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郝堂村在新村建设中,自始至终把发展村庄经济放在首位。针对该村有近2万亩林业和茶业用地,且风景优美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实际,村里在建设中将发展无公害茶叶基地和旅游餐饮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与此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将220亩传统水稻改种经济和观赏价值较高的莲藕,每到莲花盛开的季节,各地赏花的游客蜂拥而至。而游客的到来,又带动了40多家餐饮店的经济效益。令人高兴的是,当地政府在帮助郝堂村建设中,始终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在突出位置。经过3年努力,该村的固定资产已由原来的200多万元增加到目前的2800多万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村人均收入已由2011年的不足4000元提高到2013年的8000多元。村会计高兴地说:“2014年,尽管遭遇了大旱,但从目前看,实现人均1万元是没问题的。”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农村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也成倍增长。截至目前,该村已正式迁回户口103人,另有200多个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在家门口干起了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