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冰心的《寄小读者》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价值。然而,如以“儿童文学的本质”为标尺,重新考量这部作品中“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两极关系,仍然不可避免存在某种时代的局限。本文即以此为着眼点,以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的书信体散文集《致未来的你》为参照,先后从创作动机、文本内容以及由此建立起的抒情立场三个方面入手,“追究”其与“儿童本位”的儿童观相疏离的“三宗罪”,以此揭示出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侧面。
关键词:冰心 殷健灵 “自我表现” “故事性” 儿童观
一、创作动机之“罪”:病态的“自我表现”
儿童文学中的“自我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它要求“以儿童的生命内核为根基”{1},“儿童的价值观,成人作家的价值观,丰富而健全的人生,这三者依次由小到大构成三个向外流动的同心圆。”{2}然而,《寄小读者》却呈现出病态的“自我表现”倾向,即冰心忘记了“以儿童的生命内核为根基”的初衷,转而置换成了对病态心理的自我抒发。
回到创作《寄小读者》的前期,冰心心中还是葆有隐含读者的。其时,《晨报》副刊开辟了“儿童世界”一栏,怀着给弟弟及其学友们报道沿途见闻和游学景况的创作动机,冰心起初还会感觉“执笔时总像有一个或几个小孩子站在我面前,在笑、在招手,虽然我写这些通讯是多少经过一些思索的;我想:他们要听的是什么?我能写的是什么?我要对他们说的是什么……”{3}但通读《寄小读者》之后,不得不对其抒情动机发生怀疑:冰心果真是为儿童创作的吗?如果是,为什么二十九篇通讯当中就有十篇写于病院和疗养院中,儿童会对病中的这些琐事产生兴趣和共鸣吗?不仅如此,其中至少八封是私人信件(其中四封写给父母,四封写给弟弟),原本作为家书的它们直接转给小朋友们看,是否符合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期待呢?答案是否定的。《寄小读者》多半是成人作家在病中的自语,而非与小读者的倾心对话,是一种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正如她日后在反思其抒情动机时所说的:“我也写过几篇给儿童看的作品,如当年的《寄小读者》,开始还有点对儿童谈话的口气。后来和儿童就疏远了——那时我在国外,连自己的小弟弟们都没有接触到——就越写‘文’,越写越不像。”{4}
与冰心“只顾自己抒情”{5}而忘记儿童不同,殷健灵在欲创作《致未来的你》之前,就已经把“像莲花一样的少女”尊崇为自己的隐含对象了。如是,她在前言中这样界定自己的言说对象:“十五封信,写给那个名字叫做‘伊莲’的我疼爱的女孩,而事实上,每一个女孩都是我疼爱的‘伊莲’。”{6}在这里,“伊莲们”与成人作家之间真正实现了一种同构关系,殷健灵的“自我表现”是“站在儿童利益的根本立场上,引领着儿童去‘谋’取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发展。”{7}
二、文本内容之“罪”:“寡淡的故事性”
“儿童文学是故事文学。”{8}这就要求成人作家在作品中应尽力保持故事性,以贴合儿童读者的故事性思维。从这一审美特质出发,不仅小说需要故事性,散文亦是如此。只不过,这一抒情为主的文体,对儿童文学作家提出了“形式”{9}上不同于叙事性文本的需求:简要的情节、简洁的语言、简缩的用典。
若以此为标准重读《寄小读者》,显然坐实了它在“文本内容上缺乏故事性”的罪名:通讯内容虽然涉及爱父母、爱祖國、爱自然等多重主题,却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取而代之的,是“悱恻的思想”“藻饰的文字”以及“过剩的用典”。
首先,“悱恻的思想”与抒情主体的自我设定有关。在这部本应记述异国风土人情的游记中,作家感怀叹逝的消极情愫俯拾即是,触目所及竟无多少“新奇的事情”,不过是“我”这个自怨自艾、自怜自爱的“闺秀派作家”{10}在自说自话,全然说不出故事的内核。无怪乎冰心会在“友人严峻的责问”下如此反省自己:“我不宜只以悱恻的思想,贡献你们。小朋友们不宜多看这种文字,我也不宜多写这些文字。”{11}
其次,“藻饰的文字”也是影响儿童接受的一个重大障碍。冰心的散文语言固然有平白的一面,但总体倾向偏于绚烂,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修饰语和修饰词的运用上:“青山真有美极的时候。(二月七日),(正是五天风雪之后)万株树上,都结上一层冰壳。早起极光明的朝阳(从东方)捧出,照得这些冰树玉枝,寒光激射。下楼微步雪枝中,曲折行来,偶然回顾,一身(自冰玉丛中)穿过。”{12}句中用括号和着重号标出的修饰成分,其数量之多,一目了然。而这些过度藻饰的语言,对于儿童来说,不但不会引起审美上的愉悦,反倒极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最后,“过剩的用典”也是导致成人作家与儿童读者产生“隔膜”的原因,尤其体现在通讯中对于古诗词的引用上。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在介绍美国风情时就说“‘斜阳却照深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等句,在此都用不着了!”{13}无独有偶,行至山间时,冰心又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句,在此又都用不着了!”冰心在写给小朋友的通讯中,频频引用古典诗词来抒情达意,恰恰真如她自己所说“掉了半天书袋”{14}了。
相比之下,殷健灵《致未来的你》则更容易引起儿童读者的共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以及实际的问题,都是这本书信体散文集的优点。围绕“伊莲们”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可能面临的心灵问题,殷健灵站在青春的必经之路上,谈及了“早恋”“孤独”“嫉妒”“代沟”等一系列现实性话题。十五封信中,每封都用一个甚至几个故事来向读者解释一个话题,娓娓道来,不讲一句大道理。殷健灵将自己作为一个共同体验者,怀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文关怀,将理解的态度贯穿于故事的始终。
三、抒情立场之“罪”:“成人本位”的儿童观
冰心的《寄小读者》在看取外在的世界时显然不是“儿童本位”的儿童观,而是选择了成人立场。无怪乎茅盾在20世纪30年代写《冰心论》时,就对《寄小读者》有所批评:“指名是给小读者的《寄小读者》和《山中杂记》,实在是要‘少年老成’的小孩子或者‘犹有童心’的‘大孩子’方才读去有味儿。在这里,我们又觉得冰心女士以她的小范围的标准去衡量一般的小孩子。”{15}的确,联想冰心在通讯中往往提及诸如“小朋友,愿你们用心读古人书,他们常在一定的环境中,说出你心中要说的话……”{16}之类的劝诫,便不难发现其想要改造、教育儿童的童心主义倾向。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其最初动机相关——想要写给弟弟及其学友们,必以“姐姐”的身份自居,存在一种自上而下的优越感。另一方面,与“五四”之后“非儿童时代”{17}的创作环境有不可忽视的关系。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儿童文学发展史,其生存极大地依赖着社会现代化的程度。“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不可能给儿童文学作家提供一个可以滋养西方式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的感性体验。”{18}因此,以冰心为代表的坚持“成人本位”的童心主义作家的文学创作与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西方式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理论之间的错位,似乎是不可躲避的命运。
与冰心“成人本位”的童心崇拜不同,殷健灵的《致未来的你》是以“曾经的女孩”这一抒情立场写就的“儿童本位”之作。殷健灵从曾经身为女孩的切身体验出发,深入体会和感知少女们的秘密心事,于是,“我”作为“曾经的女孩”与“伊莲们”的心灵成长形成了互为补充、互相阐释的两条线索。关于这一立场,殷健灵在《致成长中的你》中即强调:“我并不想居高临下以一个成人身份教化她们,只是作为一个‘曾经的女孩’,与今天的女孩倾心交谈。”{19}
事实上,殷健灵非但没有“居高临下以一个成人身份教化她们”,反倒常常还会从“伊莲们”身上获得启示和思考,并以此践行起了“教育成人”{20}的儿童观。譬如,在《没有丑女孩》这封信中,作者就反思了自己的想法,在《认识另一个自己》中,“我”甚至开始质疑做一个“乖孩子”的合理性。这一点,与刘绪源在《儿童文学三大母题》中所提到的“顽童”心性有异曲同工之处,儿童本无根本意义上的好坏之分,顺遂儿童的天性则是儿童文学使他们快乐的根本。
四、结语
儿童文学作家与成人作家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之外,还必须考虑到“成人”与“儿童”的这层特殊关系。所以,如何以“成人”的个体经验和人生阅历丰富儿童的心灵世界,从而构成一个同心圆,是“五四”直到现在一直面临的共同问题。
不过,冰心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的局限不是她一个人的,也不是“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家本身的,而是那个“非儿童文学”的时代“赋予”作家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可见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冰心的《寄小读者》尽管在“成人”与“儿童”的关系问题上存在某些偏离“儿童本位”的倾向,但以冰心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在“创作中国自己的、新的儿童文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恰恰正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现代性发蒙。
中国儿童文学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自“五四”时期的现代性启蒙以来,历经新中国成立后短暂的“黄金时代”,到新时期向文学性和儿童性回归,中国儿童文学在新世纪这一史无前例的“分化期”中不断寻找着自身的出路。从“成人本位”到“儿童本位”,从“白纸说”到“种子说”,从“教育儿童”到“教育成人”,从“儿童文学的本质”这一基点出发的儿童观穿行了一个世纪之后,终于来到我们身边,并且日益受到更大范围的认知和实践。可以说,从冰心的《寄小读者》到殷健灵《致未来的你》,正是一个昭示,“解放儿童的文学”正在并将一直成为重要的儿童文学观,被时代所认识,被时人所重视。
①②⑦ 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第113页,第113页。
③ 冰心:《〈冰心散文選〉自序》,《冰心全集》(第7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
④ 冰心:《笔谈儿童文学》,载《少年文艺》1978年6月号。
⑤ 冰心:《〈小桔灯〉初版后记》,《冰心和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⑥ 殷健灵:《致未来的你·序言》,青岛出版社2013年版。
⑧ 朱自强:《“故事”的价值》,《儿童文学研究》1995年第1期。
⑨ 这里所谓的“形式”,并非指具体的文体形式,而是一种更具有普遍性的形式。
⑩ 毅真:《闺蜜派的作家——冰心女士》,转引自范伯群、曾华鹏:《冰心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1}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五》,《冰心全集》(第二册),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12}{13}{14}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六》,《冰心全集》(第二册),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版,第56页,第54页,第56页。
{15} 茅盾:《冰心论》,转引自范伯群、曾华鹏:《冰心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8页。
{16}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四》,《冰心全集》(第二册),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17}{18} 朱自强:《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2015年版,第181页,第176页。
{19} 殷健灵:《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自序),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20} 引自朱自强教授在《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2015.
[2] 朱自强.经典这样告诉我们[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0.
[3] 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谭旭东.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6]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 者:任慧,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冰心 殷健灵 “自我表现” “故事性” 儿童观
一、创作动机之“罪”:病态的“自我表现”
儿童文学中的“自我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它要求“以儿童的生命内核为根基”{1},“儿童的价值观,成人作家的价值观,丰富而健全的人生,这三者依次由小到大构成三个向外流动的同心圆。”{2}然而,《寄小读者》却呈现出病态的“自我表现”倾向,即冰心忘记了“以儿童的生命内核为根基”的初衷,转而置换成了对病态心理的自我抒发。
回到创作《寄小读者》的前期,冰心心中还是葆有隐含读者的。其时,《晨报》副刊开辟了“儿童世界”一栏,怀着给弟弟及其学友们报道沿途见闻和游学景况的创作动机,冰心起初还会感觉“执笔时总像有一个或几个小孩子站在我面前,在笑、在招手,虽然我写这些通讯是多少经过一些思索的;我想:他们要听的是什么?我能写的是什么?我要对他们说的是什么……”{3}但通读《寄小读者》之后,不得不对其抒情动机发生怀疑:冰心果真是为儿童创作的吗?如果是,为什么二十九篇通讯当中就有十篇写于病院和疗养院中,儿童会对病中的这些琐事产生兴趣和共鸣吗?不仅如此,其中至少八封是私人信件(其中四封写给父母,四封写给弟弟),原本作为家书的它们直接转给小朋友们看,是否符合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期待呢?答案是否定的。《寄小读者》多半是成人作家在病中的自语,而非与小读者的倾心对话,是一种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正如她日后在反思其抒情动机时所说的:“我也写过几篇给儿童看的作品,如当年的《寄小读者》,开始还有点对儿童谈话的口气。后来和儿童就疏远了——那时我在国外,连自己的小弟弟们都没有接触到——就越写‘文’,越写越不像。”{4}
与冰心“只顾自己抒情”{5}而忘记儿童不同,殷健灵在欲创作《致未来的你》之前,就已经把“像莲花一样的少女”尊崇为自己的隐含对象了。如是,她在前言中这样界定自己的言说对象:“十五封信,写给那个名字叫做‘伊莲’的我疼爱的女孩,而事实上,每一个女孩都是我疼爱的‘伊莲’。”{6}在这里,“伊莲们”与成人作家之间真正实现了一种同构关系,殷健灵的“自我表现”是“站在儿童利益的根本立场上,引领着儿童去‘谋’取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发展。”{7}
二、文本内容之“罪”:“寡淡的故事性”
“儿童文学是故事文学。”{8}这就要求成人作家在作品中应尽力保持故事性,以贴合儿童读者的故事性思维。从这一审美特质出发,不仅小说需要故事性,散文亦是如此。只不过,这一抒情为主的文体,对儿童文学作家提出了“形式”{9}上不同于叙事性文本的需求:简要的情节、简洁的语言、简缩的用典。
若以此为标准重读《寄小读者》,显然坐实了它在“文本内容上缺乏故事性”的罪名:通讯内容虽然涉及爱父母、爱祖國、爱自然等多重主题,却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取而代之的,是“悱恻的思想”“藻饰的文字”以及“过剩的用典”。
首先,“悱恻的思想”与抒情主体的自我设定有关。在这部本应记述异国风土人情的游记中,作家感怀叹逝的消极情愫俯拾即是,触目所及竟无多少“新奇的事情”,不过是“我”这个自怨自艾、自怜自爱的“闺秀派作家”{10}在自说自话,全然说不出故事的内核。无怪乎冰心会在“友人严峻的责问”下如此反省自己:“我不宜只以悱恻的思想,贡献你们。小朋友们不宜多看这种文字,我也不宜多写这些文字。”{11}
其次,“藻饰的文字”也是影响儿童接受的一个重大障碍。冰心的散文语言固然有平白的一面,但总体倾向偏于绚烂,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修饰语和修饰词的运用上:“青山真有美极的时候。(二月七日),(正是五天风雪之后)万株树上,都结上一层冰壳。早起极光明的朝阳(从东方)捧出,照得这些冰树玉枝,寒光激射。下楼微步雪枝中,曲折行来,偶然回顾,一身(自冰玉丛中)穿过。”{12}句中用括号和着重号标出的修饰成分,其数量之多,一目了然。而这些过度藻饰的语言,对于儿童来说,不但不会引起审美上的愉悦,反倒极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最后,“过剩的用典”也是导致成人作家与儿童读者产生“隔膜”的原因,尤其体现在通讯中对于古诗词的引用上。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在介绍美国风情时就说“‘斜阳却照深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等句,在此都用不着了!”{13}无独有偶,行至山间时,冰心又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句,在此又都用不着了!”冰心在写给小朋友的通讯中,频频引用古典诗词来抒情达意,恰恰真如她自己所说“掉了半天书袋”{14}了。
相比之下,殷健灵《致未来的你》则更容易引起儿童读者的共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以及实际的问题,都是这本书信体散文集的优点。围绕“伊莲们”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可能面临的心灵问题,殷健灵站在青春的必经之路上,谈及了“早恋”“孤独”“嫉妒”“代沟”等一系列现实性话题。十五封信中,每封都用一个甚至几个故事来向读者解释一个话题,娓娓道来,不讲一句大道理。殷健灵将自己作为一个共同体验者,怀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文关怀,将理解的态度贯穿于故事的始终。
三、抒情立场之“罪”:“成人本位”的儿童观
冰心的《寄小读者》在看取外在的世界时显然不是“儿童本位”的儿童观,而是选择了成人立场。无怪乎茅盾在20世纪30年代写《冰心论》时,就对《寄小读者》有所批评:“指名是给小读者的《寄小读者》和《山中杂记》,实在是要‘少年老成’的小孩子或者‘犹有童心’的‘大孩子’方才读去有味儿。在这里,我们又觉得冰心女士以她的小范围的标准去衡量一般的小孩子。”{15}的确,联想冰心在通讯中往往提及诸如“小朋友,愿你们用心读古人书,他们常在一定的环境中,说出你心中要说的话……”{16}之类的劝诫,便不难发现其想要改造、教育儿童的童心主义倾向。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其最初动机相关——想要写给弟弟及其学友们,必以“姐姐”的身份自居,存在一种自上而下的优越感。另一方面,与“五四”之后“非儿童时代”{17}的创作环境有不可忽视的关系。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儿童文学发展史,其生存极大地依赖着社会现代化的程度。“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不可能给儿童文学作家提供一个可以滋养西方式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的感性体验。”{18}因此,以冰心为代表的坚持“成人本位”的童心主义作家的文学创作与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西方式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理论之间的错位,似乎是不可躲避的命运。
与冰心“成人本位”的童心崇拜不同,殷健灵的《致未来的你》是以“曾经的女孩”这一抒情立场写就的“儿童本位”之作。殷健灵从曾经身为女孩的切身体验出发,深入体会和感知少女们的秘密心事,于是,“我”作为“曾经的女孩”与“伊莲们”的心灵成长形成了互为补充、互相阐释的两条线索。关于这一立场,殷健灵在《致成长中的你》中即强调:“我并不想居高临下以一个成人身份教化她们,只是作为一个‘曾经的女孩’,与今天的女孩倾心交谈。”{19}
事实上,殷健灵非但没有“居高临下以一个成人身份教化她们”,反倒常常还会从“伊莲们”身上获得启示和思考,并以此践行起了“教育成人”{20}的儿童观。譬如,在《没有丑女孩》这封信中,作者就反思了自己的想法,在《认识另一个自己》中,“我”甚至开始质疑做一个“乖孩子”的合理性。这一点,与刘绪源在《儿童文学三大母题》中所提到的“顽童”心性有异曲同工之处,儿童本无根本意义上的好坏之分,顺遂儿童的天性则是儿童文学使他们快乐的根本。
四、结语
儿童文学作家与成人作家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之外,还必须考虑到“成人”与“儿童”的这层特殊关系。所以,如何以“成人”的个体经验和人生阅历丰富儿童的心灵世界,从而构成一个同心圆,是“五四”直到现在一直面临的共同问题。
不过,冰心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的局限不是她一个人的,也不是“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家本身的,而是那个“非儿童文学”的时代“赋予”作家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可见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冰心的《寄小读者》尽管在“成人”与“儿童”的关系问题上存在某些偏离“儿童本位”的倾向,但以冰心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在“创作中国自己的、新的儿童文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恰恰正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现代性发蒙。
中国儿童文学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自“五四”时期的现代性启蒙以来,历经新中国成立后短暂的“黄金时代”,到新时期向文学性和儿童性回归,中国儿童文学在新世纪这一史无前例的“分化期”中不断寻找着自身的出路。从“成人本位”到“儿童本位”,从“白纸说”到“种子说”,从“教育儿童”到“教育成人”,从“儿童文学的本质”这一基点出发的儿童观穿行了一个世纪之后,终于来到我们身边,并且日益受到更大范围的认知和实践。可以说,从冰心的《寄小读者》到殷健灵《致未来的你》,正是一个昭示,“解放儿童的文学”正在并将一直成为重要的儿童文学观,被时代所认识,被时人所重视。
①②⑦ 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第113页,第113页。
③ 冰心:《〈冰心散文選〉自序》,《冰心全集》(第7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
④ 冰心:《笔谈儿童文学》,载《少年文艺》1978年6月号。
⑤ 冰心:《〈小桔灯〉初版后记》,《冰心和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⑥ 殷健灵:《致未来的你·序言》,青岛出版社2013年版。
⑧ 朱自强:《“故事”的价值》,《儿童文学研究》1995年第1期。
⑨ 这里所谓的“形式”,并非指具体的文体形式,而是一种更具有普遍性的形式。
⑩ 毅真:《闺蜜派的作家——冰心女士》,转引自范伯群、曾华鹏:《冰心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1}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五》,《冰心全集》(第二册),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12}{13}{14}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六》,《冰心全集》(第二册),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版,第56页,第54页,第56页。
{15} 茅盾:《冰心论》,转引自范伯群、曾华鹏:《冰心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8页。
{16}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四》,《冰心全集》(第二册),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17}{18} 朱自强:《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2015年版,第181页,第176页。
{19} 殷健灵:《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自序),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20} 引自朱自强教授在《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2015.
[2] 朱自强.经典这样告诉我们[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0.
[3] 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谭旭东.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6]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 者:任慧,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