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中,我们将迎来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这是继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之后,又一组造访上海的柏林爱乐弦乐组合。以往,我们在音乐会上少有机会欣赏到这种独特的弦乐室内乐,对于沪上乐迷来说,这正是领略小提琴迷人魅力的好机会。
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是柏林爱乐乐团众多室内乐组合中较为知名的一组。1993年,这个组合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家劳伦蒂斯·丁加(Laurentius Dinca)创建,旨在用小提琴声部演奏家们的精湛技巧与温暖音色,使听众更加深入柏林爱乐乐团的艺术世界。创建至今,他们已广泛在欧洲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并常常受邀远赴日本等地演出。这支弦乐组合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在于:使听众在没有其他乐器的支持或引导之下,单纯欣赏小提琴声部的演奏。只允许一架钢琴为它们伴奏,以平衡“纯粹小提琴”委婉动听的声音。一次音乐会后,乐评曾这样评述:“他们的声音温暖而高贵,相互间的配合无懈可击……这种音乐使人如痴如醉。”
一支室内乐组合的艺术水准与它的成员组成密不可分。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的组成可谓高手如云,其中一些老成员更是横跨了卡拉扬、阿巴多及现任西蒙·拉托三个不同时代。创始人丁加1984年加入乐团,他曾任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并在多个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奖项;1983年加入乐团的史蒂芬·舒尔茨(Stephan Schulze)曾在汉堡广播乐团任第一小提琴,他还是一位活跃的室内乐演奏家;亚历山大·艾维克(Aleksandar Ivi)曾在科隆广播乐团、柏林巴洛克室内乐团等多支乐团中工作过,他在1996年加入柏林爱乐乐团;1990年加入乐团的艾维·玛丽娜·托马斯(Eva-Maria Tomasi)是本次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中唯一的女性,她曾受教于乐团下属的乐队学院并在多次室内乐组合中任职;1994年艾敏·舒伯特(Armin Schubert)亦受教于乐团的乐队学院,他曾是蒂克多三重奏的一员;2009年加入乐团的克里斯多夫·博尼克(Krzysztof Polonek)曾任德意志歌剧院、德累斯顿爱乐乐团及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等多支乐团的首席;2010年进入乐团工作的多瑞恩·卓齐(Dorian Xhoxhi)曾出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的第二提琴首席,还在多个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这个组合的其他成员还包括演奏家列茨·菲利普·科尔霍(Luiz Filipe Coelho)、阿沃拉·冈茨勒·帕拉·索托(Alvaro Gonzalo Parra Soto)、桑多·泽坦·福克斯(Sandor Zoltan Farkas)及钢琴家凯斯·莱斯利·乔纳森·阿德尔(Keith Leslie Jonathan Alder)等。那么多出色的音乐家集聚一堂,又同在柏林爱乐乐团中相互融合多年,对于他们的演奏你是否有所期待呢?
与弦乐四重奏等传统室内乐相比较,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所呈现出的崭新音响对演出曲目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创建初期,演奏家们只是简单地将一些合适的曲目编排起来。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两位教授汉克林(Wolfram Heicking)与蒂特尔(Gerhard Tittel)来担任组合的幕后创作与编配。这两位音乐家用一种创新的直觉寻求并发现了这个美妙的未知领域的入门途径。之后,赫尔穆特·埃德(Helmut Eder)、赫伯特·鲍曼(Herbert Baumann)、丹·德迪欧(Dan Dediu)、雅克·邦顿(Jacques Bondon)等一些当代作曲家也都被这个卓越组合的精湛技艺所吸引,为之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现今,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的曲目已囊括了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等不同时期的经典之作。他们目前共录制了三张唱片:第一张录制于柏林,第二张录制于东京,曲目为德沃夏克、埃内斯库等人的迷人小品,第三张唱片则是为著名的公司“达布林豪斯与格林”所录制的多首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的改编版本。
在本次夏季音乐节中,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将会为听众带来多首“改编版”的经典名曲。上半场开头的几首作品是由蒂特尔改编的维瓦尔第《A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和谐的灵感”选段以及《B小调四小提琴协奏曲》等。“和谐的灵感”是维瓦尔第所谱写的一套小提琴协奏曲集,内含小提琴独奏、双小提琴、四小提琴、小提琴与大提琴等十二首协奏曲。以维瓦尔第的作品作为音乐会的开场,不光能使听众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巴洛克音乐特有的清新,更能体现出该组合纯净、温暖的声音。其后,他们将演奏由列文·阿托夫米扬(Levon Atovmyan)改编的肖斯塔科维奇《五首小品》。这五首小品分别被冠以前奏曲、加沃特舞曲、挽歌、圆舞曲及波尔卡舞曲,每首都展示出不同的音乐特征,与之前维瓦尔第的作品形成了强烈对比。上半场的收官曲目是勃拉姆斯脍炙人口的匈牙利舞曲,他们选取了其中最为人熟知的第一、第五及第六首,乐曲改编则由汉克林与蒂特尔共同完成。
音乐会下半场的前两首乐曲为蒂特尔改编的帕切贝尔的《卡农曲》及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这两首作品将由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与上海交响乐团十四把大提琴合作完成。上海交响乐团近年来逐步建成了多支室内乐组合,并通过不断的音乐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次与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同台演出的十四把大提琴早在去年就登上了夏季音乐节的舞台。来自西方音乐圣堂的小提琴组合与东方冉冉升起的大提琴组合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应?这应是本场音乐会的一大亮点。最后,音乐会为听众准备的是由霍尔玛(L. Holma)与荷塞·巴拉加托(José Bragato)改编的皮亚佐拉组曲《遗忘》、《自由探戈》、《布宜诺斯艾利斯之春》以及蒂特尔改编的比才《卡门》组曲。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动感十足,极具异国情调,而广为大家所熟悉的《卡门》组曲经我猜想亦会经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的独特演释而变得分外迷人。百闻不如一见,期待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在上海的首次登场!
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是柏林爱乐乐团众多室内乐组合中较为知名的一组。1993年,这个组合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家劳伦蒂斯·丁加(Laurentius Dinca)创建,旨在用小提琴声部演奏家们的精湛技巧与温暖音色,使听众更加深入柏林爱乐乐团的艺术世界。创建至今,他们已广泛在欧洲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并常常受邀远赴日本等地演出。这支弦乐组合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在于:使听众在没有其他乐器的支持或引导之下,单纯欣赏小提琴声部的演奏。只允许一架钢琴为它们伴奏,以平衡“纯粹小提琴”委婉动听的声音。一次音乐会后,乐评曾这样评述:“他们的声音温暖而高贵,相互间的配合无懈可击……这种音乐使人如痴如醉。”
一支室内乐组合的艺术水准与它的成员组成密不可分。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的组成可谓高手如云,其中一些老成员更是横跨了卡拉扬、阿巴多及现任西蒙·拉托三个不同时代。创始人丁加1984年加入乐团,他曾任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并在多个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奖项;1983年加入乐团的史蒂芬·舒尔茨(Stephan Schulze)曾在汉堡广播乐团任第一小提琴,他还是一位活跃的室内乐演奏家;亚历山大·艾维克(Aleksandar Ivi)曾在科隆广播乐团、柏林巴洛克室内乐团等多支乐团中工作过,他在1996年加入柏林爱乐乐团;1990年加入乐团的艾维·玛丽娜·托马斯(Eva-Maria Tomasi)是本次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中唯一的女性,她曾受教于乐团下属的乐队学院并在多次室内乐组合中任职;1994年艾敏·舒伯特(Armin Schubert)亦受教于乐团的乐队学院,他曾是蒂克多三重奏的一员;2009年加入乐团的克里斯多夫·博尼克(Krzysztof Polonek)曾任德意志歌剧院、德累斯顿爱乐乐团及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等多支乐团的首席;2010年进入乐团工作的多瑞恩·卓齐(Dorian Xhoxhi)曾出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的第二提琴首席,还在多个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这个组合的其他成员还包括演奏家列茨·菲利普·科尔霍(Luiz Filipe Coelho)、阿沃拉·冈茨勒·帕拉·索托(Alvaro Gonzalo Parra Soto)、桑多·泽坦·福克斯(Sandor Zoltan Farkas)及钢琴家凯斯·莱斯利·乔纳森·阿德尔(Keith Leslie Jonathan Alder)等。那么多出色的音乐家集聚一堂,又同在柏林爱乐乐团中相互融合多年,对于他们的演奏你是否有所期待呢?
与弦乐四重奏等传统室内乐相比较,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所呈现出的崭新音响对演出曲目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创建初期,演奏家们只是简单地将一些合适的曲目编排起来。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两位教授汉克林(Wolfram Heicking)与蒂特尔(Gerhard Tittel)来担任组合的幕后创作与编配。这两位音乐家用一种创新的直觉寻求并发现了这个美妙的未知领域的入门途径。之后,赫尔穆特·埃德(Helmut Eder)、赫伯特·鲍曼(Herbert Baumann)、丹·德迪欧(Dan Dediu)、雅克·邦顿(Jacques Bondon)等一些当代作曲家也都被这个卓越组合的精湛技艺所吸引,为之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现今,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的曲目已囊括了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等不同时期的经典之作。他们目前共录制了三张唱片:第一张录制于柏林,第二张录制于东京,曲目为德沃夏克、埃内斯库等人的迷人小品,第三张唱片则是为著名的公司“达布林豪斯与格林”所录制的多首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的改编版本。
在本次夏季音乐节中,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将会为听众带来多首“改编版”的经典名曲。上半场开头的几首作品是由蒂特尔改编的维瓦尔第《A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和谐的灵感”选段以及《B小调四小提琴协奏曲》等。“和谐的灵感”是维瓦尔第所谱写的一套小提琴协奏曲集,内含小提琴独奏、双小提琴、四小提琴、小提琴与大提琴等十二首协奏曲。以维瓦尔第的作品作为音乐会的开场,不光能使听众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巴洛克音乐特有的清新,更能体现出该组合纯净、温暖的声音。其后,他们将演奏由列文·阿托夫米扬(Levon Atovmyan)改编的肖斯塔科维奇《五首小品》。这五首小品分别被冠以前奏曲、加沃特舞曲、挽歌、圆舞曲及波尔卡舞曲,每首都展示出不同的音乐特征,与之前维瓦尔第的作品形成了强烈对比。上半场的收官曲目是勃拉姆斯脍炙人口的匈牙利舞曲,他们选取了其中最为人熟知的第一、第五及第六首,乐曲改编则由汉克林与蒂特尔共同完成。
音乐会下半场的前两首乐曲为蒂特尔改编的帕切贝尔的《卡农曲》及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这两首作品将由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与上海交响乐团十四把大提琴合作完成。上海交响乐团近年来逐步建成了多支室内乐组合,并通过不断的音乐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次与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同台演出的十四把大提琴早在去年就登上了夏季音乐节的舞台。来自西方音乐圣堂的小提琴组合与东方冉冉升起的大提琴组合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应?这应是本场音乐会的一大亮点。最后,音乐会为听众准备的是由霍尔玛(L. Holma)与荷塞·巴拉加托(José Bragato)改编的皮亚佐拉组曲《遗忘》、《自由探戈》、《布宜诺斯艾利斯之春》以及蒂特尔改编的比才《卡门》组曲。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动感十足,极具异国情调,而广为大家所熟悉的《卡门》组曲经我猜想亦会经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的独特演释而变得分外迷人。百闻不如一见,期待柏林爱乐十把小提琴在上海的首次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