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兰亭序》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a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笔者收藏的名人墨宝中,有两轴郭沫若行书八言联。
  对联上联为:谋在于众,断在于独;下联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落款郭沫若,下鈐篆书“郭沫若”白文印,“鼎堂”朱文印。
  郭沫若,号鼎堂,是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大师和“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周扬语)。他不仅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开拓了一代新风,而且在历史考古、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研究诸方面也有特殊贡献。与近代国学大师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合称“甲骨四堂”,极一时之盛。他还是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第一人。
  郭沫若学识渊博,才华卓著。他自幼习书取法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苏(轼)各体,汇而为一,形成雄健洒脱、气韵生动的“郭体”,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感和豪气,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为世称誉。
  郭沫若不仅钟情于书法艺术实践,而且注重书法理论研究。1965年夏,我国文坛上就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兰亭序》真伪进行的一场大辩论,主角就是郭沫若。
  《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三月三传统修禊日,为当时名流“曲水流觞”雅集作的序。临流一序,熠耀千古。“天下第一行书”就此诞生。《兰亭序》全篇324字,28行,文辞优美,书法精绝。序中凡是重复的字个个不同。其中20个“之”,变化迥异,无一相类。作者对人生问题、生死大事的深层思考,化作笔下刚柔相济、飘逸灵动的线条。透过那不激不厉、温文娴雅的笔触,我们仿佛看到了晋人落拓不羁、风流潇洒的奕奕神采和翩翩风度。《兰亭序》是王羲之神闲务逸、心手相应、即兴发挥的神来之笔。他对此十分珍爱,作为家珍代代相传。直至传到第七代智永和尚的徒弟辨才,被唐太宗派监察御史萧翼骗走,最后陪葬昭陵。并由此引发人们长久探寻的兴趣和数不清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1965年6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发表了一篇《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之后《光明日报》转载。该文认为,从当时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兰亭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内容看,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与晋人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性格大相径庭,作者是否是王羲之值得怀疑。再者,《兰亭序》开头,“岁在癸丑”的“癸丑”二字,像是后人加上去的。据此,郭推断《兰亭序》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所作。
  郭文发表后,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书法家高二适不以为然,写了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与郭争论。该文认为,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后人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序》却近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序》非晋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因为王字本身有个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能称之为“书圣”。再者,从美学观点看,《兰亭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风貌也相吻合。从上所述,高文认为《兰亭序》仍是王手笔,并非后人伪作,观点与郭文针锋相对。
  然而高文写好后,没有哪家报刊敢于刊登。原因在于郭是学术界泰斗,且郭文中又援引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康生的观点为同调,更令人望而生畏。高在一筹莫展之时,就把文章寄给中央文史馆馆长、抗战时期重庆诗友章士钊先生。章看后,认为高二适专攻章草,善察笔势,精于鉴赏,故赞同高的观点。遂后并把高文推荐给毛泽东“评鉴”,以求“得以公表”。毛泽东看过高的文章,复函章士钊说:“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同日,毛给郭发去一信,内云:“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在毛的亲自关怀和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均先后刊发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手稿。郭针对高文再次发表了《〈驳议〉的商讨》和《〈兰亭序〉与老庄思想》两文,与之辩论。尔后,高也再次写了《〈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一文,回敬郭沫若。由于领导重视和鼓励,在全国学术界很快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当时参加争论的学者除郭、高二位外,还有龙潜、启功、赵万里、史树青、沈尹默、严北溟等。肯定派以高为首,否定派以郭为首。两派争论不休,但因双方都没有充足证据,故此争论最后也没有结论。
  岁月悠悠。关于《兰亭序》真伪的争论已过去近半个世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动向。近年来,臧否历史人物之风甚盛。正像所有名人一样,郭沫若的生平是非,千秋功过,人们评价也是见仁见智,毁誉不一。但是当年郭以学者身份,平等地参与讨论,不以势压人,所体现的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之风,还是应该值得肯定和弘扬。
其他文献
?海外汉学家小传  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 1933— ),美国知名中国学家,生于德国的犹太人。其父一生钻研哲学,为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高足。受其影响,墨子刻很小便对哲学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战中,墨子刻全家避难美国,并定居下来。此后,墨子刻先后负笈芝大、哈佛,在哈佛期间师从费正清,主攻清代制度史,获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其最关心的课题便是:“中国
期刊
弟子问大师我想知道人类最古怪的地方是哪儿  大师答说他们的想法总是很矛盾——  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  他們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  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  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时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期刊
海南岛很早就有人住,这些人能很早就与大陆有过往来,往来过程中有过友情也有过怨仇,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在漫长的时期中,不管是海南岛还是南粤基本上都处于荒昧状态,荒昧中为数不多的先民保持着一种我们今天很難猜度的原始生态。战国时的《尚书·禹贡》和《吕氏春秋》中所划定的九州中最南的两州是扬州和荆州,可见海南还远处于文明的边界之外。战国顾名思义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特别繁忙的年代,而在海南岛,只听到一个个熟透的椰
期刊
在晚清的时代巨变中,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念悄然发生着变化,自我价值在革命进程中的确立和消解促使每个人思考如何对待个体生命和社会理想两者间的关系。烈士化心态的出现是晚清知识群体的重要心理特征。  历史的脚步迈进20世纪的大门,虽然中国依然没有摆脱国贫民弱的困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署更令本已岌岌可危的时局雪上加霜,知识分子却表现出亢奋的精神状态,飞扬的文字间充满了自信的豪情。光绪二十四年(189
期刊
国学究竟应当如何学?具体来讲,它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知识层面。从知识谱系上看,国学以经、史、子、集四部为主干,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戏剧、书画、音乐、兵家、农家、医家、法家、杂家、星象、数术等等。从内容上看,国学大致涉及学术和技艺,包括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从上层精英传统到民间习俗文化,都可看作国学的范畴。从根本上说,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国学不适
期刊
清代的陋规名目繁多。  京官的陋规大体可分为放差和坐京两种。放差陋规是指京官奉派出京办事时,由沿途或办事地点官员馈赠的盘费,雅称“钦差程仪”。每逢钦差大臣莅临本土,地方官为了联络感情,经常趋迎馈送,而钦差大臣也往往来者不拒。坐京陋规,是京外官员以各种名目向中央政府官吏进奉的钱物,大体分“部费”和“礼费”两类。部费是指地方官向中央申报某些待审批的项目、待报销的经费、待核准的政务时,奉送给主管部门的“
期刊
臣等謹按:《家范》十卷,宋司马光撰。光所著《温公易说》诸书已别著录,是书见于《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者,卷目俱与此相合,犹当时原本。自颜之推作家训以教子弟,其议论甚正,而词旨泛滥,不能尽本诸经训。至狄仁傑著有《家范》一卷,史志虽载其目,而书已不传。光因取仁傑旧名,别加甄辑,以示后学准绳。首载《周易》家人卦辞、《大学》、《孝经》、《尧典》、《诗》思齐篇语则,即其全书之序也。其后,自治家至乳母,凡十
期刊
每次讀到《三国演义》里秋风五丈原一段,总为孔明最后的遗言而唏嘘。“费文伟可继之”,普通的一句话,放在生命的尽头,则别有意义。死亡可以让一切坚固的畛域——家、国;公、私;义、情——烟消云散。面对死亡,孔明其实可以不必再是大汉丞相,可以随性地想想黄氏,想想瞻儿,然而直至此刻,他心之所系,仍是蜀汉的未来、光复的大业。公而忘私的事迹说来并不罕见,单提这句话,在于它让人看到死亡刹那的屈服——那一刻,信念战胜
期刊
第一等好事是讀书然而书海茫茫并非所有人都能似硕学鸿儒那般畅游其中需先有一引路之路标这路标便是教科书教科书很不起眼但即使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当初也是以此为起点对于那些不喜读书之人教科书更可能是其唯一的文化滋养如果说那些皇皇巨著反映了精英阶层的智识教科书则影响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在我国近代那个革故鼎新的时代新一代教科书更是以其开启民智灌输崭新观念之功用推助着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
期刊
司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邵康节则打趣说:“一人巢居,一人穴处!”  司马光不收任何人送给他的礼,就连皇上的赏赐也不受。仁宗皇帝临终前立下遗诏,赐予司马光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