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的初中科学教材,插图的篇幅有所增加,提升了插图的教育地位和功能。巧妙利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科学;插图;教学;效率
插图是教材内容呈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比语言表述来得更直观、简洁,一张简单的插图,胜过上千字的文字表达,是教材编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插图的特点及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插图的功能,巧妙加以利用,促进科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教材插图简述
科学教材中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图片中创设的情境,为学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感观认识。2012年的浙教版初中《科学》,比起老版本的教材,插图所占比例有所增加,由原来的1352幅,增加到1508幅。这些插图简明易懂,形象直观,使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色彩明快,加大加快信息量的传递和接受。
从类型上分,大致可以分为活动流程图、设备工作原理图、实验示意图、模型图、解剖图、漫画图、科学史图等。
不同类型的插图,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分类利用,让插图资源在教学中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二、巧用插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教科书中有关实验的插图很多,如实验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实验活动流程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形象逼真,能清楚说明一些仪器的构造及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挖掘插图的教学功能,巧妙利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活用插图 妙趣生动激疑
比如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八下96页),尝试进行连接操作,先不对连接结果进行评价,接着让学生与“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进行对比(八下75页),比较两个装置的异同点,并说出原因。通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长颈漏斗,而制取氧气用的是分液漏斗。教师追问:“能不能用分液漏斗制取二氧化碳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经过讨论后,学生最后得出结论,长颈漏斗末端需要插到液面下,可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漏斗口逸出。还有学生发现收集装置也不一样。老师追问:“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呢?请说说理由。”通过装置图的对比,不需把制取氧气的装置重新组装演示,大大节省了时间,对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连接,也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三)巧用插图 培养表达能力
有些科学原理,教材采用了系列插图的形式,言简意赅。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说说其中的原理、过程,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听、说的能力,及时发现、纠正、补充其他同学的观点,在生生互动环节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开展探究活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九年级上册教材新增了“热机”内容。教材中出现“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九上105页),通过五张插图,把汽油机“四个冲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进气门、排气门的关闭以及曲轴的运动方向,简洁明了。课堂里,我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的插图,尝试说出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大多学生能详细地介绍热机的工作原理,在评价环节中,有几位学生补充完善了同学的发言。接着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在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在哪个冲程中汽车排出了尾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再如,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图(九上144页),以读图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三个思考题:①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它们被初步消化的场所分别是什么?②胃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消化腺及分泌的消化液有哪些?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什么?③除肠壁上肠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外,还有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这些消化液与哪些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关?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对相关知识的归纳。 (四)应用插图 训练拓展绘图
教材的插图,既给学生带来一个创设好的生活情境,又可以直接作为教学资源利用,让学生在插图上绘制加工,达到一些教学目的。
如在七下《2.5光的反射和折射》一课中,让学生直观地在插图上绘制光路图,七下《3.2力的存在》一课中,可让学生直接在插图上画出力的图示,九上《3.4简单机械》,直接在插图中绘制杠杆的力臂,以及滑轮组绳子缠绕的方向等。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也可以减少自己绘制插图时出现的偏差,减少一些错误,提高制图的准确性。
还有些插图虽然已经抽象化了,但学生掌握起来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利用这些插图进行拓展,根据学情再加工,就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血液循环模式图(九上155页),让学生根据彩图的不同颜色及箭头方向,自行归纳出体循环与肺循环过程。学生掌握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从对整个知识体系掌握来看,还不够深入,难点还没有突破。为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笔者尝试让学生根据心脏血液的模型图(图2)进行再加工,用实线、虚线分别表示动脉血和静脉血,填写示意图(图3),也更容易看出主动脉、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线条的区别,把复杂的血液循环图,变得更直观形象,更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五)模仿插图 培养操作技能
插图,往往能把实验过程简洁明了地加以展示,化复杂于简单,有时候“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插图便分明”,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如学生活动:过滤泥浆水(八上36页)。让学生根据图片观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然后得出“一贴二低三靠”的要点,接着让学生根据装置图自行组装、操作,就可以减少失误,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善于应用这些实验插图解放自己,鍛炼学生,在课堂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新教材中还有大量生活化的插图,有利于课外拓展,让学生动手完成生活中的一些小实验,做到学以致用,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电池的组成”(八上144页),水果电池使二极管发光、干电池的结构等,既解释了电池的结构及原理,也有清晰的插图,学生在家做水果电池就显得非常简单了。另外编者还有温馨提示,“制作过水果电池的水果,因含有重金属不能食用!”足见教材编写者的以生为本理念,同时也可以减少实验中的安全隐患。诸如此类的小实验很多:鸡蛋在不同盐水中浮沉、汤圆的浮沉、潜艇浮沉的模拟实验、瓶子吞鸡蛋、筷子提大米等,让学生在家依图动手操作,乐趣无穷。
(六)挖掘插图 进行德育渗透
科学插图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科技教育、生活常识等教育。
如九上(27页)教材出现了侯德榜的插图,介绍了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拓者,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三、插图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曾天山说:“教科书插图在丰富教科书的内涵、提高教科书的质量、增强教育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但我们在使用插图时,应摆正插图的配角地位,配合其他教学手段一起使用。不能夸大其作用,更不能喧宾夺主,超越教材,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增加学生的负担。插图毕竟是一张静态的图片,不能把所有的知识囊括其中。我们可以根据配套光盘的资源,把相关的插图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必要时插入动画进行模拟展示,或者配合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教科书的插图对科学规律的揭示有“画龙点睛”之作用,在知识的应用上有“行如流水”之功效,在对教材的体会中有“余味无穷”之效应。灵活运用插图进行精心教学,可使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9(3):20.
关键词:初中科学;插图;教学;效率
插图是教材内容呈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比语言表述来得更直观、简洁,一张简单的插图,胜过上千字的文字表达,是教材编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插图的特点及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插图的功能,巧妙加以利用,促进科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教材插图简述
科学教材中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图片中创设的情境,为学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感观认识。2012年的浙教版初中《科学》,比起老版本的教材,插图所占比例有所增加,由原来的1352幅,增加到1508幅。这些插图简明易懂,形象直观,使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色彩明快,加大加快信息量的传递和接受。
从类型上分,大致可以分为活动流程图、设备工作原理图、实验示意图、模型图、解剖图、漫画图、科学史图等。
不同类型的插图,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分类利用,让插图资源在教学中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二、巧用插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教科书中有关实验的插图很多,如实验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实验活动流程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形象逼真,能清楚说明一些仪器的构造及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挖掘插图的教学功能,巧妙利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活用插图 妙趣生动激疑
比如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八下96页),尝试进行连接操作,先不对连接结果进行评价,接着让学生与“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进行对比(八下75页),比较两个装置的异同点,并说出原因。通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长颈漏斗,而制取氧气用的是分液漏斗。教师追问:“能不能用分液漏斗制取二氧化碳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经过讨论后,学生最后得出结论,长颈漏斗末端需要插到液面下,可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漏斗口逸出。还有学生发现收集装置也不一样。老师追问:“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呢?请说说理由。”通过装置图的对比,不需把制取氧气的装置重新组装演示,大大节省了时间,对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连接,也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三)巧用插图 培养表达能力
有些科学原理,教材采用了系列插图的形式,言简意赅。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说说其中的原理、过程,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听、说的能力,及时发现、纠正、补充其他同学的观点,在生生互动环节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开展探究活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九年级上册教材新增了“热机”内容。教材中出现“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九上105页),通过五张插图,把汽油机“四个冲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进气门、排气门的关闭以及曲轴的运动方向,简洁明了。课堂里,我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的插图,尝试说出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大多学生能详细地介绍热机的工作原理,在评价环节中,有几位学生补充完善了同学的发言。接着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在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在哪个冲程中汽车排出了尾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再如,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图(九上144页),以读图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三个思考题:①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它们被初步消化的场所分别是什么?②胃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消化腺及分泌的消化液有哪些?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什么?③除肠壁上肠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外,还有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这些消化液与哪些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关?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对相关知识的归纳。 (四)应用插图 训练拓展绘图
教材的插图,既给学生带来一个创设好的生活情境,又可以直接作为教学资源利用,让学生在插图上绘制加工,达到一些教学目的。
如在七下《2.5光的反射和折射》一课中,让学生直观地在插图上绘制光路图,七下《3.2力的存在》一课中,可让学生直接在插图上画出力的图示,九上《3.4简单机械》,直接在插图中绘制杠杆的力臂,以及滑轮组绳子缠绕的方向等。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也可以减少自己绘制插图时出现的偏差,减少一些错误,提高制图的准确性。
还有些插图虽然已经抽象化了,但学生掌握起来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利用这些插图进行拓展,根据学情再加工,就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血液循环模式图(九上155页),让学生根据彩图的不同颜色及箭头方向,自行归纳出体循环与肺循环过程。学生掌握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从对整个知识体系掌握来看,还不够深入,难点还没有突破。为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笔者尝试让学生根据心脏血液的模型图(图2)进行再加工,用实线、虚线分别表示动脉血和静脉血,填写示意图(图3),也更容易看出主动脉、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线条的区别,把复杂的血液循环图,变得更直观形象,更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五)模仿插图 培养操作技能
插图,往往能把实验过程简洁明了地加以展示,化复杂于简单,有时候“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插图便分明”,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如学生活动:过滤泥浆水(八上36页)。让学生根据图片观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然后得出“一贴二低三靠”的要点,接着让学生根据装置图自行组装、操作,就可以减少失误,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善于应用这些实验插图解放自己,鍛炼学生,在课堂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新教材中还有大量生活化的插图,有利于课外拓展,让学生动手完成生活中的一些小实验,做到学以致用,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电池的组成”(八上144页),水果电池使二极管发光、干电池的结构等,既解释了电池的结构及原理,也有清晰的插图,学生在家做水果电池就显得非常简单了。另外编者还有温馨提示,“制作过水果电池的水果,因含有重金属不能食用!”足见教材编写者的以生为本理念,同时也可以减少实验中的安全隐患。诸如此类的小实验很多:鸡蛋在不同盐水中浮沉、汤圆的浮沉、潜艇浮沉的模拟实验、瓶子吞鸡蛋、筷子提大米等,让学生在家依图动手操作,乐趣无穷。
(六)挖掘插图 进行德育渗透
科学插图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科技教育、生活常识等教育。
如九上(27页)教材出现了侯德榜的插图,介绍了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拓者,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三、插图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曾天山说:“教科书插图在丰富教科书的内涵、提高教科书的质量、增强教育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但我们在使用插图时,应摆正插图的配角地位,配合其他教学手段一起使用。不能夸大其作用,更不能喧宾夺主,超越教材,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增加学生的负担。插图毕竟是一张静态的图片,不能把所有的知识囊括其中。我们可以根据配套光盘的资源,把相关的插图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必要时插入动画进行模拟展示,或者配合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教科书的插图对科学规律的揭示有“画龙点睛”之作用,在知识的应用上有“行如流水”之功效,在对教材的体会中有“余味无穷”之效应。灵活运用插图进行精心教学,可使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9(3):20.