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失眠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美国成人30%-35%患有失眠症,法国为30%[1]。于守臣等人在国内六个城市调查了四种不同职业共 l1432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9.38%,以失眠症为主要类型,占92%[2]。长期失眠大脑功能就会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失眠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主要表现为:① 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②长期失眠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老年性痴呆;③记忆力减退、头痛。失眠后往往会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耳鸣。导致健忘,神经衰弱等。④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失眠往往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紧张易怒,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抑郁、烦闷、严重的还会导致悲观厌世。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失眠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产生抑郁、焦虑、精神紧张等情绪,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严重者形成精神病、神经官能症等。⑥过早衰老,缩短寿命。失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降低身体素质,加速衰老,引发多种疾病,缩短人的寿命。⑦儿童睡眠质量下降会直接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称为“不寐”,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以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的一种病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②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③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CCMD-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失眠症可分为:①原发性失眠: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达1个月;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情况。②继发性失眠:由疼痛、焦虑抑郁或其他可查证因素引起的失眠。失眠的客观诊断标准是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来判断:睡眠潜伏期延长(长于30分钟)、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小时)及觉醒时间增多等。中医学认为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阴阳不交,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心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影响心神而失眠。失眠的发生总是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 交。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理阴阳为原则,虚者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者泻其有余,消导和中。从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
  经方论治:《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灵枢•邪客》:“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半夏秫米汤是治疗此证的方剂。《金匮要略》方“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辨证要点为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或细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特别是老年人、病后体虚者、有慢性病者都可选用此方。《金匮要略•妇人病》篇云:“妇人脏躁,善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临床见证多为发作性,情绪容易冲动,知觉过于敏感或迟钝,心烦失眠,时而哭泣,时而郁闷不语,大便燥结等。《伤寒论》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主之。”辩证要点为心中烦躁,辗转不眠,手足心热,口干盗汗,小便短赤,舌质红、脉弦。《伤寒论》29条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系实邪虽去而余热扰于胸中所致的失眠证。虚烦之“虚”是对有形之邪而言,非正气之虚。《伤寒论》第244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辩证要点为里热实证。《伤寒论》第l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主症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伤寒论》第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辨证要点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心烦不寐。 《伤寒论》第7l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五苓散主之。” 主症外有表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主症昼躁夜静,不呕不渴,表证不见,身无大热。《伤寒论》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等等。
  后人对经方的应用:李耀林[3]认为肝主疏泄,调节着全身气机的升降,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表现为郁郁寡欢,情志压抑等,导致阴阳升降失常。阳不入阴成为失眠。四逆散原治少阴病阳郁厥逆之四逆证,李氏以此方化裁,从肝论治治疗失眠,每获良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升发阳气为君;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二药合用则条达肝气.敛阴和阳;枳实解郁理气.泄热破结,与柴胡一升一降,疏畅气机,恢复阴阳之升降;炙甘草益脾和中;茯神健脾养心安神;夜交藤养心安神;琥珀镇惊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安神之功,故而取得满意疗效。李氏用四逆散治疗失眠,结果:43例中痊愈22例,占51.17% ;显效13例,占30.23% ;有效6例,占l3.95% ;无效2例,占4.65%。总有效率95.35%。陈亚平[4]等认为少阳统属胆、三焦,少阳为枢,若枢机不利,则可影响阴阳气血失和,具体表现为少阳胆热可以循经上扰心神而致不寐;三焦为人之水液、气血通道,无论是感受外邪还是内生之邪只要郁滞三焦、使其通道不畅,均易导致阴阳气血失调而见不寐。因此,不寐治疗可从少阳枢机人手,应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方中柴、芩解少阳之郁、除少阳之热;半夏化痰和胃;桂、芍、姜、枣、草调和阴阳气血;龙、牡重镇安神。故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枢机、调和阴阳气血,不专治不寐而失眠得除。陈亚平和章浩军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结果经治疗4周后,痊愈56例,占58.3% ;显效20例,占20.8% ;有效12例,占12.5% ;无效8例,占8.3% ,总有效率为91.7%。其他一家不胜枚举。
  单方加减治疗:刘正森[5]应用自拟方(珍珠母、钩藤、丹参、赤芍、夜交藤、合欢皮、茯神、枣仁、炙甘草、龙牡)治疗失眠症。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减龙牡,加石决明、菊花;心火偏旺、胃失和降者,加淮小麦、鲜竹叶。李登国等[6]运用中医“清、镇、潜、补”法立方治疗失眠症。“清、镇、潜”法基本方为:黄连、栀子、淡竹叶、琥珀、珍珠母。“补”法中心肝血虚者,加菌灵芝、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当归以养血宁心安神;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以补气健脾安神;阴虚火旺者,加熟地、麦冬、龟板、阿胶以滋阴补肾安神;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少加肉桂以交通心肾、安神。李燕[7]自拟珍珠母眠安汤(珍珠母、酸枣仁、白芍、丹参、郁金、五味子、甘草、黄连)治疗失眠,总有效率91.4%。任向毅[8]自拟养血清肝安神汤(党参、生白术、茯神、炙甘草、龙眼肉、全当归、黄芩、炒栀子、青龙齿、炒枣仁、远志、香附等)治疗失眠,有效率95%。张志峰[9]自拟清心安神饮(黄连、川芎、莲子心、赤芍、当归、远志、猪茯苓、生牡蛎、生龙骨、滋石、珍珠母、合欢皮、夜交藤)治疗失眠实证,总有效率为90%。刘荣东[10]自拟安神方(琥珀末、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珍珠母、生龙齿、生牡蛎、刺五加、山茱萸、茯神)治疗慢性重度失眠,总有效率91.1%。于晨媛[11]拟解郁安神汤(柴胡、当归、白术、茯苓、酸枣仁、浮小麦、柏子仁、龙骨等)治疗顽固性失眠,总有效率91%。
  其他中医治疗:针刺、耳穴、推拿等均有一定疗效。
  总之,中医治疗失眠症方法多、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但是,通过对目前报道的中医治疗失眠症资料分析,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临床分型不统一、诊断标准不统一、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以及在治疗观察时未设对照或对照可比性差等等。多数报道仅限于经验总结,对药物作用机理等有深度的研究论文不多。上述问题期望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能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Charies M. Morie, Peter J. Hauri, Colin A. E. Non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Sleep, 1999;22,1134-1156
  [2] 吴任钢,乌立新,张春改,等.脑波同步化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119-20
  [3] 李耀林 四逆散加减治疗失眠43例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 05 (08):47
  [4] 陈亚平、章浩军 柴胡桂枝汤治疗顽固性失眠进行临床观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 26(06)939
  [5] 刘正森.中医心理疗法在失眠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增刊,下):85李登国.中医“清、镇、潜、补”法治疗失眠症[J].医药产业资讯,2006,3(6):112
  [6] 李登国.中医“清、镇、潜、补”法治疗失眠症[J].医药产业资讯,2006,3(6):112
  [7] 李燕.珍珠母眠安汤治疗失眠58例[J].新中医,2003,35(7):54
  [8] 任向毅.自拟养血清肝安神汤治疗失眠症120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610
  [9] 张志峰.清心安神饮治疗失眠实证6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1):39
  [10] 刘荣东,黄如萍.中药安神方治疗慢性重度失眠38例[J].中医研究,2005,18(2):22
  [11] 于晨媛.解郁安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48例[J].陕西中医,2005,26(6):50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继发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患病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7例由于肺结核而导致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调查病原菌。并且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并得出结论。结果:导致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菌以念珠菌居多;药敏试验以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为对照药
期刊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一样。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患病率高。其原发病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常见。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肺、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主要
期刊
【摘要】中药注射剂间的配伍使用,目的是想充分发挥各药药效,起到协同作用。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的联合配伍后混合液热原与不溶性微粒递增、稳定性下降,这种变化会导致药物变性失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收集部分临床常见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现象,分析其联合应用产生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措施,是解决中药注射剂合并用药时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多见,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所发挥重要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护理人员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米力农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米力农注射液0.375ug/kg.min持续泵入,5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结果:米力农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0%,心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米力农短期持续泵入治疗能有效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2002年7月~2008年1月所收治的155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临床治愈122例,好转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3.5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The clinic study on the comined treatment
期刊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良性妇科肿瘤[1]。它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其中含有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好发于30~50岁的生育年龄女性。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为此我们对辖区内的女性开展子宫肌瘤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我们的健康教育要点总结如下。  1 子宫肌瘤发生的原因   临床大量实践资料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与女性激素有关,子
期刊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随着新药物的不断问世,新药物的配伍禁忌问题也不断涌现,而这些新药物的配伍禁忌在《318种注射液配伍变化迅速检索表》中未予查见。我们在配制药液过程中发现,注射用头孢匹胺溶酶结晶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1岁,因气喘、咳嗽加重3天入院,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入院后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匹胺溶酶结晶2g静滴,
期刊
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常采用抗结核治疗,配合反复胸腔穿刺抽液及胸腔内注入或不注药治疗方法[1],胸腔内注药一般多采用异烟肼+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白细胞代谢产物,常用于肿瘤治疗,但也用于提高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及抗感染力,因此,对肺结核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探讨白细胞介素-2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对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抽液后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2
期刊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发生于妊娠各个时期,发病率约为0.1%一0.2%[1],由于孕妇特殊的生理状况和解剖位置改变,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给诊断带来困难,如果未能及时识别及处理,将对母婴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我科近8年来共收治该类患者25人,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年龄21~38岁;孕周6~39周,其中早孕4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