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生态美学观略论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家观念以“道”为核心,讲求“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建立了自然、和諧、平衡的生态美学思想,是对人类高层次审美活动的统一概括。道家的“大美”思想就是主张从无为的角度感受天地自然的魅力,重视建立和谐的生态系统,顺应自然生命的趋势,追求生命的自由。目前,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老庄道家美学思想体现了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这对解决当前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家;生态美学;自然和谐
  道家思想由先秦时期发展而来,崇尚自然与和谐,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从“道”出发,站在美学的角度审视自然,揭示天地间固有的自然规律,力求通过无为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生命自由。老庄的思想是一种审美自然观,在道家美学的范畴中,人虽然为自然界的主体,但人也是自然界的“外物”,改善自然环境的关键在于人类的作为,无为而非不为,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为即是无为。
  一、“道法自然”是道家美学的基本命题
  道法自然是对天地万物的产生及演变趋势的深刻解释,是道家生态美学的基本命题,展现了道家生态美学的价值取向,即遵循自然规律,万物皆源自然。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认为人和世间万物都是以自然为根基,皆是从自然界中演变而来,有着共同的生存基础,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宇宙的固有法则。从道家生态美学的观点来看,“道”即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必须以“道”为核心,顺应“道”的选择。
  (一)圣人无为则无败
  道法自然的核心是追求无为而治,老子主张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趋势,不能强行改变自然规律,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的目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则无败,无执故无失”——《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庄子的道家理论与老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做,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从老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圣人是能够明白天地万物的原生之美,并且不执著于改变这种美则以此为基,反对以人力逆天力,主张遵循自然、天人合一。同时,道家思想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对矛盾体,双方的对立关系也是源于天之道,但这种对立关系中仍然存在着统一性。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必须对自然有所作为,但如何把握对立关系中的统一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问题,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在作为之时不可违背天地规则,最终与自然建立起无为而无不为的关系。
  (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无为”的思想是教导人们明确正确处理发展与自然地关系,此外“道法自然”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不争”。老庄从生命源泉——水中得到启发,提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推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水为万物提供生命的原动力,却不与万物相争,同样自然万物不与水相争,在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础,人类必须明确自然地崇高地位,不与自然相争,自然也自会回馈人类。
  二、“自由和谐”是道家美学的生命力元素
  (一)自然是万物的本源
  道家思想认为天地之大美来源于其自然性,原生之美是最高价值的美态,换句话说,自然是万物的本源,自然环境是宇宙赐给人类最高价值的美态,万物的生存、生长都以自然为载体,人类生命活动、生产活动的开展也是以自然为载体,大自然以其勃勃的生机为人类孕育了无限的宝藏。因此,尊重自然的原生之美、和谐之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真正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
  (二)天人合一,和谐平衡
  在先秦时期,老子就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看法,“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天和地组成自然之态,自然之道是天地的原生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后来,庄子在老子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天人合一”的内涵,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明确表达了天、地、人、合的思想理念。这一观点同样符合现代生态美学的推崇,人类必须改变主导者观念,将自己视作自然的组成体,以自然合为一体,发现自然的原生之美,而非人为创造所谓的自然之美。
  三、道家美学对现代生态保护的启发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全球气候不断变暖,臭氧层空洞问题日益凸显,人们逐渐意识到发展所带来的恶劣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意识到正是由于人类日益膨胀的欲望才会导致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过度的开发、污染物的随意排放不仅是在破坏自然环境,更是在破坏人类生存的根本。
  道家生态美学观不是阻止人们进行发展,而是让人们明确自然是万物之源,人类在创造成就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审视自身行为,遵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把握尺度,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人类行为不仅能创造服务人类的成果,也会带来环境恶化的恶果。“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我们必须与自然融为一体,明确自身行为与自然环境的联动性,追求和谐、平衡的生态系统。
  四、结语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不断丰富,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从天地万物的自然生长中得到启示,主张无为而治。道家思想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是现代生态美学观念的起源,劝诫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虽然道家美学思想提出较早,与现代文明有所偏离,但其核心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反对人为改造自然,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这正是我们所需要借鉴的美学精神。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势利导,才能真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靳瑞宏.道家生态美学观略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47-50.
  [2]李建春,刘惠.生命与自然的欢歌——道禅中的生态美学智慧[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93-95.
  [3]孙琳.先秦道家哲学中的生态美学观念探轶[J].卷宗,2014,(10):615-616.
  [4]张红梅.《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现状[J].学理论,2017,(2):92-93.
  注: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老庄生态美学思想比较研究》(项目号:KY2016YB583)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借助音乐能够抒发内心情感,传达出某种情绪,音乐欣赏则是音乐体系的重要内容,聆听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情感的升华和美的享受。中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发挥其洗涤心灵的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强的未来职业人才。本文主要探究了中职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音乐欣
期刊
摘 要:初中历史课堂是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平台,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可以利用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开展诚实守信品格培养,利用初中歷史学科特点开展诚实守信品格培养,利用初中历史课外活动开展诚实守信品格培养。从初中历史教学全面的入手,力求承担起对初中生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职责。然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品格也需要一定的注意事项。现文章主要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诚实守信品格的培养进行研究,并且指出了一些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数学逻辑思维,增强数学能力。因此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缺乏数学内容、忽视数学情景、学生自主性差等问题。同阐明了数学核心素養对初中数学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从创新数学思维、营造数学情景、健全数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改革,特别是对中学阶段的教学进行了深化改革,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在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发展目标,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干扰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制定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物理教学中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创新能力;初中物理教学;培养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对初中阶
期刊
摘 要:音乐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丰富音乐素养,锻炼审美能力,而合唱指挥教学模式对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律动教学的内涵,分析合唱指挥教学的现状,总结出其中存在着忽视合唱指挥二者关系、缺失律动教学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律动教学革新合唱指挥教学模式的方法,从分析音乐作品、掌握音乐风格、培养学生律动感等方法,旨在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
摘 要:大学语文课程成为高校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承载着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等功能。在新形势下开发大学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与当前的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许多契合的部分,探索其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大学语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模式  2007年5月,教育部提出高校必须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现在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学生的物理教学已经上升到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态度、价值观、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科学素养;培养  由于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所以在物理学习中常常充满兴趣,同时又会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内容感到迷茫。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培养,这对于促进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极为有利。本文着重探讨初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职业类院校连续扩招,既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汉语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这要求汉语教学工作者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地推进教学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预科;汉语教学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高中汉语学习,也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少数民族普通高中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桥梁。认真探讨少数民族预科
期刊
摘 要:对于落后农村地区的初中物理课堂建设,教师应特别注意针对当地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教学经验制定相应教学策略。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当中,知识点庞杂且较难梳理,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透彻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将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课下制作导学案以供学生对新课进行提前熟悉,达到教学时间科学分配、课堂效率显著提高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利用导学案构建落后农村高校物理课堂展开分析研讨,以期为广大教
期刊
摘 要:中职艺校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本文从优化素材组织、科学设计活动、把握动态课堂、加强反思总结这几个方面,探讨中職艺校数学教学中,科学预设与精彩生成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艺校数学;预设;生成;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以人为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