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期盼能把课标要求扎实地贯彻到教学中去。然而,在执行过程中,我发现课标与当下的现实教学环境有诸多不和谐的步调。现行教育更侧重于应试方面,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重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轻生活中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读写,轻听说;重书面知识学习,轻能力、态度、习惯的培养;重单项零星知识的操练,轻综合实际运用。这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许多语文教师正囿于真实的当下环境,无法破茧而出,导致课标无法落实到位。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何在?这里仅谈本人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语文课程的理论反思与探索
(一)明确语文学科的价值
自语文成为独立学科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困扰着众多的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对“语文”本性进行探究。
语文本质问题,自古就有“文道之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教育,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实质”教育,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其实,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明确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才能避免盲从,做到有的放矢。
(二)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也是一个讨论已久的问题,多年讨论,形成五目的共存现象。五目的论,即:1.进行语文知识教育;2.语言运用能力教育;3.思想德养教育;4.发展学生智力;5.提高审美情趣。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目标明确,并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比如,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曾多处提及“语感”一词: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总目标”中说,“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建议”中说,“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敏锐的感觉。”“语感”是什么呢?它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理解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可见,语感训练是语言训练的基础,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所以,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教师都应该设法挖掘能训练学生语感的知识点,在读读议议中让“语感”成为可触摸的画面。
同时,语感的训练和培养是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反之,也只有让学生切实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和意,学生的语感训练才能得到强化。所以,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在思维和理解中训练语感。
叶圣陶说得好:“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渲染创设出一个浓郁的语感情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我在教《长征》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时,为使学生充分地领会“暖”的含义,先让学生听了一段表现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的乐曲,从而体会“暖”的內涵。在教学生学习“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为使他们理解并体会到“寒”的意思,让学生看着《飞夺泸定桥》一课的教学挂图,听着枪炮声的录音,想象当时桥头、桥上、桥下的情景,再让学生按顺序描述,这样学生充分地体会到了当时战斗的激烈,从而理解了“寒”的意思。继而又让学生进行对比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两个字的情感色彩,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想象、朗读、体会词句的含义,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表层的意思,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内在含义及丰富感情色彩,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不断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语感训练和培养落到实处。
二、语文课程实践的改革与实施
(一)知识的广泛获取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以前,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确实关注不多。如今,在课改实验中,教师提高了理论水平,逐步认识到要成为一个清醒的、优秀的新时代语文教师,应从深层次上认识语文学科价值,思考语言与人的生命活动的关系,寻找语文课程在人与世界关系中、在人的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语文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汉语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情感是文本的灵魂。引导学生探索文本作者的情感体验,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文本中属于作者的情与意,才能获得文本中属于读者的情与意,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我们可以让学生做概括性练习:“为了志愿军,大娘(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 );为了志愿军,大嫂( )。”接着,进一步提高要求:“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 );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抽象概括程度逐步提高,语言与思维获得同步发展。明明是训练,但学生在涵咏真情的练习中升华的是对“亲人”的感情,不会感到机械训练的苦和累。这就是人文与工具的有机融合,是知识的广泛获取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吕叔湘先生说:“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因此,对知识获取的训练应该是基本的、有效的和生动的训练。如根据成语往往都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成语故事的时候感受到祖国的文化悠久并主动搜集更多成语;可以利用俗语来源于民间的约定俗成和生动活泼的特点来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俗语的时候体味到华夏人民的深厚内涵并积极积累更多俗语。这些做法能使学生在广泛获取有关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语文能力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提升
所谓语文能力指的是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表达等六种能力,其中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是核心。这些能力是一种技能,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广泛实践才能形成和提升。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全面、全程参与到实践中来。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课余时间,让学生通过更多的语言材料来丰富积累,发展语言;通过更多地从事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提升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其一,实践机会要多,要尽可能创造和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实际上,学生对语文的实践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课堂教学之外。如课外与同学、教师、亲戚、朋友的交流;听广播、看电影、电视时,对事、对人的品头论足;看书、看报时,通过查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品味句子、认识人物等。教师要利用和整合好这些机会,让学生在这些无意和有意的语文实践中丰富语文知识。其二,实践层面要广。教师要着力营造开放的语文实践环境,畅通课内课外密切联系的通道,让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语文,把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广泛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三,实践目标要明。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如指导督促学生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目的地开展课外读书和自我写作活动。如关于读书:1.规定阅读量;2.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制定各自的阅读计划,遴选读物;3.提出阅读的具体要求;4.给予方法指导;5.定期组织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其四,实践方法要巧、要实。如关于自我写作,应以写观察日记为主:一是分类观察。动物类,如家禽、野生、水产;植物,如人工植物、野生;其他自然现象类,如湖光山色、天气云象、小溪河流、田野阡陌;人物类,如职业、性别、老少;生活类,如锻炼、采购、文艺活动等等。二是分时观察,如早、中、晚,春、夏、秋、冬等。三是要给予方法指导,如观察方法、表达方法、表达顺序等。四是要不定期地检查交流,举办观察日记竞赛等。通过上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会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时空来开展言语实践
学生学习语言,得靠自己学得和习得,靠自己的体验、感悟,靠自己在言语实践过程中用独特的视角去学习发现的方法、思维的策略,去欣赏、去判决、去发展,从中满足自己多方面的言语需要。教师既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数量足、质量高的言语实践机会,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许多有趣的专题言语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言语环境和话题。这种实践活动可以是学科性的,也可以打破学科本位实践学科资源共享,增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言语的多种功能。
我尝试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时空,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着手。第一是时间保证。即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花大部分时间按编制的程序进行讲解,“一问一答”地执行教案被动听课的状态,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最好能达到2/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包括思考、操作、练习、讨论等。第二是空间保证。教师可以通过六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保证学生的活动空间,即个别学习、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情景表演等。形式的多样化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活动的空间,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
总之,新课标的落实不是只停留在理论认识的层面上,需要所有的一线教师贯彻到每一节课中。每一个教师只要下工夫革新旧的教学思维,敢于在实践中摸索,课标的每一项具体目标都能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 叶澜主编,《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2] 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3] 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0月
[4]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5] 吴亚萍、吴玉如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一、语文课程的理论反思与探索
(一)明确语文学科的价值
自语文成为独立学科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困扰着众多的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对“语文”本性进行探究。
语文本质问题,自古就有“文道之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教育,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实质”教育,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其实,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明确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才能避免盲从,做到有的放矢。
(二)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也是一个讨论已久的问题,多年讨论,形成五目的共存现象。五目的论,即:1.进行语文知识教育;2.语言运用能力教育;3.思想德养教育;4.发展学生智力;5.提高审美情趣。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目标明确,并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比如,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曾多处提及“语感”一词: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总目标”中说,“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建议”中说,“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敏锐的感觉。”“语感”是什么呢?它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理解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可见,语感训练是语言训练的基础,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所以,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教师都应该设法挖掘能训练学生语感的知识点,在读读议议中让“语感”成为可触摸的画面。
同时,语感的训练和培养是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反之,也只有让学生切实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和意,学生的语感训练才能得到强化。所以,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在思维和理解中训练语感。
叶圣陶说得好:“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渲染创设出一个浓郁的语感情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我在教《长征》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时,为使学生充分地领会“暖”的含义,先让学生听了一段表现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的乐曲,从而体会“暖”的內涵。在教学生学习“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为使他们理解并体会到“寒”的意思,让学生看着《飞夺泸定桥》一课的教学挂图,听着枪炮声的录音,想象当时桥头、桥上、桥下的情景,再让学生按顺序描述,这样学生充分地体会到了当时战斗的激烈,从而理解了“寒”的意思。继而又让学生进行对比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两个字的情感色彩,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想象、朗读、体会词句的含义,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表层的意思,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内在含义及丰富感情色彩,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不断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语感训练和培养落到实处。
二、语文课程实践的改革与实施
(一)知识的广泛获取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以前,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确实关注不多。如今,在课改实验中,教师提高了理论水平,逐步认识到要成为一个清醒的、优秀的新时代语文教师,应从深层次上认识语文学科价值,思考语言与人的生命活动的关系,寻找语文课程在人与世界关系中、在人的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语文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汉语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情感是文本的灵魂。引导学生探索文本作者的情感体验,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文本中属于作者的情与意,才能获得文本中属于读者的情与意,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我们可以让学生做概括性练习:“为了志愿军,大娘(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 );为了志愿军,大嫂( )。”接着,进一步提高要求:“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 );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抽象概括程度逐步提高,语言与思维获得同步发展。明明是训练,但学生在涵咏真情的练习中升华的是对“亲人”的感情,不会感到机械训练的苦和累。这就是人文与工具的有机融合,是知识的广泛获取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吕叔湘先生说:“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因此,对知识获取的训练应该是基本的、有效的和生动的训练。如根据成语往往都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成语故事的时候感受到祖国的文化悠久并主动搜集更多成语;可以利用俗语来源于民间的约定俗成和生动活泼的特点来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俗语的时候体味到华夏人民的深厚内涵并积极积累更多俗语。这些做法能使学生在广泛获取有关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语文能力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提升
所谓语文能力指的是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表达等六种能力,其中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是核心。这些能力是一种技能,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广泛实践才能形成和提升。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全面、全程参与到实践中来。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课余时间,让学生通过更多的语言材料来丰富积累,发展语言;通过更多地从事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提升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其一,实践机会要多,要尽可能创造和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实际上,学生对语文的实践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课堂教学之外。如课外与同学、教师、亲戚、朋友的交流;听广播、看电影、电视时,对事、对人的品头论足;看书、看报时,通过查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品味句子、认识人物等。教师要利用和整合好这些机会,让学生在这些无意和有意的语文实践中丰富语文知识。其二,实践层面要广。教师要着力营造开放的语文实践环境,畅通课内课外密切联系的通道,让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语文,把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广泛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三,实践目标要明。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如指导督促学生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目的地开展课外读书和自我写作活动。如关于读书:1.规定阅读量;2.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制定各自的阅读计划,遴选读物;3.提出阅读的具体要求;4.给予方法指导;5.定期组织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其四,实践方法要巧、要实。如关于自我写作,应以写观察日记为主:一是分类观察。动物类,如家禽、野生、水产;植物,如人工植物、野生;其他自然现象类,如湖光山色、天气云象、小溪河流、田野阡陌;人物类,如职业、性别、老少;生活类,如锻炼、采购、文艺活动等等。二是分时观察,如早、中、晚,春、夏、秋、冬等。三是要给予方法指导,如观察方法、表达方法、表达顺序等。四是要不定期地检查交流,举办观察日记竞赛等。通过上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会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时空来开展言语实践
学生学习语言,得靠自己学得和习得,靠自己的体验、感悟,靠自己在言语实践过程中用独特的视角去学习发现的方法、思维的策略,去欣赏、去判决、去发展,从中满足自己多方面的言语需要。教师既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数量足、质量高的言语实践机会,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许多有趣的专题言语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言语环境和话题。这种实践活动可以是学科性的,也可以打破学科本位实践学科资源共享,增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言语的多种功能。
我尝试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时空,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着手。第一是时间保证。即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花大部分时间按编制的程序进行讲解,“一问一答”地执行教案被动听课的状态,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最好能达到2/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包括思考、操作、练习、讨论等。第二是空间保证。教师可以通过六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保证学生的活动空间,即个别学习、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情景表演等。形式的多样化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活动的空间,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
总之,新课标的落实不是只停留在理论认识的层面上,需要所有的一线教师贯彻到每一节课中。每一个教师只要下工夫革新旧的教学思维,敢于在实践中摸索,课标的每一项具体目标都能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 叶澜主编,《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2] 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3] 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0月
[4]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5] 吴亚萍、吴玉如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