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城市管理领域的一种全新管理方式,能够细化城市管理空间,量化城市管理对象、规范城市管理行为,创新城市管理流程,实现城市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管、高效能管理。2013年以来,烟台市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为主要目标,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要抓手,全面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力推动了城市管理模式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水平。
一、烟台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动因
近些年来,烟台每年都要在市区进行运动性、突击性、阶段性的城乡环境整治活动,能够集中解决一批环境脏乱差问题,但这种整治活动只注重了“治标”未达到“治本”的效果。随着城市规模、管理面扩大和群众关注度的提升,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城市管理需求,亟需建立全方位、全天候和精确、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2013年9月,在学习考察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烟台市提出将工作重心全面转向精细化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并于2013年12月在市区范围内全面启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
二、烟台市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成效
烟台市实施的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规范化的管理标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常态化的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创新,实现了城市管理模式的“五个转变”。
一是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烟台市制定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标准》手册,将城市精细化管理所涉及的城管执法、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城市排水、公共广场、城市供热、供水、燃气管理以及城市防汛、清雪防滑等15大类78个方面工作进行细化,分别确定管理目标、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和考核计分办法等。同时,将精细化管理范畴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扩展到公用事业、窗口服务、应急管理等全面的城市管理领域,每项管理工作都制定详细的管理标准,以便于对照检查考核。
二是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将城市管理每个小项进行细化,责任到站所、到人,量化考核指标。如,道路保洁工作,明确提出定量指标,实行两班作业,人均保洁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每天保洁时间不少于16小时,每日机械清扫2次,洒水2次,每周高压冲洗1次。市政设施管理工作,要求井盖丢损、更换1小时内完成,检查井维修2.5小时完成,责任内污水外溢3.5小时完成。
三是由指令管理向实时管理转变。将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城市管理各领域,快速发现、及时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城市供热、供气及市政管养行业都建立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远程控制技术,对集中供热、供水和环卫作业、养护作业车辆进行GPS定位、远程控制和实时动态监控;芝罘区为执法队员配备了200余部执法通,以专线方式接入数字城管专网,实现移动执法;牟平区完成视频监控系统与OA自动化办公系统、数字环卫系统的整体对接,大大提高了指挥的实时性和调度的准确性。
四是由常规管理向创新管理转变。加强常规管理,抓好面上的整治。强化难点管理,抓好点上创新。针对占道经营问题,烟台市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全面推行城管执法划线定位管理模式,对便民摊点、各类亭棚、沿街农贸市场出入口等统一划线管理,定点、定时、定位经营。
五是由系统管理向全民管理转变。烟台市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组织义务植树、义务捡拾山体垃圾活动、建立第三方监督考核机制等多种方式,积极倡导社会共治、全民共管、发挥社会功能,提高管理效能。如,芝罘区、莱山区全面实行管理体制下放,将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事项全部下放到各街道、园区,明确管理职责,建立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芝罘区、莱山区在环卫保洁领域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城郊居民区和公厕管护、垃圾清运进行外包和市场化运作,实现了“管干分离”。
三、烟台市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经验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烟台市实施的城市管理精细化,是针对城市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而开展的。多年来,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烟台市城市管理工作大多依靠的是“以人管事、以人管人”管理思路,采用运动式、机械式、游击式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依法、依规、以制度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而通过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难题,并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二是坚持示范带动。烟台市实施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是采取“以点带面、总结经验、面上推动工作”而开展的。从2013年底开始,烟台市组织所辖区城管部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活动,逐个领域排查,逐个项目整改,逐条道路整治,逐个问题解决。待每项整治工作结束后,立即转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做到整治一项、巩固一项,整治一片、巩固一片。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个单位准备2-3个精细化管理的样板,以点带面,全面带动提升城市管理质量。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烟台市从抓行业规范管理出发,加强制度建设,以确保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烟台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市区化粪池建设和管理办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市区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城镇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市、区(县)两级城市管理事权划分和管理职责,并以此作为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基础载体,要求各级城管部门严格执行行业管理规定,不断创新管理思路,改进管理模式,推动“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模式转变,形成依法管理、按规矩办事的长效机制。
四是强化督导考核。烟台市围绕“抓长远、抓长效、抓长久”的目标,坚持日常督导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督导检查,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完善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坚持每月对各区进行检查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落实奖惩措施。同时,由市城管局牵头成立城管执法、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环境艺术5个专门督导组,对相关工作进行日常督导考核,建立全覆盖、无缝隙,多层级、多途径的督导检查网络。
四、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应把握的问题
一是构建高效管理体制。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涉及城市管理模式的系统改革,必须明确实施的责任主体。城市所辖各区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组织实施,严格落实相关部门管理责任,抓好辖区内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二是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进一步明确城市市区两级城市管理职责,排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市级与区级、单位与单位之间范围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共同巡查、联合执法、案件移交、资料共享、互为见证等城市管理协同机制,形成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强大合力。
三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实现管理常态,机制长效。在城市管理中,要变突击整治为常态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满足技术指标评价为提高公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以精细化的标准进行城市管理,层层健全和落实管理责任,固化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在抓好建章立制、集中整治等工作的同时,要着力解决当前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不细、作业不精等现象,按照“日常管理细、发现问题准、整改落实快、质量标准高”的要求,精心打造“洁绿亮美”城市环境,建立健全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四是营造广泛参与氛围。搞好宣传引导,发挥媒体作用。在城市管理中,要大力弘扬“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理念,引导广大市民增强文明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市民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以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热线等形式,积极宣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反映城市精细化管理有益成果和先进典型。同时,要加强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广泛收集公众意见,引导、激发广大市民自觉爱护家园、美化环境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李利)
一、烟台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动因
近些年来,烟台每年都要在市区进行运动性、突击性、阶段性的城乡环境整治活动,能够集中解决一批环境脏乱差问题,但这种整治活动只注重了“治标”未达到“治本”的效果。随着城市规模、管理面扩大和群众关注度的提升,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城市管理需求,亟需建立全方位、全天候和精确、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2013年9月,在学习考察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烟台市提出将工作重心全面转向精细化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并于2013年12月在市区范围内全面启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
二、烟台市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成效
烟台市实施的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规范化的管理标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常态化的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创新,实现了城市管理模式的“五个转变”。
一是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烟台市制定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标准》手册,将城市精细化管理所涉及的城管执法、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城市排水、公共广场、城市供热、供水、燃气管理以及城市防汛、清雪防滑等15大类78个方面工作进行细化,分别确定管理目标、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和考核计分办法等。同时,将精细化管理范畴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扩展到公用事业、窗口服务、应急管理等全面的城市管理领域,每项管理工作都制定详细的管理标准,以便于对照检查考核。
二是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将城市管理每个小项进行细化,责任到站所、到人,量化考核指标。如,道路保洁工作,明确提出定量指标,实行两班作业,人均保洁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每天保洁时间不少于16小时,每日机械清扫2次,洒水2次,每周高压冲洗1次。市政设施管理工作,要求井盖丢损、更换1小时内完成,检查井维修2.5小时完成,责任内污水外溢3.5小时完成。
三是由指令管理向实时管理转变。将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城市管理各领域,快速发现、及时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城市供热、供气及市政管养行业都建立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远程控制技术,对集中供热、供水和环卫作业、养护作业车辆进行GPS定位、远程控制和实时动态监控;芝罘区为执法队员配备了200余部执法通,以专线方式接入数字城管专网,实现移动执法;牟平区完成视频监控系统与OA自动化办公系统、数字环卫系统的整体对接,大大提高了指挥的实时性和调度的准确性。
四是由常规管理向创新管理转变。加强常规管理,抓好面上的整治。强化难点管理,抓好点上创新。针对占道经营问题,烟台市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全面推行城管执法划线定位管理模式,对便民摊点、各类亭棚、沿街农贸市场出入口等统一划线管理,定点、定时、定位经营。
五是由系统管理向全民管理转变。烟台市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组织义务植树、义务捡拾山体垃圾活动、建立第三方监督考核机制等多种方式,积极倡导社会共治、全民共管、发挥社会功能,提高管理效能。如,芝罘区、莱山区全面实行管理体制下放,将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事项全部下放到各街道、园区,明确管理职责,建立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芝罘区、莱山区在环卫保洁领域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城郊居民区和公厕管护、垃圾清运进行外包和市场化运作,实现了“管干分离”。
三、烟台市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经验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烟台市实施的城市管理精细化,是针对城市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而开展的。多年来,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烟台市城市管理工作大多依靠的是“以人管事、以人管人”管理思路,采用运动式、机械式、游击式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依法、依规、以制度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而通过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难题,并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二是坚持示范带动。烟台市实施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是采取“以点带面、总结经验、面上推动工作”而开展的。从2013年底开始,烟台市组织所辖区城管部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活动,逐个领域排查,逐个项目整改,逐条道路整治,逐个问题解决。待每项整治工作结束后,立即转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做到整治一项、巩固一项,整治一片、巩固一片。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个单位准备2-3个精细化管理的样板,以点带面,全面带动提升城市管理质量。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烟台市从抓行业规范管理出发,加强制度建设,以确保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烟台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市区化粪池建设和管理办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市区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城镇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市、区(县)两级城市管理事权划分和管理职责,并以此作为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基础载体,要求各级城管部门严格执行行业管理规定,不断创新管理思路,改进管理模式,推动“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模式转变,形成依法管理、按规矩办事的长效机制。
四是强化督导考核。烟台市围绕“抓长远、抓长效、抓长久”的目标,坚持日常督导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督导检查,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完善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坚持每月对各区进行检查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落实奖惩措施。同时,由市城管局牵头成立城管执法、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环境艺术5个专门督导组,对相关工作进行日常督导考核,建立全覆盖、无缝隙,多层级、多途径的督导检查网络。
四、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应把握的问题
一是构建高效管理体制。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涉及城市管理模式的系统改革,必须明确实施的责任主体。城市所辖各区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组织实施,严格落实相关部门管理责任,抓好辖区内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二是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进一步明确城市市区两级城市管理职责,排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市级与区级、单位与单位之间范围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共同巡查、联合执法、案件移交、资料共享、互为见证等城市管理协同机制,形成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强大合力。
三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实现管理常态,机制长效。在城市管理中,要变突击整治为常态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满足技术指标评价为提高公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以精细化的标准进行城市管理,层层健全和落实管理责任,固化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在抓好建章立制、集中整治等工作的同时,要着力解决当前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不细、作业不精等现象,按照“日常管理细、发现问题准、整改落实快、质量标准高”的要求,精心打造“洁绿亮美”城市环境,建立健全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四是营造广泛参与氛围。搞好宣传引导,发挥媒体作用。在城市管理中,要大力弘扬“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理念,引导广大市民增强文明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市民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以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热线等形式,积极宣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反映城市精细化管理有益成果和先进典型。同时,要加强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广泛收集公众意见,引导、激发广大市民自觉爱护家园、美化环境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