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度、深度、视野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mf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15日至9月30日,2013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举行。本次大展以“工人·工业文明”为主题,共展出国内外300多名摄影师的近4000幅工业摄影作品,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专题工业摄影展览。
  整个展览以纪实影像展示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让观者在领略工业文明创造辉煌的同时,也不忘关注当下的危机和挑战。展览以影像的力量叙述和阐释工业文明与人的关系,展示中国工业摄影的历史和现状,同时解析国际当代工业摄影的发展,旨在推动中国工业摄影的发展与繁荣。此次展览也对人类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充分展示了工人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吃苦耐劳、创新奉献的精神和他们所做的巨大贡献。
  展览分为“深度”、“广度”、“视野”三部分:深度部分系统梳理了辽宁本土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脉络和成就,包括主题展、成就展、致敬展和本土展,策展人为鲁文、赵安;广度部分为中国不同时期、地域、风格的工业摄影作品,包括“基业·奋斗、岁月·叙事、艺术·发问”三大版块的国内摄影家作品展,策展人为张惠宾;视野部分是国际经典工业摄影作品博览,包括英国工业、美国工业、德国工业三大部分,总策展人为王溪。
  深度:系统梳理辽宁新中国工业摄影的脉络和成就
  本单元汇集了辽宁摄影家纵贯60年的工业摄影作品,展示了东北作为新中国工业基地、沈阳市铁西区作为新中国工业重镇的历史地位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一座关联着时代、地域、城市和工业文明及人类命运的视觉记忆宝库。展品蕴含着本土摄影家所特有的实力、深度和热情,是辽宁新中国工业摄影脉络和成就的首次系统梳理和呈现。其中,有《辽宁工业摄影60年》、《纪念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十年—辉煌铁西展》的主题展,还有众多本土的个人展,如姜振庆的《岸隆起》、冷柏的《力量之美》等,为观者更深入地了解辽宁工业的历史,带来了丰富的影像故事。
  广度:中国不同时期、地域、风格的工业摄影作品
  新中国建国60年来,中国工业摄影尽管以特有的步伐行进至今,但迄今还没有一部新中国工业摄影史面世。尽管摄影师拍摄了不计其数的工业摄影作品,但还没有以独立的价值观念和姿态,对“工人·工业文明”进行系统整理与呈现。“2013 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广度单元以整合和梳理中国各区域的工业影像为目的,为新中国工业摄影史的书写铺垫基石。
  在第一部分“铸基·奋斗”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优秀摄影师真实记录新中国基础工业,乃至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状况的工业摄影作品,彰显特殊时代中工人奋斗创业的历程。《重庆老工业》等国内其他地域的工业影像为观者展示了不同于辽宁工业形态的另一种工业风貌。在第二部分“变革·叙事”中,展览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状况,呈现出变革大潮中务工者的命运变迁,由不同题材和不同视角构成,体现了中国摄影师的人文立场和不懈努力。朱宪民的《中国农民工1983—2013》,牛国政的《小煤窑》都为观者提供了新的视角,令人深思工业与人的关系。第三部分“回溯·发问”是影像艺术家以个人视角对工业场景及人物生存状况的观察与思考,对工业进程与人类命运的相互关系进行反思和发问。
  视野:国际工业大国经典工业摄影作品博览
  2013 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的国际部分,选择西方传统工业强国英、德、美三国的摄影师作为基础力量,由西方著名策展人优中择优,完成梳理与策划。
  “英国工业摄影130年大型展览”是本次国际摄影节中,国际工业影像部分最为画龙点睛之笔。由英国最富盛名的工业摄影大师,国际策展人伊恩·本斯利(Ina Beesley)联合英国多家摄影国立馆藏,梳理自1870年代至今的130年恢宏的英国工业摄影史,让诸多尘封已久的工业影像第一次在亚洲、在中国展出。
  在这些影像当中,策展人又根据时间结点,选择部分摄影大师的作品,以“展中展”的形式,将某个时间段放大,完整地呈现出不同年代、不同理念、不同表现方式下摄影碰撞工业的激情火花。
  此外,美国引领的新工业革命蒸蒸日上,这与老牌工业强国英国的影像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通过摄影师镜头中的硅谷,从内容至形式,都诠释了美国新工业的欣欣向荣及蓬勃朝气。我们可以看到道格·曼纽(Doug Menuez)带来的《硅谷数码世界的变革》,以及美籍华人靳宏伟的《工业的色彩》,美国传媒摄影家协会也带来了60幅涉及工业题材的精美摄影作品。
  德国策展人德科·克劳斯(Dirk Clans)先生,是德国顶级新闻图片杂志《Stern》杂志的亚太区总负责人,是德国著名的图片编辑与策展人。摄影师的精彩作品是世界汽车工业中广告摄影的巅峰之作,将工业产品、摄影与广告的魅力演绎得美轮美奂。我们可以看到广告摄影师弗洛伊恩·盖斯(Florian Geiss)的《德国工业摄影展—品牌传奇》,还有盖尔·福舍尔(Georg Fischer)的汽车摄影作品等。
其他文献
OM-D系列是奥林巴斯无反相机产品线中的旗舰系列,代表着奥林巴斯电子影像与光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在继E-M5和E-M1之后,奥林巴斯又推出体积更加小巧,价格更亲民的E-M10,同时在性能上并没有“缩水”。  经典复古设计的紧凑机身  E-M10延续了OM-D经典的复古外观设计,虽然体积更加小巧,但握在手中并没有过小而不舒适的感觉;各种按键被合理地布置排列,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了丰富的操控功能。  强悍
期刊
一  宋刚明(以下简称宋):陈先生,你是哪一年开始摄影的,因为什么原因?  陈碧信(以下简称陈):应该是1990年。因为我原来在单位是宣传科长,一开始是写材料的。由于我们单位评选先进个人需要有人拍照,于是我来拍。开始用工会一百多元的相机拍,大家都说拍得不错,于是我继续拍,拍着拍着就获奖了。获奖后鸟枪换炮,买几百上千的相机,慢慢就放不下了。  宋:最后就把文字放下了。  陈:后来摄影就变成主业了。这
期刊
“这是个机缘,如果可以,我愿意心怀惴惴地说出来。无意告诉别人我走过了多少路,倒是可以让人知晓我在每一个路口的徘徊,哪怕是让人看看这个不擅闪躲的人身上留下的所有车辙。”这是摄影师严明在其新书宣传片中的内心独白。视频中,诗一般的画面,诗一般的文字,伴着严明略带沧桑的旁白,令人动容。而新书的书名,取自他对摄影的炽爱: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1  2010年,严明背包走出“南方大院”,自此告别了体制,走
期刊
摄影和电影,这两门艺术有着共同的基因联系与血脉传承。一静一动,共同记录着大千世界,传播着视觉信息,表达着冷暖真情。如果从电影的角度来审视那些静态的优秀照片,也许会带来新的发现与启迪。  我们知道,摄影抓取的是瞬间影像,而影像所表现的瞬间通常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个情境的背后通常又有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当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介入到这个情境中时,情境中的事物就不再是人们看到的
期刊
学生:陈丽 黄娣 张龙 李巧 孙斌 赵明 杨军 林月新 余宏哲 李勋  老师:宋刚明  湖北武汉  张 (张龙,以下简称张):老师,“长征”什么时候出发?  宋(宋刚明,以下简称宋):还是9月22日。  杨(杨军,以下简称杨):你真的要去?  宋:说了怎可不做?  杨:算卦的不是预测你走不了?走了也走不完,在云南就要折回。  宋:易者不卦,我本来不算的,做正确的事,不问祸福。该来的总要来,躲过了初
期刊
何:听说前些天您和某大师班的学员一起,到金山岭长城拍摄时遭遇暴雨,但一定拍到好照片了吧?  李:是的,尽管大雨来得突然,但我没有丝毫犹豫,在缺少足够防雨设备的情况下,冲进大雨,拍下了难得的雨中长城画面。  何:我估计您肯定不会放过长城加大雨的机会,其他学员是不是也有可喜的收获?  李:按说我应该尽到老师的职责,和他们在一起,共同抓住这次机会。可是当我遇到骤然而至的大雨时,只说了一句“跟我来”,就不
期刊
来自湖南省凤凰县的摄影师陈利凭借拍摄于凤凰古城的《古城听雨》获得了2014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公开组总冠军,同时获得了年度摄影师称号,他也是首位获得索尼世界摄影比赛公开组冠军的中国摄影师。  坚持摄影三十余年的陈利创作过多幅有影响力的作品,也在诸多国内外摄影赛事中取得过佳绩,但对于此次折桂,他表示还是出乎自己的预料。不过,他的成功让人觉得并非偶然。在此次采访中,我们特意请陈利分享了一些他拍摄的其他作品
期刊
编者按  世界上恐怕没有多少工作能让人时刻保持专注、机敏和充沛的精力,同时还能大口呼吸着PM2.5数值在10以下的空气,随时喝着比瓶装水要好不知多少倍的甘泉,经常能吃上绝对有机的放心食物,更主要的是能领略到常人不曾看过的风景和不曾见过甚至不曾听说过的野生动物,而这,正是自然摄影师工作的魅力。  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曾经过分强调要战胜和征服自然,然而,在人类创造经济社会发展奇迹的同
期刊
蔡斯伊康公司(Zeiss Ikon AG,以下简称蔡斯伊康)在1930年代中期生产的35毫米Contaflex双镜头反光相机(TLR)有个霸气的中文名字——“万吨水压机”!其英文名字直译是:康特弗莱克斯双镜头反光相机,不仅绕口,还容易跟它同名的康特弗莱克斯单镜头反光相机(Contaflex SLR)混淆,于是,人们根据它威武霸气的外观起了这个形象的名字,不会产生任何歧义(图01)。  尽管“万吨水
期刊
或许是细腻而多愁善感的心理特征让女性摄影师的表达方式更为多元和独特,或许是要冲破社会对待艺术领域的性别陈规,又或许是天性善于营造浪漫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融合氛围,与男性摄影师相比,女性的摄影,尤其是当代女性的摄影,更具个性色彩。当女性摄影抛开最直接的客观表象,从内心出发去观察外在的环境与变化,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展开同自我、同他人乃至同世界的对话时,色彩更加斑斓。  一些女性摄影师用视觉方式深入地了解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