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问要讲求艺术,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让学生在问题思考中得到成长,在问题解决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提问艺术 发展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必备,也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主线。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问要讲求艺术,不能漫无目的,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让学生在问题思考中成长,在问题解决中提高。
一、提问要适时
让问题不成问题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无形即有形”,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成长,去掉繁杂,也去掉繁琐,还原一个本真的教育。适时提问是一个教学关键点,时对则可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不对则相反。教学时我们要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提问的价值。新课开始的复习提问要以与本节有联系的问题为主,切忌只是复习旧的知识。在新课学习中,要以探究问题为主。在本节课的小结中以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为主。错过良机,就会影响提问效果。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我给学生展示了2014年的月历表,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了一些常识性问题,在学生对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多少天,上半年、下半年、季度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给学生展示了2012年的月历表,让学生找出不同,这样学生就能很明显地看出区别就在于2月的天数上。2012是闰年,2月份有29天,而2014年是平年,2月份只有28天。我问,小华今年12岁了,可他才过了三个生日,你知道他是哪天出生的吗?学生想到了四年一闰,所以肯定是2月29号。这样提问,学生能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从而养成观察、思考、总结的习惯。
二、提问要适度
教师的提问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切忌过易或过难,提出无效问题。如果提问过于肤浅,学生只是进行简单机械性的记忆,根本就不用动脑筋,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如果提问的问题过难就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失去学习信心。提问忌出现“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这样表面上看课堂好像很热闹,但是对于学习而言,则没有价值,学生只是随声附和,教学效果不显著。课堂提问时,我们要考虑由谁回答,需要视问题的难易程度正确把握,对于优等生可以提问一些发散性、综合性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对于中等生以巩固知识的一般性问题为主;对于对后进生,则适合提问一些浅显简单的问题,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鼓起勇气。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方程》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练习分成了不同层次,设计了A、B、C三组题目供学生选做。A组:解方程6x-2x=8;B组:0.8x 1.3x=4.2;C组:小明在超市买了6支钢笔,付了100元,找了28元,每一支钢笔多少钱?这样避免了全班“一刀切”,结果好的学生得不到提高,而“差”学生不会做,使不同学生都获得了收获,增强了学习信心。
三、提问要适当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以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为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习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1.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培养学生创新力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动力。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如此轻松快乐。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突出趣味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时,我问:“平行的定义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很多学生感觉加不加这个条件无所谓。但是学生通过讨论后发现这个条件是必须加的,并以教室这个空间为例进行了说明。由此可见,让学生感兴趣是多么重要。
2.问题要有探究性
如果问题没有了思维含量则不成为问题,只有那些能够激起学生思维活力,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问题才是高效的问题,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我们在提问时要多设计一些变式训练题、发散思维题、阅读理解题等,让题型更丰富,内容更新颖,从而实现问题的价值。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时,我提问: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那么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如果把这个角换成100°呢?有的学生往往会求了一种情况导致答案错误。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分类思考的意识,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课堂提问,使课堂提问成为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注意力的主要方式。提问要讲求艺术,让学生自然融入到课堂提问情境中,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思维的心弦,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的问题,才成功、高效,才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常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J].新课程(小学),2012(05).
[2]欧文杰.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珠江教育论坛,2013(01).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提问艺术 发展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必备,也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主线。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问要讲求艺术,不能漫无目的,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让学生在问题思考中成长,在问题解决中提高。
一、提问要适时
让问题不成问题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无形即有形”,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成长,去掉繁杂,也去掉繁琐,还原一个本真的教育。适时提问是一个教学关键点,时对则可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不对则相反。教学时我们要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提问的价值。新课开始的复习提问要以与本节有联系的问题为主,切忌只是复习旧的知识。在新课学习中,要以探究问题为主。在本节课的小结中以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为主。错过良机,就会影响提问效果。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我给学生展示了2014年的月历表,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了一些常识性问题,在学生对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多少天,上半年、下半年、季度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给学生展示了2012年的月历表,让学生找出不同,这样学生就能很明显地看出区别就在于2月的天数上。2012是闰年,2月份有29天,而2014年是平年,2月份只有28天。我问,小华今年12岁了,可他才过了三个生日,你知道他是哪天出生的吗?学生想到了四年一闰,所以肯定是2月29号。这样提问,学生能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从而养成观察、思考、总结的习惯。
二、提问要适度
教师的提问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切忌过易或过难,提出无效问题。如果提问过于肤浅,学生只是进行简单机械性的记忆,根本就不用动脑筋,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如果提问的问题过难就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失去学习信心。提问忌出现“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这样表面上看课堂好像很热闹,但是对于学习而言,则没有价值,学生只是随声附和,教学效果不显著。课堂提问时,我们要考虑由谁回答,需要视问题的难易程度正确把握,对于优等生可以提问一些发散性、综合性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对于中等生以巩固知识的一般性问题为主;对于对后进生,则适合提问一些浅显简单的问题,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鼓起勇气。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方程》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练习分成了不同层次,设计了A、B、C三组题目供学生选做。A组:解方程6x-2x=8;B组:0.8x 1.3x=4.2;C组:小明在超市买了6支钢笔,付了100元,找了28元,每一支钢笔多少钱?这样避免了全班“一刀切”,结果好的学生得不到提高,而“差”学生不会做,使不同学生都获得了收获,增强了学习信心。
三、提问要适当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以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为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习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1.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培养学生创新力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动力。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如此轻松快乐。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突出趣味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时,我问:“平行的定义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很多学生感觉加不加这个条件无所谓。但是学生通过讨论后发现这个条件是必须加的,并以教室这个空间为例进行了说明。由此可见,让学生感兴趣是多么重要。
2.问题要有探究性
如果问题没有了思维含量则不成为问题,只有那些能够激起学生思维活力,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问题才是高效的问题,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我们在提问时要多设计一些变式训练题、发散思维题、阅读理解题等,让题型更丰富,内容更新颖,从而实现问题的价值。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时,我提问: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那么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如果把这个角换成100°呢?有的学生往往会求了一种情况导致答案错误。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分类思考的意识,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课堂提问,使课堂提问成为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注意力的主要方式。提问要讲求艺术,让学生自然融入到课堂提问情境中,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思维的心弦,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的问题,才成功、高效,才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常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J].新课程(小学),2012(05).
[2]欧文杰.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珠江教育论坛,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