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农村经济日益萧条和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现实下。国家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积极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将人才引入农村,一方面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力量,加强农村的人力资源水平,一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现实情况却没有那么乐观,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诸多问题与现实障碍。本文从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具体优势,再分析返乡创业的现实障碍,这样以后大学生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利用返乡创业的优势以及解决返乡创业的现实障碍。
一、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象
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以致大学毕业生对创业现象进行分析,纷纷提出返乡创业的想法,建立新农村、培养新农村文化。然而他们只是考虑到返乡创业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却对返乡创业一无所知。他们并不清楚返乡创业的优势在哪里,也不了解返乡创业该如何进行。最重要的是在面对返乡创业的现实障碍下,他们不懂如何应对,很有可能在现实压力下,中途放弃返乡创业。
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势
(一)城乡需求量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改善,我国大部分居民已迈入小康生活,过去大家对于农业的要求还只是停留在吃饱层面上,而现在大家对于农业的要求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更要安全、绿色、健康。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一方面优势和需求,返乡创业,建立新农业产业,给社会提供全新的绿色环保农业基地。
(二)农村生态优势
农村由于没有受到工业污染影响,农村环境非常优美,没有PM2.5,生态良好,青山绿水,农村的生态优势越来越明显。许多人在高强度压力下的城市中紧张的工作生活,可以选择来农村度假放松。而且很多村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建筑、民俗、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让乡村的文化魅力非常突出。农村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价值优势在不断地提升。
(三)农村发展速度快
农村发展除了青山绿水之外,还在不断发展新兴产业。由于网络发展、交通运输的便利。引起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大力发展。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小。物流配送体系也迅速进入农村,促使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优势为新兴产业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
(一)创业教育模式起步晚
我国创业教育模式起步较晚,总体水平参差不齐。并且我国创业教育只属于经济学的领域范围,尚未纳入学科领域,以致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概念仍是模糊不清的。我国在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上只属于初步的萌芽阶段。因此各大高校应广泛展开创业教育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二)缺乏有效的实践机制
创业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需要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参与到实践中去,让他们意识到返乡创业是严肃而又残酷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才会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創业,该如何创业。因此学校可以与周边的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在企业中学习该行业的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到一起,两者合二为一,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的竞争力与该行业的行情,是他们在以后返乡创业的路途上,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三)缺乏充足的启动资金
启动资金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第一步。没有启动资金,无法启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计划。而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生活来源也成问题,更不用谈返乡创业的启动资金。虽然返乡创业的成本比在城市中创业成本低,但若启动资金不足,也会导致大学生在返乡创业过程中无法应对中途出现的问题,以致创业失败。因此,充足的启动资金在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为了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出台了小额贷款担保政策,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重要的资金,使他们成功踏上返乡创业的第一步。
(四)返乡创业负荷的巨大压力
选择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是对自身创业前景充满信心的。但是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活动,时时刻刻存在风险的过程。普通就业尚且存在被解雇的风险,而大学生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面临漫长而又煎熬的创业风险。这让原本充满信心的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时,负荷巨大压力的他们也会崩溃。更有亲朋好友对于他们返乡创业的不支持,缺少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家庭经济负担等各种巨大压力,导致创业者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的负面情绪,从而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降低了他们的乐观情绪,以致创业失败。因此,他们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勇气与抗压能力。面对种种风险能够学会调节自身情绪,将巨大压力转化为返乡创业的动力。创业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返乡创业的选择需要大学生们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也需要有面对失败能够重头再来的勇气。
四、总结
大学生返乡创业有着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返乡创业存在诸多优势,但是不能盲目的选择创业,在创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降低返乡创业失败的风险,利用好农村的生态优势、发展优势和城乡居民的的大量需求,尽量避免返乡创业的现实障碍。在创业过程中,提高了自身能力,为农村建设引进绿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玉利、张维,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曹随、王燕梅,中国大众创业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李时椿,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4]邱小林,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高等教育基础类).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周宇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理性思考
作者简介
范港霞,女,江苏南通人,山东协和学院会计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创业管理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一、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象
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以致大学毕业生对创业现象进行分析,纷纷提出返乡创业的想法,建立新农村、培养新农村文化。然而他们只是考虑到返乡创业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却对返乡创业一无所知。他们并不清楚返乡创业的优势在哪里,也不了解返乡创业该如何进行。最重要的是在面对返乡创业的现实障碍下,他们不懂如何应对,很有可能在现实压力下,中途放弃返乡创业。
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势
(一)城乡需求量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改善,我国大部分居民已迈入小康生活,过去大家对于农业的要求还只是停留在吃饱层面上,而现在大家对于农业的要求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更要安全、绿色、健康。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一方面优势和需求,返乡创业,建立新农业产业,给社会提供全新的绿色环保农业基地。
(二)农村生态优势
农村由于没有受到工业污染影响,农村环境非常优美,没有PM2.5,生态良好,青山绿水,农村的生态优势越来越明显。许多人在高强度压力下的城市中紧张的工作生活,可以选择来农村度假放松。而且很多村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建筑、民俗、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让乡村的文化魅力非常突出。农村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价值优势在不断地提升。
(三)农村发展速度快
农村发展除了青山绿水之外,还在不断发展新兴产业。由于网络发展、交通运输的便利。引起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大力发展。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小。物流配送体系也迅速进入农村,促使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优势为新兴产业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
(一)创业教育模式起步晚
我国创业教育模式起步较晚,总体水平参差不齐。并且我国创业教育只属于经济学的领域范围,尚未纳入学科领域,以致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概念仍是模糊不清的。我国在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上只属于初步的萌芽阶段。因此各大高校应广泛展开创业教育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二)缺乏有效的实践机制
创业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需要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参与到实践中去,让他们意识到返乡创业是严肃而又残酷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才会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創业,该如何创业。因此学校可以与周边的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在企业中学习该行业的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到一起,两者合二为一,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的竞争力与该行业的行情,是他们在以后返乡创业的路途上,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三)缺乏充足的启动资金
启动资金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第一步。没有启动资金,无法启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计划。而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生活来源也成问题,更不用谈返乡创业的启动资金。虽然返乡创业的成本比在城市中创业成本低,但若启动资金不足,也会导致大学生在返乡创业过程中无法应对中途出现的问题,以致创业失败。因此,充足的启动资金在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为了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出台了小额贷款担保政策,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重要的资金,使他们成功踏上返乡创业的第一步。
(四)返乡创业负荷的巨大压力
选择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是对自身创业前景充满信心的。但是创业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活动,时时刻刻存在风险的过程。普通就业尚且存在被解雇的风险,而大学生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面临漫长而又煎熬的创业风险。这让原本充满信心的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时,负荷巨大压力的他们也会崩溃。更有亲朋好友对于他们返乡创业的不支持,缺少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家庭经济负担等各种巨大压力,导致创业者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的负面情绪,从而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降低了他们的乐观情绪,以致创业失败。因此,他们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勇气与抗压能力。面对种种风险能够学会调节自身情绪,将巨大压力转化为返乡创业的动力。创业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返乡创业的选择需要大学生们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也需要有面对失败能够重头再来的勇气。
四、总结
大学生返乡创业有着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返乡创业存在诸多优势,但是不能盲目的选择创业,在创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降低返乡创业失败的风险,利用好农村的生态优势、发展优势和城乡居民的的大量需求,尽量避免返乡创业的现实障碍。在创业过程中,提高了自身能力,为农村建设引进绿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玉利、张维,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曹随、王燕梅,中国大众创业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李时椿,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4]邱小林,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高等教育基础类).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周宇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理性思考
作者简介
范港霞,女,江苏南通人,山东协和学院会计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创业管理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