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糖尿病人能够了解胰岛素正确使用胰岛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人员给糖尿病人讲解胰岛素的原理以及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通过操作示范以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患者能正确认识胰岛素并掌握了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能很好的配合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行为改变;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10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接近四千万,已成为世界糖尿病人口第三国。很多患者由于没有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而带来各种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尿毒症,视网膜剥离等,严重危害健康。因此,及早诊断,及时检查,及时治疗,对控制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1新糖尿病患者或口服降糖药不达标的2新糖尿病患者,使他们认识胰岛素,安全有效的应用胰岛素,掌握胰岛素的相关知识,是我们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
1 走出误区正确认识胰岛素
1.1 能不用胰岛素就不用胰岛素,有些病人对医生说,打针麻烦疼痛,我不愿意打胰岛素,打上胰岛素就撤不下来了,千方百计的抵制注射胰岛素。所以,我国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约10%,比西方约50%少的多。其实胰岛素治疗能使病人的病情获得最好的控制,使其糖,脂肪,水盐及酸碱代谢平衡维持正常,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使病人维持良好的体力及精神状态,维持正常的生长,生活和工作,另外,胰岛素注射是一种最生理的疗法,对肝,肾,胃,肠影响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副作用最小。
1.2 用胰岛素会产生依赖性,会上瘾的。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劝说有指征的患者应用胰
岛素治疗时,病人千方百计的拒绝,认为打了胰岛素以后会上瘾,像吸毒一样,在也戒不掉了,把胰岛素视作为对付糖尿病的最后招数,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使用。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的观念,注射胰岛素是一种通过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临床治疗手段。打了胰岛素就会“上瘾”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胰岛素是你身体的自然物质,所以注射它既没有毒性也不会成瘾。
1.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胰岛素制剂及其应用技术均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胰岛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型糖尿病者需外援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依赖胰岛素而生存。对Ⅱ型糖尿病而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均存在。尽管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的只要原因,但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素分泌不足便成为主要矛盾。
1.4 胰岛素注射不方便,多数病人怕痛,怕麻烦,事实上,为方便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减轻注射给他们带来的不适感,研究者做了很多卓越有成就感的尝试,以研究出很多种剂型,满足不同病情和生活习惯的患者需要。胰岛素注射和普通打针不一样,针头细,药量小。如果你使用专业设计的胰岛素注射装置就更方便。专用针头极细极小,注射比蚊虫叮咬还轻,甚至没有任何感觉。注射针,注射笔携带方便。
2 用胰岛素制剂的种类
2.1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莱普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吸收快,起效时间为10~20分钟,降糖作用持续3~5小时,它符合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注射后可随事进餐。
2.2 短效胰岛素,为普通胰岛素,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2~4小时持续时间为5~8小时。短效胰岛素一般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
2.3 中效胰岛素,又称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平均1.5小时起效,4~12小时达高峰期,作用持续时间18~24小时,一般与短效制剂配合使用,中效胰岛素还常用于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中睡前给于,以控制夜间血糖和清晨空腹血糖。
2.4 长效胰岛素,即精蛋白质锌胰岛素,释放更慢,无高峰,作用持续时间更长,不受任何时间影响,可在任何时间注射。
2.5 预混胰岛素,只含有短效和中效胰岛素的混合物,制剂中的短效成分起效迅速,可较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中效成分缓慢持续控制释放,主要起替代基础胰岛素分泌作用。
3 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3.1 先检查剂型,有效期,以及药物有无残渣或絮状物等。
3.2 注射胰岛素前检查笔是否接好,将气泡排出,剂量准确。在使用中效或预混试剂时,要进行适当摇晃,并使药物摇匀后再注射。
3.3 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外侧及臀部。有硬结处,脐周5厘米内不得注射,注射部位要交替。部位一周换一次,不能频繁更换部位。
3.4 胰岛素注射的部位不同,吸收的时间不等,一般各部位吸收速率是: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3.5 注射胰岛素时应缓慢推药,推完药后停留数秒,慢慢拔出针头,防止药物由针头露出,造成剂量不准确,影响治疗。
3.6 胰岛素应放入冰箱中冷藏,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应放在常温下,如放入冰箱会发生皮肤反应。
3.7 出差时,准备胰岛素,注射装置,消毒棉球,另备糖果及糖尿病救治卡。
4学会自我检测血糖
4.1 中国血糖控制良好的标准为空腹4~6.1mmol/L,餐后2小时小于等于8mmom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等于6.5%。
4.2 患者监测血糖,可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情况,并保存好血糖记录,医生可根据血糖数据及时进行胰岛素调整。
4.3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每周监测4次血糖,每餐前和睡前如不适或病情随时测,如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时间,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调整胰岛素。
5健康教育
5.1 在糖尿病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要定期组织讲座,讲解胰岛素的注射技能,及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5.2 由于长期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患者心理负担重、情绪低落,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病情,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5.3 血糖控制的成功与否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与病人的进食量,活动量及胰岛素用量三者间的平衡密切有关。
5.4 胰岛素注射部位和深度的不同,以及所使用的胰岛素制剂品或浓度的不同,都会使药物的吸收发生改变,因此胰岛素治疗时剂量应尽量准确,同时注意剂型及药物外观,固定就餐时间和饮食量。
5.5 引导患者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结识更多朋友,相互鼓励。养成正常休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好习惯,掌握低血糖的自救方法。
5.6 住院期间,教会患者及家属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应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自测微量血糖及仪器出现故障的排除方法。
5.7 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调整剂量做好血糖检测。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减药。
参考文献
[1] 实用内科学第十二版 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47~1057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行为改变;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10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接近四千万,已成为世界糖尿病人口第三国。很多患者由于没有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而带来各种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尿毒症,视网膜剥离等,严重危害健康。因此,及早诊断,及时检查,及时治疗,对控制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1新糖尿病患者或口服降糖药不达标的2新糖尿病患者,使他们认识胰岛素,安全有效的应用胰岛素,掌握胰岛素的相关知识,是我们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
1 走出误区正确认识胰岛素
1.1 能不用胰岛素就不用胰岛素,有些病人对医生说,打针麻烦疼痛,我不愿意打胰岛素,打上胰岛素就撤不下来了,千方百计的抵制注射胰岛素。所以,我国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约10%,比西方约50%少的多。其实胰岛素治疗能使病人的病情获得最好的控制,使其糖,脂肪,水盐及酸碱代谢平衡维持正常,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使病人维持良好的体力及精神状态,维持正常的生长,生活和工作,另外,胰岛素注射是一种最生理的疗法,对肝,肾,胃,肠影响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副作用最小。
1.2 用胰岛素会产生依赖性,会上瘾的。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劝说有指征的患者应用胰
岛素治疗时,病人千方百计的拒绝,认为打了胰岛素以后会上瘾,像吸毒一样,在也戒不掉了,把胰岛素视作为对付糖尿病的最后招数,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使用。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的观念,注射胰岛素是一种通过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临床治疗手段。打了胰岛素就会“上瘾”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胰岛素是你身体的自然物质,所以注射它既没有毒性也不会成瘾。
1.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胰岛素制剂及其应用技术均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胰岛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型糖尿病者需外援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依赖胰岛素而生存。对Ⅱ型糖尿病而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均存在。尽管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的只要原因,但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素分泌不足便成为主要矛盾。
1.4 胰岛素注射不方便,多数病人怕痛,怕麻烦,事实上,为方便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减轻注射给他们带来的不适感,研究者做了很多卓越有成就感的尝试,以研究出很多种剂型,满足不同病情和生活习惯的患者需要。胰岛素注射和普通打针不一样,针头细,药量小。如果你使用专业设计的胰岛素注射装置就更方便。专用针头极细极小,注射比蚊虫叮咬还轻,甚至没有任何感觉。注射针,注射笔携带方便。
2 用胰岛素制剂的种类
2.1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莱普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吸收快,起效时间为10~20分钟,降糖作用持续3~5小时,它符合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注射后可随事进餐。
2.2 短效胰岛素,为普通胰岛素,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2~4小时持续时间为5~8小时。短效胰岛素一般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
2.3 中效胰岛素,又称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平均1.5小时起效,4~12小时达高峰期,作用持续时间18~24小时,一般与短效制剂配合使用,中效胰岛素还常用于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中睡前给于,以控制夜间血糖和清晨空腹血糖。
2.4 长效胰岛素,即精蛋白质锌胰岛素,释放更慢,无高峰,作用持续时间更长,不受任何时间影响,可在任何时间注射。
2.5 预混胰岛素,只含有短效和中效胰岛素的混合物,制剂中的短效成分起效迅速,可较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中效成分缓慢持续控制释放,主要起替代基础胰岛素分泌作用。
3 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3.1 先检查剂型,有效期,以及药物有无残渣或絮状物等。
3.2 注射胰岛素前检查笔是否接好,将气泡排出,剂量准确。在使用中效或预混试剂时,要进行适当摇晃,并使药物摇匀后再注射。
3.3 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外侧及臀部。有硬结处,脐周5厘米内不得注射,注射部位要交替。部位一周换一次,不能频繁更换部位。
3.4 胰岛素注射的部位不同,吸收的时间不等,一般各部位吸收速率是: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3.5 注射胰岛素时应缓慢推药,推完药后停留数秒,慢慢拔出针头,防止药物由针头露出,造成剂量不准确,影响治疗。
3.6 胰岛素应放入冰箱中冷藏,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应放在常温下,如放入冰箱会发生皮肤反应。
3.7 出差时,准备胰岛素,注射装置,消毒棉球,另备糖果及糖尿病救治卡。
4学会自我检测血糖
4.1 中国血糖控制良好的标准为空腹4~6.1mmol/L,餐后2小时小于等于8mmom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等于6.5%。
4.2 患者监测血糖,可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情况,并保存好血糖记录,医生可根据血糖数据及时进行胰岛素调整。
4.3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每周监测4次血糖,每餐前和睡前如不适或病情随时测,如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时间,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调整胰岛素。
5健康教育
5.1 在糖尿病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要定期组织讲座,讲解胰岛素的注射技能,及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5.2 由于长期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患者心理负担重、情绪低落,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病情,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5.3 血糖控制的成功与否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与病人的进食量,活动量及胰岛素用量三者间的平衡密切有关。
5.4 胰岛素注射部位和深度的不同,以及所使用的胰岛素制剂品或浓度的不同,都会使药物的吸收发生改变,因此胰岛素治疗时剂量应尽量准确,同时注意剂型及药物外观,固定就餐时间和饮食量。
5.5 引导患者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结识更多朋友,相互鼓励。养成正常休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好习惯,掌握低血糖的自救方法。
5.6 住院期间,教会患者及家属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应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自测微量血糖及仪器出现故障的排除方法。
5.7 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调整剂量做好血糖检测。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减药。
参考文献
[1] 实用内科学第十二版 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47~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