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高中以后,往往有不少学生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高中数学与初中數学相比,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作为高中教师,如何做好衔接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就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的做法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一、衔接好教材内容
注重初、高中数学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如初中乘法公式只有两个(即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要求不高,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新课标不作要求,高中经常要用到这两种方法;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函数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轴、直线的对称问题也是重点;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不作要求,只做定量研究.
因此必须加强初高中教师的学术交流,了解哪些知识初中已经删节或初中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高中这部分内容视为重难点等.教学中不但要复习旧知识,而且也要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补充、铺垫一些内容,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
二、衔接好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要求低,教学进度慢.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或者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进入高中以后,教材内容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题目难.而高中学生处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分析、归纳、综合建立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我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初中课程内容少,浅显易懂.而高中知识的整体数量剧增,教材内容多,时间少,题目难度大,而且题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复杂.因此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初中学生喜欢慢的学习节奏,高一的学生也讲慢点,以便于他们消化、吸收,等到学生逐步适应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后再逐步加快教学的节奏.
2.创设问题情境,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在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概念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等的推导过程,习题解法的探求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调节课堂气氛,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适当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使其形成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将知识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最后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学习要从“由薄到厚”到“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复习中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梳理知识结构,形成框架图表,从而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衔接好学习方法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练得多,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自学能力.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只能讲些典型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应该:多质疑,多思考,多动手,多归纳.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动脑思考,课后养成巩固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
2.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勤于动脑,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让学生死记简单的结论,反复、机械地模仿例题、难题,不搞题海战术.而是抓住同类问题解题要点的概括,寻求解题规律和思路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去练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金 铃)
一、衔接好教材内容
注重初、高中数学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如初中乘法公式只有两个(即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要求不高,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新课标不作要求,高中经常要用到这两种方法;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函数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轴、直线的对称问题也是重点;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不作要求,只做定量研究.
因此必须加强初高中教师的学术交流,了解哪些知识初中已经删节或初中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高中这部分内容视为重难点等.教学中不但要复习旧知识,而且也要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补充、铺垫一些内容,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
二、衔接好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要求低,教学进度慢.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或者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进入高中以后,教材内容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题目难.而高中学生处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分析、归纳、综合建立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我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初中课程内容少,浅显易懂.而高中知识的整体数量剧增,教材内容多,时间少,题目难度大,而且题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复杂.因此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初中学生喜欢慢的学习节奏,高一的学生也讲慢点,以便于他们消化、吸收,等到学生逐步适应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后再逐步加快教学的节奏.
2.创设问题情境,揭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在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概念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等的推导过程,习题解法的探求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调节课堂气氛,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适当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使其形成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将知识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最后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学习要从“由薄到厚”到“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复习中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梳理知识结构,形成框架图表,从而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衔接好学习方法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练得多,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自学能力.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只能讲些典型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应该:多质疑,多思考,多动手,多归纳.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动脑思考,课后养成巩固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
2.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勤于动脑,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让学生死记简单的结论,反复、机械地模仿例题、难题,不搞题海战术.而是抓住同类问题解题要点的概括,寻求解题规律和思路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去练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