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提倡有效教学,那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
问题的有效性是整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问题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效率,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那么如何设计出有效的问题以及怎样将学生的疑问转变为有效的问题呢?笔者就第三册第四章第二节电流的测量几个教学片段进行分析,对此进行探讨。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片段一:认识电流表
设置问题:观察电流表,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分析:学生在观察外观中很容易将接线柱3A与量程3A联系起来,会想到选择3A接线柱时读3A的量程。学生自己对这个结论的发现相比于老师简单的讲授、学生机械的记忆来讲,他们将会有更大的成就感,这种积极的体验会激励他们。在一些课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很多,有的课一节的问题多达30多个,但很多问题过于简单,答案唯一,多为是不是,对不对,或仅仅涉及识记回忆类的,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看似师生互动,其实只是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并无太大作用。“牵牛式”的微观提问有余,“开放式”的宏观设计不足。看得到教师的“苦心孤诣”,却看不到学生的“心领神会”,看得到学生在琐琐碎碎的问题“轰击”下,“频频应招”,却看不到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而在教学片段一中,我只简单的用了一个问题解决了电流表中的多个要点,同时开放性的题目活跃了学生思维。
(二)教学片段二:使用电流表
设置问题:现介绍试触法。现要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大小,我应该怎么使用这个电流表才能有效的保护它呢?
分析:在教学片段二中,在介绍电流表该如何使用时,笔者改变传统的教授方法,不是简单的将电流表使用的要点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通过思考笔者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结合我的问题思考同时动手做实验过程中,明白了电流表正确使用的要点。
以及动手做实验来完成这部分的学习。这种问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产生质疑问难,营造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同时结合实验能使不同层面的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合作。
(三)教学片段三:电流表读数
设置问题:某位同学在测量同一电路中的电流时,分别使用了同一电流表中的两个量程,在读数时,却读出了两个不同的示数,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测量结果更精确呢?
分析: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如教学片段三中,通过思考这个问题让学生获得了量程选取的问题,通过这类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多问一个“为什么”,通过一个又一个“为什么”的设置,逐渐把问题深化。因此在问题设计时,我们应注意问题是否有连贯性,层次性,开放性,让学生有探讨,思考的空间。
三、案例反思
综合以上几点浅薄的感受,笔者认为,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情境教学中问题的呈现技巧也将丰富多彩,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问题的来源应是广泛的、多元的。教师要有开阔的眼光,综合来自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有效地探究新的领域。教材只是供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是生活的缩影,而不是全部,学生感受最深的是与他们朝夕相伴的生活,因此教师要打破教材的束缚,提倡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挖掘、研究比教材更广泛的生活领域里的各种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从中,寻找师生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使教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个人的疑问产生共鸣。
(二)问题的呈现要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口头提问和书面提问的呈现。这类问题要注意启发性,避免“是”“不是”“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的、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题要有创意,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要以学生的认知结构、技能水平及认知能力为出发点,有的放矢,使学生有所思、有所得。教师应设计关键性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并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探究时间,经历探究过程。多媒体集声、像、图、色于一体,使得学生对多媒体呈现的问题特别感兴趣,随着探究活动的展开,使学生的经验逐渐积累,认识不断深化,避免学生因过分紧张而影响对问题的理解。促使学生从多个思维角度思考问题。要触发学生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和可能性思维,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多样化的可能性和多样的方案。
(三)问题呈现的时机要恰到好处
问题呈现的时机一般是可以预见的。如当教学达到疑难处时,教学达到矛盾处时,教学达到提升处时,都是呈现问题的好时机。问题呈现的时机是生成性的。因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有了好的状态,才能有新的问题生成。如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他们特别需要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这时提出另一个问题,并稍加点拨,学生就能顺利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再比如,在学生有所感悟、心情振奋、跃跃欲试的时候,应顺应学生这种情绪的体验,使学生思维进一步聚集,这时提出一个有助于解决问题的问题,会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四)问题呈现的密度要适当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切中要害,必须少而精,应抓住关键性、本质性的问题。课堂上讨论的问题要集中,不要零碎,要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从而给学生清晰的层次感,使之明确重点。问题要有针对性,提在关键处。如讲授新课时应围绕教学重点提问;复习时应从知识的规律性、系统性入手,从易混淆的知识点出发提出问题;习题讲解时要从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角度,揭示规律上入手,提出问题。问题多少要结合课堂实际。一堂课究竟应该探究多少问题为好,要视课堂实际情况而定,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主要问题的探究上,使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成为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提倡有效教学,那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
问题的有效性是整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问题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效率,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那么如何设计出有效的问题以及怎样将学生的疑问转变为有效的问题呢?笔者就第三册第四章第二节电流的测量几个教学片段进行分析,对此进行探讨。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片段一:认识电流表
设置问题:观察电流表,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分析:学生在观察外观中很容易将接线柱3A与量程3A联系起来,会想到选择3A接线柱时读3A的量程。学生自己对这个结论的发现相比于老师简单的讲授、学生机械的记忆来讲,他们将会有更大的成就感,这种积极的体验会激励他们。在一些课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很多,有的课一节的问题多达30多个,但很多问题过于简单,答案唯一,多为是不是,对不对,或仅仅涉及识记回忆类的,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看似师生互动,其实只是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并无太大作用。“牵牛式”的微观提问有余,“开放式”的宏观设计不足。看得到教师的“苦心孤诣”,却看不到学生的“心领神会”,看得到学生在琐琐碎碎的问题“轰击”下,“频频应招”,却看不到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而在教学片段一中,我只简单的用了一个问题解决了电流表中的多个要点,同时开放性的题目活跃了学生思维。
(二)教学片段二:使用电流表
设置问题:现介绍试触法。现要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大小,我应该怎么使用这个电流表才能有效的保护它呢?
分析:在教学片段二中,在介绍电流表该如何使用时,笔者改变传统的教授方法,不是简单的将电流表使用的要点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通过思考笔者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结合我的问题思考同时动手做实验过程中,明白了电流表正确使用的要点。
以及动手做实验来完成这部分的学习。这种问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产生质疑问难,营造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同时结合实验能使不同层面的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合作。
(三)教学片段三:电流表读数
设置问题:某位同学在测量同一电路中的电流时,分别使用了同一电流表中的两个量程,在读数时,却读出了两个不同的示数,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测量结果更精确呢?
分析: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如教学片段三中,通过思考这个问题让学生获得了量程选取的问题,通过这类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多问一个“为什么”,通过一个又一个“为什么”的设置,逐渐把问题深化。因此在问题设计时,我们应注意问题是否有连贯性,层次性,开放性,让学生有探讨,思考的空间。
三、案例反思
综合以上几点浅薄的感受,笔者认为,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情境教学中问题的呈现技巧也将丰富多彩,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问题的来源应是广泛的、多元的。教师要有开阔的眼光,综合来自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有效地探究新的领域。教材只是供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是生活的缩影,而不是全部,学生感受最深的是与他们朝夕相伴的生活,因此教师要打破教材的束缚,提倡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挖掘、研究比教材更广泛的生活领域里的各种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从中,寻找师生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使教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个人的疑问产生共鸣。
(二)问题的呈现要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口头提问和书面提问的呈现。这类问题要注意启发性,避免“是”“不是”“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的、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题要有创意,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要以学生的认知结构、技能水平及认知能力为出发点,有的放矢,使学生有所思、有所得。教师应设计关键性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并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探究时间,经历探究过程。多媒体集声、像、图、色于一体,使得学生对多媒体呈现的问题特别感兴趣,随着探究活动的展开,使学生的经验逐渐积累,认识不断深化,避免学生因过分紧张而影响对问题的理解。促使学生从多个思维角度思考问题。要触发学生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和可能性思维,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多样化的可能性和多样的方案。
(三)问题呈现的时机要恰到好处
问题呈现的时机一般是可以预见的。如当教学达到疑难处时,教学达到矛盾处时,教学达到提升处时,都是呈现问题的好时机。问题呈现的时机是生成性的。因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有了好的状态,才能有新的问题生成。如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他们特别需要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这时提出另一个问题,并稍加点拨,学生就能顺利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再比如,在学生有所感悟、心情振奋、跃跃欲试的时候,应顺应学生这种情绪的体验,使学生思维进一步聚集,这时提出一个有助于解决问题的问题,会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四)问题呈现的密度要适当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切中要害,必须少而精,应抓住关键性、本质性的问题。课堂上讨论的问题要集中,不要零碎,要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从而给学生清晰的层次感,使之明确重点。问题要有针对性,提在关键处。如讲授新课时应围绕教学重点提问;复习时应从知识的规律性、系统性入手,从易混淆的知识点出发提出问题;习题讲解时要从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角度,揭示规律上入手,提出问题。问题多少要结合课堂实际。一堂课究竟应该探究多少问题为好,要视课堂实际情况而定,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主要问题的探究上,使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成为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