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抑郁症患者正逐年增多。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症状不一,可轻可重。一般来说,抑郁症有两组症状,一是心理症状,表现在在情绪方面;二是躯体症状,表现为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失眠、头晕头痛、颈痛、腰背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口干、便秘、胃部烧灼感、消化不良、胃肠胀气、视力模糊以及排尿疼痛等多种症状。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就是以这种躯体症状为主诉来就诊的。现代医学常用的有称为“五朵金花”的抗抑郁药(即舍曲林、文拉法辛、帕罗西汀、安非他酮及西酞普兰)长期治疗,疗效不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可通过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来加以调控,与西药配合,效果往往相得益彰。
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符合我国传统医学对解亦病的论述。解亦病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尺脉缓涩,谓之解亦。”《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寒脉滑,谓之多汗。”《素问·刺疟》云:“足少阳之疟:令人解(音懈亦),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素问·刺要论》说:“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亦然不去矣?”后代医家亦对本病多作论述。《甲乙经·卷八》云:“寒热懈烂(一本作懒),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至阳主之。”《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二》云:“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怅然失志者,阳不能维,气外散则神气无主之象。溶溶不能自收持者,阴不能维,则百脉弛纵,而四体懈亦也。”《类经·疾病类》云:“身体解亦,谓不耐烦劳,形迹困倦也”。关于本病名的阐释,《奇症汇·心神》解释为:“懈倦困弱,寒不甚寒,热不甚热。”唐代王冰注:“尺为阴部,腹肾主之,缓为热中,涩为无血,热而无血……”他认为解亦一症与肝肾有关。与气阴两伤,阴虚血亏有关。说到这种病的症状是“寒不寒……”概括言之,解,即懈怠;亦,无力。懈亦,是困倦无力的意思。其临床病象为:精神不振,身体肌肉酸软,肢节懈怠,筋缓乏力,困倦,疲劳,喜卧懒动,头晕等。祖国医学认为以肝脾肾虚为本,心肺为病标,本病病因为情志不遂或思虑不解伤肝,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气生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滞,横克脾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肝肾同源,二者同盛同衰,肝阴不足久之则肾阴不足亦亏虚。肾主骨生髓,骨为髓之海,肾亏则髓海亦虚。肝脾肾虚及肺心,肺朝百脉,心主血脉,肺心俱虚则脉乏神机之力,血行不利,气液循行受阻,皮肉筋骨失荣而生此疾。
在本病的治疗上,祖国医学认为本病虚实夹杂,宜以调补为宜。另外配合针灸、推拿按摩及药浴及膳食营养等,使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调和以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目的。
分型治疗
气虚血瘀证: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久病气虚,气虚不能行血而导致脉络郁阻,瘀血内停而引起。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精神萎靡、面色淡白或晦滞,疲倦乏力,气少懒言,疼痛如刺,拒按,舌淡暗,脉沉涩。
症候分析:气虚血瘀证虚中夹实,头晕目眩,面色淡白,身倦乏力,氣少懒言,为气虚之证;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阻,不通则痛,故疼痛如刺,拒按;气虚舌淡,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方药:八珍汤加桃仁、红花、赤芍等。
肝脾不调证: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症候,多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引起。肝失疏泄,则脾主健运功能失司,气机不畅。脾气郁结反侮肝木,致肝脾不和。
临床表现:胸胁胀满,善太息,心烦,纳呆腹胀,便溏不爽,声低懒言,疲倦乏力,舌苔白或腻,脉弦。
症候分析: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故胸胁胀满,太息则气郁得达,胀闷得舒,故喜太息;脾运失健,则纳呆腹胀;脾虚湿胜,则便溏;声低懒言,疲倦乏力为脾气不足之征;白腻苔,为湿邪内盛之象;弦脉为肝郁之象。
方药:逍遥散加减。
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症候,多由久病失调,房室不节,劳倦内伤等引起。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肝木,肝阴不足,不能下藏于肾,致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关节惰怠懒动,健忘失眠,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多虚缓。
症候分析: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虚热内扰,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肾精亏虚,不能上承,脑髓失养,故耳鸣健忘;阴液不足,筋脉失养,故关节惰怠懒动;舌红苔少,脉多虚缓,为阴虚之象。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酒怀牛膝、广郁金、菊花等。
心肝血虚证:是指心肝两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体虚,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及失血所致。心主血脉,肝藏血,若心血不足,则肝无所藏,肝血不足,
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符合我国传统医学对解亦病的论述。解亦病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尺脉缓涩,谓之解亦。”《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寒脉滑,谓之多汗。”《素问·刺疟》云:“足少阳之疟:令人解(音懈亦),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素问·刺要论》说:“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亦然不去矣?”后代医家亦对本病多作论述。《甲乙经·卷八》云:“寒热懈烂(一本作懒),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至阳主之。”《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二》云:“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怅然失志者,阳不能维,气外散则神气无主之象。溶溶不能自收持者,阴不能维,则百脉弛纵,而四体懈亦也。”《类经·疾病类》云:“身体解亦,谓不耐烦劳,形迹困倦也”。关于本病名的阐释,《奇症汇·心神》解释为:“懈倦困弱,寒不甚寒,热不甚热。”唐代王冰注:“尺为阴部,腹肾主之,缓为热中,涩为无血,热而无血……”他认为解亦一症与肝肾有关。与气阴两伤,阴虚血亏有关。说到这种病的症状是“寒不寒……”概括言之,解,即懈怠;亦,无力。懈亦,是困倦无力的意思。其临床病象为:精神不振,身体肌肉酸软,肢节懈怠,筋缓乏力,困倦,疲劳,喜卧懒动,头晕等。祖国医学认为以肝脾肾虚为本,心肺为病标,本病病因为情志不遂或思虑不解伤肝,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气生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滞,横克脾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肝肾同源,二者同盛同衰,肝阴不足久之则肾阴不足亦亏虚。肾主骨生髓,骨为髓之海,肾亏则髓海亦虚。肝脾肾虚及肺心,肺朝百脉,心主血脉,肺心俱虚则脉乏神机之力,血行不利,气液循行受阻,皮肉筋骨失荣而生此疾。
在本病的治疗上,祖国医学认为本病虚实夹杂,宜以调补为宜。另外配合针灸、推拿按摩及药浴及膳食营养等,使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调和以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目的。
分型治疗
气虚血瘀证: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久病气虚,气虚不能行血而导致脉络郁阻,瘀血内停而引起。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精神萎靡、面色淡白或晦滞,疲倦乏力,气少懒言,疼痛如刺,拒按,舌淡暗,脉沉涩。
症候分析:气虚血瘀证虚中夹实,头晕目眩,面色淡白,身倦乏力,氣少懒言,为气虚之证;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阻,不通则痛,故疼痛如刺,拒按;气虚舌淡,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方药:八珍汤加桃仁、红花、赤芍等。
肝脾不调证: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症候,多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引起。肝失疏泄,则脾主健运功能失司,气机不畅。脾气郁结反侮肝木,致肝脾不和。
临床表现:胸胁胀满,善太息,心烦,纳呆腹胀,便溏不爽,声低懒言,疲倦乏力,舌苔白或腻,脉弦。
症候分析: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故胸胁胀满,太息则气郁得达,胀闷得舒,故喜太息;脾运失健,则纳呆腹胀;脾虚湿胜,则便溏;声低懒言,疲倦乏力为脾气不足之征;白腻苔,为湿邪内盛之象;弦脉为肝郁之象。
方药:逍遥散加减。
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症候,多由久病失调,房室不节,劳倦内伤等引起。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肝木,肝阴不足,不能下藏于肾,致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关节惰怠懒动,健忘失眠,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多虚缓。
症候分析: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虚热内扰,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肾精亏虚,不能上承,脑髓失养,故耳鸣健忘;阴液不足,筋脉失养,故关节惰怠懒动;舌红苔少,脉多虚缓,为阴虚之象。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酒怀牛膝、广郁金、菊花等。
心肝血虚证:是指心肝两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体虚,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及失血所致。心主血脉,肝藏血,若心血不足,则肝无所藏,肝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