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馆写作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当初,头一回看那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的时候,忽然想用一个相似的有趣名字描述近况,那大约是“我正在旅馆里写作”。为什么?说起来真还有不少缘故。
  这些年,去过的旅馆数不胜数,大小各异,风格差距也很大,具体坐落在哪条街叫什么名都已记不得了。回想起来,有一点还是挺令我惊诧的:好像特别“适合”写作的那些旅馆,远不似之前想象中的那么惬意,更非凯鲁亚克或海明威常去的咖啡馆那般有“调调”。
  但凡是游客选下榻处,当然最喜欢清洁舒适、设备一应俱全的类型,这是人之常情,若加上一个游泳池或自助餐厅,那就更好了。可我总觉得,对于写作者而言,尤其是写作者独自旅行时,最合适的旅馆选择必然会是另一种。
  为了更好也更彻底地弄懂这一点,我曾去搜罗过一些关于旅馆的印刷品。说白了,就是旧书市场上早已被淘汰的旅馆目录,基本如同过时的米其林餐馆目录一样无人问津,下一步没准就要去回收站了。但当我凑巧买到一两本后,居然兴味大增,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地欣喜。
  例如,德国出版的一版旅馆目录,被称为“瓦尔塔手册”(Der Varta-Führer)。瓦尔塔本是一八八七年成立的一家汽车部件制造公司,一九五七年后就开始独立为全德国提供住宿手册,每年十月由 MairDumont出版社出版,犹如美国的黄页,至今不绝,现已囊括几千家旅馆和饭店的信息。
  我买到的这本手册是一九八三年的版本,用了分色页的印刷方式,简单的五色竟被翻出了许许多多的花样,让人惊叹。德国不少冷僻小城也给出了地域(区)图,比例尺灵活,十分详尽;而一些较大城市,其时已经建设得很完善,还画出了几条地铁。
  另外很有趣的,还有当时德国某些地区的邮政编码和电话号码格式。册子中旅馆电话仅有四至五位。
“瓦尔塔手册”(Der Varta-Führer)

  手册里字句简短,对每家旅馆的基本状况,只以缩写关键词点到为止,譬如地址、房间(单人或双人)的供给数量与水平、前台登记开放时间等。那时的定价,每晚十多马克至一百多马克不等,再低的怕就是青年旅社级别了;一些十分温馨的选项被补注一旁,例如距火车站或车站有多远(可比静态的百度地图),最近的教堂在哪条街,停车信息,等等。
  当时的德国,部分旅舍会提供网球场或游泳池,另一些则以高标准的厨房闻名。不过还有意料之外的事:一些能提供骑乘马匹!倒没有提到自行车,想必那时租自行车还不时兴。书末,细心无比的德国人还单列了可以作为旅馆过夜的几家城堡,以及尤其特色化的厨房,予以“嘉奖”。
  与之相似的,还有赫赫有名的“孤独星球”系列(被昵称为“LP”),只是它们并不专注于旅馆这一项。
  说来好笑,翻看那些也许已经不存在的电话号码,甚至都可能化为云烟的街区地址时,我很快乐。一个遥远国度里所发生的过往,也许就道理而言,并不应该与我们发生任何直接联系。但是,那倒更加有益于你想象每一家旅馆会有什么样的气息,怎样布局、怎样搭配色彩的家具,乃至于有什么样的人每天出入……
  我想,对于旅游者,它们既非目的地,看了也无济于事;对写作者而言,它们又是重要的,就算不是为了产出文字,也姑且算是一次小小而放肆的幻想旅程。
  然而,真正要找到适合写作的旅馆,终究需要实地考察才行。
  出差也好,旅游也罢,每每到了新的城市,四下溜达是必需的。通常我既不按照旅馆手册,也不按照网上的游记,而是凭借直觉去寻找和下一篇文章真正“对味”的临时居所。
  很鲁莽?这一切还得从最早的念想说起。想到去旅馆中写作,其实不算纯然的异想天开,而是相当有来头的一桩事。
  在蛰居许久也写不出任何有质量的东西之后的某一天,我忽然从一些作家朋友那儿意外地得知(他们也是听某位美国作家说的),大意不外乎是:在较长的东西基本告成之际,绝对不要坐在你熟悉的环境里收尾。
  真的吗?试过几次后,我体会出了几分兴味。起码,直接的感觉在于,到了一个陌生的室内或室外环境后,收尾往往能够有略开阔的视野,那个故事也因此会变得好一些(当然,需要材料本身够好)。
  一次,两次,三次……在陌生的地方写了结尾,我便又试着去陌生的场地写开头,觉得效果同样很不赖。过了一两年,这么做有些上瘾后便愈加放胆起来。最近几年,网络条件到处都不错了,带着笔记本或平板在列车车厢里写(有时还是无座的,只能钻进车厢连接部),在轮渡中写,乃至于在任何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都可以有意料之外的“斩获”。
  当然还是需要预先对写什么有所准备,有个提纲和范围再好不过。边玩耍边等待灵感女神来找到你?未免太不现实了点。
  最终我还是发觉,比之动车、飞机和轮渡,在旅馆里自己的產出相对是最可靠稳健的,极少有例外。从表面上来看,此时的写作者可以泡一壶茶,舒舒服服打字或者用水笔拟出草稿;可能会在参加完必要的公务活动后,独自请出两三个小时的假,回到宾馆(通常已经不是旅馆了,而条件略好)的“避风港”, 琢磨着,是不是能动笔继续昨天那个未果的章节开头。
  然而,这显然不是旅馆里能写好东西的根本原因。不是吗?
  笔者经常在嘀咕的一个问题在于,那些看似无比寻常的小旅馆到底有哪些魔力,能引起笔端的种种意料之外的遐思?难道是它们的电扇、橱柜、家具布局吗?莫非它们条件的优劣,更可以“触发”一些随机事件?情形包括:早餐忽然结束了,浴室坏了,房卡找不到了,隔间太吵,或者压根就是久居于此的小老鼠与蜘蛛对你正在干什么产生了好奇……
  若实际点说的话,在旅馆里的写作状态之变化,必然与写作者遭遇的当地气候、饮食有关,和白天游历的愉悦心情及所遭遇的风土人情有关,自然,与你那一次出行的主要目的及同行的伙伴也有关。   只是,所有这些好像都是挺朦胧的要素。可能从来也都没有一家小旅馆,能如星巴克那样自信而确凿地以弥散着的咖啡香气给你一份“写作指南”,甚至还会以一种弥漫着的特殊的孤独感和不确定性,予以写作者真实的考验。
  我有时会想,是不是偏偏就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促发了更好与更畅快的写作呢?在一个人接触到不安全与不确定时,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莫非比全世界都大同小异的星巴克咖啡豆隐藏着更庞大的生产力?
  日子一久,逐渐被说服:一点不假。例如有两次,我身处宾馆的位置几乎是一整座城市的最高处,从窗户望出去,都会产生很幸福和幸运的感觉。是不是那座城市大部分的居民,几乎都没有在那样的
  高处望见过落日和朝阳?总觉得异常庆幸。
  印象更深的要数另一次,在福建的小岛上过夜。那是个小小的渔村,名叫沙埕镇,四面环海。岛上设施不完善,甚至留有不少二十世纪中期的工业建筑“遗迹”。目力所见,除了渔民、小商家、小学的教师与学生、驻岛官兵,只有一些留守老宅的正在缝补渔网的老年人。
  我闲着没事,好在小学的操场是对外开放的,有人在打篮球,还有几个娃娃来凑热闹,我便运动了一场。孩子的喊声起伏,到处有海鸟的叫声飘在风里。一身大汗后,七点,渔家都在回撤。往村尾走,路过妈祖庙后,看见小矿山也基本下班了。再往山上走时天突然很暗,就在岸边匆匆点了俩小菜。一位邮局师傅给我介绍了一家干净的旅社,正对着大海,价格也低。我便随着他去了。
  到了旅馆三楼,因为天黑,仅听得楼下的海水里很多渔人开始了例行的每日检修船马达,当时还不晓得人简直是被浸透在了“蔚蓝色”里,直至第二日天明,方才瞪着眼睛呆住了:这大概是福建最美的海。
  屋内陈设很简陋,让人惊讶的是竟然还配有一台老掉牙的电脑(房费里甚至也没有押金)。客人真会用它们来上网吗?出于好奇,我开了机,继而用它码了好多字,还挺好用呢!唯独网络不畅,最后也只能将所打的字存在了优盘里。
  由于紧邻码头,那几个夜里时不时地被渔船的马达声吵醒。不过离别时分还是恋恋不舍,日后即便到了风景如画的海南与广西,都再也无缘遇见这样绝妙的写作环境。
  又过了几年,本打算去“结个小尾”这件事滑稽地演化成了每一篇文章的主体结构都可以放到旅途当中完成,于是我也就忽地明白了,某种意义上,旅途中所感知到的种种东西正在无形地帮助你塑造笔下这个故事的结构,预计之外的东西(变量)于是乎与你能控制的常量相撞击、融合。
  所以,到了最后,我干脆就对朋友这么说:去旅馆写作看似异想天开,开销也大,但最好的就是能去认真地呼吸一座陌生城市的气息,那种气息可能你在刚刚下火车的短暂时间里还未曾反应过来。路盲或半路盲?没事,你可以不熟悉旅馆的具体方位,(如果是参加活动)更不需要主动选择哪一家,别急,等到真正在一家陌生旅馆下榻后,它们早已都聚拢到了周遭的空气里,催促著你构思与动笔。尤其是在千头万绪都卡住无法落笔之时,去一家荒远的小旅馆(只要安全和卫生还行),感觉真像是来了救星一般;在对旧文不够满意,想要修葺它时,这未尝不是一种“打开变量卡”的可行办法。
  于是,结论更模糊,也愈加浮现出一些荒诞的诗意。
  不管怎样,“旅馆”对于大部分写作者,应该多少会产生一点化学作用,朝着什么方向却未知。而身为写作者,自己在迈入旅馆的第一步上,应该会敏锐地意识到:“在这里可能会写出一些什么。”
  那就对了,走够了,该动笔了。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客》杂志的作者名单里有三个约翰:约翰·契弗、约翰·奥哈拉、约翰·厄普代克。他们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也都彼此心存敬意。在谈论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契弗时,厄普代克曾有过精辟的论断:“也许他在向往去远洋的美国人的血液中,孕育了真正的讲故事的古老才华,人们只需跟约翰·契弗相处五分钟,他往四周瞧瞧,便会用富有教养的卷舌音飞快地说出一些令人惊讶的简练词句来,讲出一个个故事。”当然,今天的我们
期刊
读柳和城先生的《橄榄集》,仿佛走进一个商务印书馆的博物馆,里面关于商务印书馆的史料琳琅满目:进进出出穿西装的、穿长衫的,尽是商务印书馆的人;书中介绍的,尽是商务印书馆曾经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事;一百多年的商务印书馆出过数以万计的书,和城也择其要者娓娓道来。所以,读过《橄榄集》,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人增长知识。  一是研究有厚度。商务印书馆在中国,无论是知识界还是出版界,都是一座高山。但凡上过学的
期刊
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无论是对艺术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历史的研究,迄今为止都有了相当的积累。新的研究如何有突破,如何更有深度和广度,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也一直是挥之难去的困扰。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从摆在案头的这部《市场·网络·媒体与中国传统戏剧研究》,我们看到了突破。突破在哪里?翻阅本书,给人以强烈的感觉,就是俗话所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越习惯的研究模式,摆脱既定的研究窠臼
期刊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虚构了与莎士比亚拥有相同才华的妹妹朱迪斯,并想象了她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悲惨命运。朱迪斯无法与哥哥一样接受教育,只能在家中偷偷读哥哥的书,不断被父母要求的针线活打断,偷偷写几页文字,却也难逃被藏起或被烧掉的命运。因为拒绝父母安排的婚姻,她遭到毒打,于是离家出走去伦敦。在那里,朱迪斯想演戏,却被戏院经理讥笑不可能。在女子不能演戏的年代,为了生存,她只能委身
期刊
《花间集》是第一部文人词集,五代十国后蜀广政三年(940)赵崇祚编定,收入晚唐五代时期十八家词作,南宋以来广为流传。以温庭筠居首,共六十六首。《花间词》有“词经”之誉,温有“《花间》鼻祖”之称。其作品美艳精致,具典范开创意义,为后来词的发展奠定“艳科”基调,因此一向受到好评,却在近代出现戏剧性聚讼焦点,成了词学诠释史上的有趣公案。  张惠言编刊《词选》,代表常州词派重整词学旗鼓,标举传统“诗教”的
期刊
二○一九年七月中旬去东京查资料,最后一天在内阁文库看完书,眼看时间还早,决定顺路去神保町转转。临近黄昏,暑气消散大半,沿着皇居的护城河慢悠悠往西走,不到十分钟来到靖国大道。道旁的原书房很久没有来过,店头一千或几百日元一册的学术书架仍在,一如三年前。随意翻了翻,发现两册二玄社影印碑帖集中间夹着一册线装书,经年发黄的题签上写着书名《读书余滴》。  书开本很小,厚不过二十多页,是作者手写影印本,字体介于
期刊
“三块玉”扇面画  | 1 | 那幅画,就挂在楼梯的拐角,左旁客房的门,整日都开着。画面戏剧般地叙述,古典绘画通常都是这样的方式。为此,我母亲很是不高兴,说又在瞎花钱,于是我把六千块降至六百块,母亲不响了。  一出戏被定格,那里面有三个人物,日日夜夜僵持在故事里,剧情没有发展,当然也不知道前因。有一两次起夜,开灯去观看,他们三人仍是保持着一贯的姿势。这画里满是竹石以及水榭、花草,中央假山石下,坐着
期刊
一  月满屋梁,静夜自思,余随毕生以视人疾苦为事,而于一己攸关之萦萦大者,反竟漫不经心,茫然自适。去国大本生而甘之如饴,年四十前,念念不及治产;年五十前念念不及为家;而年六十前,亦念念不及故国山川。最难解者,每值翘首云天,憧憬唏嘘之际,小草恋山之一瓣心香,回旋燕京禁城夕照之须臾,乃远在富士晨曦之上。每念扶桑何负于我?而去之三十年,乐不思蜀。华夏于我何尤?而念兹在兹。(《敌乎?友乎?廿载燕云关山月·
期刊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歌德  拿到陈雪虎这本《理论的位置》,耳边回响起早年熟知的歌德的这句名言,感想良多。雪虎好学深思,博览群书,理论功底扎实,和他聊起来,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十分过瘾。自然,关于理论之用,是我们常涉及的话题。  生命之树固然常青,而理论并非只是灰色,今天来说,理论可谓是五彩斑斓。一直以来人们将理论看成是生活的某种附加物,它是外在的,是对已有生活事实的梳理、阐释和评价,认为这
期刊
一  老话说“逼上梁山”,但《水浒传》里真正被逼无奈上山落草的就那几个,林冲、杨志、鲁智深、武松,之前史进也算得一个。史进因暗通少华山“贼人”被官府追杀,乡里已无容身之地。且说起初还不肯落草—“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史进跟朱武那伙人喝酒吃肉称兄道弟,却不愿和光同尘混迹其间,可见上山为盗是莫大的污名。当然,被逼上梁山的还有宋江。那些人里边,宋江上山的道路最为艰难曲折。  自第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