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培智生有效点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7014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习是培智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他们要想知道时间,需要会看钟表;要想坐车出行,需要会购票刷卡;要想购物,需要会使用钱币,等等。这些技能是培智生适应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而点数则是掌握这些技能的基础。本文从材料聚注意、榜样树方法、情境重自主、生活激热情四个维度分析提升培智生点数能力的方法,以期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关键词】培智生;点数能力;培养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低段培智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解决认识10以内的数,正确点数,借助点数掌握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10元以内人民币不同票面的使用[1]。在实际生活中,在成年人的带领下,培智生能够跟着正确点数,但离开成年人的帮助,问题就变得错综复杂。
  (一)不能手口一致
  一些培智生数数与点物相脫离,手的“点数”与“口头数数”不能对应。常常手上才点了两个物体,他们却数到了“4、5、6……”。有时,一些培智生已点了许多个数,却只数了“1、2”。
  (二)不能说出总数
  这种情况表现得“高级”些,培智生“点物”与“数数”相对应,能手口一致,点一数一,但无法说出总数。比如,5个人,一名学生点数“1、2、3、4、5”,但当回答“总共多少人”时,他会说“3人”或“2人”等。
  二、教学策略
  (一)充实材料,聚焦注意
  培智生的不随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他们的注意力容易随刺激或情境的不同而发生转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培智生不随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不断变换刺激的方式,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1.借助个人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当教师将材料呈现给存在挑战的个体时,个人经验能够帮助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更具有意义,并能使其应用到生活中。笔者将一些与学生有关的内容和主题融入课堂中,具体做法如下:(1)将家庭成员的名字融入故事中;(2)将学生的照片或实物加入学生所学的材料中;(3)将学生或者课堂中其他人的经历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
  2.借助操作工具,丰富数学实践活动
  操作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活动,集中其注意力。教师可选择适宜的操作工具,如磁力扣、骰子、实物(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各式小零食和玩具)。教师可将操作性材料与生活、游戏相结合,如利用骰子,安排学习活动“点点数数”、游戏活动“跳跳棋”、亲子活动“走步唱数”等,以赋予单一的操作工具生活的意义。
  (二)树立榜样,激发信心
  1.巧用榜样策略,矫正不良习惯
  (1)示范引领。教师可通过操作引导学生认识数。开始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惯性思维。如水果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数一数水果的数量。教师应清晰地呈现点数的步骤:有序排放物品(把袋子里的水果一个一个地按顺序排好);按顺序点一个,数一个(协调视觉和触觉,按顺序点触,不遗漏也不重复);准确读数(数到最后一个数时,强调此数就是这部分物品的总数)。数数的操作是学生在模仿示范的基础上,反复练习习得的。
  (2)复述强化。复述能够加强记忆效果,避免学生快速遗忘。比如,水果时间,笔者会故意把所有苹果重复放回袋子,再依次请学生上来数一数。学生思维具有刻板性,再加上对苹果的喜爱,会模仿教师的操作。有效点数这一动作思维的过程,在不断复述强化下会形成定式,变成学生的技能,成为其一种习惯。
  2.善用榜样力量,提升数学能力
  榜样是一种有对比度的强刺激,生动、形象、先进,又具有感染性。榜样会使人产生看齐心理,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
  (1)降低错误概率。培智生的学习应尽可能地采取无错误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的特殊安排,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反应。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榜样的行为过程中,应做出正确点数的动作行为,强化其模仿正确点数的行为,抵制其消极的不良点数行为,降低其失败的可能性。
  (2)激发积极态度。教师强化榜样的正确点数行为,一方面能激发并保持榜样的自信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培智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都来自他人的评价。教师在学生点数的过程中应及时给予肯定、赏识与奖励,如一下响亮的击掌、一个大大的拥抱、一颗甜甜的糖果,这些都能激活并维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能量。
  (三)创设情境,自主参与
  1.美化教室布置,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按主题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月主题“秋天里”,教师以丰收为中心,在教室内摆放不同数量的丰收的果实。学生每天见到这些果实,日日数着它们,数数已经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2.联系生活现象,引导数学训练
  教学内容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便于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
  3.编制童话故事,协调多种感官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培智生更需要故事。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创设情境,依据教学内容编写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生动的图像及视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组织趣味游戏,感悟数字概念
  游戏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比如,午休时间,教师可安排学生开展“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让学生数一数现在一共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选择谁来当“老鹰”,谁来当“母鸡”,接着再来数一数有几个人当“小鸡”。随着游戏的开展,“小鸡”一只只地被抓走,每抓走一只“小鸡”,教师再让学生数一数抓走的“小鸡”有几只,剩下的“小鸡”有几只。当“小鸡”一只一只减少,数的概念也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练习了点数,掌握了点数的技能。   (四)回归生活,数趣无穷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需要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但培智生很少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判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当培智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巨大的应用价值及魅力。
  1.我爱我校
  学校生活架起了学生认识社会、走向社会的桥梁。在学校,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还要懂得社会生活的需要,提高適应社会的能力。如点名时,数数几名学生到场,几名学生还没到场;集队时,数数女生有几名,男生有几名;上下楼梯时,随脚步移动,数数楼梯一层有多少级;散步时,数数学校有几幢楼;教室里,数数门有几扇,桌椅有几张……在浸润式训练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数数是一件快乐的事,不但掌握了数的概念,而且认识了校园教室,明白男女有别,知道按时到校,懂得上下楼梯要小心……
  2.我爱我家
  教师应引导学生做父母的小助手。学生喜欢被需要、被赞赏的体验。父母要为孩子创设和提供学习机会:如饭前,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几口人,帮忙摆碗筷;吃饭时,数数有几道菜;饭后,让孩子收拾餐桌,规定每次擦桌子要擦几下,让孩子一边擦一边数。这样,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结合生活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与家人建立亲密关系。
  3.我爱生活
  培智学校应努力开展适合培智生的数学教育,弥补他们的缺陷,最终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而生活中的数学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符合培智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比如,杨同学随家人参加亲戚的婚礼,带回一包喜糖,一颗一颗地拿出来数:1、2、3、4、5……他一边说着,一边给同学分糖。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数着自己的零食与大家一起分享。数数让学生明白要和同学分享,培养了学生适应实际生活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三、研究的成效
  新学期,笔者接手了一个平行班,两个班在点数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那一刻,笔者欣喜地发现,自己的研究是有成效的,这使笔者坚定了信心,为使学生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必须继续深入进行这项研究。
  (一)手口一致
  手的点数与口头数数相对应,是点数的关键。一学年下来,学生深深知道手的点数与口头数数要同步,有时,手上点得慢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拖长前面一个数的音,放慢数数的语速。相反,学生若手上点得快了,便会自觉地加快数数。学生学会了如何协调手口一致,手的点数与口头数数相对应,这一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说出总数
  学生将对物体多少的感知与数相对应起来,才算了解数的真正意义。一学年下来,对于数量是5以下的物体,学生能以目代手,准确地说出数;而对数量是5以上的物体,学生数到最后,也会强调最后一个数,知道最后一个数就是这部分物体的总数。这样,学生能够正确地做到按数取物,说明数的概念已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
  四、反思与展望
  点数是一项技能,技能的掌握必须常抓不懈。培智生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学得慢、忘得快,稍不注重训练,点数时就会表现出一些不稳定的情况。学生有时数得准确,有时又数得有偏差。要提高培智生点数的准确率,教师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更要注重点数的趣味性与生活性。只有这样,数学学习才能真正帮助培智生奠定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促进培智生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陈云英.智力落后心理、教育、康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孩子们,你们好!”这是一本书的名字,是格鲁吉亚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改革家、儿童心理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根据他长期进行“没有分数的教育”实验的成果写成的小学教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位班主任在接手新班(小学一年级)后所发生的教育故事以及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论证了基于儿童个性和对儿童人道态度的立场来解决教育教学任务的原则和方法,阐述了组织儿童学校生活的总方针。  昨日刚刚放飞一群展翅高
记得入职后一次新教师座谈上,白校长突然笑着问我对京源文化的印象是什么?我拼命在脑海里搜索,想找些华丽的词语来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但脑海里只有“踏实”两个字,反复萦绕。因为词穷?不,是因为京源把“踏实”做到了“极致”。  从第一次面试到日常工作,我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踏实”的氛围。  京源的“踏实”表现在它对外的“内敛低调”。我学习了7年教育学,对北京的很多学校耳熟能详,但对京源学校在石景山基础教育中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背景下,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日前,笔者指导并观摩了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赵启程老师的一节《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海淀区公开课,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起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1909年建校,是全国知名的小学教育的排头兵,形成了包括“以爱育爱”、“以学论教”、“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共四条路径为主的、丰富的双主体育人办学思想,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教育同行的大量关注。本着“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原则和“为首都教育服务,为全国小学教育贡献智慧”的追求,我们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逐步拓展、向外辐射的各种合作办学模式,迄今为止已经十余年。细数起来,北京第二
凤舞菩提http://blog.sina.com.cn/fengwuputi    编辑的话:  毋庸讳言,在我们这个时代,考试分数仍然被作为评价学生的最主要手段,被视为通往幸福的敲门砖,所以,孩子每次考试的分数,必然牵动着家长的神经。孩子的分数高低和排名先后,能使家长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也能让家长垂头丧气、万念俱灰。面对孩子的考试分数,家长到底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凤舞菩提的这篇博客给大家提供
我们走过了小学的生活,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情谊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现在我们又开始了中学生活,又认识了很多的新老师和新同学,我相信大家开始感受到了初中生活的丰富多彩。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到学校来跟谁学习呢?   或许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们到学校来不就是跟老师学习吗?当然,跟老师学很重要,但对于中学生来讲,我们的认识不能停步于此。从我们课堂上的一些现象说起吧!   同学在课
【摘要】高年段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现状令人忧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需要提升,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努力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成为当务之急。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来源,教师要依托教材,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關键词】字词教学;语感能力;表达特点;口语表达;小练笔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名师档案:吴春萍,北京市骨干教师,现任北京市京源学校生物教师。教育部聘请的初、高中新课程教材培训专家,北京市初中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北京市生物学科兼职教研员。参与编写《生物教研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一书,参与撰写《北京市2007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报告》。  今年是我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第16个年头,在这16年里,我和其他教师一样,上过各种类型的课,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准备,无论是成功还是
传统教学中,文化史的地位往往排列在政治经济史之后,由于教学时间、教师认知等因素的限制,有时只是对其内容进行一般性的介绍。而从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的命题看,元杂剧俑、京剧脸谱、《清明上河图》等文化元素逐步体现。新课程中文化史的比重提升到了三分之一并单列为一个必修模块,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人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成就;选修课中同样加重了文化史教学的分量,除《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以外,五个选修模块都
2005年,东城区在全区中小学实施“蓝天工程”,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打破校际和区域界限,实现学校和社会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这个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讲堂,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健全人格。随着“蓝天工程”的深入推进和社会大课堂的启动,我们尝试将“蓝天工程”课外活动创新理念拓展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整合的社会资源不仅仅为开展课外活动所用,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