙奎就想,最好前面再有一座着活儿,天冷不丁地下起了雹子,唐古拉山盹雹并不很大,但磁实,砸在头上像扔来的石头。他就从帐篷里抱来旧棉衣或麻袋,让大家顶在头上当“帽子”,抵挡一阵子。条件就这样,他尽心了。有时白天把活儿没干完。晚上他就带领哥儿们补上所欠的活路,他说这是“补课”。吃完晚饭,他照例要站在离帐篷有50米的坡坎上,手卷喇叭筒高扬嗓门喊着:“弟兄们,补课了!”谁也不问补什么课,操起家什就小跑着去工地。在大家往工地跑的当儿。他的喊话还继续着:咱们要使出浑身的疙瘩劲干,公路立马就修到拉萨了。再不好好干就没唐古拉山,让我表现表现,连党也入了。他甚至还想,自己入了党,上级如果给他发党证时,在上面印上唐古拉山就好了。他要感谢唐古拉山,是它才把自己变成了团员、党员。慕生忠很喜欢孙奎,对人夸他说,孙奎这娃很朴实,说话干活都朴实得像庄稼苗根上的泥土。这样的人修公路,我们放心!
  转眼就是1954年国庆节了。这个发光生辉的日子连天上的云彩也乐得咧开了嘴。祖国内地的人们无不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迎接新中国的第5个生日。可是,唐古拉山完全是另一种情景。夏天走了。留下了孤独的寒冷。修路人又一次面临着断粮。他们被难熬的饥饿折磨着,惆怅着,闹心着!
  国庆之夜,天安门广场的礼炮把祖国的上空映红。唐古拉山修路工地上没有收音机什么也听不到。那天的晚饭,一碗稀得可以照见天上星星的面糊汤。打发了每个人。入夜,帐篷里静悄悄的,大家躺在地铺上饿得浑身冒着乏劲,无法入睡。
  慕生忠站出来对大家说,我马上下地鼠;有的人在野外张开绳子套寒鸦;山下有一条河淌到低处形成一个死水湾,那里有许多鱼。从来没人打捞,那些鱼儿长成了很大的个头,有的老死在河里,腐烂发霉。臭水,鱼的味道很不好, 放进嘴里像嚼棉花。吃吧,顾不得那么多了……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能充饥的东西都弄来塞进了肚里。
  这里没有等价交换,更不存在超前享受。只有苦涩,只有忍耐。当然还有在山去筹粮,争取快去快回。你们在山上要坚持住,要活命,活着是为了修路!
  当时,只要有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各人身上有的或者虽然不属于自己但修路队可以设法得到的,大家都千方百计地弄到手。吃饱肚子是第一要紧的事。炊事员把喂骆驼的黑豆瓣匀出一部分,煮成稀糊分给大家吃。很不见外地说,这是猫食狗食,哪能算一餐饭?好处是不定量,可以敞开肚皮喝。不过放一泡尿肚皮立即就见瘪。为了活命,大家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有的人把从上山后就一直伴随着自己的狗杀了;有的人在山坡下草滩上挖别处绝对难以看到的超拔的乐观。你瞧那些满嘴嚼着地鼠肉唇边流淌着生涩鲜血的修路人,心不由己地直说,好吃,真好吃!人们不能眼看着让自己的生命燃烧,耗掉。为了修路,都得活着!
  所有的野味,不管狗肉、鼠肉、鱼肉、还是乌鸦肉,一律只能用白水煮,没有任何佐料。即使这样的食物,分摊到各人手里的也非常有限,吃个半饱就是最大的满足了,剩下的那半饱凭各人丰富的想象去虚拟去填充。乐观地活着有时比挨饿重要得多。值日班长吹哨子不喊“开饭”,而是嬉皮笑脸地大喊一声:“开肉了!”大家也跟着喊“开肉了!”肉声此起彼伏,把个荒原弥漫得香气四溢。修路人的伙食寡淡无味?谁说的!生活确实很苦,大家也确实很开心。
  这些在唐古拉山上修路的汉子们,不管填在肚里的是什么东西,也不管填多少或有时暂时没甚可填,施工始终未间断。即使大雪下着冷风刮着,他们也在干活。路,一点一点地向西藏延伸。走动的公路,擦亮了积雪的山岗。
  唐古拉山上的这些不肯饿死的平平常常的人们,这些即使饿死也要开心也要快活地活一阵子的生命力极强的人们,他们是多么地令人尊敬呀!这是一种信念,一种不甘示弱的宁肯站着死也绝不跪倒生的英雄汉子。这种豪气壮胆往往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特殊的环境中,自然是特殊的人才会有。无情的客观环境把人逼到死亡边缘的时候,有一些人会凭着精神力量活下来,一片树叶甚至一泡尿都可以救他们走出死亡:而另外一些人呢?会倒地叹息等待死亡。我们崇尚前一种精神,敬重这样的人。奇迹往往就在看似没有希望的时候发生。视死如归的人,真的会化险为夷。人在无望的地界得到阳光明丽的天地。这样的天地是永生的。
  10月14日,是面临断粮的第16天。大家仍在有气无力地修着路,镐头沉沉,锹也沉沉。要说心不沉,那是假话。每日有数的一点黑豆汤,塞牙缝都太稀。但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要干的活儿。路,几乎在原地动着。只要动就有生命。就是这一天,慕生忠带着两个工程队和西北军区增派的修路民工赶来了,粮食运来了。
  坚守在山上的任启明对慕生忠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想到的就是你。我们都有个坚定的信念,你不会扔下我们不管,你一定会想出办法解决缺粮问题!
  这时,慕生忠身子一跃。骑到那匹一直不离开他的马背上,说:“吃完饭你们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我带着新来的大军继续修路!”
其他文献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州十次党代会确定目标任务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巩固全州经济回升持续向好势头、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富裕文明和谐新海西建设进程,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至关重要。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州委全体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会议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继续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改革开放三十年,不仅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的三十年,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三十年。马克思曾提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公有制”的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即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 。只要公有制经济处于“量上的绝对”或“质上的绝对”主导地位,就能确保这种混合所有制的性质为社会主义经济,而建立于其上的政治制度仍然为社会主义制度。
期刊
文化是由人类活动创造的,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必然有文化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柴达木盆地地广人稀,人类活动较少,文化相对贫瘠。自从1954年第一批石油地质勘探队员进入盆地以来,这里的文化逐渐丰富起来。  青海油田企业文化的雏形正是在这个时期孕育形成的,随后又在油田50多年的发展征程中得到了发展完善和丰富创新,如今已升华为6万名柴达木石油人建设和发展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   
期刊
引子    有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天然气时代!  资源紧缺,能源告急,天然气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天然气作为清洁、环保、高效能源,在化工、发电、汽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起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青海柴达木盆地15.5万亿元的资源价值中,天然气占重要比重,资源总量达2.5万亿立方米。对此,青海省、海西州在长远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柴达木循环经济部署中,均将天然气作为众多产业链的资源性和基础性
期刊
二十年风雨历程,二十年积极探索,《柴达木开发研究》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以她坚定而稳健的步伐走过了艰难而辉煌的二十年。谨此,《柴达木开发研究》编辑部向一直关心支持本刊的各级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注本刊发展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学者以及广大热心读者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年来,《柴达木开发研究》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报导海西各条战线与时俱进、创造辉煌的精神风貌
期刊
多彩的青海    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载体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  连续几届的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把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带进了神奇的青海。多情的河湟“花儿”、绚丽的民族服饰、欢腾的民族歌舞、精美的民间工艺、迷人的湖光山色,都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在展示和宣传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着可观的经济效益。  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也进一步打造了青海的特色文化品牌,
期刊
带着长安古城的明月,带着昆仑山口的晨曦,我们在一个虽然平常却不能忘记的日子,神游在通往拉萨的路上。他激情万丈地告诉我,他太向往神圣的布达拉宫了,因此格外关注我所写的有关青藏题材的文字。我和韩星海就是这样相交相知,两人经常站在离心灵最近的地方交心谈文。  这些年,我先后读了他的姊妹卷《苦乐年华》和《黄土地上的足迹》,还有那本散文集《星海一粟》。百万字的通讯、报告文学和散文,清纯坚实地记载着作为新闻记
期刊
一、“西王母”与“泾川精神”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社科界在长期研究西王母神话的基础上进而转入到对西王母文化的研究,从而炒作出了许多与西王母神话相关的文化现象,并终于在西部大地上形成了—个“西王母文化热”。诸如:传说汉武帝迎接西王母时,亲手接下王母所送的香炉,此炉熏出的百合之香,沁香馥郁,由此“博山香炉”有了一个诱人的注解,无疑,这个西王母的标签是硬贴上去的;传说西王母宴请周穆王的御宴珍品中有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以上精辟的论述,对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宣传思想工作者,如何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十七大精神,创造性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摒弃空洞的说教,多用人民群
期刊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宗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和长期存在。尽管“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但“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马克思《导言》),宗教问题作为一个社会突出问题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政治运动、社会变迁、人类活动发生着重大影响。我国正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